第54章 番外二

郭襄儀的一生非常的傳奇。

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知縣做到了權傾一方位極人臣,而這僅僅用了他二十年的時間,二十歲科舉,不惑之年就做到了一部尚書,若不是當時的傳奇人物太多,他的名聲絕對會比現在顯赫。

就像歷史學家說的,那是一個傳奇的年代,什麽都可能發生,有差點封帝的皇後,有英明神武帝王,有文采飛揚的才子,也有能力卓絕的大臣……

百花齊放,百花争鳴。

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而今天單獨列出來的郭襄儀在昭起年間的改革當中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生娶過三任妻子,每一任妻子出身都非常顯赫,只有第三任妻子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娶的,而前兩任就當時的社會情況來說郭襄儀是高攀,據歷史記載郭襄儀當時還是個出了名的美男子,而大昭總體來說也是個注重儀表的國家,這樣能娶到一位身份顯赫的妻子也不是不能理解,據說在他年老的時候,樣貌氣度依舊不減,讓無數人心折。

說到郭襄儀的生平就不得不說一句他的出身,在當時士族政治還沒有真正退出政治舞臺的時候,他的出身在當時給他加不了任何的分數,有人說若是郭襄儀的出生□□再高一些,他的仕途會更加的順暢,取得的成就也會更大,但是又有人說,若不是他出生□□不高,再後來也不能成為一個著名的改革派,當時正是他和昭文帝聖顯皇後一手将士族政治真正的送入地獄。

說起名臣就不能不說明君,若不是當時的掌權者一力支持,他也達不到當時的高度,而當時的掌權者就現在來說也是非常奇怪的,國無二君,天無二主,這是古往今來的共識,縱然三權分立的制度在名義上也是只有一位首腦,而據歷史記載當時聖顯皇後的權利一度蓋過了昭文帝,而昭文帝這樣一位英明的君王居然容忍了這種行為,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而郭襄儀在後半生如此順暢有部分就在于這位聖顯皇後對他非常的欣賞,從地方到中樞僅僅用了三年,史冊上也多有記載,聖顯皇後曾經多種場合誇贊過郭襄儀的能力,很多歷史學家研究聲稱郭襄儀在後半生變成激烈的改革派就是因為聖顯皇後一力促成,衆所周知,聖顯皇後最為有名的地方就是她非常熱衷于改革,一生促成的大大小小的改革高達二十多種,堪稱歷史之最。

郭襄儀年少時曾經随父在蜀州生活過三年,而聖顯皇後年少也曾經居住過蜀州,很多人都認為他們之間的交情就是在當時結下的,聖顯皇後的個人魅力不用多言,而郭襄儀也是個才貌俱佳聲名遠揚的少年郎,不少人曾經懷疑過兩人之間有不可告人的關系,這也是因為聖顯皇後另外出名的一點就是愛美人,私下曾經多有感慨郭襄儀的相貌過人,當然,這只是不可信的傳聞其中的一種,筆者認為這并不可信,畢竟當時而言,兩人均沒有婚約,年紀也相當,兩人之間也有交集,若是彼此有意,後來也應該沒有昭文帝的事情了。

接着往下說,郭襄儀在前半生扶搖直上,後半生穩坐大昭權臣之首,學生當中有三位先後正成為六部尚書,當時的太子景帝和他有半師之意,外孫女成了後來的孝惠皇後,人也高壽,活到了八十六歲,等聖顯皇後和孝昭帝先後過世幾年之後才在家中阖然長逝,算得上善始善終。

而讓人奇怪的是郭襄儀拒絕了兒孫為他立墓,選擇了在當時非常罕見的火葬,所以歷史學家都認為至今沒有尋到郭襄儀的墓是因為他根本沒有立墓,死前把所有的手稿都丢入火中,這也是現在郭襄儀的真跡千金難求的原因,衆所周知,除了改革家的身份,郭襄儀最為出名的是他的畫了,他是古代最為知名的書畫家之一。

郭襄儀一生顯赫,和他相交的人自然也差不到哪裏去,當時的棋藝大家沉香公子就是他的至交好友之一,沉香公子一生居無定所,留下棋譜無數,和郭襄儀雖然見面不多,但是史學家找到多張兩人之間來往的書信,言談頗為随意,可以肯定兩人關系甚好,君子之交說的就這樣的交情吧,據說,沉香公子也是出名的美男子哦,只可惜英年早逝,在年近不惑之時雲游豐州之時不甚染上了瘟疫身亡,頗讓人扼腕。

除了沉香公子,郭襄儀最為要好的知己當屬和他同來自于蜀州的于名言了,說到這個名字我估計大部分都非常陌生,但是說起來“酒仙”這個稱號大家是不是都熟悉了起來?他所寫的可是至今遺留下來最為全面的品酒手冊了,也是出了名的釀酒大家了,他親自改良的酒不下過數十種,現在都很多姑娘喜歡的桃花釀就是他釀出來的,據說還是為他的妻子釀出來的,說起來他的妻子,筆者倒是想多說兩句,于名言終生未娶,他的妻子是他的妾室,出生低賤,不能立為正室,但是于十郎對妻子十分愛重,為了她不惜和家中鬧翻,帶着妻子獨自出來闖蕩,在當時的環境中能做到這樣的實在難能可貴,雖然他們的愛情一點都不轟轟烈烈,也不像其餘的愛情傳誦千古,但是筆者私下認為這樣的愛情實在難得可貴,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說的就是這樣吧。

郭襄儀的好友除了棋藝大家、酒仙之外,還有不得不說的一人就是後來聲名赫赫的事跡被後人翻拍數個版本長水侯了,長水侯的來歷成謎,等到後來才聲名赫赫才有人去找他的出生,當時是不是有人找到已經無人可知了,至今史書上還無人記載,只能讓人揣測他年幼時候的經歷,長水侯美貌無視性別,在國宴上數次把外國來史臣迷的暈頭轉向轉而向昭文帝求娶的,甚至後來得知他本是男子也不改其志的,可以想象他的美貌達到何種地步,他的能力并不算低,在當時白衣封侯,不是世襲,能力可見一斑,只可惜被他的美貌所掩蓋,至今提起長水侯大家想起的就是他驚人的美貌。

……

Advertisement

郭襄儀一生交游廣闊,他好像有種特殊的人格魅力,上至達官顯貴下到三教九流朋友無處不在,除了以上幾位不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是聲名顯赫的人之外,他的至交好友當中還有一位頗為有争議的人------同昌候,這個人估計大家更不熟了,沒有特意研究過那段歷史的人估計不知道同昌候,當是說起來他的妻子,不少人估計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才女方卿蘭,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後來入宮在聖顯皇後跟前侍候,在聖顯皇後的力排衆議之下入朝成為第一個女官,更在後來成為女學的第一任山長,雖然當時女學僅僅維持了幾十年在景帝過世之後就被迫取消了,當時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說同昌候頗有争議是因為他當時的作風非常不符合當時的風氣,據說他已經及冠還非常的頑劣氣的老同昌候數次昏厥,名聲更是極為不堪,是出了名的浪蕩子弟,幾乎沒有名門淑女願意嫁給他,而當時的方卿蘭嫁給他跌破了一衆人的視線,後來等方卿蘭的名聲逐漸高過同昌候,同昌候還是個閑散侯爺,當時多數人都認為這兩人遲早是和離的,可是看過歷史的就知道兩人最終是白頭偕老。而若是同昌候一直這麽浪蕩不堪下去在歷史上也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輪不到争議兩字,但是後來一件大事,估計大家也都清楚,在昭起後期改革觸動一部分的利益,引起一些士族的嘩變,在昭文帝和聖顯皇後不在京城之時,同昌候居然手握兵符領着大隊人馬把嘩變之人全都誅殺,手法之血腥簡直讓人聞之色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