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先天八卦乾坤功(上)
“恭喜你,終于将大智慧空間同化成功了。”伏羲在我身邊喜道。
“呵呵,還不是您教導有方。失禮,失禮。”我裝模作樣地作揖說道。
“既然你悟這麽好,那麽就把這個也學了好了。”不等我說話,一道金光從伏羲眉心射出,再次沒入了我的額頭中。同時在我腦海中,随着金光的鑽入,也出現了一套古怪的法訣。至于為何說它古怪嘛!倒也不是因為它的文字太艱澀,相反,這還是全世界通用的中國字,并且是簡體字,很容易就可以看懂了。那是因為它排列的形狀怪,不是一般的從左到右排列,也不是N年前那些古老竹筒的從上到下、從右到左,而是形成了一個圖形——八卦!而這套造型奇怪的功法,也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先天八卦乾坤功!
“這是什麽法訣,怎麽看起來怪怪的?”我疑惑地側頭看着伏羲問道。
“笨蛋!”伏羲猛地跳起來狠狠地敲了我頭一下,這才坐下慢悠悠地說道:“什麽‘怪怪的’,它看起來很怪嗎?那是你不識大體,這套功法可是我自創的,在‘易學’這一方面,就是盤古大神也比不上我。”說完還擺出一副扯高氣揚的樣子。
“‘易學’?連盤古大神也比不上?你吹得吧!”我摸着被敲疼的地方,一臉不相信地說道。
“哎!你那什麽表情?很明顯不相信我啦!我有理由騙你嗎?”伏羲一臉不爽地對着我吼道。
“好,好,好。我相信你。那你給我說說,這‘易學’究竟是什麽東西,盤古大神為什麽比不上你?”
“我問你,還記不記得我老人家的稱號?”伏羲不答反問道。
“是‘洪蒙初啓伏羲大神’吧!怎麽,有問題嗎?”我有些迷惑地問道。
“廢話!我問你,你知道我的名號前面為什麽有‘洪蒙初啓’這四個字嗎?”伏羲沒好氣地盯着我問道。
“難道是因為好聽?不會啊!我怎麽覺得聽起來怪怪的?”我在一旁自言自語地道。
“笨蛋!”伏羲再次跳了起來狠狠敲了我的頭一下,才沒好氣地接着說道:“擺脫,你好好用腦想一想行不行?這麽簡單也不明白,真是笨啊!我當初怎麽就選了你做使者呢!真是失策啊!”
“我有答應過做什麽使者嗎?那還不是你硬來的!”我心下嘀咕着,嘴上卻不敢說出來,靜靜地坐在一旁,裝出一副冷靜思考的模樣。
“哎!看你也想不出來的了,還是我大發慈悲告訴你吧!”伏羲裝模作樣地整了整衣服,這才一本正經地說道:“我之所以叫做‘洪蒙初啓伏羲大神’,是因為盤古大神創造我出來的原因,就是想讓我賦予萬物靈智。雖然盤古大神開天辟地,讓萬物都有了靈氣,可是因為靈力的不足,無法再開啓他們的靈智,只好創造出我來了。經過無數時間的修煉,我終于擁有了不下與盤古大神的能力,于是我就自創出這套‘先天八卦乾坤功’,為萬物開啓了靈智。換句話說,無論是誰修煉了這套功法,都會在功法的影響下逐漸開啓靈智,将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我別的地方雖然比不上盤古大神,可是在‘易學’方面的成就,卻是無人可比啊!”說完還作出一臉陶醉的模樣。
“嘔……”我在心裏幹嘔了一下,這才好奇地問道:“這套功法真的這麽厲害?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有點心動了,可是這套功法對于我這種絕頂聰明的天才來說,會不會失效啊?”跟着伏羲的語調,我也變得臭屁起來了。
Advertisement
“笨蛋!”伏羲再次跳起來狠狠地敲了我的頭一下,雖然我早有準備,可是無論我向那個方向躲,看起來都像自己迎上去讓他敲一樣,無奈之下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在我頭上狠狠地敲一下了。
“還敢說自己絕頂聰明,我看你是天生蠢才才對!算了,不要在這裏磨菇了,趕快修煉它吧!否則遲了我可不保證你的朋友們會沒事哦!”伏羲緩緩坐了下來,慢吞吞地對着我說道。
“對啊!不知道小月她們現在怎麽樣了?不行,我還是趕快将這套功法修煉好,然後就出去找她們!”我暗暗下定決心,立刻便盤膝坐了下來,靜靜地修習起“先天八卦乾坤功”來。
“如果把這套功法分拆開來,不就變成了先天、八卦和乾坤三部分了嗎?嘿嘿,我真是太聰明了。先天,指的應該就是先天真氣了,八卦,這個也不難理解。可是,乾坤是什麽?它到底代表着什麽呢?”想來想去,我就是沒想到這個“乾坤”代表的是什麽!
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四個大字驟然浮現在我腦海中,赫然就是——八卦乾坤!
“對了,這不是老鬼給我的法訣中的一個麽?這麽說來,只要我用先天之氣修煉這個‘八卦乾坤’,不就可以練成‘先天八卦乾坤功’了麽?哈哈!我真是太聰明了!”
說做就做,我靜下心神,先是仔細看了一遍“先天八卦乾坤功”的內容,然後再對比一下“八卦乾坤”的法訣,卻沒料到,這兩個功法居然是一模一樣的,雖然“八卦乾坤”的描述比較簡單一點,可是它們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而且“八卦乾坤”修煉起來相對要容易一點,正合适我現在的處境修煉了。
“八卦,也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也可以分為八門,所謂八門就是【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開門。
八卦乾坤,天地之體也,尚有休囚廢絕少氣之時,何況人乎?(注一)天者名生稱父,地者名養稱母,因六甲十二子八卦之氣以為紀,更相生轉相使,故天道得常在不毀敗,是常行施化之功也。(注二)”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注三)意思是乾坤兩卦被包含在道之中,是道的體現。聖人知自然之不可為,因以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樞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于象矣。(注四)”
“周天之度數,四海之廣狹,宇宙之相去,凡為幾理,上何所極,下何所據,及其轉動,誰所推引。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抟烏兔藥來烹,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魂魄。陶煉五行,火之道也;流行無窮,水之道也;八卦環轉,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變化之道也。(注五)”
注一:引自《太平經》卷七十二有《齋戒思神救死訣》
注二:引自《太平經》卷一百十七的《天咎四人辱道誡》
注三:引自葛洪的《抱樸子內篇》
注四:引自《陰符經》
注五:引自唐末五代譚峭的《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