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花葉
聽到這句話顧南峰都不知道應該為顧南城對自己的了解而感到高興,還是為顧南城能夠輕易洞悉他的想法而感到無奈。
的确,顧南城說的是對的,顧南峰自嘲的笑了一下。即使他不願意承認,但是這是事實,他不屑,不屑于趁人之危,不對,如果只是這樣,他未必會這麽“君子”,而是那觸及了他的底線,他是不會做別人的替身的!
那家人的計謀的确高深,差一點就能成功的挑撥他與顧南城之間的關系。他們動了阿木的記憶,這點,他想要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幫他做了,他一直想要做,卻不敢做,或者說做不到的事。可是,他們做錯了一點,就是不該把阿木記憶中本來應該是阿木與顧南城經歷的事換成了他與阿木的經歷,這是驕傲的他所不能忍受的。
在他陰暗的一面,他可能會選擇在阿木失憶的時候趁人之危,可是,他卻做不到去做別人的替身。他可以得不到,但是不能得到有缺憾的愛。這也許是他與顧南城的不同之處。如果換做是顧南城,即使阿木将他當做另一個人的替身,他即使心痛也甘之若饴。然後,顧南城可能會一步步的入侵阿木的心,以另一個人的身份,最後可能會讓阿木再也離不開他。
這點,他覺得顧南城肯定能夠做到。就像在阿木叛逆期時候一樣,顧南城會不擇手段的讓阿木離不開他。
像所有孩子一樣,阿木也有叛逆期,那時阿木不屑于和他還有顧南城一起玩,覺得他們都太小了,什麽都不懂,所以不想與他們一起玩。相信這種心态,所有孩子在自以為自己長大了的時候,都會有。那時候,他很難過,不明白阿木突然就不和他玩了。但是,他沒有想過要去挽回,或者說,即使他想要改變這種現狀,但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做。不過顧南城不一樣,即使他只比他大一歲。
那段時間,顧南城天天纏着阿木,即使阿木罵他,漠視他,他也不放棄,就是執着的跟着阿木。阿木拿顧南城沒有辦法,因為顧南城真的太執着了!
然後發生了那件車禍,阿木吓壞了,再也不敢丢下顧南城。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吧,阿木和顧南城與他漸行漸遠,他好像再也融不進他們之中,明明有時候,他就站在他們之間,可是卻覺得與他們不在一個圈子一樣。就像學校了自發形成的小團體,即使你與他們一起聊天,也會有種你與他們相距甚遠的感覺。
然後就這樣,他和顧南城明明都是在同一個起點,最後卻漸行漸遠,他只能看着顧南城一步步走近阿木,将他排除在外。
其實,長大以後,他不止一次的想過,那次車禍,顧南城是不是故意的,不然為什麽僅僅就摔倒了,摔破了膝蓋?他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太過瘋狂,那時顧南城僅僅是個孩子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事,難道他就不怕死嗎?可是,顧南城在闖紅燈的時候難道沒有想過,他可能被車撞到,甚至撞死嗎?他不知道,也沒有問過。
不過,他有在心裏問過他自己,如果換做是他,為了挽回阿木,他敢這麽做嗎?答案讓他一晚上都沒有睡着。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失去才會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吧!
說實話,當年,阿木醒過來,看見他,激動的抱住他的時候,他興奮的不得了,只是阿木的一句:“顧南峰,我好害怕!”将他打入了地獄。
就如他在木屋裏感慨的一樣,好像從來,他都是顧南峰,而顧南城就是阿城,他們在阿木心裏的地位就像這稱呼一樣,從來都是不同的。所以後來,即使知道阿木将他當成了顧南城,他也做不到将自己當成顧南城。因為他希望哪怕只有一次,在阿木心裏,他是“阿峰”而不是“顧南峰”!
就這樣,他這麽多年也過不了自己的那關,而顧南城出現了,阿木即使不記得顧南城了,卻依舊對他那樣好!他有時候甚至會懷疑,阿木其實是沒有失憶的不然為什麽他永遠都是“顧南峰”,而顧南城一出現就是“阿城”呢?或者真的像有些人說的那樣,記憶會失去,可是喜歡的感覺是不會遺忘的!
顧南峰想了這麽多,其實也不過是幾分鐘的事而已。
男人、女人帶着顧南城和顧南峰進了密室之後,看着面前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想着等一下要說的事,覺得不知道該怎麽說出口。
如果現在林子木在的話,一定會認出,男人居然就是顧南峰的父親顧凡思,而女人赫然就是顧南峰的母親李玲。不過,他要是知道顧父顧母此時的想法一定會覺得顧南城騙了她,因為顧南城和顧南峰真的是兄弟。
其實,顧南城沒有騙林子木,也不可能騙林子木,因為他知道林子木最讨厭別人騙她。而機智如顧南城只是鑽了林子木說話的漏子而已,當初林子木問顧南城的是,他是不是顧南峰的弟弟,而顧南城的确不是顧南峰的弟弟,因為他是顧南峰的哥哥,別看他現在是孩童模樣,其實他比顧南峰還要大一歲,是顧南峰的親哥哥。至于後來林子木一系列的“記不記得家裏的電話”“知不知道回家的路”什麽的,顧南城只是狡猾的保持了沉默讓林子木誤以為他什麽都不知道,并不是直接說明,他不記得,所以不算是騙林子木,不過,若是林子木真的這些事,估計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吧?
回歸正題,顧凡思和李玲見顧南城和顧南峰都保持沉默,只好說出了祖上與那家人——也就是徐家的恩怨來。
原來,他們兩家祖上都是道士,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可是,偏偏讓他們因為一件事而結了怨。
當時有一個富戶的兒子殺了人,被判死刑。那家富戶對徐家有恩,曾在饑荒之年救了徐家一家的命,徐家為了報恩,就答應富戶,會在行刑之時施法蒙蔽天眼,用孤魂野鬼代替富戶的兒子去投胎,然後替富戶的兒子續命。
然後這件事不知怎麽的被另一戶人家知道了,真是無巧不成書,那戶人家就是兒子被富戶的兒子給殺了的!那戶人家怎麽可能善罷甘休,就求到了顧家的祖先那裏,顧家祖先聽說了這件事,十分憤慨,認為作為道士怎麽可以做如此蒙蔽天眼,傷天害理之事,當即答應在徐家施法之時,破壞他們做法。
也活該富戶的兒子該死,後來才知道,關于徐家會幫他的事,還是他派小厮去告訴對頭家的人的,目的很可笑,就是為了顯擺一下他大爺,就是被判了死刑也死不了。
結果行刑當天,徐家施法的時候就遭到了顧家的阻撓。這種蒙蔽天眼的事其實要承受很大的風險的,一個不小心都可能魂飛魄散,更何況還遇到了阻撓,所以徐家的法事當然就失敗了,不僅富戶的兒子沒能救回來,徐家施法的當家人也魂飛魄散了。
徐家的當家人當然知道他是因為施法被阻,遭到了反噬,他非但沒有反思自己在此事上的過錯,反而将這些都怪在了顧家頭上。所以在彌留之際,以魂魄為祭,詛咒顧家每代人中不能生出兩個男子,否則只能存活一個,就像彼岸花的花與也永遠只出現一個一樣。
所以顧家自那以後都是一脈單傳,不是顧家沒有生過兩個男孩,而是每當出現兩子,總會有一子,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死于非命,兩子通通沒有共同活到18歲,魂魄穩定以後。後來顧家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每當生出一子之後,就不再生孩子,以免出現“兩子争命”。沒想到的是,到了顧南城和顧南峰這一輩,因為在顧南城出生時,顧家就已經因為“革命”的緣故,不再做道士了,也因為顧母的私心,生下了顧南峰,原本一切還好好的,可是出了那件意外,顧南城死于非命,顧家的詛咒還是沒有消除。本來,顧父都已經決定,若是顧南城和顧南峰都能善終,他們家就再也不做道士了,沒想到,還是躲不過宿命。
不過,徐家的詛咒也不是一定解不了的,按照當時顧家祖先的說法,必須等到合适的時機方能解開此詛咒。顧南城與顧南峰的爺爺曾說過,到顧南城他們這一輩,也許徐家所下的詛咒就可以解開了。
雖然顧爺爺沒有說明具體應該怎麽做,但是顧父顧母都覺得,這應該和顧南城死後,沒有投胎,反而繼續留在人間有關。
這一次的事與當年的事是有些相像的,只是這一次似乎是顧家想要救人,而徐家想要搗亂了。
前不久,在他們那個圈子盛傳“神農草”出現了,顧父顧母就擔心這是徐家的陰謀,想要借此設下陷阱,騙顧南城過去。畢竟,他們家一直在找“神農草”這件事,很多圈子裏的人都知道。
所以,顧父顧母才會為了喊顧南城回來,而請林子木來顧家住幾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