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蕩漾

四名皂衣大漢手執明晃晃的利刃逼近朱聿鍵夫婦。曾氏的身子忍不住顫抖起來,朱聿鍵攬住她的肩膀,雖然亦是面色蒼白,腰杆卻愈發挺直。

忽然,一個黑影從房梁上一躍而下,随着身形的擺動,一縷劍鋒快似鬼魅,眨眼間便劃破了四名大漢的咽喉。

四個人兵刃齊齊落地,雙手無助的卡住脖子上的傷口,嘴裏發出類似于野獸一樣的“嗬嗬”聲,眼睛凸出,不消片刻,便相繼倒地而亡。

曹無傷呼哨一聲,從側廂房中走廊中便鑽出七八個高牆衛的士卒,挺刀橫在朱聿鍵夫婦的身前,鄒靖揉了揉眼睛大喜過望,趕忙奔過去扶住了搖搖欲墜的唐王妃曾氏。

眼前驟然出現的變故讓石應诏呆立了好半晌,繼而連忙向後退出幾步,身後的大漢們向前搶出,擋在石應诏身前的位置。

“你,你……!”石應诏驚懼地身子亂顫,“小猴崽子,你要造反不成?”

“要殺王爺,有聖旨嗎?”曹無傷冷冷的問道。

石應诏一時語塞,“這……?”

“看來,這要造反的怕是另有其人吧?”曹無傷的語氣中帶着濃濃的譏诮。

“你們還愣着做什麽!”石應诏惱羞成怒,沖着一幹手下大聲吼道:“快動手,一個不留!”

“慢着”,随着一聲高聲大喝,院子裏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一群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家夥硬闖了進來,留在院子中看守的三個石應诏的手下,被這些人不由分說便砍翻在地。

接着,這些人便闖進了正堂,将石應诏等人逼到了角落中。

“呵呵,石公公,劍拔弩張的,您這是要做什麽啊?”盧九德優哉游哉的走了進來,身後一個小宦官随手搬了一把椅子,仔細擦拭後,盧九德安然坐下,接過手下遞來的紫砂茶壺,小口抿着茶水。

盧九德很清楚,石應诏淩虐宗室的背後大有內情。他也知道,石應诏目前和內宮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曹化淳走的很近,所圖謀的便是重回大內或者外放做鎮守中官。盧九德雖然也有同樣的想法,在宮內也有強援支持,但并不想因為石應诏與曹化淳撕破臉皮。

也正是因為如此,盧九德力勸路振飛不要在這件事情中陷得過深。盧九德明白,一旦路振飛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畢竟他現在才是鳳陽中官的首領太監。

宮裏強援的一封來信,堅定了盧九德的想法。信中和盧九德心中所想一致,內官的事情還是由內官來解決,路振飛代天子巡撫鳳陽,禁垣的事情他可以管,但最終不能由他來解決,這便是事情的底線。

Advertisement

還有便是,通過宮內強援的運作,盧九德出任南京鎮守太監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這也意味着,盧九德将從鳳陽這個流放貶谪宦官的地方重新走向前臺,在這個時候,他一定按照宮中大佬的意思來妥善處理石應诏的事情。

另外有一點,便是盧九德最不能理解的。那便是,信中居然還提到了那個名不見經傳的百戶朱平安,叮囑盧九德不妨酌情照顧一二。

看似毫不在意,但盧九德卻不會等閑視之。

盧九德本打算事情過後便打聽清楚朱平安的底細,這個百戶的見識和膽魄實在令他有些忌憚,如果他沒有什麽夠硬的靠山,那這樣的人絕對不能留在世上。

但現在看來,這個人和宮裏的确有着某種不為人知的聯系。盧九德很慶幸自己并沒有貿然動手。

想通了這些事情,對于石應诏,盧九德只能暗道一聲:“算你小子氣運不佳了!”

盧九德看看忠心護主的曹無傷,贊賞的點點頭,将目光轉向已經退到牆角,臉如死灰的石應诏。“石公公,唉!何必呢,為了些銀子,賠上自己的前程,值得嗎?”

盧九德的話讓石應诏禁不住哆嗦了一下,在大內厮混了這麽多年,見慣了風風雨雨,盧九德的出現意味着什麽,他心裏很是清楚。還有盧九德這番不露痕跡的話語,想要告訴他石應诏些什麽,還不就是警告他不要随意攀扯嗎!

石應诏抖如篩糠,盤算了好一會兒,這才頹然的說了一句,“無故加害宗親,我石應诏認罪,請盧公公處置!”說完,擺了擺手,滿臉驚恐的皂衣大漢便将手中的兵刃叮叮當當的扔了一地。

石應诏的态度讓盧九德很是滿意,他笑着拍拍手,“石公公是宮裏的老人了,只要幡然悔悟,事情便還有轉圜的餘地。這樣吧,就請石公公暫時先在錦衣衛千戶所那裏委屈兩天,等宮裏的旨意下了,咱們再說!”

錦衣衛将萬念俱灰的石應诏和他的黨羽盡數押走,偏偏就留下了一個人,也就是那個随侍在石應诏左右的青衣宦官。

盧九德背着雙手,連看也不看他,“路大人彈劾石應诏的奏章通過錦衣衛的通道直抵京師,回複估計這一兩天便會到。石應诏的性命是絕對保不住了,但咱家又怕他滿嘴嚼舌根,說了不應該說的話……!”

青衣宦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小的知道該如何做,求公公留小的一條性命,必定結草銜環,以報公公恩德!”

盧九德點點頭,“那是自然,好生做事,好處少不了你的!”

看着青衣宦官千恩萬謝的被錦衣衛押走。盧九德的聲音頓時低沉下來,“事成之後,石應诏的手下,一個不留。包括他!”

身邊的小宦官平靜的一躬身,轉身出去辦差。

盧九德轉過身來,臉上已經換上了人畜無害的笑容,沖着朱聿鍵夫婦連連躬身,“王爺、王妃,讓您二位可是受驚了。奴婢看管不力,着實是死罪啊!”

“還好,一天的雲彩都散了,眼前的事情不說,還有一個好消息,貴府的家将朱平安可是立了大功了,夜襲亂匪大營,大敗賊寇。現下,路大人已經派兵出城接應,恐怕天亮的時候,就該入城敘功了!”

……

驟雨在清晨時分戛然而止,滿天的烏雲散去,碧空如洗,一輪紅日躍出地平線,萬道霞光照向鳳陽城,雖然依然是斷壁殘垣,但阖城上下卻流露出一種掩飾不住的劫後餘生的歡喜。

各處兵馬都已經彙集在鳳陽皇城下。沒有抓住機會的班操軍将官們捶胸頓足,就連鳳陽知府等一衆文官也是臉上無光,誰能想到縱橫辟阖南直隸的一陣風竟然這麽不經打,區區一百餘人的騎兵便輕易将其擊潰,早知如此,就是派出家丁、護院出去,也能博一份天大的功勞啊!

護陵新軍和高牆衛的士卒則是喜氣洋洋,耀武揚威的将俘虜和俘獲的民壯押到東華門外,大致的點算一下,僅是斬首便達到了三千多,當然,其中還有不少殺良冒功的,戰亂時期,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

而俘虜的流民和民壯也多達萬餘人,現在都圈禁在一個木栅欄圍城的營寨內。至于辎重則更是堆積如山。每一個參戰士卒的戰袍和腰帶也都是鼓鼓囊囊的,昨夜的戰鬥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于簡單了,簡直就是天賜的發財良機。

就連對朱平安一直排斥的高牆衛的兩名千戶,現在也都是逢人便誇朱平安是鳳陽的福将,什麽年少有為、英武果敢的奉承話更是張嘴就來。段喜年更是被一群将官圍在了當中,一張老臉綻放的如同花朵一般。昨晚信馬由缰的出去一趟,收獲頗豐不說,還有一份軍功輕而易舉的到手。此時的段喜年,這兩天積郁在心頭的對朱平安的那些腹诽早已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有是感激和驕傲了。

朱平安此時也正在回返的路上,半路上便遇到了滿臉驚喜的洪胖子,聽說居然在張如靖的馬車上截獲了萬兩黃金,朱平安也是大喜過望。

戰事一結束,就要對手下進行犒賞,還有對陣亡兄弟的補償。這些朝廷不會考慮,但朱平安卻一定要放在心上。原因就是,這三百餘人的隊伍可是朱平安真正意義上的“私兵”。他們效忠的對象只有一個,那便是朱平安。

原本,朱平安還為犒賞的事情有些犯愁。曹無傷這些日子以來,搜刮出來的財寶是不少,但卻沒地方變現出現銀來,之前的賭坊因為戰亂早已關門大吉,現在的鳳陽是一窮二白,變現的事情的确讓人頭痛,總不能拿着這些個古董、字畫、首飾、黃金去買東西吧。

現在可好,天下掉下餡餅來,正中朱平安的腦袋,朱平安如何能不歡喜呢。

朱平安吩咐洪胖子帶人将黃金運回村寨妥善保管,這才領着大隊向鳳陽進發,路上又接着周勉和陳圓圓。周勉劫後餘生,自然是眉飛色舞,加上其人的确是見聞廣闊,一路上口若懸河,竟是将整隊的百餘名兄弟侃得頭暈眼花。

反倒是陳圓圓,坐在馬車上,卻不時的挑起布簾打量着前邊不遠處一直很沉默的朱平安。

聽周圍的士卒們說起,陳圓圓才知道,這個朱百戶竟然只有十五歲。天哪,十五歲便成了百戶,還親自領兵上陣,以百餘人大破敵軍三萬,看到那馬鞍上系着的流血的包裹沒,聽說那便是賊酋一陣風的首級!

這是何等的蓋世英雄!

眼前的一切讓陳圓圓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很多戲文中才能聽說的英雄人物。什麽趙子龍白馬銀槍、七進七出,舍身救主了;什麽張翼德大喝一聲,當陽河水倒流了;什麽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将、千裏走單騎了!

一時間,這些個英雄人物全都成了朱平安的化身。而那些虛幻的英雄,遠不如眼前的少年來的真實。想到之前那些在秦淮河畔自命風流才子的所謂青年才俊,陳圓圓暗中将他們與朱平安做了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想吐!

陳圓圓的雙手絞着手帕,心中情不自禁的想到:“少年英雄,不外如是!”

于是乎,少女的心,不經意間被悄悄撥動了心弦。

一縷清風,透過車窗的布簾,鑽入陳圓圓的心房,猶如春風拂過,播下一顆種子,悄然吐出嫩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