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結果
“夫人不好了,不好了夫人!”綠竹驚慌失措地跑來,彼時柳姝婳正在看柳府寄來的信。
聽到綠竹的驚喊,她皺眉,放下信。
常嬷嬷正在外間整理被褥,看她沒規矩的樣子心頭猛跳,皺着一張臉,揪着綠竹的耳朵訓道:“越發沒有規矩了,在柳府學的規矩都進狗肚子裏去了?”
綠竹讪笑,對着常嬷嬷求饒道:“嬷嬷嬷我錯了,這次真的有大事,你就饒過我吧,下次我再也不敢了。”
常嬷嬷刀了她一眼,松開了手。
綠竹摸摸泛紅的耳根子,心裏嘀咕:“嬷嬷還是愛揪人耳朵。”
“綠竹,發生何事了?”
“回、回夫人,您在院子裏種的那幾棵植物,它、它們……”綠竹支支吾吾。
“它們怎麽了?”看她這副樣子,柳姝婳心裏咯噔。
“除了那棵高的,其他的的藤苗已經開始枯萎了……”她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明明前幾天還好好的,今天一大早她按照夫人的吩咐去照看一下就發現露在外面的根苗已經發黃了。
柳姝婳一聽,頓時顧不上什麽了,疾步來到院子裏。
的确像綠竹所說,土豆已經枯萎了近半,紅薯藤也開始發黃枯萎,而且玉米裸露在外面的須已經變成褐色了。
柳姝婳精光一閃,對跟來的綠竹說:“去拿把鏟子來。”
綠竹走後,她伸手去剝開玉米裹着的外衣,一層一層剝開後,露出了裏面飽滿細密的玉米粒。
她松了一口氣後又粲然一笑,看來這是已經成熟,可以采摘了。
拿過綠竹遞過來的鏟子,柳姝婳掏出記錄冊,翻開浏覽了一下關于土豆和紅薯的采摘方式:用鎬或鏟子将周圍的土翻開,即可看到果實。
用鏟子小心将周圍松軟的泥土翻開後,半截紅皮和黃皮露出。
柳姝婳內心激動,雙手握住根苗想把它們拔出來。
“夫人,讓奴婢來吧!”綠竹擔心道。
“不用。”她想體驗收獲的快樂。
她深吸一口氣,咬緊牙關後向上拔,然而——它們絲毫不動,嘗試了兩次仍是如此。
綠竹在一旁看得心驚膽戰,生怕那些粗糙的藤苗傷了夫人的手。
最後柳姝婳放棄了,細喘着氣,對綠竹恹恹道:“去把将軍喊來。”
臨楓院。
“将軍,無痕草有消息了。”暗衛蕭一一身黑衣,臉上戴着面具,卻還能微微顫抖的聲音和眼神中看出他內心的激動。
無他,有了無痕草,主子就有救了!
“屬下打聽到在冀州雲霧山有無痕草的蹤跡,但具體在哪,屬下無能,未能尋到。”蕭一垂頭。
“無事,你做得很好,其他再說,去把蕭四蕭六喊來,集結人馬,七日後出發。”
既然無痕草有了蹤跡,那必然會引得各路紛争,即便難以保存,也總是要試一試。
蕭一面色猶豫,想了想還是道:“主子,屬下在雲霧山發現了大隊人馬的腳印,屬下懷疑有人在那招兵買馬!”
蕭佑眉頭蹙起,面容嚴肅,沉吟道:“此事重大,莫要聲張,派人小心守着,注意安全。”
“是,屬下領命。”蕭一正色道。
他離開後,蕭佑閉着眼睛,捏住鼻梁後又睜開,心裏喟嘆:果真不太平了。
“将軍,夫人身邊的綠竹來了,說夫人讓您過去。”吳管家敲了敲門,在外喊道。
蕭佑出去後,綠竹在院子裏焦急地等着,見了他欠身道:“見過将軍,夫人有事尋您讓您過去。”
“她可有說是何事?”蕭佑大步出了院子,順便問道。
綠竹跟在他身後,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道:“将軍您去了便知道了。”
在綠竹走後,常嬷嬷給柳姝婳找了個小板凳。
她坐在上面,雙手托腮,目光慈愛地看着她種的植物,眼神開始飄忽。
柳家的人來信說有了無痕草的消息,在冀州雲霧山,但山上常年密林猛獸,毒草叢生,荒無人煙,十分危險。
但不管如何,總算有了它的蹤跡。
幾十味藥中,就屬無痕草最難尋,剩餘幾味像百年靈芝,血竭等,她嫁妝裏就有,若是蕭佑要,她便給他了。
正想着,柳姝婳突然有一種自己在養蕭佑的錯覺。
“撲哧。”柳姝婳樂得笑出了聲。
“夫人在笑什麽?”蕭佑跨進院子就看到她坐在小馬紮上傻笑,不自覺也放松下來。
“沒、沒什麽呢!”柳姝婳心虛道,她才不敢說蕭佑是她養的小白臉,啊不,小黑臉,他一點兒也不白。
她招手讓他過來,指着地上的藤苗說:“把它們拔了。”
蕭佑:“?”
“快點快點。”柳姝婳沾着泥的小手推推他,在他黑色長袍上留下灰灰的手印。
蕭佑聽話地一手握住一把,「唰」地就被他全拔了出來提在手上,只花了一成力。
柳姝婳:好嫉妒啊。
“夫君真厲害!”柳姝婳雖然很眼紅但還是很激動地鼓掌。
蕭佑看着手裏的一黃一紅,是從未見過的東西,心頭一跳,問道:“這是?”
“夫君聽過土豆和紅薯嗎?”柳姝婳神秘一笑,反問道。
蕭佑搖了搖頭,“從未。”
他見過吃過的食物無非大米小粟雜糧,從未聽過什麽土豆紅薯。
柳姝婳滿意一笑,驕傲道:“這便是土豆和紅薯,你手上黃色球狀的是土豆,紅色的是紅薯,它們都是能飽腹且極其适合種在幹旱貧瘠地方的作物,而且産量極高。”
“你是說,它們是新的物種,并且能替代……大米?”蕭佑聽了後內心極為震驚,他良久啓唇,不确定道:
柳姝婳咬唇,“能不能替代大米我不知道,但是它們可以填飽肚子……”
“噢對了……”柳姝婳把一根玉米掰下來,剝開給他看,“這是玉米,也是一種新的事物,一樣可以吃。”
蕭佑接過,上面一排排整齊密集,色澤飽滿的顆粒,他放在鼻前輕聞,一陣甘甜清香的味道進入鼻腔,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