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玉帝多猜忌,李天王重回軍營
到宴會尾聲,大家盡興而散。皓靈與棋文子等人回去後,卸下笑容與朝服,愈發擔心起來。神算子說:“我看就是那百花仙子搞的鬼。真不知道她是着了什麽道,老和我們過不去。上次來仙界也是陰陽怪氣的。這次又是和王母撺掇,又是借婉華仙子使壞。”
棋文子也有些許疑惑:“女子之間相互妒忌倒也平常。只是她和皓靈身份和才能都相距甚遠,什麽能讓她如此膽大妄為。她也不蠢,怎麽幹這種蠢女人才做的事情。”
玄靈苦笑:“怕是為了情郎,又不止于此。”
大家都望着玄靈。玄靈解釋道:“我說的情郎主要可不是說我。過去在蜀地草廬,她是對我有意。後來還追到魔界去尋我,想與我交好。可我只是禮貌拒絕。她惱了,便去跟了奚涯。”
皓靈接過話茬:“她跟了奚涯我也是知道的。不過她現在貴為上仙,仙界又與魔界在緊張對峙中。她總該有自己的立場。怕就怕她的立場未必是在仙界這邊。”
玄靈也點頭表示同意。
神算子問:“她是上仙,多少年才修來的身份,莫非她真願意為了那奚涯去做魔?”
皓靈說:“我知道奚涯有一個大寝宮叫百花殿。那是他和群芳行男女之歡的地方。現在想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紀念百花仙子。”
神算子憤憤不平:“我呸!這下作胚子,還叫什麽仙子。她也配!”
棋文子警示神算子,情緒不要暴露在臉上。這裏不是市井,要謹言慎行。
皓靈又問玄靈:“你覺得奚涯心裏真的有百花嗎?”
玄靈反問皓靈:“你又覺得百花真的愛上奚涯了嗎?”
他們對視片刻,都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皓靈說:“這男女之愛,總被人說的神乎其神。也許不過是人類不切實際的幻想。把所有在別處缺失的東西,如尊重,敬仰,欽佩,父母之愛,兄妹之情,全都寄托于男女之愛。這份簡單的男女一線之緣要承載的太多了。以至于總讓人失望,傷心。其實世間處久了,習慣了,互相扶持着,就有感情了。不見得只是男女之情,卻也十分珍貴,難以割舍。”
玄靈感傷道:“那為什麽就有人即使相處和諧,卻偏偏處不出那獨特的情感呢?”
皓靈看着他,嘆了一聲長氣:“早些休息吧。日後的事情更繁重。”
棋文子在他們散去之前補了一句:“因為每個生靈都有不同。”大家望着他。他便走了。
Advertisement
第二日,皓靈破天荒的把自己關在房裏休息了一天。三軍也整修了一日。棋文子在玄靈面前感慨:“真是多情卻被無情擾。皓靈心裏難受,玉帝怕還在那裏諸多猜忌。”
玄靈低聲說:“政客多猜忌是應然的謹慎。若因猜忌而壞了大事,甚至殘害忠良就是無能了。”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宴席散後,玉帝老兒在王母寝宮裏急得團團轉。他私下和王母發牢騷:“這可怎麽得了?居然有魔族混入仙界。還是統帥三軍的中央首領包庇混進來的。他們若結為一黨,來個釜底抽薪,架空我,或者是臨陣倒戈可如何是好?”
王母安撫道:“他們暫時沒有這個跡象。何況還打了勝仗。如果想幫魔界,直接打我們就好,何必這麽大費周章。”
玉帝稍稍安慰:“那也是。也架不住他們日後功高蓋主,嘩變。”
王母笑:“人間,周朝末年的時候,楚莊王問鼎,說我楚國也可以造周天子所有的大鼎,還可以更大。言下之意就是,我也可以造個大鼎做天子。周天子使臣說:‘做天子不在乎鼎,而在乎天子之德。’這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做天子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智慧與德行使四方臣服,這是文化積澱出來的對精神領袖的認可和對家國的情懷,哪裏是武力朝夕間可以做到的。”
豈料,王母不說這話倒好,說出來了玉帝更加糟心。他心虛,這些年來他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皇帝當得那叫一個舒服便宜。天天和那些大臣互相拍須溜馬,得過且過混日子。哪裏積累出了什麽家國情懷,精神領袖,連團隊意識都沒搞出來。一遇到事情還不樹倒猢狲散啊。
王母還不清楚自己說錯了什麽,玉帝就匆忙告辭了。
不幾日,骠騎大将軍,也就是托塔李天王李靖來到皓靈帳中。他是帶着玉帝的口谕來的,要與巾帼大将軍共同率領三軍,抵禦魔族。若有可能要反打到魔族老家去,把魔族四散到其他生靈中去,将魔界化作一片荒土。
皓靈和棋文子他們一聽,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魔族就是魔族哪裏能融入其他族群。縱使相互通婚,繁衍出的後代不也是變相魔族嗎?這是要滅魔族還是要發展魔族?除非把魔族趕盡殺絕,可這千萬年積累的魔性那裏是散得盡的。衆生皆有心魔。這是魔之根本。那結果就是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可他們也不敢明着反對。
皓靈寒暄道:“骠騎大将軍傷可痊愈了?”
李靖說:“還得多謝玄武君的靈丹妙藥,我痊愈了,而且更加有氣力了。”
棋文子謙虛說:“是李靖将軍底子好,不是我的丹藥靈啊。我本粗野之民,臨危受命。日後與将軍共事,還望将軍海涵。”
李靖很尊敬棋文子:“英雄不問出處。玄武君以後千萬別和我這麽客氣。不論文治武功,我李靖都是佩服您的。若您看得起我,就和我拜把兄弟,如何?”
棋文子說:“恭敬不如從命。不過請将軍先把‘您’改成‘你’。這樣我才好和将軍以兄弟處之。“
李靖大快,立刻與棋文子拜了兄弟,然後就急匆匆地問棋文子:“賢弟曾在大殿之上大談禦魔大略。那番話早就在天界傳揚開來,大家紛紛引用。我也是欽佩的很。只是這魔性還是不要集結成魔族比較好。你看這魔族從他們的第一個魔尊開始,就不聽話。魔界消息,從不讓天庭知曉。我們天界占蔔算卦,那裏都可以算得到,到了魔界變成了盲區,而魔族則可以通觀三界。這是心腹大患啊!所以我觐見玉帝,說了我對魔界的看法,幹脆将其散入其他族類。從哪來的回哪去。”
棋文子聽了李靖的話,不直接反駁。他很清楚李靖是被玉帝派來制約他們的。縱使日後皓靈和這李靖有了矛盾,他也是必須斡旋,而非激化。所以他來了一招偷龍轉鳳:“将軍說得極是。我的大略其實與将軍是異曲同工的。魔族的形成源于衆生心中的魔性。魔性集結方成魔族。魔之為魔源于它們的怨念。若能安撫之,讓他們也被尊重,那麽他們便會知恥。知恥者離君子之道便不遠矣。再以德馴化他們,讓他們不再為自己的私利而怨念叢生。他們自然就脫離魔性成為其他生靈了。”
李靖被棋文子忽悠得團團轉,真覺得棋文子和自己是英雄所見略同了,于是興致勃勃地問:“那賢弟覺得當如何讓這些冥頑不靈的家夥被乖乖馴化?依愚兄所見,當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就聽話了。”
棋文子大笑:“大哥說得極是。正所謂痛則通,不痛則不通啊!”他再一次偷換了概念。李靖也大笑起來,覺得自己的見解得到了棋文子的認可。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