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微服私訪

嘉桐壓力山大。她真的很想把這件事告訴衛涵,讓她自己去考察王宣啊!這種事難道不是當事人的感覺最重要嗎?為什麽要旁觀的人去觀察體會?

可是新康說,怕告訴了衛涵,她會害羞不自在,在外面露了行跡,反而對大家都不好。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大家只當尋常交友,光風霁月,投緣便是好,不投緣也可以推掉這門親事,進退自如。

嘉桐到底不是這時代土生土長的人,又信賴新康的決策,便答應了此事。

新康說話算話,當日便給嘉桐專門安排了一隊三十人的護衛,又另安排了四個妥帖謹慎的管事娘子專門服侍嘉桐出門,至于随行的貼身侍女,新康倒沒有多管,只讓嘉桐自己安排。

嘉桐自己默默一算,随行人員再加上自己,豈不是出一回門就要近四十人的隊伍?這也太興師動衆了吧?可在這事上,新康完全沒有讨價還價的餘地,嘉桐也只能從了。

誰知過後衛仲彥聽說了這事,還另又派給她兩個伶俐的小厮跑腿,都是十一二歲年紀、國公府世仆子孫、對長安城大街小巷了如指掌的,于是嘉桐第一次自己出門,整個隊伍的人數就達到了四十一人。

她這次出門,主要是想往城南去看看那邊農人播種的情況。嘉桐最近閑着無事,找了許多下人來說話,聽說現在京畿已經有秋收後複種禾粟、兩年三熟的情況,便想親自去看看這個時代怎樣播種耕作。

兩個跑腿的小厮,一個叫興元,一個叫興時,聽說小娘子想去看播種,雖然不甚理解,也不敢多話,直接引着她去了大通坊。

長安城一百一十坊,并沒有盡數都住滿了人。因皇城在整個京城的正北方,居民便也大多居住在北面諸坊,越往南人煙越少,像大通坊這樣距城郭不遠的坊,多數都沒有建房宅,而是由着那些家無恒産的窮苦百姓開墾耕種。

嘉桐這次出門是要去田間地頭,所以便讓人備了男裝,臨走之前還特意穿着一身玄色袍子跑去新康那裏辭行,新康瞟了她幾眼,什麽話也沒說,便将她趕了出來。

嘉桐自覺得了母親的允許,更加有恃無恐,就這麽直接出了門,一路去到大通坊。

大通坊位在城中西南,離勝業坊相當之遠,待嘉桐他們到的時候,已近巳時中了。嘉桐不欲吓到農人,只帶了興元興時和白芷綠蔓并四五個護衛往裏走,其餘人等都被她留在了十字街中心處等。

從十字街向南走出不遠,興元就指着前面道:“小、郎君,您瞧,那邊便都是農田了。”

嘉桐凝目望去,果然見到稀稀疏疏幾個院落後面就是一大片廣闊的農田,田間有人聲混雜着牛的叫聲,顯然正有人在勞作。

“你們聞見了嗎?”嘉桐忽然站住腳,深吸一口氣,“新鮮泥土的氣息。”

白芷掩着口鼻,悶聲道:“奴婢只聞見一股臭氣!”

Advertisement

綠蔓扯了她一把,又勸嘉桐:“小娘子,咱們遠遠看看就好了,走近了當心髒了您的靴子。”

嘉桐失笑:“你們要是覺得難聞,就回去等吧。”說完搖搖頭,繼續往田地裏走。

白芷兩個無奈,只得擡腳跟上去,再不敢多說一句話。

讓她們欣慰的是,小娘子也并沒有往田地裏走多遠,而是在地頭上就停了下來與那歇着的老農說話。兩人實在搞不明白,自家金尊玉貴的小娘子,為什麽會對那老農家今年種了什麽糧食、畝産多少、交了多少稅、剩下的夠不夠吃之類的事情感興趣,更聽不懂她說的那些犁铧水車是用來做什麽的。

還是白芷膽大,等着小娘子跟老農說過了話,看她心情似乎不錯,便上前問出了口。

“你們都沒見過水車麽?”嘉桐有些意外。

綠蔓答道:“奴婢二人都是國公府世仆,從來沒見過人耕地……”

嘉桐這才明白過來,像她們這些權貴府邸的奴仆,又是貼身服侍主人的,論養尊處優,恐怕比一般富戶人家的小姐還要強,難怪不懂這些。她便指着不遠處一頭耕牛拉着的犁铧告訴她們:“喏,那就是犁铧,是用來翻土的,這樣能讓土質疏松,便于作物生長。”又把水車的作用給她們倆介紹了一下。

兩個侍女雖然并不是很感興趣,還是配合的露出一副受教的模樣,白芷還問:“您問這些,是想自己種麽?”

嘉桐自然不會跟兩個五谷不分的侍女講自己的想法,只說:“好奇而已,想印證一下書上說的對不對。”

随後她帶着從人又往遠處田間走了走,向所有能說上話的農人問了今年的年景,什麽畝産多少、旱澇如何、病蟲害等等都問了個齊全,最終得出一個讓人愉悅的結論:今年年景極好,幾乎沒有什麽旱澇災害,京畿周邊基本都豐收了。

而且這些農人都已試過兩年三熟,有好幾家還種有桑麻之類的經濟作物。嘉桐看他們使用的犁铧已經很輕,又是曲轅,一頭牛拉着就能前進,而且耕的很深,一人一牛就足以耕田了,詫異之餘也覺得欣喜,這說明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發展已經很不錯,只是不知道是只有京畿這邊發展較好,還是已經全國推廣普及了。

一路走一路問,以嘉桐現在的體力,沒多久就有些吃不消了,侍女們又不肯讓她喝農家的水,于是嘉桐只能轉頭回去,到十字街路口上車,叫興元帶路,尋個這附近的食肆吃點東西去。

興元萬分苦惱,城南這地界哪有什麽像樣的食肆,能讓他們小娘子去吃東西的?跟興時交頭接耳商量了好一會兒,直到出了大通坊坊門,才勉強想到一個可以讓嘉桐去吃東西的地方。

嘉桐上車以後,連喝了兩盞茶水下去,就覺得肚子有些餓了,她不願吃帶的點心,便掀起車帷向外看,見自己一行出了大通坊便折向東,一路過昌明、光行兩坊,又折而向北,過開明坊、進了蘭陵坊的西門。

“小、郎君,這蘭陵坊裏有一間食肆,湯餅做的還不壞,您嘗嘗合不合口味。”興元見她掀開了車帷,便走近了向她介紹道。

興元能對她說不壞,那就應該是不錯了,嘉桐點點頭:“那快走吧。”放下車帷跟白芷她們嘆氣,“也不知那食肆能不能裝得下這麽多人。”

白芷笑道:“小娘子就別操心這個了,讓他們在外面等就是。”

嘉桐還是很不适應,心裏琢磨着回去要跟母親再商量商量,能不能少帶些人,哪怕砍掉一半也成啊!這太平盛世的,她出個門帶這麽多人幹什麽?

“小郎君,到了。”這次興元終于沒有結巴。

白芷和綠蔓先跳下車,又伸手将嘉桐扶了下來,興元便指着面前一間小店說:“就是這裏。”

嘉桐擡頭打量,見這間店店面不大,也沒有什麽招牌,只四敞着門,能看見裏面擺着四五張桌子和一些長條板凳。

“小的們有時出城辦事,路過這裏就會來吃一碗湯餅,這一家做的澆頭極好。”興元見嘉桐只打量,不往裏走,忙小心的解釋了一句。

嘉桐點點頭:“那好啊,進去嘗嘗。”又吩咐他們二人與那些護衛到街口去等,自己帶着侍女和管事娘子進去。

白芷一進門先皺眉,總覺得那桌凳都不幹淨,正要回身去車上取些鋪墊來,嘉桐卻已經在店主的招呼下坐下了,她只得跟過去侍立一旁。

嘉桐這裏聽店主介紹了一遍,要了一碗加雞絲雞蛋的湯餅,翻譯成現代用語就是雞絲雞蛋湯面。點完面,聽店主自誇筍尖腌的好,便又要了一份腌筍尖,然後回頭問跟着的人要不要吃。

衆人都說不餓,嘉桐也不勉強,等面上來,見湯頭清亮,面條白嫩軟滑,約有韭葉寬窄。面上堆着上了尖的雞絲,還帶着鹵制後的紅潤誘人;雞蛋卻是炒過的,顏色金黃、香味撲鼻,不由食指大動,再不管其他,埋頭吃了起來。

店家随後又送來了腌好的筍尖,比起那碗湯餅來,這筍尖的賣相就差了許多,顏色暗淡不說,用筷子戳上去還有些軟。嘉桐略帶點猶豫的挾了一塊送進嘴裏,竟是意外的酸甜帶辣,再喝一口面湯,簡直絕配!不由十足驚喜,想不到這樣的小店竟能做出這樣的東西來。

她吃的歡喜,不一會兒就把一碗面和一碟筍尖吃盡,連面湯都喝的幹幹淨淨之後,還不忘叫店家:“你這筍尖還有多少,都賣給我吧!”

話音剛落,身後就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遲疑的叫她:“是衛師妹麽?”

“……”她可以說不是嗎?為什麽蕭漠會突然出現在這裏??門外守着的人怎麽都沒出聲啊喂???真的很不想轉頭打招呼啊腫麽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