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想長大

王宣倒沒有立即就表演噴火,而是另請了一位專門在茶樓說故事的人來講了個長而曲折的故事。

在那說書先生開講之前,侍女們複位了屏風,嘉桐和衛涵兩人便起身走到東面窗下,一邊看街景,一邊聽故事。嘉桐聽這人講來講去,又是一個不得志才子的超凡際遇,就有些不愛聽了,偏衛涵聽得還挺認真,她只好自己放空發呆。

衛涵說兩家早有默契,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不知不覺,嘉桐想起了剛才衛涵的打趣。

要說她跟淩軒志,确實既門當戶對,又知根知底,兩人青梅竹馬、相處融洽,甚至比起血緣更親近的楊劭來,都多了幾分自在随意。在淩軒志面前,嘉桐永遠不用多思多想,怎麽高興怎麽來就是,淩軒志對她也自始至終謙讓包容,從不會像楊劭那樣陰晴不定。

這其中有地位有別的因素,更多的,是因兩人性格迥然不同。

楊劭雖然竭力想做一個溫和仁愛、受人稱頌的明君樣子,可他本性裏的霸道和任性卻是掩藏不住的;與他相反,淩軒志恰恰是個表裏如一的謙謙君子,無論是情感層面上想獲得更多人的認同、還是理智上想成為一個符合典範的溫潤君子,都讓淩軒志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體貼周到、謙和可親的少年。

從這個方面來說,嘉桐和淩軒志是很相似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是一類人。如春風、如流水,沒有棱角,沒有個性,溫溫吞吞,如果不是身世顯赫,恐怕會是很難被人矚目的那種人。

所以新康才總會嫌嘉桐沒有傲氣,不像是自己的女兒。其實嘉桐也很無奈,她很想對新康說聲對不起,她不該少喝了那碗孟婆湯,那樣也許她就能成長為新康期望中的女兒。

可惜,在她成為新康大長公主的女兒之前,已經作為一個普普通通小康之家的女兒生活了二十年,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人人平等、與人為善,貧賤時要不卑不亢,顯赫時要謙遜如初,得志便猖狂的是小人,沒有人會瞧得起這樣的人。

所以嘉桐自始至終都變不成王妧蕭蘭那樣驕傲自矜、目下無塵的高門貴女,在名門嬌女衛嘉桐的身體裏面,裝着的依舊是現代那個讨長輩喜歡、人緣極好的姑娘的靈魂。

就因為她始終改不了自己的本性,她便也永遠無法愛上楊劭,并不是因為要她讓着楊劭,而是因為她與楊劭根本的價值觀就不同,她不能欣賞楊劭的帝王心術,也并不以位高權重為自豪。

這樣比較起來,顯然還是脾氣相合的淩軒志更适合她。

自從上次新康跟她談起以後的打算以來,嘉桐也不止一次考慮過自己以後的選擇。嫁人,永遠是繞不開的一件大事,而且是這古代世界女子的立身根本,新康說的話并沒有錯。對古代女子來說,嫁人也相當于是一項終身事業,嫁個什麽樣的人,就像現代女孩要找個什麽樣的終身boss,須得仔細籌謀、慎之又慎。

目前來說,淩軒志毫無疑問是第一順位人選,而且是非常合适的人選。從父母的表現來看,也并沒有禁着她跟淩軒志見面,似乎有讓他們相處看看的意思,就像現在的衛涵和王宣。

但是要真說到早有默契,嘉桐也并不覺得,她才十二歲,依父母的為人,不會這麽早就草率定下她的終身大事。

“哎,說來說去,還是要金榜題名、妻妾和睦,真是沒勁透頂了!”衛涵忽然不滿的嘆了一聲。

Advertisement

嘉桐回神:“啊?怎麽還妻妾和睦?”

衛涵說道:“你沒聽進去麽?這個臭才子後來進京應考,又得到什麽丞相的看重,把女兒許配給他了,于是就跟原來的雲娘共事一夫了呗!”

“嗤,我就知道,這都是那些窮酸文人寫的,一輩子能想到的最好的事,就是貧賤之時有美人慧眼識珠、不離不棄,發達之時又有達官貴人肯将女兒下嫁,這樣一來,嬌妻美妾俱全,人生也就圓滿了。”

衛涵“呸”了一聲:“想得好美!怎麽就沒有一兩個才女寫幾篇好故事來呢?”

嘉桐就指着她笑道:“那你就寫一個來呀!”

衛涵推開她的手,笑道:“我哪裏會寫!”她拉着嘉桐回去桌邊坐下,忽地感嘆一聲,“要是能一直這樣不長大就好了。”

“怎麽了?你以前不是最盼着長大麽?”

衛涵臉帶輕愁:“那時候小,不懂事啊,只以為長大了就能打扮的更美,跟着長輩們出門去玩,誰知道長大還要嫁人呢!”

原來她愁的事和自己一樣,嘉桐就笑道:“嫁人?大伯母也要給你定親了麽?”

“現在是沒有,可也不遠了,嫁了三姐就輪到我了。”衛涵雙手手肘往桌上一撐,托腮輕嘆,“那天阿姐回府,跟我阿娘關起門來說話,我本來想去陪着她們的,誰知給我偷聽到阿姐在哭。”

衛涵的胞姐衛清已經出嫁好幾年,嘉桐跟她并不熟悉,“大姐哭什麽?誰欺負她了麽?”

衛涵低聲道:“好像是姐夫近來極喜歡一個姬妾,還為了那個姬妾跟阿姐吵架了。你說,男子怎麽都如此負心薄幸,有了妻子還不夠,還要廣置姬妾……”

是啊,這也是一個讓嘉桐排斥嫁人的原因。這個時代妾室雖然地位很低,女子也相對彪悍,但同樣對于“風流”這個品性很是寬容,也并沒有不許官員*的規定,甚至入京趕考的學子若是能與教坊名妓交好,還可為自己揚名,謝如安就是一個極明顯的例子。

她可不是她娘,沒有公主的身份,不能自己當家作主不說,少不得還要應酬婆婆妯娌小姑,對比自己穿越前後過的三十幾年舒心日子,嘉桐越發覺得嫁人後的生活簡直不能更黑暗。

“唉,是啊,要是能停在這時候就好了。”嘉桐不由颔首贊同道。

兩人正對坐大發感慨,外間卻忽然傳來少年們的大笑聲,姐妹倆不由側耳傾聽,一個陌生些的聲音正在說:“……我卻不信只我一個有這般想法,難道你們不想娶個絕色美人?”

嘉桐和衛涵相視而笑,這是謝如安吧,剛才必定是那幾個笑話他了。

又聽盧文希回道:“我便不想,我只想娶個溫柔解意的,絕色與否,倒不那麽要緊。”

接着就是蕭漠的聲音:“你低聲些!”

于是那邊聲音立刻小了許多,嘉桐和衛涵都聽不見了,顯然是蕭漠記着她們倆在這邊,示意大家低聲說話了。

“原來他們坐在一起也說這些。”衛涵悄悄笑道。

都到了年齡了,可不就說這些麽,估計這還是正常版本呢,如果她們倆不在這裏,備不住這幾個人就直接說到教坊女子身上去了。

嘉桐便悄悄回:“所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人之常情。”

“可惜蕭蘭貌不出衆,我現在倒寧願她長得好,然後與謝狀元結了這門親事,我們也可看看謝狀元是怎麽消受的!”衛涵一臉的遺憾。

嘉桐搖頭:“蕭蘭若是樣貌出衆,沒準就進宮了,消受她的就不是謝狀元了。”

衛涵撲哧一笑:“還真是。”

兩邊少男少女各自說了一會兒話,王宣看着時間差不多,就命人上菜,又叫了樂師撫琴助興。

這家店做菜很有些新意,清蒸鲢魚上澆了特制的豉汁,醬香濃郁;鹿肉脯鹹辣帶甜,有嚼勁;莴苣切絲用了芝麻油、胡椒粉涼拌,清爽新鮮;蚝肉切碎撒入雞蛋液煎成餅,鮮嫩可口……。

“這家酒樓不錯嘛。”衛涵每樣菜吃了一口,很是滿意的稱贊道。

嘉桐贊同的點頭:“是不錯,難得做法新奇。”與現在一般的烹饪方法都不同,很合嘉桐的口味。

兩人正說着,侍女又捧着一個青瓷湯碗走了進來,躬身行禮禀道:“什錦豆腐羹,請兩位小娘子品嘗。”

待侍女将湯碗放下,嘉桐側頭端詳,見這什錦豆腐羹不稀不稠,狀似果凍,湯面白如煉乳,有香味撲鼻,卻看不出羹內有什麽東西。

侍女分別給兩人盛了一小碗,嘉桐拿起湯匙舀了一口品嘗,辨認道:“有香蕈、筍丁,嗯,肉好像是羊肉。”

衛涵則根本沒有辨別裏面都有什麽,她只贊了一句:“這豆腐真滑!”接着就一口氣把一小碗豆腐羹都喝了。

轉眼間,兩人都已經吃了個半飽,聽那邊也是氣氛熱烈,王宣已在吩咐人挪動屏風,“……我這就獻醜了!”

很快,嘉桐和衛涵就又看見了撸着袖子站在前面的王宣。他分別向兩邊作揖,然後從身邊侍從手裏接過一個燃着的火把,分別向兩旁示意。

兩邊人都很捧場,立刻拍手叫好,王宣便微微一笑,将火把舉到自己跟前,深吸一口氣後,用力吹了出去。

“呼!”火把上立刻爆開大團明亮的火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