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房客堂,果然三人都在。
姜蕙進去的時候,正聽胡氏在說:“既然有十合香,熏香鋪子就不開了,我想着,要不開個館子。”
“開館子好啊,有吃有喝的,誰也離不了。”老爺子頭一個贊同。
老太太卻不同意:“哎喲,這宋州多少個館子啊,你打算賣什麽菜那?”
“賣什麽菜還不得看請了什麽廚子。”
老太太道:“算了,這不好。”
胡氏道:“那開糧油鋪,總是穩穩當當的。”
姜蕙聽得會兒,插口道:“二嬸,不如開個藥鋪罷,再請個坐堂大夫,多好,咱們生病也不用再去請別家大夫了。”
二老一聽,覺得不錯。
可胡氏記得上回那一茬呢,哪裏肯聽她的,說道:“城裏一家回春堂,坐堂的好幾個名醫?我開了,誰人來看?”
姜蕙被她問住。
可她不是胡說的。
她雖然上輩子沒有來宋州常住,但姜瑜成親時,她随同父母過來,也在這兒住了半個月。
當時姜瓊正在生病,她還聽見阿娘問胡氏,為何不請回春堂的大夫,胡氏說早就出事,被查封了,故而她覺得是個機會。
再者,便是抛開這個不提,開藥鋪也挺好的,因只要是人就會生病,這是逃不了的事情。
只胡氏問出這話,叫人不好反駁。
Advertisement
二老覺得也是,那家藥鋪是老字號,新鋪子根本難以競争。
見姜蕙不說話了,胡氏又道:“要麽就賣幹果。”
三人說得會兒,差不多定了下來,打算開兩家鋪子,一家賣幹果,一家賣漆器,老爺子叮囑胡氏再問問姜濟顯的意見。
畢竟兒子見多識廣。
胡氏答應。
在一旁的姜蕙不甘心,又道:“祖父,祖母,開藥鋪真的很好的。”
見她那麽執拗,老爺子忍不住笑起來:“哎呀,阿蕙,你就那麽喜歡藥鋪?要不給你開一家?”
這自然是玩笑話。
誰料姜蕙的眼睛一亮,叫道:“祖父,我開!”
老爺子一下子怔住。
另外二人卻笑起來。
“小姑娘怎麽開鋪子呢。”胡氏道,“你懂什麽?”
姜蕙道:“不試試怎麽行,祖父,您剛才說了給我開的!”
機會稍縱即逝,她必須要抓住,不然靠自家父母,他們都不是伸手要錢的人,定是不能指望的。
老爺子既然說出口,她豈有不要的道理?
胡氏看她如此厚臉皮,忍不住斥責道:“阿蕙,你別胡鬧,叫你祖父難做。”
“怎麽難做了?”姜蕙側過頭看着胡氏,“二嬸開了鋪子,照例說,我娘也能開一個,既然我娘不曾要開,那我開一個,難道不行?”
一碗水要端平,既然胡氏插嘴,她可有得是話說呢。
胡氏眉頭一皺,竟無言以對。
老爺子想起姜濟達,是了,他不能只顧着二兒子,雖然他辜負自己期望,那也還是他的親生兒子。
不等老爺子說話,老太太道:“那不如把老大,老大媳婦也一起叫來。”
姜蕙大喜。
不過又有些擔憂,那兩個人該不會不肯要罷?
真是愁死人了!
她先行走到路口等他們,見到二人來了,與他們說:“那鋪子我定要開的,阿爹阿娘,你們不想着自己,也得想着哥哥!”
幸好這話起了作用,梁氏不曾推辭。
當然,姜濟達還是那麽老實,一開口就不要,說是怕做不好生意賠錢,但梁氏是母親,如何能不為兩個孩子考慮?
她想到姜蕙着急,恨不得求她的表情,笑道:“便給阿蕙好了。”
姜蕙松了口氣,偷偷拉着梁氏的手搖了搖。
一家三口出來,梁氏認真道:“阿蕙,這鋪子為娘給你拿了,你可真有把握?銀子也不能白白糟蹋的。”
這女兒打小聰明乖巧,不過這兩年長大了,卻有些叫人摸不清,總有好些想法,她其實是有點擔心她的。
姜蕙用力點點頭:“娘放心,我會好好考慮的。”
“不過行商常抛頭露面……”梁氏又道。
“盡量少露面!”姜蕙保證,“實在不行,我會叫阿爹與哥哥去。”
梁氏搖頭:“你這孩子,其實做生意又哪裏這麽容易呢。”
姜蕙笑:“便是掙錢難,所以咱們才要自己掙錢。”
花着別人辛苦掙的錢,總是不自在的,哪怕是父母。最好的法子,就是自己掙到錢,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想買什麽便是什麽。
将來哥哥要娶妻,他們自己也能添置聘禮。
想得真遠,姜蕙拍一拍腦袋,還得先把鋪子開起來呢。
她回到屋裏,就把開鋪的事宜一條條羅列起來,一整天就在寫這個,姜辭從書院回來,得知這事兒,疾步跑來。
“阿蕙,你真要經商?”他急道,“哪有姑娘家經商的,小心嫁不出去!”
“這算什麽經商啊。”姜蕙慢條斯理,“一個小鋪子,都不好意思說經商,要說,也只能是幫家裏打理一下。”
姜辭嘴角抽了抽:“那也不行,我來還差不多。”
“哥哥有空嗎?”
“你也無空,你不是要跟女夫子學習?”
“我一天只學兩個時辰,空得很。”姜蕙擱下筆。
姜辭上來握住她的手:“阿蕙,你得嫁個好人家啊,你這樣,将來怎麽辦?”
比起母親,好似姜辭更看重她的終身大事。
姜蕙微微一笑:“哥哥,我嫁不嫁得了好人家,本是由你,由姜家來決定的,我做什麽不要緊。可嫁個好人,那就不一定了。”
姜辭一怔,細細一想她說的話,不由吃驚。
正是這個道理。
他一時不知道說什麽,半響道:“阿蕙,我會好好念書的,明年一定考個舉人回來。”
姜蕙笑道:“也莫要太看重,患得患失,反而不好。”
“你總是那麽多道理。”姜辭揉揉她的腦袋,“也不知哪兒學來的。”
“女夫子教的。”姜蕙給他看她寫的,“第一條,要知道去哪兒買藥材,哥哥你知道嗎?”
姜辭眼睛都瞪大了:“你這都不知道,還開藥鋪?”
“不知道才要學啊,大驚小怪。”姜蕙嘆口氣,“我去問問二叔,二叔是知府,便是他不知,也能問到人。”
她這就去了。
姜辭暗想,怎麽看,這藥鋪都得虧錢。
姜濟顯剛從衙門回來,正要去上房用飯,路上遇到姜蕙,姜蕙笑眯眯過來行禮,叫了聲二叔。
“阿蕙是來找我?”他笑道,“聽說你要開藥鋪?”
看來這事兒已經傳遍姜家了。
姜蕙道:“是的,二叔,正是要向二叔請教呢。我不知該去何處進藥材,又怕買來的藥材不好,都說貨比三家,咱們新開鋪,藥材定是不能差的。”
說話很有條理,姜濟顯撫一撫短須:“阿蕙還是仔細想過的。”
“當然,好大一筆銀子呢。”姜蕙眨眨眼睛,“祖父說要給我一千兩!”
姜濟顯看她調皮的樣子,哈哈笑了:“那是要小心些,進藥材的事兒,包在二叔身上,我會找人去問問的。”
“謝謝二叔,我就知道二叔定是能幫忙的!”她彎腰行了個大禮。
叔侄女兩個一路說着就去廳堂了。
聽到她要開藥鋪,姜瑜心情都好了一些,滿是新奇的過來問道:“阿蕙,你怎麽想到的呀?我可不敢。”
“跟二嬸學的,看二嬸要開,我眼紅。”姜蕙實話實說。
姜瑜噗嗤笑起來:“你啊!這都眼紅,我覺着開鋪子太麻煩了,再說,咱們姑娘家……”
“姑娘家不能抛頭露面,姑娘家開鋪子不好嫁人。”姜瓊給她補充。
姜瑜氣得拿手撓姜瓊。
姐妹兩個鬧了會兒,姜瑜連日來的傷感倒是消了好些。
姜蕙道:“我明兒打算去回春堂看一看,也好了解下這些大藥鋪都是什麽樣兒的,你們去不去?”
說起來,她真是一次都沒去過藥鋪,不過此乃人之常情。
若不是病了,誰會去呢。
而作為姑娘家,就是病了,也有家人幫着去買藥,尋常不會親自去。
姜瓊又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