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穆戎被她看得不自在,把畫一抖道:“拿着。”

姜蕙接過來,撇撇嘴道:“殿下既然看我如此不順眼,怎麽就非得娶了我呢?”

她那麽聰明,哪裏不知穆戎的意思,只順着他,又憋氣的很。

見她眼眸橫斜,小嘴兒一努,滿是俏皮,穆戎忍不住就想伸手捏捏她的臉,但又怕她跟貓兒似的跳将起來,手指在袖中動了兩下道:“別想拿話刺本王,明兒好好照着做便是。”

姜蕙咬了咬嘴唇,心道不照着做又如何。

穆戎看着有些惱火。

為娶她,他花了多少心思,怕她掩不住的風流叫母後不喜,怕她不注意走路,露出妩媚身段,怕她胡亂說話,遭到母後讨厭,故而才畫了這麽一幅畫。

也不知自己怎麽就要遭這種罪。

偏偏她還不肯聽話,穆戎冷聲道:“你要露出一點不好,別怪本王求母後納為你側妃。”

“本王已待你情至意盡,你好自為之!”他拿捏她的法子多得是。

不要逼他。

這招果然有用,姜蕙神情都嚴肅了一些,因知道他不是說說,而是真會那麽做。

那假使自己說,做王妃也不肯呢?

她打量一眼穆戎,很快就打了退堂鼓。

依照他的性格,定會拿姜家一家來威脅。

她怎麽敢冒這個險?

Advertisement

別說什麽喜歡不喜歡他之類的鬼話了,他定是不愛聽的,他只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他要不要得到。

她深深呼吸了一口氣。

到這地步,大概真是逃不了了,明日就要去見皇後了呢。

她臉上露出幾分自嘲的笑,總比上輩子好多了,從奴婢一躍成為王妃,天下多少姑娘肯呢,她為何不肯?別說穆戎以後還會做皇帝,若她沒有猜錯的話。

自己将來興許會是皇後?

如此好事,她哭着說不要,又哭給誰看?誰也不能從穆戎手裏把她救出來。

那麽,側妃,王妃,選哪一個,天下最笨的人都知道怎麽選。

姜蕙嘴角挑了挑,笑道:“殿下吩咐,小女子自會聽從,不就是照着打扮嗎,容易的很。”她拿起畫又仔細瞅瞅,忽地問,“這畫可是殿下親手畫的?”

穆戎板着臉:“你管這麽多。”

姜蕙輕聲一笑,帶着幾分揶揄:“若是殿下畫的,功夫還真不錯。”

很是相像,就好像對着她畫得一般。

只畫中人神情有些刻板,大概是為叫她學着。

她沉下臉,嘴唇抿得緊緊的,眼神在這一刻也收斂了靈動,好似平淡的湖面。

一下子變了個人。

還朝着他道:“殿下,小女子這樣,您還滿意嗎?”

穆戎忍不住就笑了。

第一次,他看見她調皮的樣子。

“有些刻意了。”他認真評價。

“哦?那我回去再練練。”姜蕙把畫像卷起來,“來得久了,怕母親擔心,小女子先走了。”

她伸手去推門,忽地想起一件事,手頓了頓,回頭問:“何夫人的事,可是殿下做的?”

穆戎沒有否認:“是,你可滿意?”

姜蕙一怔,笑道:“滿意極了,謝謝殿下。”

絲毫不曾有什麽同情,果斷無情到極點,骨子裏,她可能跟自己是同一類人,穆戎看着她道:“光說一句謝謝可不夠。”他把她拉過來擁在懷裏,嘴唇覆上去,重重一吻。

姜蕙推他:“我還要見阿娘的……”

後面的話被他吃了進去。

木屋裏,只聽到令人心跳的吮吸聲,他的手慢慢滑到她胸口,因隔着夾襖,太過厚實,他有些懊惱,一邊親着她,一邊四處尋找入口,姜蕙一把抓住他的手,長長的指甲滑到他手背,穆戎吃痛,猛地擡起頭來。

姜蕙這才得以喘口氣,瞅一眼穆戎見他俊臉發紅,暗道這人怎麽跟沒碰過女人似得猴急呢!

這方面,跟上輩子當真像兩個人。

印象裏,他是從不會如此的。

可這問題她也不好問。

穆戎也意識到自己失态,只現在渾身難受,恨不得在這兒就把她辦了,又後悔不該去親她,這火一被點着了,要熄滅可難得很,早該熬一熬等到成親的。

姜蕙拿帕子擦嘴,一邊從荷包裏取了口脂出來,埋怨道:“一會兒阿娘得說我亂跑了,還有這口脂,抹得好好的,若沒了阿娘指不定得發現,這兒也沒鏡子。”

她聲音嬌嬌柔柔的,好像與人撒嬌。

穆戎由不得就道:“本王給你抹。”

姜蕙一呆。

他已經拿了口脂,學她剛才的樣子抹了一些在手指上,點在她嘴唇。

動作很是輕柔,也很是認真,可抹了會兒,忽地道:“忘了剛才什麽樣子了,這是要薄些,還厚些?”

“薄些。”她道。

他便少抹一點。

豈料姜蕙忽地又道:“還是厚些罷。”

穆戎皺了皺眉,像是有些不快,但還是聽從了,又從頭抹了點兒。

好不容易弄完,他很高興,欣賞道:“本王抹得也不錯。”

姜蕙一眼不眨的看着他,要說穆戎給她抹口脂這種事,在上輩子簡直想都不敢想,可現在他那麽有耐心,她看着他眉眼,有些不敢相信,可就是發生了。

興許,不該把他當那個穆戎?

這輩子的穆戎對她沒有以前那樣無情。

他大概,對自己是真有幾分真心的,所以才會花心思畫那幅畫,希望皇後喜歡她,他便能娶自己為王妃,他還願意為她解決了何夫人,此前在宋州,也救過自己。

一旦沒有那麽多的怨氣,她竟然找到一些他的好來。

見她盯着自己看,穆戎挑眉道:“怎麽,總算知道本王英俊了?”

姜蕙噗的笑出聲,躬身告辭。

穆戎立在身後,眼看她蓮步輕移,一步三搖的妖媚狀,忍不住喝道:“好好走路!”

姜蕙吓一跳。

金桂也是,伸手撫在胸口。

稍後,姜蕙立直身子,僵硬的走了。

梁氏等了許久,已經叫銀桂去找,眼見姜蕙過來,急道:“哎呀,阿蕙,你去哪兒了?”

“茅廁人挺多的,我等了會兒。”姜蕙胡亂扯謊,笑道,“阿娘事情辦好了?咱們回家?”

梁氏倒是不急:“難得來了,你去求個簽。上回在寶塔寺,求得一簽,弄丢了,我看阿瑜求的挺準的,你祖母與二嬸都說呢,幸好不曾在宋州結親,京城挑選的餘地可大了,雖然為娘不求你大富大貴,可也希望是樁好姻緣。”

姜蕙心想,明兒指不定就定了。

只怕家中人都得大吃一驚。

不過也沒有反對,她随梁氏進去求簽,拿着簽筒搖了一下,裏面掉出一支簽,只見上寫:“紅日當天照,光輝遍四方,西川人着錦,紅紫滿長春。”

旁邊沙彌瞧得一眼,恭喜道:“好簽啊,上上簽。”

梁氏大喜,拿着就去解簽。

解簽人聽說問姻緣,笑道:“自有貴人扶之,好姻緣定成。”

梁氏忙拿了錢給她,高高興興領着姜蕙回去了。

到得家裏,還與姜濟達說了。

夫婦兩個都很欣慰。

等到第二日,這高興去了一大半。

竟然有黃門來宣口谕,命姜蕙去宮裏,轎子都準備好了。

衆人都吃了一驚。

老太太叫人拿辛苦錢給黃門,一邊笑眯眯問道:“倒不知叫咱們阿蕙去宮裏作甚呢?”

黃門得了錢,也爽快:“娘娘見永寧公主無人做伴,甚是冷清,故而請了幾位姑娘去宮中陪着說說話的,到得下午,也就放回來了,老太太莫擔心。”

老太太松了口氣。

姜蕙屋裏,只留金桂一人,正幫姜蕙對着畫畫打扮呢。

好不容易尋到差不多顏色樣式的裙衫,姜蕙又開始梳頭,梳了個很正經的小平髻,頭上首飾也沒戴幾個,玉石的不要,左邊插一只雲鳳紋金簪,右邊戴一支金花簪,這就完了。

等她走到正堂,見慣她原先裝扮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小姑娘一下子長大了,竟然有幾分姜瑜的派頭。

黃門也偷偷瞅她一眼,驚為天人,暗道難怪會被請了入宮,這模樣,便是給皇上做妃子都不差的,他态度一下恭敬了不少,這位姑娘指不定可就是王妃的,誰敢怠慢。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叮囑幾句,姜蕙認真聽着,笑道:“孫女兒會注意的。”

胡氏這會兒心裏頭酸不拉幾,不知道怎麽形容。

要說去宮裏陪公主,怎麽也該是她大女兒姜瑜啊,怎得就輪到姜蕙?她滿心的不明白。

而梁氏卻為姜蕙擔心,畢竟是皇宮呢,誰也不知道什麽樣。

因黃門還等着,想必皇後也等着的,衆人也不敢說太久,姜蕙與他們告別一番,這就随黃門去了外頭的轎子。

這事兒太突然,等到她走了,家裏人還議論紛紛,只不是休沐日,姜濟顯,姜辭幾個都不在,他們對宮中的事情又摸不着邊兒,老爺子着急,派人去告訴姜濟顯。

而姜蕙這時已經到皇宮門口了。

她從車裏出來,一眼就看到高高的宮牆。

幾位宮女過來領路,似她這等身份是不夠資格再坐轎子的了,得一路行到殿內。

姜蕙笑問道:“幾位姐姐,辛苦你們了,我可是最後一個來的?”

她嘴甜,态度又好,宮人笑道:“還差一位餘姑娘呢。”

“哦,不知永寧公主幾歲了?我初來京城,絲毫不知。”

宮人道:“公主今年十三。”

正當說着,前頭幾人過來,宮人輕聲提醒:“是太子妃娘娘,快些行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