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 姜蕙又在串紅寶石手鏈。

尋常自是要用黃金鑲嵌了寶石,不過玩起來戴戴,也沒什麽,反正寶兒還小呢。

穆戎站在旁邊,走不是,不走也不是。

姜蕙奇怪了,仰起臉笑道:“殿下今兒空閑?”

“看你做這個挺有趣。”穆戎頓一頓,“再做一個香囊罷。”

姜蕙一怔,想到寶兒的話,噗嗤一聲笑出來。

穆戎挑眉:“有什麽好笑的?”

“不是,我以為殿下不喜這些……”

“又沒說做給本王。”穆戎道,“本王看你珠子還多得是,還有這些藥材,絲縧,放着也是浪費了。”

“哦,那就再做一個。”姜蕙忍住笑,一本正經問他,“那殿下看,繡個什麽圖案呢,剛才給寶兒做得,上頭是個女娃兒抱公雞,下頭串了紅寶石的。”

穆戎想一想:“繡個魚戲水罷。”他伸手在匣子裏挑了挑,取了一對兒藍色的珠子出來,“拿這個串了。”

姜蕙道了聲好。

桌上有幾張零碎綢緞,都是剛才叫下人尋了做香囊的,她在裏頭挑揀一番,拿了條深紫色的綢緞出來。

穆戎一看,忍不住露出笑意。

他最喜歡的便是紫色,往常青夏秋冬,便沒旁的顏色的衣服了。

姜蕙穿了線,也不用看圖案,認真繡起來。

Advertisement

可見她功底還是很好的。

那一雙雪白的巧手,好像枝頭開出的栀子花,一上一下的跳動。

見她一心一意替自己做香囊,穆戎站在旁邊,忽地有些輕飄飄的,說不上來什麽感覺,心頭像是暖暖的,他看了會兒,忽然伸手抱住她纖細的腰肢。

姜蕙吓一跳,她剛才心思都在繡花上呢,身子都抖了一下,擰眉道:“殿下別鬧了,小心被針紮到,不是叫我做香囊嗎?”

“不急,明兒做也一樣的。”他按耐不住去親她,猛啄幾下,吃了一口胭脂。

那滋味不好受。

穆戎拿袖子一擦,厚厚一層。

“你到底抹了多少?”

今兒畫了大濃妝,管叫他吃了個飽的,姜蕙媚眼含了揶揄:“殿下不愛吃呀?那且等一等,妾身慢慢洗個臉兒,再洗個澡,殿下等過半個時辰再來罷。”

箭在弦上,等那麽久,他不得憋死?

穆戎狠狠道:“反正也吃不死人。”彎腰就橫抱起她進了裏屋。

二人一番折騰。

今日姜蕙倒不似此前破瓜,總是會有些疼意,現在他越勇猛,她越享受。

大白天的,從午時待到下午才停下來。

兩人流了不少汗。

姜蕙神魂皆飛,躺在床上不想動,只閉着眼睛微微喘息。

他躺在旁邊,側身瞧着她。

想起她剛才好似飛上天的樣子,聲音從嗓子裏出來,婉轉綿長,跟成仙了一般,他就忍不住笑,原來女人真舒服是這樣的,作為男人,心裏也滿是成就感。

他湊過去,在她耳邊道:“本王是不是很厲害?”

聽見他邀功般的來問,好似做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姜蕙驚訝的睜開眼睛。

他上輩子從不問的,只喜歡壓着她做,她有時候吃不消了求饒,他也好似沒聽見,但事後從不多言。

他現在這樣,親切多了,姜蕙露出羞澀的表情:“殿下問什麽呢,什麽厲害……”

“你聽不懂?”穆戎挑起眉,“那再叫你嘗嘗可好?”

姜蕙花容失色,忙道:“殿下厲害,妾身再也消受不起了。”

他哈哈一笑,很是得意。

眉宇間逸興雲飛,像是個青春飛揚的少年。

連一絲沉郁都沒有了,她瞧着歡喜,整個人依偎過來,手搭在他胸口。

他不曾動。

她膽子大一些,手指慢慢攀到他臉龐上。

他忽地伸手捉住她:“亂摸什麽?”

眸光一沉,又多了幾分威嚴。

她輕笑道:“瞧殿下長得俊俏,忍不住。”

他嘴角又彎起來,略略松開手。

她摸了摸他不厚不薄的嘴唇,又摸了摸他修長的眉毛,甚至摸到他鼻子時,還調皮的捏了捏。

不知多少年,沒有人這樣碰過他,還是年幼時,母親常會這樣,他垂眸看一眼她,原來兩個人成親了,竟是可以這般接近的,他卻也不排斥她這麽對自己。

他也伸手去摸她的臉,壞心得揪她耳朵。

兩個人鬧成一團。

正當這時,外頭傳來何遠的聲音:“皇上宣殿下,王妃入宮呢。”

穆戎一下坐了起來。

姜蕙也穿衣服。

穆戎道:“先去洗個澡。”

“會不會耽擱時間?”

“那也比有汗臭好罷?”他吩咐下去,“快備熱水。”

伸手就把她抱起來,兩個人去了淨室。

姜蕙笑:“殿下這回又不怕被人看見了。”

“省得你拖拖拉拉的,咱們一起洗,快些。”他面不改色。

二人清洗完,穿上衣服這就去了宮中。

乾清宮裏,皇上正在等呢,見到兒子,兒媳,滿臉笑容,上下打量一眼穆戎,點點頭道:“成了親是不同了,戎兒,你總算是個大人了。”

穆戎笑笑:“阿蕙是個好妻子。”又問,“父皇突然要見兒臣,是為什麽要事?”

“朕這幾日想過了,你閑在王府總也不好,明日起,去戶部協理秦大人罷。”

這件事,上次他舅父就提過,看來父皇還真是想讓他長留在京城。

不知道皇祖母,母後可知?但是父皇都說了,他不便拒絕,只道:“兒臣定會向秦大人好好請教。”

皇上很高興,以後就可以常見他這兒子了,他招招手:“戎兒你過來,你早前給朕弄回來一張藏寶圖,朕命人去找了,一無所獲,可見是哪兒出了錯,你來給朕看看。”

姜蕙在旁邊抽了下嘴角,皇家那麽富有,居然還要尋找寶藏?

穆戎走過去,跟皇上兩人腦袋貼腦袋的,就着一張地圖,指東畫西,說了好一會兒。

半響,皇上恍然大悟,笑道:“原來如此,那定是落在洪山縣了!”他樂不可支,“戎兒,你真聰明,朕可沒有想到那兒。”

“其實兒臣也不能确定是不是走了水路,父皇可以先試試。”

“定然是了,不然朕不至于找不到。”皇上眉飛色舞,好像一個興奮的孩子,“朕一會兒就派人去!戎兒你立了大功,若是尋得,分你一半!”

穆戎笑着道謝。

姜蕙看着這父子兩個互動,忽然有些明白,為何皇上會那麽喜歡穆戎了。

他不似太子那樣,對皇上畢恭畢敬的,他們相處時有些像朋友。

好像穆戎很知道皇上喜歡什麽,也樂于讓皇上滿足這種興趣。

皇上高興了,又道:“朕今日叫你來,還有件東西送與你,你們二人出去看看。”

透着幾分神秘。

姜蕙很是好奇,走到殿外一看,只見庭中不知何時放置了一座八人擡的大轎,金鑲玉嵌,看起來極為奢華。

皇上笑眯眯道:“你們兩個成親了,那以前的轎子就嫌小了,兩個人怎麽坐?便是有馬車,那也不舒服,朕就不愛坐馬車,颠得難受,這轎子是朕特意命人做了送與你們的。”

這真是一件貼心的禮物!

穆戎笑道:“多謝父皇,有這轎子,兒臣定是不想坐馬車的了。”

父親關心自己,作為兒子自然很喜歡,他拉着姜蕙道:“一會兒咱們就坐了回去。”暗地裏捏捏她的手,耳語道,“裏面放一床軟被,睡着都行,做什麽都好。”

姜蕙嬌嗔的回捏他的手:“讨厭,殿下在想什麽呢。”

見小兩口甜甜蜜蜜的,皇上擺擺手:“朕也無旁的事情,你們這就回罷。”

姜蕙倒是提起太子妃:“難得來了,兒媳想去看看,還有皇祖母,母後。”

皇上笑笑:“你有這份心,便去看看罷。”

都來宮裏了,只拜見皇上,旁人知道了,定是不好,姜蕙自是要一個個都去請個安的,其實做兒媳婦并不難,将心比心,遇到什麽事兒都想着就行了。

穆戎命人擡起轎子。

轎子一動,發出“叮鈴鈴”的聲音。

姜蕙聽到,循着聲音走過去,原來轎子上頭挂着八個金鈴呢。

瞬間,記憶好像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上輩子,她有次從曹大姑手裏逃出來,摔在官道上,那日就見過這樣一頂轎子,它在她身邊停了一下,又繼續往前走了。可誰料走了一段路,突然又折回來。

她那時如驚弓之鳥,莫名的覺得危險,爬起來就往旁邊的樹林跑了去。

那日,難不成便是這頂轎子了?

難道他上輩子,在曹大姑那裏,并不是第一次見到她,所以才會毫不猶豫的帶她走了?

她回過神,看向穆戎。

可他從不曾提過,他便是什麽都不愛說,什麽都放在心裏。

她一點不明白他。

穆戎被她看得皺了皺眉:“怎麽了?”

“無甚。”她暗地裏嘆口氣。

二人上了轎子。

那八個轎夫擡得穩穩的。

姜蕙坐在轎子裏,才越發覺得這轎子大,竟然真能躺下來,她笑嘻嘻道:“像半大的廂房了,不過轎夫擡得夠沉的,咱們以後出門真坐這個,不曉得多少人看。”

“有些官員的轎子比這還大,沒見識。”穆戎捏捏她鼻子。

姜蕙驚訝:“我确實沒見過呢。”她頓一頓,“那太子殿下有這種轎子嗎?”

假使太子沒有,他有,那不是又得遭來嫉恨?

穆戎道:“自然有了。”他躺下來,伸手拍拍前面的地方,“過來。”

姜蕙臉一紅:“幹什麽,在宮裏呢。”

“叫你過來就過來。”他語氣沉了沉。

她只得坐過去,他一把摟住她,從頭到腳給摸了一遍。

她吓得一點不敢發出聲音。

穆戎做完這刺激的事,也老實了,不老實也不行,一會兒憋死自己。

到得慈心宮,二人去給皇太後請安,皇後也在,見到他們來,笑道:“皇上賞了轎子給你們,坐起來如何?”

“舒服極了,剛才試了一回。”穆戎笑。

皇太後的目光卻沒那麽柔和,她當然知道自己兒子幹什麽了,是要穆戎去戶部協理衙門事務。她這兒子啊,真是不怕天下大亂,一味寵着穆戎,就不怕他這心大了,将來與太子兄弟相殘?

不過興許已經是這般了。

皇太後頭疼,暗地裏揉了揉胸口,與穆戎道:“你跟着秦大人學學也是好事,又是才大婚,便留幾月,到得下半年,還是回衡陽去,那邊無人管着,總不是個事兒。”

“母後……”皇後一愣。

皇太後不給她說話:“你向來明事理,不必我這做祖母的多說,你父皇也順着你,你要去衡陽,誰也不能攔着。”

那是在暗示穆戎自己提出來去衡陽。

姜蕙側頭,瞧了他一眼。

難怪後來他還是去衡陽了,看來其中與皇太後的關系很大。

穆戎微微一笑:“皇祖母說的是。”

“離得遠了,誰也舍不得,可民間還有句話說遠香近臭,孩子們大了,總有自己的家的。”她是對着皇後說的,“只要得空回來聚一聚便是了,烨兒不也是嘛,別說國了,家都有家的規矩。”

皇後當着衆人的面,不好反駁皇太後,勉強應了聲是。

皇太後又笑着看看姜蕙:“今日來,正好叫禦醫看看,開些方子調養下身體,等去了衡陽,你也可為戎兒開枝散葉了。”

她吩咐宮人去請禦醫。

禦醫給姜蕙看了看:“王妃娘娘身體甚好,只有些虛火,吃些養陰清熱的便可。”一邊就開了方子。

姜蕙問起太子妃。

皇後看她很關心,笑道:“上回動了些胎氣,如今已經好了,只常困乏,愛睡的很。”

“那兒媳倒不方便打攪她呢。”

說得幾句,他們便告辭走了。

皇後這才與皇太後道:“戎兒常年不在京城的,如今難得回來,兒媳倒是不舍得他又去衡陽。”

“糊塗!”皇太後這回再不能容忍了,“你也真是糊塗!戎兒這般聰明的人留在京城,将來早晚惹出事端,你不看看恭帝,惠帝時,龍子相争,死了多少人?我先前還覺你聰敏,可也怎麽向着皇上了,他什麽性子你不知?你留了戎兒下來,那炎兒如何?早晚要死一個,你倒是給我選一個,叫誰去死!”

皇後渾身一震:“母後,他二人兄弟和睦,又不是恭帝時……”

“你如今頭腦也不清醒,回去與我好好想想。”皇太後責令,“切莫因疼這孩子,害了他了!”

皇後看皇太後大怒,也不敢說了,站起來告辭。

回去的路上,她暗暗嘆了口氣。

田嬷嬷看她傷神,輕聲勸道:“太後娘娘說得也甚是有理,一山不容二虎啊。”

皇後搖搖頭:“假使炎兒與戎兒和睦,便是住一起也不會有什麽,可若不是,便是戎兒去了衡陽又能如何?剛才母後提起惠帝,那時的常德王便是退居常德,後來還是被惠帝殺了。假使這是命,怎麽也逃不了。”

田嬷嬷怔了怔。

她原以為皇後不曾想清楚,原來卻也不是。

可二人之間的敵對越來越強烈,總是不好的,田嬷嬷道:“常德王先前也是有了奪位的心了。”

皇後嘆口氣:“容我再想想。”

卻說穆戎與姜蕙坐了轎子回去,一路上,穆戎沒說什麽話。

姜蕙知道,必是因皇太後了。

他這人,實在太過顯眼,做事高調,又豈會不惹得皇太後注意?倒不知後來到底是因何,他回了京都,還能把太子毒死?她想來想去,也尋不到一點記憶。

她知道的太少了。

如今也幫不了他。

回到王府,穆戎自去書房,她到裏間換了家常衣服,去了幾支首飾,輕松些了才出來,見到桌上放着的綢緞,上頭才繡了一半的魚戲水,她伸手拿了起來。

當她把針線穿過去,忽地想起上輩子,也繡過一個荷包給他。

那時自己尚且心悅他,情窦初開,即便只是個奴婢,還想着與他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所以親手繡了一幅燕子雙飛圖,送與他時,滿心的歡喜,也滿是憧憬。

誰料他看得一眼,臉色越來越難看,忽地就扔在地上,拂袖走了。

可憐自己那時哭得傷心,覺得他為此厭惡了自己。

姜蕙想着,嘴角撇了撇,她抽空編個同心結垂在香囊下頭,倒不知這回送與他,他又會怎麽樣了?

她叫銀桂拿紅綢線來。

到得第二日,穆戎要去戶部,也像個官老爺般了,早早就起來,天剛蒙蒙亮,姜蕙就被他弄醒,擡頭時,他已經穿好衣服了,與她道:“本王要去衙門,你還不起來伺候呢?”

姜蕙氣得頭疼,哪有這樣的!

又不是她去做事。

不過是協理,弄得那麽大動靜,好了不得,還要她伺候吃飯。

見她傻愣着,穆戎更是不高興。

尋常夫妻,相公第一日去衙門,作為妻子不用丈夫說,都得高高興興的早些起來,她倒是好,睡得死沉死沉的,一點不擔心自己,可見離他期望的還早呢。

他沉下臉,伸手拽她:“以後每日都陪本王用飯。”

那是一點懶覺都沒有了,姜蕙磨磨蹭蹭穿衣服。

“照你這樣,本王得最後一個到衙門。”

“你昨兒又沒說。”姜蕙抱怨,“你昨兒還……”

到底是誰知道要早起,還折騰她的?

穆戎道:“那本王怎麽起得來?本王用得力氣,你能比?”

當着丫環的面,姜蕙的臉都燥紅了,一推他:“你出去,我很快穿好。”

穆戎大踏步走了。

姜蕙反正不出門,随便打扮一下,一邊就叫銀桂去廚房,吩咐做些吃食,早上吃得簡單,這樣到得正堂,飯菜也差不多端上來了。

二人坐着,姜蕙道:“祝殿下第一日,順順利利的。”

穆戎笑一笑:“這才像話。”

姜蕙暗地裏白他一眼,等到穆戎走了,她又去睡了個回籠覺。

再起來時,金桂手裏拿封帖子:“沈夫人使人送來的,請娘娘明兒去做客呢,聽說也請了姜家女眷的。”

“哦?”姜蕙心道,那不是能見到沈寄柔了?

她笑道:“好。”

正好帶了寶兒去,到時寶兒就跟着阿娘他們一起回家了,這樣還更好。

“你去庫房拿些小塊的玉石來。”她道,“不知沈姑娘的刻字功夫如何了,我送與她,叫她練練手。”

金桂領命去了。

晚上穆戎回來,她與他說了說,他道:“你去便是了,另外,皇祖母上回送的人,你看看怎麽安排。”

他現在也有些事情做,不像往常在家裏,她時間多還可以陪着他。

姜蕙一想也是,當即就把那些丫環婆子叫出來。

從中挑了兩個丫環,一個叫水芝,一個叫水蓉,還有兩個婆子放在身邊,剩餘的,就做些瑣碎的事情。

共有十六個人,能伺候她的只有四個,其他的未免不樂,因原先都是宮裏的人,幾人告退後,玉湖憤憤不平的道:“關了咱們這麽些日,最後還是不用,真當咱們什麽了?粗使丫環呢?”

也是自己倒黴,被皇太後選中,不然憑她這姿色,早晚被皇上看中的,現在倒是好,淪落到王府來,連個貼身丫環都當不上。

雪湖看她那輕佻樣,微微笑了笑:“總比關着好了,你叫什麽,沒把你關到死不錯了。”

玉湖嗤笑一聲:“她可沒那麽大的膽子,小家小戶出來的,懂什麽?”她伸手撩一撩烏發,“比起太子妃,比起富安王妃,也不知怎麽選上來的。”

說着,她腦中閃過姜蕙的樣子,又笑了笑,是啊,長得美,憑着一張臉坐到了王妃的位置。

可見這三殿下并不看重家世。

她嘴角一挑,心情突然又好了,扭着身子往前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