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送豬肉

林永明跟宋玉延第一次見面是在草市上,後來宋冰向他推薦自己的侄子的草席,他才發現原來宋玉延就是宋冰的侄子。

雖然烈嬸總是罵宋玉延,宋冰以前也覺得她不成器,可現在他口裏的宋玉延當然是聰明伶俐、勤勞能幹的好孩子了。

林永明也跟她往來了一段日子,便在此基礎上對她産生了正面的印象。

然而等他拿着從宋玉延那兒收來的草席去賣時,有人向他打聽草席的來源,他覺得也不是什麽秘密,還能幫宋玉延拉一些單子,便直說了。

豈料對方聽說是宋玉延拿出來的後,便大為不恥,說她以前是個無所事事的混子,整日混跡街頭不幹正事,即使找到活計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說她手腳不幹淨,這些漂亮的草席八成是偷來的。

對方言之鑿鑿,若非他親眼見過宋玉延編草席,怕是真的就信了。比起流言,他更加相信眼前看到的,可是這些流言到底也會讓他對宋玉延的為人産生不同的判斷。

現在看來,要麽是流言不真實,要麽是宋玉延只是以前沒找對路,現在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

不管怎麽樣,他們目前沒有利益沖突,他也沒必要對宋玉延的為人置評。在留下合作意向後,他就帶着草席、蒲扇走了,當然這裏面還有一張不怎麽樣的草墊子。

宋玉延問他有沒有收購這張墊子的意向,他說沒有之後,她就送給他了。既然是附贈的,他也不好嫌棄,就拿回家自己用。

____

等林永明走後,宋玉版就興沖沖地在宋玉延身邊轉悠,想知道自己的草墊子有沒有賣出去。當他找不到自己的草墊子時,便知道是賣出去了,為此大為高興,于是又開始眼巴巴地等宋玉延把錢給他。

宋玉延專心處理篾條,假裝沒看見他。宋玉版轉悠的差不多,憋不住開始狗腿地問她渴不渴、累不累。

“又渴又累。”宋玉延說。

宋玉版立刻給她倒了一碗水,又幫她錘了一下肩膀,末了還試探地問:“大哥,你有沒有什麽東西是忘了給我的?”

“我忘了什麽?”宋玉延見他能屈能伸的模樣,便逗他。

“就是,我做飯的事情,你看……”宋玉版希望這件事能勾起宋玉延的記憶。

Advertisement

宋玉延本就是逗他玩的,不過她心裏有個度,從不會過火或是讓人出現負面的情緒,便佯裝明白他的意思,拿出七文錢給他。

這比唐枝之前幫他賣的還要多一文,他高興之餘也有些疑惑:“怎麽多了一文?”

宋玉延可不知之前唐枝幫他的事情,她本就是參考市場價給的,不過聽見對方這麽一說,她才知道是自己給太多了。于是道:“那多出來的是我給你的獎勵,獎勵你聽話,還幫忙幹活。”

宋玉版到底只是十歲的孩子,便也相信了,他的內心微微觸動,覺得宋玉延真的變了許多。他為自己的這種觸動而別扭,也不說什麽,把錢藏到床底下的陶罐裏後,就跑去做飯了。

____

自從開始草編、竹編事業後,宋玉延幾乎成了一個宅女……不當宅女也不成,梅雨天那是天天下雨,她沒法到院子裏一邊曬太陽一邊幹活,那就只能待在屋裏。

要不是她每天雷打不動地去義井挑水,唐枝都要以為她是不是餓死在家裏了。

唐浩根笑唐枝:“以前你巴不得他天天不出門,省得別人家遭賊,如今人家不出門了,你又急得跟猴子似的。”

唐枝雖然平日對兄長多敬重,可對兄長的不靠譜發言也還是會炸毛的,當即她就道:“誰管她了,要不是大哥天天在家念叨她送的酒滋味不錯,我才不會記得有這麽個人呢!”

唐浩根也不去戳穿妹妹的口不對心,見她提及這事,便道:“說到酒,我也不能白白受他的好,端午也快到了,我去割些肉回來,你給他送去一些。”

唐枝想到宋家幾乎好幾個月沒開葷了,而且宋玉延近來又安分,便也不計較這些了。

她拎着半斤豬肉過去,便看見宋玉磚小蘿蔔頭正在門口騎着一竿竹馬玩,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也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她的竹馬和尋常看見的有些許不一樣,平常人家的孩童騎的竹馬,那就是光禿禿的一支竹竿,而宋玉磚的竹馬前頭有一根細竹穿過,底下還有兩條竹腿,竹腿下裝着兩個輪子,看起來頗為有趣。

“唐姐姐!”宋玉磚看見唐枝便咧嘴笑,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

唐枝不禁好笑,這小蘿蔔頭以前因為她總是罵宋玉延,所以也十分不待見她,可是近來随着宋玉延的改邪歸正,小蘿蔔頭的态度倒是也好了起來。

她倒是不讨厭宋玉磚,所以跟小蘿蔔頭說起話來也特別有耐心:“餅兒你怎麽一個人在門口玩,這是竹馬嗎?可真好看。”

宋玉磚見到有識貨的人了,便拉着唐枝介紹她的坐騎:“這是大哥給我做的有腿的竹馬!大哥說可惜沒有更多工具,不然可以給我做個木馬!”

唐枝覺得宋玉延又刷新了一下她的三觀認知,倒也沒去質疑宋玉延為什麽會做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她怕自己去問,得到的也是“跟我娘學的”之類騙小孩的答案。

“你大哥可在家?”唐枝明知故問。

宋玉磚點頭:“在的,還來了一個大哥哥。”

唐枝見怪不怪了,除了最近常出入的林永明、石設外,宋玉延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友也偶爾會上門來。

不過跟林永明、石設不同的是那些狐朋狗友登門見宋玉延家裏一窮二白,沒什麽便宜好占的,慢慢地也就不愛過來了。從宋玉磚對那人的稱呼來看,那應該是不常登門的人。

宋家的門敞開着,這是為了方便宋玉延觀察到宋玉磚不會被拍花子給抱走,所以在唐枝跟宋玉磚說話的片刻功夫裏,宋玉延就看見這小丫頭了。

“是那日與你一起的小娘子。”宋玉延對面的年輕男子認出唐枝來了。

宋玉延笑了笑,起身走出院子:“唐小娘子找我嗎?”

“我沒什麽事需要找你的,只不過是兄長去割肉包粽子時多割了些,還剩下這半斤,所以讓我給你送來。”

宋玉延心道,這包粽子剩下的肉,又怎麽會是完整的呢?她佯裝信了。

“唐典事太客氣了,我受了唐典事這麽多恩惠,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對了,唐小娘子進來坐會兒吧?”

唐枝将肉給她,然後就看見坐在屋裏頭的青年男子,她依稀記得是前幾日賣酒給宋玉延的孟水團。

“你這兒來客人了?”唐枝明知故問。

“對,唐小娘子也認識的。”

宋玉延請她喝水,她擺了擺手,“不用麻煩,我就是來替我兄長送東西的,既然你還有客人,那我就先回去了。”

說罷,她的目光恰巧落在那些堆積起來的竹編成品上。宋家這屋子現在堆放着不少雜物顯得亂七八糟的,但是席草、篾條都是分門別類擺放整齊的,看得出宋玉延在這方面還是挺有條理的。

而且這應該是她第一次看見宋玉延竹編的成品,她想過去摸摸看,但是主人家都沒開口,她也不好自作主張。

宋玉延卻主動拿了一個籃子給她看:“唐小娘子,這是我新編織好的籃子,你覺得可還有什麽不足之處需要我改進的?”

唐枝打量着這籃子,說它是出自老手的也有人信,因為不僅是選材好,連難度很高的鎖口都處理得很好。籃子看起來堅固美觀,除了毛刺還沒處理之外,它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成品了。

再看宋玉延的手指,似乎有些紅腫和瘀青,想來也在編織的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

她沒有去挑刺,大大方方地誇道:“堅固又美觀,出嫁的人家挑來做随嫁的嫁奁也成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