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禮物
戚藍抱着相機去店裏轉了一圈, 見一切順利,便又出了門, 開車去了羅潔家的店裏。
羅家開了一間婚紗攝影店,戚藍當年學攝影的時候, 就是在這裏偷師的, 跟工作人員都混得很熟。後來拍到阮漁的照片,也習慣拿到這裏來沖洗。
羅潔大學畢業後就接手了家裏的店鋪, 大早上的店裏沒有客戶, 她正在前臺盤賬,見到戚藍, 不由十分驚奇, “沒聽說你家阮老師最近有什麽行程啊,你去哪兒拍的照片?”
戚藍雖然很想炫耀,但也知道自己跟阮漁的關系,暫時不宜讓更多人知道, 于是“嘿嘿”一笑, 避而不答,“現在有空嗎?”
“你看這門可羅雀的樣子就知道了,工作日一大早, 肯定是空着的。”羅潔放下手裏的計算器,從櫃臺裏拿了鑰匙遞給她,“自己進去吧。”
等羅潔算完賬,去暗房時,她已經洗出來了不少照片。
羅潔抱着胳膊一張一張看過去, 越看越狐疑,“這些都是在家裏拍的私照吧?你怎麽弄到的?難道你終于沒忍住,翻牆越戶跑人家安了攝像機?這可是犯法的啊戚藍。”
“別胡說八道。”戚藍說,“我拍這些照片,阮老師都是知情的。只要不洩露出去就行。”
羅潔不由給她豎了個大拇指,“前陣子有天晚上你特興奮給我打電話,說機會來了,就是這事兒吧?瞞得還挺近的。行,追星追到你這個份上,也算值了。”
最後,她停在了那張阮漁抽煙的照片面前。
“怎麽樣?”戚藍轉頭見了,不由得意地問,“這張拍得不錯吧?”
“是很好,感覺這張你家阮老師有種憂郁孤獨的文人氣質,很特別,跟平時那些媒體拍的照片完全不一樣。光影、構圖、氣氛,簡直沒有一處不好。行啊戚藍,你這攝影技術也算是出師了。”
“嗯,以後也不拍了。”戚藍随口道。
就算偶爾拍一拍,估計也都是很私密的照片,甚至是兩人的合照,那就不方便拿出來沖洗了。雖然這裏是羅家的店,可以保證隐私,但那些照片,戚藍并不想讓任何人看到。
羅潔吃驚,“為什麽?你這是……要脫粉了?”
“胡說什麽,只是我已經正式跟阮老師認識了,以後想見就見,當然就不用瘋狂拍照了。”戚藍一擡下巴,滿臉驕傲之色。
Advertisement
“那你的簽名書可以送我一本嗎?”羅潔問。
戚藍立刻瞪眼,警惕地盯着她,“想得美!”
羅潔大笑起來,“都這麽多年了,你怎麽還是這樣?一提阮老師的事,你就炸毛,屢試不爽。逗你的,你忘了,你的簽名書還都是我陪你去的簽售會,你有的我都有。”
戚藍頓時得意不起來了。
确實,她對阮漁的事堪稱如數家珍,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粉絲其實不少。她收集了阮漁出道以來所有的作品,什麽簽名書,簽名照片,簽名周邊……一樣都沒有錯過。但能做到這一點的粉絲雖然不多,卻也有幾個。
從哪方面來說,她都算不得特別。雖然她在阮漁面前信誓旦旦說,這世上不會有比自己更了解她,更愛她的人,可是這話戚藍說着,着實心虛。
所以,一定要努力讓自己成為那個真正的“獨一無二”,才配得上這麽好的阮漁。
回去的路上,戚藍買了一個相框、回到店裏,她去了自己的休息室,将相框相框拆開,把那張抽煙的照片放進去,端端正正地擺在了自己的辦工桌上,确保一擡頭就能看到。
雖然不太贊同阮漁抽煙,但這張照片裏的她,卻實在是讓戚藍毫無抵抗力。
戚藍盯着這張照片欣賞了一會兒,才收回視線,打開了桌上的電腦。桌面壁紙跳出來,阮漁雙手插兜走在秋天的街道上,微微眯起眼睛,迎向陽光灑落的方向。戚藍與照片裏的她對視,滿意一笑。
她手裏有很多阮漁的照片,但也只能做做手機和電腦的壁紙,怕被別人看到,連屏保都不敢設。那些大幅的海報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能收藏,無法正大光明貼出來,所以休息室牆上貼着的,只有作品海報。
不過,在自己跟阮漁的關系有所突破的當下,在桌上加一張她的照片,應該不過分……吧?
将昨天拍的照片導入電腦,細細翻看過一遍之後,戚藍想了想,又打開手機下了一單,這才心滿意足地起身去忙碌。
快遞下午就被送來了。所以晚上回家時,戚藍手裏捧着兩大罐包裝精美的戒煙糖。阮漁說要為了她改掉抽煙的壞習慣,戚藍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支持她。
阮漁看到兩罐一公斤裝的戒煙糖,不由哭笑不得,“我的煙瘾真的沒重到需要這東西的地步,而且你買得也太多了。”
“那算了……”戚藍往回縮手,卻被阮漁半途攔住。
她臉上失落的表情還沒完全露出來,就被驚訝所替代,不由睜大眼睛看向阮漁。
她的長相本來就有些濃眉大眼的意思,這麽看人的時候,就顯得格外的無辜。阮漁揉了一把她的頭發,笑着将罐子接過去,“寫作的時候嘴裏有點東西,比較容易産生靈感。再說戒煙糖提神醒腦,我也用得上。”
戚藍知道這番話只是為了不讓自己下不來臺,自然不會相信。
所以她琢磨着,得尋一件阮漁真正喜歡,又能在煩心的時候用得上的東西。琴棋書畫之類都不合适,茶具阮漁已經有幾套了,戚藍費了一番功夫,才終于找到了一件滿意的禮物。
是一只紫銅香爐,整個爐身只有巴掌那麽大,雕成了穿花蝴蝶的造型,十分精巧。搭配的還有一小盒香料,幾支用于焚香的的工具如匙、撥、箸,并一個用于插放這些器具的小小香瓶。
戚藍在殿裏親眼看人演示了一遍,覺得這種風雅的物件實在太适合阮漁了。而且焚香有靜心的功用,也很适合她的需求。
結果把香爐捧回家,阮漁仔細地賞鑒完,第一句便是問,“這個香爐是要燒炭的吧?”
還得是毫無煙氣的那種炭,才能把香的味道全都熏出來而不混亂。
古人擺弄這些當然很方便,因為他們家裏日常也是要燒火的。即使主子們不燒,廚房裏做飯煮茶之類,也肯定會用到。挑一兩塊放在香爐裏并不費事。但是她們家裏卻全都是電器,根本沒有明火。
為了點個香爐還要先燒炭火,也太費事了。
當然風雅之事本來就更費時間,但這些雜務,讓阮漁親自動手就不合适了。戚藍發現,想要送個恰到好處的禮物,居然是這麽難的一件事嗎?
她撓了撓頭,又道,“……這個香爐也可以插線香,還是買那個吧,方便一些。”
阮漁自無不可,還替她描補道,“其實就算不點香,這麽好看的香爐擺在那裏,也是賞心樂事。”
戚藍聽得更喪氣了,阮漁越是這樣安慰自己,她就越是想要找個真正能讓她滿意的禮物出來。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裏,除了忙店裏的事,就是在操心這個。
最後還真給她找到了一個合适的禮物,是在打聽好的線香時,無意間看到的倒流香。
這種香點燃之後,煙氣并不是向上流淌,而是從底部流出。将香點燃,放置在構思精巧的香座上,煙氣便會順着線路流淌,最終彙聚在底座之中,氤氲出一池白煙,仿佛一架小小的川流瀑布被濃縮于此,又像是九天之上的禦苑仙葩,在缭繞的仙氣之中若隐若現。
它更考驗底座的設計,只要構思足夠精巧,最終呈現出來的景致,便能令人拍案叫絕。至于使用,反倒十分容易。
戚藍興致勃勃地将這倒流香帶回家,在阮漁面前演示了一遍,終于得到了她真心的微笑和稱贊,頓時爽快得如同六月天裏吃了一只冰西瓜,滿足得無以複加。
她托着腮,坐在一旁看着阮漁擺弄這些,臉上不由露出微笑。原來喜歡一個人,竟是這麽有成就感的事。
然而更讓戚藍驚喜的是,阮漁擺弄完了倒流香,将之推到一邊,對她說,“這份禮物我很喜歡,正好,我也有一份禮物要送你。”
“我也有禮物?”戚藍既意外,又興奮。
阮漁從旁邊的書架上抽出一只厚厚的文件夾遞給她,“看看?”
戚藍打開一看,見扉頁上寫着“《美味同居》,阮漁”幾個字,不由又驚又喜,“新劇本已經寫完了?”雖然埋頭忙碌的日子總會過得快些,但這也才不到兩個月,這麽快就完成了?
她再接着往後翻,看到故事和人物設定,不由微微一頓,擡頭去看阮漁,不太确定地問,“這不就是我嗎?”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大學剛剛畢業的男主角,在父親去世之後,不得不接手了家裏的小飯館。然而他自己從來沒學過做菜,對經營飯館更是一竅不通,眼看着飯館就要關張大吉。就在這個時候,本市最大的一家開發商,宣布要對這篇老城區進行拆遷改造。在男主角下定決心拿了拆遷款離開的那天晚上,他在自家店門口撿到了一個來歷成謎的女人,也就是女主角。
撇開各種背景設定不提,剛剛大學畢業的開飯店的主角,跟戚藍确實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就連飯館的場景設計,也有許多“漁人碼頭”的影子。
文學創作肯定有很多高于現實的地方,但是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