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1章

衛衡石的面皮微微抖動了幾下, “要。”小舅舅終于要帶我飛了。

趙姍姍拍拍衛衡石橫在她肩上的手臂,對着小舅舅小聲問,“是舅舅你跟我說足夠我拿博士學位的那個?”

尚晖道:“對。”再拍了拍衛衡石的肩膀,“準備好資金和人脈吧。”然後把外甥女從衛衡石懷裏“解放”了出來。

趙姍姍情商不高, 但絕對夠用。感覺修燕然的注意力依舊在她們這邊, 她一手拉着衛衡石, 另一手挽住小舅舅的胳膊, 擡頭對着修燕然遙遙一笑。

修燕然與身邊人言笑晏晏之際仍不忘眯了眯眼。

尚晖也不甚清楚是不是逆襲系統給了修燕然足夠的信心,讓她認為她一步搶先往後可以步步搶先。

科研想出成果的确需要點運氣,更少不了勤奮, 但智商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促進神經細胞再生和自我修複的材料, 說起來就是尚晖這陣子折騰光伏材料的副産物。別看是副産物, 但做好了就是諾獎級別的成果。

尚晖之前設計的針對火電廠和熱電廠全套設備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 當真是“誰用誰知道, 誰用誰說好”, 所以他現在可不僅僅是“小有名氣”。

也就是在水木這種“路上騎車蹭個老大爺, 結果老大爺是院士”這種大牛小牛輩出的地方, 他才顯得沒那麽“招人”。

當然,尚晖非常欣賞水木的這種淡定。

任何組織機構都免不了陰暗面, 水木也不能例外, 但不得不承認水木的節操相當可以, 像是無恥搶奪學生科研成果, 昧下學生功勞,而且上下包庇這種狗屁倒竈的事兒水木這些年都沒幹過。

但尚晖不想考驗人性,作為院長系主任和導師的寵兒, 他早就可以提前畢業了:用目前他擺出來的關于光伏材料的幾篇論文,足夠他評優留校一條龍了。

不過為了早評教授早獨立早騙經費甚至早當院士, 尚晖打算在《自然》和《科學》上刷幾篇論文同時也刷一刷存在感。

趙姍姍一聽到學術科研,立時來了精神,她知道“隔牆有耳”也不好細問,只是眼巴巴地望着她舅舅,都忘了找衛衡石讨什麽說法。

Advertisement

她之前跟衛晉東談了三年多戀愛,也僅止于拉手和親一親。

話說衛晉東和衛美研哪怕站得“近在咫尺”,都沒聽清尚晖跟衛衡石說了什麽,但兄妹倆都看到平時面癱的堂哥面露期盼與驚喜之色:大概是妥了。

最愛耍小公主脾氣的衛美研在這件事兒都絕不會任性:她家藥廠要發展,就得依靠新技術新專利!

話說尚晖不過起了個頭,衛家這一輩的三個人再加上趙姍姍的魂兒仿佛全被勾走了。

散席之前,尚晖幹脆讓衛晉東他老子,衛二叔請到了二樓書房喝茶聊天。

目前來看,修燕然是修家年輕一輩最出挑的。修家難以言喻的地方很多,但唯才是舉,并不重男輕女是他家不多的兩樣優點。

衛二叔就很坦然,給尚晖“科普”了一下兩家如何結怨,“這丫頭是來示威的。修家也想炒地皮和做實業并舉……倒是一直都沒昏頭。”

尚晖一擺手,“有意向的話咱們簽合同。”授權費用他完全可以向國內藥廠象征性地收一塊錢,但這是諾獎級別的成果,他必須攥在手裏,省得讓人濫用賤賣。

要不了三五年,國內對新技術的渴求直接拉升了各項經費劃撥,更是不惜對個人和團體重金獎勵,擡高了學者的地位;之後再過幾年,“科技興國”的理念深入人心,整個社會都不再要求學者必須安守清貧。

估計到了那個時候,這條科技樹的枝丫能徹底點亮。

衛二叔直接應下,笑眯眯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我要參與。”

尚晖亦笑,“這麽信我啊?”

“你是天才,在水木那種天才紮堆的地方的天才,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了,”衛二叔道:“我雖然不是水木的,但總有幾個工作在水木的同學。”他從水木老冤家燕大的畢業,“要不是你太年輕,擔心撲面而來的贊譽影響你的心态進而影響你的未來,上面都要大肆宣傳是你讓火電再次煥發生命力,還有人給你起了外號,火電後爹。”

他在之前某個世界獲得的“新能源之父”頭銜多好聽?因地制宜挽救一下火電,就成了火電後爹……

尚晖嘆了口氣,同時心裏很清楚:确實像衛二叔所言,該得的榮譽和獎勵會在他畢業評上教授後一股腦兒地全砸過來。

衛二叔繼續道:“我聽說你正研究光伏材料?”

“對。”

尚晖把火電相關專利送給了水木,他在折騰光伏材料的時候他的院長系主任和導師有意把賬目弄得非常清楚,科研經費大部分又是尚晖自掏腰包,所以成果出來相關專利會掌握在他的手裏。

衛二叔想了想,還是問,“兩樣都快成了?”

衛二叔是下過真功夫來了解他的,尚晖就不瞞着他,“對。”

衛二叔眼前一亮,“那我先恭喜你了。明天我就去籌措資金。”

尚晖伸出手,“那預祝咱們合作愉快了。”

衛二叔緊緊握住尚晖伸來的左手,“一定。”

尚晖回到水木後再次整理過論文,從代理那邊得到反饋,主要國家的相關專利全都申請了下來,他先把關于光伏材料新發現的論文發了出去。

同時他申請提前畢業。

他畢業不是問題,問題是畢業留校學校先給什麽職稱什麽待遇。

會上,院長主張一步到位,天才就要有符合天才的待遇,直接評教授。

副校長此時就問:“英昊光伏材料的那篇論文咱們都看了,說句突破性成果不過分,但之前他關于火電的幾篇論文畢竟沒上三大期刊,這個時候不留點餘地,到時候咱們怎麽獎勵?”

相關專利落在水木手裏,水木是沒從電廠那兒拿什麽錢,但從上面得到經費和政策的一定傾斜,水木有好處,在座諸位就基本都落不下,院長底氣十足地護犢子,“合着咱們就能扣下人家該得的當餘地?”

副校長樂了,“職稱不能一步到位,待遇還不能傾斜一下?你什麽時候這麽實在了?”說着又當着幾位校長院長和主任道,“英昊今年有二十五歲沒有?木秀于林,真未必是什麽大好事。”

院長道:“什麽話都讓你說了。”

副校長又笑道:“所以咱們這些個老家夥得耐心給人家做好工作,咱倆回頭一起找他說去,我扮白臉還不成嗎?”

于是尚晖在實驗室裏整理數據的時候,副校長、院長、系主任和導師四位聯袂到訪。

他笑眯眯地接受了副校長的解釋:他現在可還不到二十五歲,畢業就是副教授,可以帶研究生,學校已經夠“特事特辦”了,尤其是他幾篇關于火電的論文現在都不好公布出來。

尚晖表現得非常平和,副校長出門之後反而嘀咕上了,“他平時就這樣?”

導師嘿嘿一笑,“這孩子真沒意見。”誰的學生誰了解。

兩個月後,光伏新材料的論文發表在了《科學》上,而光伏材料邊角料有助于神經細胞再生修複的論文則刊載在了《細胞》上。

單純應用成果不保險,尚晖把機理挑着能寫的也寫了點上去:你知道它行可不夠,你還得知道它為什麽能行。

然後《自然》把他的兩篇論文highlight了,于是短時間內“勉強”做到三大刊大滿貫,副校長二話不說,就在會上提議給尚晖升教授,趕在秋季招生之前。

在國際大資本嗅到腥味蜂擁而至之前,尚晖和代表衛家的衛二叔簽了合同——系主任把自己在燕大法學院的老同學弄來當顧問,要知道這位燕大教授可是參與起草了知識産權相關法案。

話說趙姍姍和婉婉小男友都保研了,兩人不約而同地報了小舅舅的研究生。

而尚晖那位除了發際線不太行哪哪都好的室友也跟他約好了,博士後研究以及助教階段都跟着尚晖混了。

升了教授,再加上論文發表之後一大堆事兒都需要尚晖處理,這一年的暑假他就沒回老家,而趙姍姍則帶着衛衡石回去了一趟,回來的時候姍姍爸媽也跟着來了。

得知女兒報了小舅子的研究生,再聽女兒滿臉崇拜地說起小舅子的成果,趙姍姍她爸果斷帶着老婆和積蓄,跟女兒一起抱小舅子大腿來了。

尚晖現在缺人手,便宜堂姐夫不僅能信得過,更不缺能耐不缺眼光,能截一解燃眉之急。

雖然他知道衛家不會那麽短視,但也不想因為些許瑣事小事而欠了衛家的人情。

趙姍姍一家三口就此在京城安頓下來,而尚晖作為教授也有教學任務,他要給非物理專業的學生上大學物理。

這是他主動要求的,趁着上課的機會,先從化學系和生物系撿幾個有志于深造的科研汪,到了明年就去割材料系的韭菜……水木的材料很強,他從讀研究生那會兒就開始觊觎了。

不過他終究不是什麽真魔鬼,還是要講究循序漸進的。

要撿科研汪,就得注意一下外在:他的缺點就是太年輕,但是成果比較驚人,也可以服衆,只要展現出自己作為科研老板財大氣粗的一面,真不怕沒人“願者上鈎”。

上課嘛,三件套太誇張,尚晖就合體V領針織衫、西褲、一雙好鞋外帶一塊好表,打扮好再照照鏡子,他覺得足夠了。

如此一亮相,學生們難免竊竊私語,畢竟他和其他老師畫風忒不一樣了。

如此半個學期過去,的确有不少學生在跟其他師兄師姐以及老師打聽他,不過在所有打聽他的學生之中還有大約三成在追問趙姍姍的情況。

尚晖看着正坐在窗前,皺着眉頭啃論文都不掩好顏色的便宜外甥女:嗯,也算一勝一敗吧。

作者有話要說:

跟相好們道了歉,先欠一章,今天超忙,腦子想放空。

------------

劇情裏大約是九十年代,達到現在水平大約是劇情十年後。

多說一句,咱們開始有底氣,舍得用重金砸人砸技術多是這黃金十年裏的事兒。

說個小例子給大家參考一下,我念大學的時候是十幾年前,好學校加排名非常靠前的專業,院裏院士不止一位,按理說相對其他學校不缺經費了,但實驗裏高速攪拌的電機上有鐵鏽,又一次飛下來一片鏽掉進了我的燒杯裏,一天白幹了……就不說那時候用色譜都要排挺久的隊了。

前幾年我回母校和留校當老師的大學同學聊天,學校裏實驗樓幾乎全都重建了,添了好多設備,舊的儀器基本看不到了。

--------

最後感謝離人怎優,慕容緋衣和穿越的吾輩的營養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