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4章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 尚晖又到院長那兒坐了一會兒:他要找院長借幾個數學功底比較好的學生。

學物理的數學一般都不錯。

尚晖手頭的數據光是處理就能刷上幾篇質量過硬的論文——碩士畢業肯定富富有餘了。

這種好事兒,按院長的話說,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裏。

“找地方避一避”自然是玩笑話,回到自己的實驗室, 尚晖先看了看外甥女和外甥女婿目前的進度, 囑咐了幾句, 就坐回辦公桌之後翻看起五花八門的測試員申請表。

目前還沒結束就已經讓上面欽定要“加大力度”的第一批十個測試員之中, 徹底截癱的只有小哥一個人。

尚晖主持如今臨床一期才幾個月?就出了個能自己走出門的衛二叔,還有兩只腳的大腳趾都能微微蜷一蜷的小哥……就是曾用自己的眼淚和鼻涕給自己洗過臉的那位。

這小哥是個根正苗紅又相當靠得住的三代,尚晖便帶着這份名單就直奔和諧醫院去了。

當然, 在和小哥聊天之前, 他到其他病房依次看望過其他的測試員。

能第一時間參與臨床試驗的也都不說什麽普通人家出身, 已經知道衛二叔和小哥的情況, 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言語之間都客氣極了, 恨不得尚晖也立即給他們調整一下數據。

尚晖敢拿出來的技術一定安全可靠, 只不過追求效率就別指望治療過程舒适自在了。

他給測試員和他們的家人們再次解釋了一遍, 重申想好得快就得吃很多苦, 再詳細形容了衛二叔以及小哥當時如何難受到失态,測試員們聽了沒一個退縮。

那尚晖還說什麽?

親自給每一位測試員改寫了治療反感, 時間已經過了兩個小時有餘, 告別了這批測試員, 他才去找小哥完成今天的首要目标。

小哥一點都不推辭, 連名額數目都沒問,便從尚晖手裏接過那一沓子報名表,又拿了支鉛筆, 快速地翻過,不時地報名表邊角寫上幾個字。

Advertisement

小哥按照輕重緩急把申請表分了個三六九等, “第一批還是選家裏是非少,本人病得不那麽重的?”

其實尚晖無所謂,因為誰給他做測試員都一樣。

最大的意義還在于治愈,而收集到再多的數據也只方便他多刷幾篇論文而已。所以他糾正了一下,“家裏是非少必要,病情輕重不重要。”

小哥為人不錯,完全可以拉上車,在此期間還聽了不少高層次八卦,總是不虛此行。

帶着新采集的數據回到學校,尚晖給就位的三男一女數學功底非常好的研究生安排了臨時工作:這四位都戴着眼鏡小夥子小姑娘之前都是院士實驗裏的出挑的科研汪,無疑有相當眼界和眼光,能力過硬的同時也非常勤奮。

尚晖給他們開了個會,“通訊作者寫我,一作二作按勞分配。”見科研汪們面露驚喜之色,他繼續道,“只要你們完成工作,我許你們每人起碼一篇二區,誰要是胡來,從哪兒來回哪兒去。”言外之意就是別為了分工打架,耽誤進度。

實在是小夥子小姑娘來了之後個個躍躍欲試,競争氣氛過于濃厚,畢竟參與的是獲得三大頂刊大滿貫的頂級項目,所以尚晖這個做老板的必須要醜話說在前面,按一按他們的氣焰,免得把緊張的情緒傳染給他的外甥女和外甥女婿。

至于趙姍姍和婉婉老公也有了額外的任務:他們兩個從醫院回來就繼續處理教授新發明的光伏材料,做實驗處理數據一樣忙得“不亦樂乎”:忙到趙姍姍和婉婉老公都開始掉頭發,兩個人的另一邊衛衡石和趙婉婉也都上陣助力的程度。

衛衡石的數學比趙姍姍更好;而趙婉婉的英語上輩子的經歷加這輩子的努力,不論是說還是寫,都非常地道。

毫無疑問,一切的辛勞和汗水都值得,因為他倆知道憑手裏的東西“混”一篇一區論文沒問題,別說碩士畢業,連博士都穩了。

趙姍姍和婉婉她老公更有份默契在:想讓小舅舅一直帶他們飛,或者将來自立門戶,他們都必須在這個時候緊緊跟住小舅舅的步伐,不然錯了一步,只怕往後就再也追不上。

尚晖晚上炮制了一份教案,再把他按照小哥圈定的報名表準備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院長他家樓下堵他,然後兩個人一起再去堵校長……

随後的兩個月,尚晖一邊忙着培訓醫生和護士,一邊盯着試驗進度,還不能把招生忘在腦後。

從京城各大醫院調來的骨幹醫生都在生啃尚晖的手寫教材,啃得非常吃力:他先介紹了他編寫的幾套公式,只要把病人檢測出的各項指标帶入,就能得出各階段治療時主要的施加電壓和作用位點。

公式的原理尚晖只是粗淺的解釋了一下,後面求解的方法,尤其是添加的幾個方便他們運算的經驗公式求解,不知道讓多少學生在心裏哀嚎,哪怕尚晖貼心地給了一張速算表來對照。

因為以目前的計算機水平,只能給出部分數據,其他的還是要醫生們親自求解。

然而再吃力大家都認頭地用心學習。

這次培訓上面很重視,哪怕各大醫院人手不足,也都支持派來的骨幹們堅持脫産培訓,學生們大多能堅持下來。

尚晖又有言在先,合格考試他要從嚴,不合格必須重修,畢竟探針通電後影響的是脊髓,沒治愈就算了不能給病人造成二次傷害。

在上課的間隙,第一批測試員圓滿出院,尚晖炮制的論文再一次刊載在了《細胞》上,然後就是相同的套路,又被其他頂刊highlight了。

尚晖趁熱打鐵,讓那四個借來的科研汪借着這股東風把實驗數據處理的相關論文也發了出去。

四個科研汪現在心不大,真挑了二區期刊發,而那本期刊編輯部就跟中了頭彩似的,火速把論文刊載了出來,好像生怕投稿人反悔。

四個科研汪事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幾乎異口同聲道,“怎麽感覺虧了呢。”

話說自從尚晖發表過關于神經細胞修複再生方法的論文後,多少大佬,各個領域的,都盯上了他,如今“小打小鬧”的臨床一期試驗結束,十個人無一失手,又仔細咨詢過相關領域的教授們,得到了肯定答複,幾位不良于行的業界大佬便先後準備動身前往花國親自體驗一下。

測試員名額已經搶破頭了,現在還有外國人來加塞兒?!

要不是小哥他爺爺親自出面,跟幾個好夥計商量了一下,按住了搶名額搶得有點上頭的幾家人,這些人真能在尚晖面前上前先嘴炮再全武行。

這不是什麽早治晚治都一樣的事兒,而是臨床一二批肯定有英教授盯着,治療方案也是他親自過目親自動手,他們完全可以放心:英教授管着,來一個好一個,但現在英教授已經在辦培訓,到了第三批估計就不可能“事必躬親”了……

長老聽見動靜,就把校長和尚晖都請了過去。

召對又不是什麽稀罕事,早早感受到“國士”待遇,尚晖依舊很輕松,“既然他們願意來,我就做個示範點出來?沒必要來虛的,治病總是要花錢的。”至于許多人關心的第三批由培訓合格的醫生接受,效果會下降的猜測,他一樣有應對之策,“我是個物理學教授,回頭弄個設備出來,但是原理他們必須得學。”

“火電後爹”的名頭,長老都有所耳聞。

說句心裏話,比起讓這個天資異禀的年輕人一頭紮進生物醫藥,長老和校長以及不在場的院長一樣,還是更希望能把精力更集中在能源上,繼續有突破性的成果。

尚晖就實話實說,“太陽能光伏雖好,成本還是太高,我想想怎麽把成本壓低一點,而且太陽能電池板也占地方。”過幾年把光伏塗料抛出來,一步到位的同時足夠逼死……倒不至于,逼瘋國外同行應該差不多。

他把自己的想法計劃介紹了一下,長老笑容不減,還是那句話:要啥給啥,盡管放手去做。

半個月後,交了“門票錢”的外國病人悉數到位。這些人治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很想和尚晖做生意。

探針的生産技術尚晖按照合同已經交給了衛衡石,不過因為探針可以重複使用,單這玩意兒賣高價不如連着控制臺以及能計算患者能承受的合力電壓的軟件一起配套,搭着賣。

賣設備不算完,培訓醫生又是一筆收入……所以把核心探針軟件和培訓捏在手裏就夠了,其他的部分可以外包。如果有人有企業主動伸出橄榄枝,願意做代理商,尚晖和衛家就更不可能拒絕。

精明的資本家們發覺尚晖把核心部分把得死禁,而且專利更是早早注冊,可做文章的地方非常有限,就想先把代理意向定下來。

來都來了,英教授這邊收獲有限,不代表別的地方也要铩羽而歸。

世界的眼光因為“神經細胞修複和再生技術”而投注到花國科學界,雖然現在更像投石問路,但修燕然還是在心裏感謝了一下英昊:憑白給她送了機緣。

修燕然如今對付趙姍姍的手段和态度都大為改變:她要逆襲,只能毀了趙姍姍的事業。

目前,也只能用抄襲和論文造假這種名目來達成目的,然而她不知道趙姍姍在研究什麽。

想要做出一副這成果是她先發現,她得從系統裏花錢查看趙姍姍的項目再把這個相關技術買下來。有這麽多錢,直接用更有價值的技術成果碾壓趙姍姍不好嗎?

實際上她正是這麽做的,等專利到手,她立即讓研究員把論文發了出去。她買的技術讓她從癌變的肝細胞中培養出了健康的肝細胞……

由于論文題目到內容直接震驚了學界,審稿人真按照她的論文重複了一遍……然後成功了……

這個技術的前景,稍微有點生物醫學常識的普通人都明白:自體器官培養移植的曙光。

尚晖看過修燕然團隊的論文,笑了:終于露出狐貍尾巴了。

這個技術是有時效性的,到期不續費,這個技術就失效給你看。反正不用想都知道,到時候樂子會非常大。

然而吃瓜歸吃瓜,殘局……總是要他來收拾的。他出面來收場,系統可就逃不掉了。

作者有話要說:

自體器官培養移植,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看到哈。

夜裏寫一半睡着了……今天大半天都在睡,還是覺得睡不醒……

-----------

感謝慕容緋衣,貓過必撸,指尖沙,青色山風,悠然見南山,七夜,玉浮塵相好的們好多營養液,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