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鄭宣和一回來就去了書院, 還沒回家, 鄭夫郎得知大怒, 遣人講她帶了回去。
鄭夫郎責問她為何回來了還不回家?讓他白白擔心了幾天。鄭宣和十分愧疚, 連連道:“孩兒不孝,讓爹爹費心了。”
鄭夫郎的表情這才緩和,反而安慰女兒道:“第一次下場沒關系,你年紀還小,不見外面七十老媪還在進考場,我兒已經十分優秀了。”
鄭宣和十分慚愧,這幾天她完全忘了落榜的事, 滿心滿眼只有周岳,而且還是第一次忘記了第一時間告訴爹爹這個消息,實在不應該。
陷入愛河的鄭宣和成功轉移了落榜的失意,借由虞虹之便,時不時地與周岳見面,約會,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
晌午過後的小巷中傳來小孩子噠噠噠的奔跑聲,還沒到家門口就嚷嚷着娘娘娘, 後面還跟着兩個俊朗的男子, 還不停地囑咐她慢點跑。
屋裏的虞虹老早就聽到了自家閨女的聲音,趕緊出來在院門口等着。不一會兒球球就跟個小炮仗一樣沖到了虞虹的懷裏。
球球在虞虹懷裏興奮地蹦着, 嘴裏還不停地說着“娘飽了!娘飽了!”求誇獎。
虞虹哭笑不得,只好摸摸閨女的小腦袋以示表揚。跟在球球後面的陳草和謝儀也到了虞虹跟前,陳草笑着翻譯道:“她是說妻主上榜了!”
虞虹可算明白了閨女的話, 原來說的是娘上榜了,球球正處于牙牙學語的階段,表達欲望非常強烈,不過小人兒現在還說不清楚,說成了精簡之下就成了娘飽了。
虞虹挑眉,這個結果在她的意料之中,就是不知道這次在榜單的哪個位置,陳草激動地告訴虞虹她這次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謝元。虞虹有點詫異,沒想到會這麽好,看來這次是超常發揮了。
到家虞虹就将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翹首以盼的陳爹,陳爹樂得找不着北了。連連念叨着要好好慶祝一下。
虞虹不想大肆鋪張,只聚着親朋好友簡單地吃了一頓飯就完事。不過在此之前她卻鄭重登門向老師道謝,如果不是老師的指導,她絕不會有這麽好的名次的。
這次鄉試,虞虹的舍友也基本全部上榜,就連黃潤澤也成功考取了舉人,并且名次還不錯,在榜單上的位置還挺靠前的。她得意地從虞虹顧青幾人面前走過,那模樣,如果她有尾巴,估計早翹上天了。
顧青看見她那樣就來氣,好像誰沒考上似的,得意個什麽勁兒啊。
虞虹笑着搖搖頭,不當一回事。為了轉移顧青的注意力,她開口問道:“我們書院将要來一批留學生。”
“聽過此事,看來是真的了?”顧青道,果然,她立馬将黃潤澤抛到腦後了。
“今天山長特意找我交代了,讓我到時候作為學生代表好好歡迎她們,與她們和諧相處。”虞虹道。
主要是這批人精通漢語的幾乎沒有,而書院的學生裏能毫無障礙跟她們溝通交流的也只虞虹了,所以山長就将這一外交重任交給了虞虹。
安朝自建國之初就對外邦确立了“睦鄰”政策,熱情招待慕名遠道而來的國外留學生。安帝曾說: “不論抵達本朝何處,當地官員即按接待外國使節規定予以接待,同時報請京城,根據指示決定入京人數,按公差由各州縣順次護送至京都。”
來到京城後,留學生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官府的照料,相當于現在的公費留學生了。既是客人,就得以禮相待,這也是禮儀之邦的體現。
留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之外,生活交際皆不受太大的拘束。并且留學生求學期滿,既可選擇歸國,報銷國家的同時傳播大安文化;也可選擇定居,或授以官職,或編入廟籍。若是有鴻鹄之志,還可參與科考,安朝專門為他們設立了“賓貢進士”,但在放榜時會單獨列在最後。
此外,留學生若是與大安男子兩情相悅,也可娶夫生子。甚至還有将夫郎帶回本國的個例。
安朝風氣開放,以包容心态歡迎外來留學生。上國繁華,帶來的是面對萬邦來朝時,精神上的自信與大氣。
這次這批留學生身份地位都不低,本來是要留在京城的國子監上學的,但人家慕名而來,主動要求來白鹿書院上學,作為禮儀之邦的大國,朝廷表示一定要讓她們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所以,這麽點小小的要求,朝廷欣然同意,于是派長公主劉解憂親自送她們前往白鹿書院入學。
以山長為首的夫子和以虞虹為代表的學子們對留學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經過隆重的拜師儀式之後,就由虞虹帶領着她們參觀書院,劉解憂也在一旁作陪。
這次,虞虹還遇到了熟人,留學生當中為首那人就是她趕考時在船上偶遇的外邦人,之前人太多,沒有機會打招呼,現在夫子們一離開,莉茲就熱情地湊到虞虹邊上,操着一口洋腔洋調的漢語跟她寒暄:“好久不見,我的朋友,你和你的夫郎好嗎?”
虞虹回道:“有勞挂念,我們都很好,歡迎你來我們的書院。”
劉解憂與林纾都很詫異,他疑惑道:“虞姐與莉茲小姐相識?”
虞虹一邊引着她們參觀書院,一邊回道:“之前有過一面之緣。”
莉茲連連點頭,“正是正是。我就說我們會再見的!”
一群人說說笑笑地向前走去,而不遠處角落裏黃潤澤看着她們一行人分外眼紅,沒想到被她視為不務正業的虞虹居然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實在讓她不甘。
不管各人的想法如何,總之留學生在書院的學習生活算是正式開始了,在莉茲的帶領下,留學生與本土學子們的生活也算融洽,大問題沒有,不過小摩擦還是不斷的。每當其他人起沖突的時候,學子們第一個想到的人都是虞虹,虞虹也不負所望,每次的處理辦法都能令雙方信服,這無疑也增加了虞虹在雙方學子中的威信。
留學生既然在安朝學習,就要遵守風俗習慣和學業規定。該嚴格的地方就得嚴格,可沒什麽優厚的待遇。而放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漢語了。
白鹿書院沒有專門的留學生班,也沒有正式的語言課程(之前的番語課只能算小打小鬧,不算正式課程),所以漢語不好的留學生學習是很吃力的。為了顯示對她們的歡迎與重視,山長決定開天下書院之先河,首次開設了新的語言課程,并奏請朝廷批準,安帝對遠道而來友好交流的異邦留學生十分重視,不僅同意了書院的請求,對其大肆贊揚,并決定以白鹿書院為試點,如果課程辦得好,後續将推廣至全國書院,包括京都國子監。
因此,虞虹除了擔任本土學子們的番語老師,現在又多了一項重任,山長委任她擔任這批留學生的漢語老師,為期六個月,六個月之後,她們将進行漢語考試,如果考試不合格的留學生就要被退學,虞虹瞬間感覺壓力山大,考慮到虞虹本身的課業繁重,她的授課時間定為每三天一次,其餘時間由虞虹舉薦的番語班優秀學子給她們上課,這讓她們既興奮又忐忑,擔心自己教的不好,而她們的這些顧慮被虞虹怼了回來,這麽點小事都辦不好,還想着科舉做官,為民請命呢,趁早回家洗洗睡了得了。
而眼見同窗舍友越來越嶄露頭角,脫穎而出,在朝堂中都留下了姓名,黃潤澤終于按捺不住了,主動找虞虹低頭。黃潤澤這人最突出的一個優點是,勢力得明明白白,能屈能伸,并且舍得下臉。
虞虹跟她又沒有深仇大恨,更不會因此而給她小鞋穿,她按照正常的标準考核,驚訝地發現黃潤澤的番語水平并不亞于她班上的學生水平,甚至比大部分人都要好,她明明記得剛來時黃潤澤對番語是一竅不通的,短短兩年時間就自學成了這樣,她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與刻苦。
既然黃潤澤考核已過,虞虹也無話可說,照常将她編進授課隊伍。只有顧青還在憤憤不平,說她是勢利小人,天天對湊上來的黃潤澤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而黃潤澤确實忍耐力十足,不管顧青作何态度,她都全盤接收。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時間久了,顧青也敗下陣來,不好意思再對她惡語相向。而鄭宣和則是高興她們學舍又可以和諧相處了。
而一開始,這些留學生還抱着無所謂的态度,對于這些同齡的學子們來當她們夫子非常不服氣,不過上過幾次課之後,确實發現這群家夥是有真才實學的,後來書院又規定不合格就要被退學,立馬警醒,紛紛重視起來,畢竟誰也不想被退學,這不僅丢臉,還辜負了國家千辛萬苦送她們過來留學的苦心,回去絕對要被責罰甚至降罪,于是才開始認真上課,不再出幺蛾子。
這群以顧青和潘安為首的授課小分隊們就此以虞虹為中心而凝聚在一起,虞虹也從此時起就與她們積攢下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