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少其人,乃翰林院大學士的二少爺,因性子纨绔,愛玩樂,所以一起讀書的同窗戲谑他,稱他二少,久而久之,大家便習慣了這麽稱呼他。二少雖然頑劣,卻文采出群,書院中,未有能比者。

學士教導二少也是十分頭疼。這不,教唆同學逃學去釣魚的事情才過了幾天不到,又和禮部尚書家的獨子起了紛争,也不知說了什麽,将那孩子揍了一頓。那兩人本不合,他原本想像以前一樣拎着二少親自去賠禮道歉的,沒曾想禮部尚書早就上書皇上了。

在尚書府被奚落了回來,心中憤憤,學士氣呀,胡子發顫,瞪着二少,惱道:“給我站直了!”

二少被父親的氣勢一震,頭上頂着的瓷杯滑落,一地碎片。二少咳了咳,偷偷瞧了眼爹,還在氣頭上,面上維持着禮節,心裏叫苦不已。學士深深地嘆了口氣,這孩子,沒心沒肺的,一點都不像他哥一樣讓人省心。

第二天上朝,禮部尚書将這事扯出來,并義憤填膺地表示自己想要為兒子讨個公道,替學士好好教導一番兒子。學士聽得汗顏。皇帝沉吟良久,道:“朕聽聞柴學士第二子天資聰慧,讀書萬卷,文學造詣不低,可是真的?”

學士道:“犬子頑劣,只是平時喜歡寫字讀書罷了,那點文章都是小孩子戲言,算不上聰慧,陛下美言。”

皇帝又是沉吟良久,禮部尚書和翰林學士都不知陛下心思,心裏沒底。此時,右丞相站出來說道:“陛下,微臣有一想法。”

“說。”

右丞相道:“微臣覺得何不讓柴二公子入宮來當太子殿下的陪讀,入了宮,一言一行都要遵守宮中的規矩,如此便可壓制二公子的叛逆心性,尚書大人剛才也說,本意想要幫助學士大人好好教導其子,治标當治本,陛下覺着如何?”

皇帝擡眸,道:“妙。”

尚書微急:“陛下微臣覺得這便言重了.....”

學士更急,搶了他的話:“陛下三思,犬子尚年幼,性子又輕狂,尚無資格作太子殿下的陪讀,若無意中沖撞了太子殿下,微臣心中實在內疚不安。”

右丞相笑道:“二位何必着急呢?學士想必也希望二公子有所改變吧,此乃良機。”

皇帝道:“丞相所言極是。柴二公子年長太子三歲,且文思靈動,行文如水,太子的老師已年長,太子也該有個與他年歲相仿的伴讀,就二公子了。”

随後,皇帝便宣布退朝了。右丞相看了看愣怔的禮部尚書和翰林學士,笑着走開。

一路上,兩人各看不順眼,互打嘴仗。

禮部尚書覺得這事怪得很,而且還便宜了柴溫那個混小子,自家兒子倒是什麽都沒得。進宮當太子的陪讀,這是莫大的榮幸,能與太子打交道,将來的仕途可大有影響,尚書思來想去,更氣了。弄巧成拙,本來是想替兒子讨公道順便好好打壓那個大學士,結果呢?這叫什麽事?丞相大人出的什麽馊主意!

翰林學士則憂心忡忡,老二在國子監讀書,闖下的禍不計其數,嘴上最是不能安穩,雖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也難管教。以他的那個性格,到宮中,怎麽可能忍得住?萬一就惹怒了太子呢?而且聽聞太子殿下脾氣不好,萬一一氣之下對老二下手......學士越想越心驚膽顫,原以為最多是寫檢讨,閉門思過一個月,親自帶着人去賠禮道歉,這事差不多了。哎,丞相大人出的這什麽馊主意!還有禮部尚書,不過是小孩子間的鬧騰,偏偏告到皇上那裏去了,真是沒事找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