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1)

陽光透過玻璃折射出刺眼的流動光影,偶爾,沿途樹影抵擋住一些過于猛烈的光束,青然倚在車窗望向窗外飛快掠過的景物。這是2004年盛夏7月的一天。

大巴車前排座位上方的電視熒幕正在播放一部周星馳經典喜劇,正當大家看到經典橋段如往常一樣笑得前俯後仰之際,突然卡碟,斷斷續續的畫面、卡卡吱吱的刺耳響聲讓人郁悶得無法形容,售票員調試幾次仍然無果後換了一盤略新一些的影碟,影片裏畫面忽明忽暗只看到女主角曼妙妸娜的身影,卻看不清她身上那套漂亮旗袍是何樣花色,加上劇情有點文藝、對白又太過含蓄,這樣內斂唯美的片子比較适合靜靜坐在電影院裏慢慢欣賞。那個年輕女售票員在一名男乘客的要求下頗不情願又換了一個碟,這是一部抗戰片,一輪狂轟濫炸,四處焇煙滾滾,大家又紛紛擡起了頭。那時軍事題材影視片拍攝手法遠沒有後來那般越來越科幻離奇,卻不妨礙不是好戰分子的大家有如禦駕親征。

七八歲的小青然就夢想着有一天能夠穿上戎裝,大概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軍人情結吧,只可惜後來這個光榮理想只能永遠掩埋心中,因為她終極身高只有160CM而且近視,太遺憾了!不過,這并沒有打擊到她那顆愛做夢的心,從小在她千奇百趣的小宇宙裏夢想遠遠不止一個。當小小的她拿着張小小木凳坐在自家小陽臺仰起小臉便又開始她想象世界中的奇幻之旅,她相信月亮住着神仙、星球存在外星人,也相信自己總有一次能把夜空中的星星數完。多年以後她還發現在這片夜空下數星星是最安全有效且性價比最高的安眠藥。

周青然出生在一個毗鄰珠三角邊陲小鎮的普通農村家庭。周爸爸是個建築工長年累月曬得似關公,周媽媽在家耕種幾分薄地能有收成也不易,閑時還會做些手作比如編織竹籃、竹笪賣給洋籃廠幫補家用,夫妻齊心養家糊口、供書教學。青然有一個比她小四歲的弟弟周小進,姐弟在一片和諧的環境中不時制造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搶電視遙控,每次吵得幾乎要當場砸爛電視機也難見分曉之際媽媽會直接把電源拔掉。媽媽私下對女兒說,當姐姐就适當讓一下弟弟。青然委屈反駁:我10歲時他6歲,你說他小;我14歲,他也10歲了,你又說他小,我是不是永遠都要讓着他?!不過,只要爸爸在家又是另一番景象,兩姐弟各坐書桌一邊在爸爸泡出的茶香中認認真真溫功課,弟弟遇到難題還會虛心請教姐姐,姐姐當然也會耐心指導弟弟,媽媽看到此情景就在一旁偷笑。有時,青然倒上一杯爸爸泡的茶,“哇!又苦又澀!”爸爸慢慢呷上一口說,“入口雖苦澀,回味卻甘甜。”青然閉着眼睛再大飲一口,然後舔舔嘴唇再咽兩下口水,仍未感受到爸爸所說的回甘。

青然的童年時代最煩惱的事情就是被限制看電視,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解那些莫名其妙的應用題。

“都打了一天一夜,不累也餓呀。”坐在青然鄰座的女孩擔心戰士們餓壞,她打了一個呵欠,揉了揉眼睛,“我睡一會,到站記得叫醒我。”

這個女孩從小學到高中都和青然同班,兩人時常出雙入對,別人都說她們似孖女,話說兩人的确存在革命感情。女孩叫何佩欣,和青然同屬一個小鎮,從她爺爺輩開始便安家在鎮上。佩欣在姐妹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個姐下有一個妹,她媽媽的娘家和青然同一個村,她是由她外婆帶大的,佩欣小時愛哭是遠近聞名,用她外婆的話說,一哭可以哭倒三棵大楊樹。長大一點知羞了,她就對外婆說:“外婆,如果我以後還哭你就不要再幫我塗香香,讓我變成爆皮貓好了。”特別是冬天,鹹鹹的眼淚會讓幼嫩臉頰爆裂麻麻生疼。好在,佩欣天生肉多皮膚好,自從少哭以後,她的臉蛋很快就恢複粉嫩圓滑,人們都忍不住捏一下她的肉臉。她喜歡和村裏的同齡小孩玩,特別是紮着兩條牛角辮的周青然。到了上學年齡,本來要接回鎮上讀書,偏偏她八歲的姐和四歲的妹相繼出麻疹,為免傳染仍住外婆家一段時間,于是她和青然上同一間小學。她經常來青然家玩,還賴在周家不肯走,直到她外婆想盡辦法來哄她。佩欣小時還開過玩笑,“我要做周叔周嬸的契女,我比你大三個月,我當你姐姐好了。”“當然不行,我才不要把我爸媽的愛分給你。”青然脫口而出。

在她上二年級時,最疼她的外婆去世了,那一年,她的臉又爆皮了一個冬天都沒好過,那一年她回到父母身邊,但沒有轉學。鄉村小學比在她家附近的鎮中心小學路途相差無幾。佩欣家庭環境其實不比農村家庭好多少,全部家庭收入就靠在小鎮開的那家小雜貨店,三、四十平方的兩層小樓房一樓鋪面二樓住宿起居。佩欣經常穿她姐姐舊衣,青然有時覺得她挺可憐的,她卻好像什麽都無所謂。

兩人初潮都在十二歲,且只相隔三天。小學六年級考期中試那天,青然冒着細汗答完卷,然後直奔廁所。雖說第一次量不多,但是身上沒有任何準備,唯有祈禱馬上來個熟人!一聽到何佩欣的呼聲,有如傳來天籁之音。平時在電視上經常看到這些女性用品廣告,知道女孩子長大了都要用這個,而且前段時間,有一次肚子疼周媽媽還以為女兒要迎接大姨媽了,原來只是吃了雪條鬧肚痛。媽媽後來還是放了一包姨媽紙在女兒床頭,她說女孩子這個年齡快要用到這個。所以青然當時心裏只是着急,并沒有特別害怕。

佩欣第一時間跑回課室告知班長周胄,佩欣恨不得在額頭鑿個服字:“叮噹的八寶袋轉讓給周胄了!”原來比青然大半歲的周胄上月也初潮了。“你們發育得真快,來了這個就是大人了。”傻傻的佩欣眼神充滿期待。沒想到,過了幾天,她竟也來了!

知道了彼此的成長秘密,從此三人關系更加親密無間,以至後來無論發生什麽事情她們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鼓勵。

物以類聚這個詞用她們身上顯得不合适,青然兩個最要好的朋友各方面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周胄高居榜首,從未失守城池;佩欣總是悠哉尤哉潛在中下游;青然時常飄忽不定,有時排落中段,有時升至前十,能排得點名次基本因為理科被平均,文科是她的強項,特別是英語,背單詞、寄語法So esay!別人說數學無用論是她絕對投支持票,但當同學們說中國人不學鬼佬話,她這個英語課代表卻不贊成,非得搬出孫子兵法‘知已知彼,百戰百勝’這一條,最後還上升到愛國主義這個層次。直至上了高中,她才深刻體會到偏科的致命性,班上雖算不上人才濟濟,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初中三年連任的職銜自然被能者取而代之,好在,班主任人好,給了她另一個職務,班上宣傳小組委員共三人,她是其中一個。

周胄和青然同一個村,胄媽長年卧病在床,一家三口全靠胄爸務農為生。胄爸為人勤勞敦厚,少時只上過一、兩年學,聽說周胄本來叫周慧,可是辦戶口時胄爸把‘慧’寫成了粵語發音相似的‘胃’,可能是□□人員沒看清,把‘胃’看成‘胄’,于是就成了-周胄。青然非常羨慕周胄有個聰明頭腦,是天生讀書的料,哪像自己連公式都記不全。人們都說有錢人的子女不愛讀書,成績好的是窮人家孩子,一頭利落短發的周胄就是一個典型。

三人一起讀完了小學,接着又一起進了同一間中學。

中考成績全級榜眼的周胄到了市重點高中就讀,青然和佩欣依然留在鎮上,只要可以讀高中兩人別無所求。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她們兩個從小學到高中不但同校而且一直同班,這是何等孽緣!差點漏了講何佩欣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嘴饞。無論什麽時候她都想着吃。考小學畢業試的前一秒她還在嚼泡泡糖。沒辦法,誰叫她家開雜貨店,想吃什麽就趁大人不注意随便抓一把,店裏什麽都賣:膠桶、臉盆、煙仔、火柴、磁帶、紙巾、花生、糖果、餅幹、文具、公仔紙,有時,青然又非常羨慕她,和大多數小朋友一樣想她分幾張叮噹大雄櫻木花道流川風還有金庸古裝劇中俊男美女的小貼紙貼在筆盒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