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8章優勢
“放眼臨西,蘇家在布業的影響僅次于鹽業,這兩年廣蚨祥的生意擴展這麽快,主要靠咱們自己不假,但也不得不承認,還和外祖家、蘇家的關照脫不了關系。當然,蘇家大少爺也不會明着為難廣蚨祥,只要退婚的消息一坐實,某些‘關系戶’就會動搖,這時候蘇家佯表中立,這部分訂單,勢必就要流失掉了。這種情況,怕是豐泰那邊也要出現。”
退婚的念頭,其實早在白三姑娘沒出事之前就萌生了,白素錦甚至在她書房裏看到過一份很詳細的應對方案,放在書房落了鎖的木匣裏。白素錦認真研讀了兩遍,又增加不少自己的想法,但終歸對這邊的形勢了解不甚深,方案适用與否,難以決斷,這也是她急着招見三大主事的原因。
“莊主可是想到了應對的法子?”豐泰糧行的江大掌櫃最擅察言觀色,見白素錦說起将要面臨的變數時眉宇間絲毫沒有焦灼之色,心裏便有了猜測。
白素錦可以看懂繁體字,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但不巧的是,她自小習的是顏楷,和白三小姐的字跡完全不同。要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臨摹出白三小姐的筆跡,最少也要半年的時間。所以,修改後的那篇計劃只能繼續鎖在匣子裏,內容嘛,口述。
“目前,廣蚨祥挂售的布匹都是咱們莊子上自己織造的,貨源方面不存在問題,變數在于銷路。闫大掌櫃,你心裏可有約數,受蘇家影響的訂單大概能有多少?”
“客源方面鋪子裏每個月都會統計,這點我心裏還是有數,成品布的買家從蘇家轉介紹來的,頂多一成。可我擔心的,是原麻和紗,最大的兩戶買家都是蘇大少爺介紹的,而且,采買契書到這個月月底才是續訂期。”
闫大掌櫃擔心的這點恰好也是許大管事憂慮的。小荷莊近千畝田地,其中七百畝種植的苎麻,稻谷、各類豆科作物總計不到三百畝。受織造廠規模和人工的限制,每年織出來的布匹僅供給廣蚨祥挂售,餘下的苎麻只能紡成紗這種半成品賣給其他布坊。而豐泰糧行的貨源僅靠小荷莊供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外采購,其中不乏蘇家的莊子。
“糧源方面,莊主暫可放心,去年秋上采買時,咱們周邊的價錢漲了不少,我就提前和劉大掌櫃打過招呼,半月前二爺特意來了回信,讓咱們可以跟着許家的漕船在沿江貨棧上采買。”
江大掌櫃口中所說的二爺,可不是白家二爺,而是錢塘許家的許二爺許紹通,如今掌管許家的商行和漕運。
“如果月底那兩家不續訂,囤積的紗也可以借助二爺的漕船運出去,尤其是到北方,咱們的苎麻紗總不會賣不出去。”
以許家的能力,就算小荷莊的苎麻都壓在手裏,只要白素錦開口,許家輕松就能幫她消化掉,白三姑娘不是想不到這點,但她還是自己想辦法應對,這不是硬撐,也不是信不過外祖家,而是自小接受白大爺和白大太太的言傳身教,深谙自強方是永強的道理。
“我也有此想法,不過,這是最後一步退路,在此之前,我還有兩個想法,說出來還請三位參詳參詳。”
“這第一呢,待到月底契書到期,咱們就不續簽了,庫房裏囤積的苎麻和紗都自己留着,用來織成花綀。第二呢,今春莊子裏的田地,只劃出三百畝種植苎麻,剩下的四百畝暫時空着,我另有打算。除此之外,我怕是要出趟遠門,到百越聚居地走一趟,探探他們的桐華布。”
白三小姐的原計劃裏,是要調整小荷莊的種植比例,苎麻種植縮減成三百畝,水稻、豆科作物種植擴大成七百畝,還要在周邊再購買三百畝水田。臨西瀕臨西陲重鎮,是軍糧采購的重要目标地,手裏有再多的糧也不愁銷路。從白三小姐的計劃裏看,她是想要将經營重心往糧行方面轉。
白素錦則不同,她終于發現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最大優勢——技術。尤其是紡織方面的。在彼端世界紛繁複雜的大學專業裏,有兩個專業的學生是最具“百科全書”特質的,一個是新聞學,一個就是考古學。他們的區別在于,新聞學的學生更像是百科全書的目錄——博而籠統,考古學的學生更像是百科全書的內頁——博而專業。
Advertisement
所以,每個考古學專業的學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實現腦內植入芯片!
白素錦碩博連讀師從霍教授主攻墓葬禮制,自己偷空還輔修了一個絲織品鑒定的課程,沒想到現在起了大作用。
白三小姐原計劃裏的經營重心轉移,面對現實,行之有效,但其中也不乏無奈之舉,但對白素錦來說,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
據她這些日子以來的了解,大歷皇朝的布業現狀:原料主要是麻和蠶絲,木棉只在蜀南百越族聚居地才被采用,織成桐華布,棉花,根本沒有!絲織技術上,績麻使用的是雙錠腳踏紡車,織布使用的是踏蹑提綜織機,提花機也有,但數量卻很少,只有大型的布坊才會使用。成品方面,最普通常見的是苎麻、大麻紡紗織成的布,品級高的是蠶絲織成的絲綢,但價格非常昂貴,即便小富之家也不是能常買的,至于錦,幾乎是權貴世族的專用品。這時的錦,完全用蠶絲織成,采用的是經線起花,也就是經錦。
經錦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許家織造廠織造的“月錦”,皇室專用。
臨西一帶不适合養蠶,所以,白素錦盯上的,是棉花。不過,在引進之前,還需要靠精加工麻布來緩沖資金壓力。
花綀的織造,就成了扭轉當下局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