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番外

村子被毀,相依為命的朋友就此離去,自己也幾乎喪命。一連串的打擊讓堯白感到絕望,閉上眼之時隐約看到一個老者的身影。

他渾身都疼,疼的叫不出來。體內逐漸有一股舒服的力量游走在靜脈之間,那些同感似乎在逐漸消失。堯白醒過來,緩緩睜開眼睛,看到的是一張和藹的面孔。

“張叔......”他發出微弱的聲音,緊緊抓住老者的衣服“救救他們。”

老者嘆息的搖搖頭,“我無能為力。”

堯白松開手,抿着嘴哭起來。他顫顫巍巍的走到河邊,挖了些泥土,當做他們的骨灰埋在了門前。老者看着他瘋狂挖土的模樣,想要幫忙,然而這個倔強的孩子并不願意他幫忙,固執要一個人完成這個神聖又悲哀的事情。

老者沒有強人所難,替村裏其他人做了一個墳頭,然後出去找了幾塊木頭,替堯白削好,刻上逝者的名字。

“小堯,他們一定能安息的,來生必定能投胎一個好人家,大富大貴。”老者安慰的說着。

堯白挺直了背,望着親手堆出來的泥土,靜默着。

那一天,他跟着老者到了一個新地方。望着九十九級臺階,他的心中沒有害怕,沒有氣餒,只有無盡的恨意和想要變強的念頭。

聽完規矩之後,他一眼不發的向前走。身旁的人越來越少,而他也已經走不動。堯白不甘心,也不甘願放棄。走不動,他就用爬的。

一步又一步,終于到了那個人人想啓達的地方。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堯白滿懷信心,覺得自己一定能進入內門。然而,他卻落選了。只因為張長老的一句話,他只能看着那些并不如他的人帶着笑意被收入內門。而他,只能在衆人的嘲笑中做着最下等事情。

一開始的堯白還抱着希望,相信終有一日老者會改變主意。然而,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仍舊是一個外面弟子。

堯白已經失望,同時也明白,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拿到想要的東西。他開始怨恨老者,可是那人居然偷偷教他劍法。

前後不同的行為讓他困惑。堯白不明白,當他已經對這裏失望的時候,這個人卻雲淡風輕的出現。問了多久,也沒有結果。

堯白死心,只專心學習劍法。他天賦過人,領悟力也強,只需要老者教一遍,便能自行領悟。可每次當他覺得自己已經學會,想要學習新劍招的時候,老者卻又開始推辭,要他多多練習已經學會的劍法。

Advertisement

一會冷一會暖的态度讓堯白在怨恨與感激中沉浮。在這任何人都能欺負他的地方,他學會了僞裝。表面溫和的笑着對所有人,暗中已經記下所有的賬,只待有朝一日能抱仇。

老者察覺到堯白過重的報複心,多次開勸,然後已是翩翩少年的堯白,根本就不聽。他的慈悲之心已在日複一日的生活中消失,積累下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怨恨。

那個少年,從來不曾真的笑過,卻又時時刻刻在笑。

堯白對老者,也開始學會了虛僞。那種假裝出來的懂事帶着疏離和算計,他如此聽話無非就是想卸下老者的心房,以求得對方畢生所學。

這個單純聰明的孩子,在追逐變強的道路上,被欲/望迷失了本/性。他原先的願望是用強大的力量去保護心中所愛,而如今的作為卻已是背道而馳。

只想用武力去征服別人,為自己的所有委屈,所有恨意,讨個公道。

他自以為的公道。

老者眼睜睜看着故人之子一步步走上迷途,他卻無能為力。他看着少年救下那個男孩,并非出于真心,而是為了收買人心。

因為那個男孩能夠幫助他,能讓他不餓肚子。

僅此而已。

老者為此感到心驚,他想引導這個少年走上正途,每次教完劍招之後都會和少年說上些大道理。少年一直都帶着微笑傾聽,可是,并沒有放到心裏去。

堯白只覺得對方的行為可笑。若這是一個道理能行通的世界,為何他的家園會無緣無故沒了,為何他的朋友會死于非命。而他,除了哭,什麽做不了。

那種弱者的感覺他不想再有,他一定要變強。

就算不擇手段,就算遭人背棄。

“張叔,堯白一定謹遵教誨。”

少年臉上恰到好處的笑容讓老者心寒,只能重重的嘆息一聲。

堯白的世界已經是漆黑一片,直到那個人出現,猶如一道光,打破少年堆砌出來的壁壘。張時知道,少年,有救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