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漸漸地,朝廷頒布了一些新的政令,比如增大商品稅額,新政令的頒發當然遭到了反對,不過康熙親政多年,手握兵權,在朝上的話語權早已今非昔比。
況且康熙有自己的心腹,這些人自然是支持康熙的政令,懂的怎麽說話的。
“韓大人這麽為商人說話,微臣很是懷疑韓大人是否收了商人的好處。”
“張大人莫要血口噴人,微臣只是認為突然增收商稅,會引起動亂。”
這位韓大人當然是年年收到商人孝敬的,他也不敢說為證自身清白,可以查看家財之類的話。不過他現在這麽賣力的反對,倒不是主要因為那些好處,而是收到了上座明相的暗示,他拿的才是大頭,自己的這點好處只不過是毛毛雨。
就是索額圖也是每年都收到商人的大量好處的,做生意的哪個不想法子打點,不找個庇護,再多的家産還不是找個由頭說抄就抄了。
現在朝廷上鬧的賣力的都是些官位不怎麽高的,那些背後的人還不會這麽急着下場,康熙最是忌諱官商勾結。
“這些商人被國家所庇護,當然是要交稅的,這麽些年已經是讓他們占夠了便宜。”
“……”
不管朝廷上是怎麽吵,康熙是已經拿定了注意。國庫空虛,處處要用錢,那些家財萬貫的商人也就入了他的眼。
雖然主意是拿定了,具體要怎麽做才好,還需要摸索。康熙私下裏又召見了一些臣子,關于怎樣降低商人的抵抗情緒,怎樣防止商人做假賬,偷稅漏稅等,又讨論了很多次。
炎熱的七月,那些大富商接到一個讓他們心浮氣躁的命令,從今年開始,他們每賺一筆錢都要上交一部分給朝廷。
這些商人當然是不願意的,不過随着這個消息而來的是,納稅高的會受到朝廷嘉獎,還可能成為皇商。賬上盈利也會有人不同的人檢查,若是有人在賬上做了手腳,罰款都是輕的,抄家入獄也不是沒可能。
當然了,康熙還是很慣于恩威并施的,他采取了胤禩的意見,引進了信用制度,商人若是老老實實的納稅,則會信用度上漲,信用度達到一定數值時,商戶人家也可以參加科舉,甚至做官。
商人地位一直都很低,雖有錢,有些名貴織品也沒資格穿,出去聚會也是低人一等。用錢財資助窮書生,把女兒送給官員做小妾,連帶大量嫁妝,都是商人的投資手段。
現在有光明正大的途徑來投資自己,改變自身地位,這顆甜棗讓商人們趨之若鹜。
“我胡某可一直是遵紀守法的,朝廷要我們交稅我肯定會老老實實的交。田兄可不要犯糊塗,這可是聖旨,不是心疼錢的時候,不要想着耍心思,做那出頭鳥,被人殺雞儆猴。”姓胡的商人摸着手上的玉扳指語重心長的說着,看在兩家交情不錯的份上,他不介意多說幾句。
“呵呵,我膽子小,哪裏敢做那些。胡兄,你家玉哥兒像你,從小就聰明,請個好師傅教他念書,說不定您也能成為狀元爹,就是搏個官身也不是不敢想。”
胡言青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對田姓商人的話沒有說什麽,這時候他不想如往常一樣謙虛兩句了。他自己從小就讀書很好,不能參加科舉是他最大的遺憾。現在兒子有希望,他當然會努力争取,他最不缺的就是錢。
田柏也是樂呵呵的,他家沒有那麽聰明的娃,不過兒子不行,還可以期望一下孫子,總歸有個盼頭。就是那個朝廷嘉獎他也是很想要的,商人嘛,有了錢,就更渴望名了。若是在朝廷上挂了號,別人要想動他時,也會有些顧忌,別看他平常小氣,這時候還是大方的。
不管這些商人們是情願還是不情願,朝廷的命令已經頒下,他們也只能說服自己看開點,朝廷不也是給了好處麽?雖然不知道這好處啥時候能輪到自己,也比沒有好。
正是酷暑天,空氣都是悶熱的,即使穿上了輕薄的衣衫,也有點難以喘過氣來。
乾清宮裏早擺上了冰,康熙擡了擡手,侍女會意地停下扇子。康熙也停下批奏折的筆,站起來走動了會,這還是胤禩叮囑的,讓他不要長時間批奏折。
兒子關心的叮囑讓康熙心裏甜滋滋的,康熙也很聽話,這不就開始歇息了嗎?
胤禩雖不怕熱,也不喜歡這樣的天氣,看外面的太陽不那麽毒辣了,就逛到了康熙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