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康熙這裏比他的住所舒适多了,大概是宮殿建造時的巧妙設計,還有絲絲涼風透過窗戶襲來。

咬了一大口涼涼的西瓜,胤禩舒了一口氣,惬意地坐靠在椅子上。

“你那裏的冰夠用嗎?不夠就從皇阿瑪這裏勻過去些。”宮裏主子多,每個宮能分到的冰都有限額,康熙才有此一問。

“夠用的。”

“嗯,不要貪涼,冰不能多用,特別是晚上,熱的話,就讓下人打扇。”

“哦,皇阿瑪也吃。”皇阿瑪是越來越啰嗦了,胤禩立馬遞給康熙一塊西瓜。

不過……,其實他很喜歡啰嗦的皇阿瑪。

康熙也靜坐下來,品嘗涼涼的,甜甜的西瓜,忙了一天,和小兒子坐在一起,身心都放松了下來。

“近來學業可有懈怠?”

“當然沒有了,兒臣這麽乖!”

康熙內心點頭,确實很乖,雖然胤禩沒能天天去上書房,但是他相信自己兒子私下裏肯定是補上了的,沒見上書房的先生沒一個說小八的壞話的麽?

康熙只是随口一問而已,閑聊麽!

況且小八又不用科舉,不用那麽用功讀書也使得,小八的才幹是別人比不上的。這樣想的康熙,就有點偏心的厲害了,上個月才因為沒認真聽先生講課,受到康熙訓斥的胤俄怕是要哭暈。

“過些天,咱們就去行宮避暑,那裏樹多水多,就不怕熱了。”

這陣子因為推行新令,政務繁忙了些,避暑的時間就比往年遲了幾日。

“那太好了。”胤禩笑得開心,可以換個環境住了。

又想起了建設行宮的花費,哎,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不過熱河行宮不單是為了避暑,也是方便接見外族首領,周邊設立木蘭圍場,能鍛煉騎兵,震懾外族。若單單是為了享受就耗資這麽多,康熙還扛不住這罵名。

“你跟太子說要放開海上貿易,從海外掙錢的?”

“嗯,是,前朝不是從海上獲取了大額利潤了麽?我們為什麽打壓呢?”

對于康熙知道這些話是自己提的,胤禩并不意外,太子瞞着別人,是為了避免弟弟鋒芒太露,卻不會瞞着康熙,弟弟的功勞他不會貪的。

“那些海外傳過來的商品都是些珠寶香料,雖能高價賣給富人,賺到銀子,卻與民無利。”康熙挑眉說。

“能從那些富人手裏賺到銀子,不也挺好的?況且我們也可以從外面運來礦産糧食什麽的,說不定還有一些其他的新奇珍貴東西我們沒有發現。”

“路途太遠,成本太高,運送糧食礦産并不劃算。”

盯着康熙你太天真的目光,胤禩深吸一口氣,堅持說:“這是我們的船還不夠好,若是船足夠大,肯定能把成本降下來的。再說就是那些珠寶香料能把集中在富人手中的銀兩賺過來,也能充盈國庫,皇阿瑪都用私庫貼補好幾次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怎麽,心疼皇阿瑪的錢,皇阿瑪錢還多着呢,養活小八絕對是夠的。”康熙臉上都是逗趣。

“皇阿瑪!”

看小八急了,康熙端正臉色,猶豫了會,還是對胤禩說了:“我們滿族人口不足5%,多的是漢人想推翻我們,若是解除了海禁,朕擔心會有人勾結外人,挑起戰争。”

“況且海外存有明朝殘餘勢力,沿海倭寇頻頻滋擾生事。”康熙手中的扇子慢慢敲擊着桌子。

“所以,我們實現海禁是一種自我保護對嗎?”

康熙沒有說話,默認了。

“這樣封閉自己的保護胤禩不認同,他們依然會在外面虎視眈眈,說不定什麽時候還會敲破我們的殼,進到我們家裏來掠奪。”

“他們敢!朕只是想省心,不耐煩他們滋擾生事,還要抽出手對付他們,可不是怕了他們!”

“他們現在是不敢,也比不過我們,可是皇阿瑪推行海禁,不看他們,他們很有可能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變的強大,幾百年後又是什麽樣哪能說的準。就是我們以前不也是不怎麽起眼的一支游牧民族嗎?”

“只有把敵人放到眼皮下,才能掌控住,皇阿瑪我們不能自己做了聾子瞎子!”

康熙認真地聽着小兒子說着這些,內心已是動搖,其實解除了海禁也沒什麽,以前是怕內憂外患,內外勾結,現在他已經坐穩了位置,國庫也着實缺錢,能多一筆收入,他怎麽會不想要。

“其實,也是因為我們滿蒙都不善水,若是需要海上作戰,我們不占優勢。”康熙又補充道。

“就是因為不善,我們才要練,免得真的要用的那一天,措手不及。”

“只有我們自己強大起來,才能震懾別人,無所畏懼,真正保護自己。”

“而且皇阿瑪我們滿蒙雖不善水,但是江南善水的漢人很多,漢人也是我們的子民,我們不能一直防着,您不是也提拔了漢人學子做官,推行漢文化嗎?”

康熙摸了摸胤禩的腦袋,沒有多說什麽,他知道,不論他做再多,他從內心深處對漢人都做不到完全放心的,這點大概改變不了。

不過雖不能放心,漢人确實多人才,只要能夠為他所用,不脫離了掌控就好。

這些東西康熙不想對胤禩說了,胤禩不需要懂這些心計權謀,他會護好他,就算以後……,也有太子護着。

現在胤禩在康熙心中不僅是他心愛的兒子,還是國家的珍寶,他總能提出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

他們以前是游牧民族,居無定所,也沒有悠久的文化,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思想就是想要的就去搶,就去奪,沒有習慣自己去創造去生産。那些漢臣大儒,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習慣了守成,也不會想着去改變去創新。

小兒子身上具備有其他人沒有的特質,他敢打破陳規,敢想敢做,不會因為以前都怎樣就維持原狀,康熙期待小兒子帶來的驚喜。

這世上精于謀算的人不稀罕,小兒子不需要成為其中一員。他有信心給兒子一片淨土,陰謀算計都打擾不到他,讓他活得無拘無束,改變他想改變的,給這個國家注入活力,而不是淪為汲汲營營的庸人。

“是,江南有不少水中好手,可以編進水師。水軍們也是需要練練了,水上戰争少,他們都要被養廢了,放開海禁,也能讓他們有用武之地,不算白養這批人。”

康熙回過神來,開了海禁也沒什麽,明朝都有七下西洋,他康熙自诩是不比明朝皇帝差的,關了國門,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自己是怕了那些不入流的倭寇。

康熙其實很愛惜自己的名聲,他還想着,放開海上貿易,說不定會有外國來朝,後人稱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