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0014章】冤家路不寬

“那就是在确保酒的質量和口感的基礎上,與歷史文化、歷史名人、歷史遺跡什麽的結合起來,把酒上升到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感的層次上!”

左道平笑着說道,其實大多數人都明白,高度蒸餾酒才多長的歷史啊,據考證說是宋代、最早不過是唐朝才出現的高度白酒,像杜康啦、周文王啦、孔聖人啦等等,他們喝的不過是米酒醪糟那種酒精度很低的東西;

至于動不動就扯到什麽河、什麽江,那個井、那個溝的,也不過是借以擡高白酒的名氣和價錢而已;

還有像楊韶啦什麽什麽古代文化,那更是八竿子也扯不上關系--楊韶文化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的事兒,你說與現在的白酒有多大的牽扯?

但一扯上什麽古代文明的發祥地,那酒的名氣、銷量和利潤就上去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認為真原酒業要想大發展,就不能免俗地走上那種路......

“啧啧,說得好、說得對啊,道平你是會未蔔先是還是咋回事兒?”盧新民帶頭鼓起掌來,“以前也沒聽說你研究過《周易》、跟人家學過算卦啥的!”

其他股東們也是發自真心地熱情鼓掌,總經理盧新華更是贊嘆說,其實這次召集股東們坐到一塊開會,就是為了商讨一下這個事兒。

原來,真原酒業在擴大規模建造地下新酒窖的時候,無意間挖到了許多大甕和幾個很是特別的大池子,裏面居然散發出濃郁的酒香。

經縣裏的有關人員到場一考證,初步判斷說那個地方應該是明朝永樂年間的一處燒酒作坊,那幾個大池子就是當時用來發酵糧食的泥池子,池壁是紅黃相間、酒香醉人的老黏土。

盧新民知道以後大喜過望,立即請省裏面的專家經行實地堪察,确認那個地方确實是明代永樂年間的作坊遺址。

所以盧新民這才召集股東們開會商讨,準備用明代永樂年間的這幾個發酵池大作文章,把新式去雜催陳法生産出來的高質量白酒和歷史文化結合起來......

包括左道平在內的幾個股東聽盧新民這樣一說,自然是紛紛叫好并且開始就有關新産品的包裝設計、廣告宣傳、市場定位和具體的商品名等內容讨論了起來。

“我是這樣想的,如果沒有獨到的酒質和口感,光靠營銷手段把名氣打出來、把銷量轟上去,都是長久不了的,比如勤池酒,當年奪過央視标王,經銷商等着拉貨的車子能夠排成長龍,但最後它還是昙花一現;

現在既然真原酒業有領先獨到而且不怕檢測的高品質産品,這次又有了與歷史文化結合起來的機會,那就幹脆一次到頂,用一流的包裝、一流的價格、一流的營銷手段,把它直接推到國內白酒的最高層次......”

左道平的建議得到了盧新民、盧新華弟兄兩個的認同,表示白酒這東西一旦定位到二流、三流的檔次,想要再提升形象和價位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這次就按道平的建議,在确保酒質的同時采用全方面的一流包裝和廣告推廣。

由于這個明代釀酒作坊采用的是泥池發酵,大家讨論了一會兒,決定就用“大明永樂·泥池香”或者是“永樂盛世·至尊貢”等等作為系列商品名進行開發。

“呵呵,在白酒行業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到今天也終于看到了發財的希望!”

盧新民由衷地感嘆說,“這次偶然發現永樂年間的作坊遺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還是道平的這個技術能夠真正地把一流的白酒給支撐起來,大夥兒都等着身價億萬吧。”

幾個股東都是摩拳擦掌很是興奮,左道平面帶微笑心裏面想的卻是自己很快就有機會把那個什麽超級品管系統升到一級了!

真原酒業的大發展能夠給自己帶來創業所需的資金,再加上升級以後的那個超級品管系統,自己創辦實業公司的理想是越來越近了。

建立一家完全屬于自己掌控的公司,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市裏開完會回到家裏看了幾天企業管理方面的書,左道平打算到網吧去查些市場營銷方面的實際案例好好琢磨一下。

因為左道平明白,要想建立一家財源滾滾的成功企業,光有資金、技術和內部的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的,外在的市場同樣不可忽視。

左道平正往附近網吧走去的時候,一輛轎車在迎面而來的時候突然來了個急剎,一下子停在了左道平的跟前。

不過,這次并非王永福的那輛捷達,而是一輛挂着省城牌照的普桑。

“真是巧啊,我正打算找你呢,道平!”

車門打開後,一個和左道平大小差不多的小夥子驚喜地叫了一聲,然後快步朝左道平走了過去。

“友華?兄弟你混得不賴啊,都開上四個輪的了!”

左道平愣了一下,然後邁步上前和李友華握手說話。

左道平和李友華從初中到高中都是同學,而且是那種死黨鐵哥們兒類型的。

李友華比左道平在年齡上小了幾個月,但學習成績卻是差得太多,所以高二那年明知考大學根本沒啥希望,李友華幹脆辍學跟一個親戚打工去了。

老同學加鐵哥們兒久別重逢,自然是避免不了暢飲敘舊,李友華帶着左道平先是找了家賓館把車停好、定了房間,然後在附近的小飯館中開懷暢飲。

原來,李友華高二辍學後一直跟着親戚在田津征大做飼料銷售工作。

去年春上,田津征大的銷售總監拉着李友華等幾個部下出來單幹,在省城濱江市建立了百虹飼料公司,李友華也成了負責一個省的大區經理。

由于他們公司的教槽料和保育料質量确實極佳、效果特別明顯,所以這兩年公司總算站穩了腳跟,在市場上也算是以點帶線、由線到面,發展得相當迅速。

一聽李友華說是飼料公司的大區經理,左道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大富公司的王永福,想到了經銷大富飼料的燕紅梅。

“我正好暑假在家沒啥事兒,現在離開學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要不,我跟着你到處轉轉,也瞧瞧你是咋跑業務的?”左道平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

“沒問題啊,公司在咱這周邊幾個縣市暫時還沒放業務員,是我自己先打前站開發新市場的,我開車不能多喝酒,你正好可以替我擋幾杯......”

李友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并表示除了管吃管住以外,左道平月底至少還能拿份底薪--開拓一個地方的新市場,短短第一個月的時間估計提成方面也不會有多少錢。

左道平回家以後把這事兒和爸媽說了一下,表示就當是提前熟悉社會進行實習了,而且還可以把學費給掙回來。

得到爸媽同意以後,左道平第二天就和李友華一塊開始跑本地的業務。

“其實幹這行很簡單,每到一縣,就是在畜牧局那道街先轉一遍,廣泛撒網重點拿魚,給所有飼料經銷商發份資料和名片,簡單地聊上一會兒;

如果對方根本沒有試料換牌子的意思那就直接走人,如果對方稍有那麽一點兒意思,比如哪個經銷商對目前在賣的飼料質量、利潤甚至是與廠家關系有所不滿的話,那就請他吃頓飯喝點酒,建議進點兒百虹的料先試試......”

李友華一邊開車一邊和左道平簡單介紹着跑飼料業務的基本情況,不知不覺間車子已經開到了望山縣畜牧局所在的科技路。

科技路兩沿兒差不多有十多家經銷飼料、獸藥和各種疫苗的門店,李友華和左道平帶上資料和名片下了車,開始一家家地進行拜訪。

有的店老板根本沒有換廠家的意思,只是讓李友華把資料留下來,說是有空瞧瞧再說;有的則是直接開口,問賣他們公司的料一噸能賺多少錢、年終返點多少、有沒有業務員幫助開拓市場等等。

也有的年輕老板哼哼叽叽嘻嘻哈哈就是不明确表态到底要不要接牌子,左道平已經聽李友華講過,說是像這種貨一般就是希望公司請他們先吃個飯、喝個酒、洗個澡,甚至幫他找個小姐敗敗火再談生意......

初到某地情況不明,李友華當然不能直接請某一個經銷商去“放松”,否則的話瞎花錢也不一定能談成合作的事兒。

“走,到前面那家‘恒發飼料門市部’瞧瞧去,不行的話明天就開始一個鄉鎮一個鄉鎮地跑。”李友華指了指附近的一個門店,率先走了過去。

“忙着哩啊老板,我是百虹飼料公司的......”李友華照例打了個招呼,準備遞上名片和宣傳單頁時,卻發現店裏的女老板居然擡頭瞪眼愣在了那裏。

與此同時,左道平也發現店裏面的中年婦女竟然就是在采寧家見過的那個燕紅梅--原來這恒發飼料門市部就是采寧她二姑開的。

待看清後面那個小夥子果然就是左道平以後,燕紅梅心裏面的火氣騰地一下子就竄上來了--

除了姓左的這小子從中作梗沒法兒讓采寧嫁給王永福以外,那天在嫂子家裏可把老娘和永福弄得臉面盡失、丢人死了!

當然更為惱火的是,如果不是因為姓左的這小子,燕家倉庫裏面也不會前所未有地積壓了四十多噸的濃縮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