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尚書心難測
到得琉璃院中,青梅将今兒的事情揀要緊的和許氏說了,哄得她歡喜了好半天。因覺得顧榮華母女倆表現實在有些奇怪,青梅便将綠珠叫到了跟前。
因青梅近來畏寒,綠珠進來時正好拿着給她新換的手爐,青梅就勢将火爐抱着,直白問道:“今兒去母親那裏,我瞧着她的氣色不大好,是有什麽事麽?”
綠珠愣了愣道:“也沒什麽事呀。”
“你再想想。”青梅有些擔憂,“母親氣色不好我看着也難受,有心要寬慰母親,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生怕惹她更加不高興。是不是我近來去公主府上,惹得母親不高興了?大姐姐今天也為這個說我呢。”
畢竟不是正經主子,青梅說話時自然不會太有底氣。若換成了顧榮華甚至顧含英,只要威壓逼問就行,何須扯謊解釋?青梅發現有個好些的身份,還是很管用的。
“姑娘想多了。”綠珠笑了笑,眼風一掃,瞧見外面玉釵送了碗紅棗暖姜湯進來,便暫時住了嘴,讓青梅将手爐抱緊些,免得難受——這是葵水的第二日,雖然青梅并不覺得疼痛,抱着個手爐終歸會更舒服。
待得玉釵走出去,綠珠才道:“榮姑娘生氣恐怕還是為了二郎的事兒,遷怒別人呢。”顧榮華在家驕縱慣了,确實愛将小性兒使在別人身上,綠珠對此深有體會。
“二哥哥又怎麽了?”青梅捧着姜湯喝了一口。
“夫人做主想把溫家的姑娘說給二郎,二郎又不願意,晌午的時候還在流芳堂拌嘴了。”
“結果呢,二哥哥拗得過母親麽?”青梅好奇。
綠珠笑了笑道:“後來是夫人請了老爺出面,才讓二郎答應了。”
青梅這會兒已将一小碗紅棗姜湯喝入腹中,只覺全身都溫暖舒适起來,點頭“哦”了一聲,表明她知道了。想到顧夫人母子因她而起隔閡,不管誰是誰非,青梅終究是有些歉疚的,正想着要不要尋個時機勸勸顧長清,就見金釵走進門來,回禀道:“姑娘,老爺派人叫你去一趟涵今堂。”
去涵今堂?青梅聞言有點意外。
涵今堂與博古館毗鄰,最初都是作為書房而修建的,後來為了方便起居,又在裏面增修了住人的屋子,一樣分派了人去伺候,只是和內院相比起來,裏面的丫鬟少一些而已。博古館屬顧長清所有,涵今堂則是顧尚書常用。
非但青梅,就連綠珠都有些意外,問金釵道:“你聽清楚了,是老爺派的人?”
金釵點了點頭道:“聽清楚了的,來傳話的是涵今堂的洪媽媽,我認得她。”
Advertisement
綠珠這才相信了這消息。青梅雖然意外,卻也不敢耽誤,叫金釵取了鬥篷來披着,又換了暖和的羊皮小靴。因冬日裏天黑得早,現下已近入暮,外面氣溫愈發的低,她本就是身子虛弱的時候,害怕冷風侵體便将手爐抱在了懷裏。
從琉璃院到涵今堂并不近,青梅眼瞧着天色要晚了,便帶着綠珠匆匆而行,也無暇看暮色中安谧的假山冰池了,心中只是思量顧尚書為何找她——
想來想去,大概也就是永樂公主的事情罷,可這些事顧夫人說也就是了,何必勞動他?難道是為了君離?她雖不懂朝堂上的事情,可顧尚書父子都在朝為官,皇子公主皆是浸染着朝政權力長大的,若真如此,這裏面的水可就深了。
心中思量不定,到得涵今堂,便見裏面燈燭明亮,昏暗的天色中也瞧不清院裏布局。青梅跟着洪媽媽走進屋中,就見顧尚書站在紫檀大案前,半個身子藏在一摞高高的文書之後。
“給父親問安。”她跪在地上,顯得十分恭敬。
“過來坐着。”顧尚書雖然面色嚴肅,語氣卻還是緩和的,他揮手叫人都退了出去,問青梅道:“當年你父親的事情都知道吧?”
青梅萬萬沒料到他會提到這茬,站起身來點頭道:“奶娘都同我說過了。”
顧尚書點了點頭,盯着案上的一份文書幾番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将原先打算說的話給咽了回去,只是緩緩道:“畢竟是在京城中,往後行事切記謹慎小心。聽說你挺得永樂公主賞識,今天還去了公主府?”
得永樂公主賞識?這一點青梅可不敢太拔高自己,也沒敢依顧尚書之命真的坐在旁邊的圓椅上,只是答道:“永樂公主确實召見了我,叫我釀些果子酒給她。”目光偷偷往顧尚書臉上瞟了瞟,心下只是詫異——
明明剛才是提起了父親的事,怎麽現在又不說了?
當年曲衡通敵謀反之事在朝野中鬧得沸沸揚揚,還有人為了給他求情而遭貶谪,過了兩三年才安靜下來。如今事隔多年,由一位政客提及父親的案子,青梅心裏像是有貓爪在撓一樣,可是顧尚書似乎是不打算說了,要不要再提一下呢?
“那便用心去做吧,能得永樂公主青睐是你的機緣。”顧尚書面色不變,轉身從後面的書架上取了一本書遞給青梅,“書法不錯就好好練着。過兩天跟你母親去武安侯府逛逛,楚夫人喜歡行事周全的姑娘。”
這般叮咛囑咐乍一聽便是個慈父的模樣,似乎是很對青梅着想的樣子。可沒頭沒腦的提上了武安侯府,青梅就覺得奇怪了。
不過顧尚書這樣的老狐貍當前,青梅還不敢走神多想,只是乖巧的應下了。鼓了鼓勇氣,她開口問道:“剛才您提及家父,是有什麽事麽?”
“也沒什麽事。”顧尚書揮了揮手,喚了洪媽媽進來道:“天色晚了,送姑娘回去吧。”便由洪媽媽送青梅出門,陪她們往琉璃院而行。
外面天色已經昏暗,洪媽媽便找了盞琉璃燈籠提在手裏。
府中萬物格外靜谧,假山花樹黑睽睽的立在遠處,冰冷的風吹過來時,青梅腦海中更加清醒了起來。沉默行走之間,她不斷琢磨着今天顧尚書的意思。
這麽貿然地叫她過去,又毫不避諱的提及當年舊事,恐怕還是為了父親的事。可他為何又壓下不說了呢?官居尚書之位,顧尚書應該并不會是臨時起意提及過往,可事到臨頭他又壓下不提,究竟是什麽心思?
提起永樂公主的意圖自不必說,武安侯府呢?
武安侯府那是何等人家?勳功卓著、戰績顯赫,武安侯寶刀未老,人稱“兇神”的楚小将軍更是風頭正勁的新秀。若論政事,顧尚書應該是願意拉攏武安侯府的。
可這跟她有何關系?顧尚書叫她博得楚夫人歡心,莫非是有結親的意思?可明顯這種事情上顧榮華才更得力啊,怎麽她也得去博楚夫人的歡心?莫不是武安侯府還有個什麽不起眼的庶子,顧尚書打着他的主意?
果然顧尚書召她上京就沒安好心,青梅皺了皺鼻子,她才不想進那種人家!
侯門一入深似海,顧府尚且讓她覺得拘束,更何況那樣的人家,恐怕是半點開酒館的指望都沒有了!若當真顧尚書存了這樣的心思,到時候她拼着和顧家鬧僵了,也要拒絕此事便是。
是夜北風呼嘯不止,青梅翻覆之間,覺得有必要打聽下顧府在朝堂的處境了了——理清了這些,非但能幫她妥善應付顧尚書夫婦,或許,還能對父親冤案重翻有幫助!
一夜的北風呼嘯,青梅本以為今晨又會有場厚雪,卻未料早晨時雲層散開,倒是個難得的暖和天氣。
青梅按着往日的時辰去流芳堂請安,就見顧榮華已早早的到了那裏,正陪着顧夫人說話呢。青梅向顧夫人問安後叫了聲“大姐姐”,顧榮華也只淡淡應了一聲,過了會兒顧含英過來,正好早飯已經擺好,娘幾個便慢慢用飯。
閑話家常之間,難免說到了臘月裏去拜會武安侯夫人的事,顧夫人便叮囑青梅道:“教你禮儀的何媽媽後天就過來,你跟她好好學着,可不許偷懶。”
“女兒曉得。”青梅既然要探清他們的意圖,自然是應下了,而後問道:“永樂公主的安排不敢不從,趁着何媽媽還沒來,女兒先把器具果子買了預備着,好不好?”
“待會就讓小厮備車,再叫綠珠和金釵玉釵跟着你吧。”顧夫人答允。
“金釵和玉釵還小,出去了反而麻煩,有綠珠跟着就足夠了。”
顧夫人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便轉頭向紅香道:“打發人去問問二郎,他若有空,就照顧着妹妹走一趟吧,我也好放心些。”紅香應聲去了,回來時禀道:“二郎說他今兒閑着,姑娘走前到博古館找他就好。”
青梅表示知道了,而後在心裏捋了捋待會要做的事情——今兒除了買釀酒的器具外,還得找賀子墨問一問顧府在朝堂中的處境。
回到流芳堂後簡要跟許氏說了一聲,青梅便換了另一身裝束,将那華麗繁複的紫金衣換下,另外挑了一套不甚惹眼的襦裙,外面罩了件蔥白色比甲。金絲纏翡翠的翹頭簪也被取下,青絲中只別了一朵精致的宮花。
綠珠不甚理解她的心思,道:“姑娘今兒要出門,怎麽反而選了素淨的衣裳?”
“難道你要我穿着一身惹眼的華麗衣裙,再去店裏選酒缸木勺?”青梅莞爾。如果真是那樣,有顧長清在旁,恐怕沒過兩天京裏就會傳出關于顧府小姐的趣事,顧夫人是絕不會允許這種事出現的。
想了想又覺得還不夠,便叫綠珠去顧夫人那裏尋了個帷帽來戴着,這才往博古館中去。顧長清見是如此,便道綠珠跟着反而不便,叫她回去了。
府外備了一輛寬敞的大馬車,顧長清早已定了親事,兩人又是差了六歲的兄妹,坐一輛車倒也不算太越矩。不過明明備兩輛車會方便些,顧夫人卻叫他們同乘一輛車……青梅忽然笑了笑。
原來今天顧夫人叫顧長清來相陪,是打的這個算盤。
她靠着車廂坐下了,顧長清閑着無事便問她之前見永樂公主的情形,青梅如實說了,顧長清便笑道:“三殿下倒是神通廣大。有永樂公主在,她大概也不會再攔着你了。”
這樣生疏的語氣聽在耳中,青梅不由一怔,沒想到他母子之間的隔閡已深至如此。她略一猶豫,問道:“二哥哥,青梅鬥膽問一句,那天和你大姐姐争吵,是不是為了我的事情?”
顧長清未料她突然提及此事,皺眉道:“怎麽說起這個?”
“二哥哥和姨母這樣的情形讓青梅心裏很不安。”她垂下頭,手指絞着腰間的軟帶,心裏确實是有些愧疚不安的。
馬車輕微颠簸,顧長清瞧着那張清秀的臉,眼臉低垂,櫻唇緊抿,挂着些許失落。他沉默了許久,開口問道:“你難道不介意?”
“為什麽要介意?”青梅仰起臉來,聲音罕見的有些漂浮迷茫,“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更何況姨父身居高位,二哥哥也是前途無量,萬一有個不慎,受累的何止你們。所以,青梅心中也更願意這樣。”
“我知道你喜歡自由,那些約定對你或許是累贅。”顧長清盯着她清亮的雙眼,正色道:“可是,如果他們非但悔了婚約,還想要利用你的婚事呢?”
那清亮的雙眼中陡然有驚惶劃過,似乎是早已有過的猜測被證實,又似乎有些意外,微妙的神情變化盡數收入顧長清的眼中。果然跟他想象的反應是一樣的,顧長清心中苦笑,繼續正色道:“不管你是什麽選擇,我都會幫你。”
青梅十分訝異,脫口問道:“為什麽?”
“忠臣勇将之後,我的表妹,不該被這樣對待。”
堅定的聲音落入耳中,青梅這才想起來他的身份——以公正嚴明而著稱的大理寺少卿。何家稱霸朝堂,釀造了多少冤假錯案,顧長清怎會不知當年冤案中的貓膩?縱然無力抗衡,至少還存正直之念。
她心中忽然湧起莫名的暖意,忐忑問道:“二哥哥,我父親的事情,會有轉機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