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顧榮華道歉
流芳堂裏靜寂無聲,氣氛微妙而尴尬。青梅既然打定了主意,自然不會再像往常那般撒嬌退讓緩和氣氛,靜靜看了顧榮華一會兒,見她并沒有動作,目光便四處游移,狀作欣賞屋內的陳設,卻沒有服軟開口說話。
旁邊顧長清原本就是想讓顧榮華認錯,此時便也不開口,只管鐵着臉站在那裏。剩下顧榮華母女期待落空,尴尬之中一時難以決斷是否真的要賠禮。
流芳堂地下埋着地龍,屋裏還生了炭盆,平日裏溫暖舒适,此時卻讓人熱得煩躁。顧夫人的目光往青梅臉上瞟了幾眼,見她沒有退讓的意思,終究是伸手扯了扯顧榮華的衣襟。
這動作的意思如此明顯,顧榮華不可置信的看向顧夫人,便見她無奈的點了點頭,那目光神情之中似乎還隐約藏着幾分祈求的意思。
顧榮華一張美豔的臉瞬時漲紅,她的身份雖算不上尊貴,但和青梅畢竟有雲泥之別。如今竟然要她向青梅道歉?她狠狠的絞着手裏的帕子,眼中一抹憤恨,然而顧夫人緊緊盯着她,攥着她衣襟的手也越來越緊。
極致的安靜中,顧榮華僵着身子,終究是面向青梅,語氣生硬的道:”方才是我口不擇言,還請妹妹見諒。”那幾個字仿佛是逐個蹦出來的,充滿了不情願。
”哦。”青梅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只冷淡回應。
屋裏一時冷落了下來。青梅暗暗打量各人的臉色--
顧長清似乎是松了口氣,有幾分安慰的看了青梅一眼;顧榮華繃着臉,那一句道歉過後便再也不看青梅,既然已撕破了臉皮,短時間內顧榮華畢竟還裝不出親密的樣子來;顧夫人大抵也是不滿青梅這樣冷硬的态度,連笑容都懶得堆了。
這樣的情形,留下來還有什麽意思?
青梅心裏猶豫了片刻,屈膝向顧夫人道:”姨母,有件事情,青梅想跟您商量。”依舊是乖巧的模樣,只是語氣平淡、态度恭敬疏離,再也沒有了平日裏的軟語撒嬌。
旁邊顧榮華聞言便道:”娘,張媽媽還給我煎着藥,我先回去了。”顧夫人便道:”去吧,好好将養身子。”說着伸手拉青梅起來,臉上也堆起幾分慈和,道:”有什麽事?”
”這段時間受姨母照顧,青梅心裏很感激。不過公主吩咐我來年元夕前釀好果子酒,器具和果子我都采買好了,釀酒事務冗雜,在府裏多有不便,而且也沒個幫手。我想着還是搬出去住的好,不止往來方便,我先前探望的那家人熟悉釀酒,也能幫我一些。”
”這怎麽行?”顧夫人當然不樂意,”你是我的女兒,自然該住在府裏,在外面成什麽樣子?何況過兩天還要去武安侯府,你還有好些東西得學。”
女兒麽?青梅心中冷笑。她只管咬着唇看顧夫人,沉默着不說半個字,神态中幾分執拗。
顧夫人嘆口氣道:”今日的事确實是榮華不對,我也沒料到她居然有那樣的心思。你若是因為這個搬出去了,往後別人說起來,叫我還怎麽做人?”風韻猶存的臉上現出些哀傷與歉然,顧夫人的語氣無比溫柔,”青梅,再怎麽說我都是與你血脈相連的姨母,你當真……”美目微阖,落下了一滴淚。
Advertisement
這帽子一扣,青梅心中微微一驚。剛才确實有些意氣用事,這節骨眼上搬出去,可不正是會敗壞顧夫人的名聲麽?唉,選錯了時機!
當初就該拒絕入顧府的,而今搬了進來,想要不起風波的搬出去,卻是有些難了。青梅心中暗嘆,忙搖頭道:”姨母誤會了,我是為了釀酒方便才想搬出去的。”
”釀酒的事,我會叫二郎幫你。”顧夫人擡頭瞧了顧長清一眼,繼而向青梅道:”我已應了武安侯夫人之邀,過些天去她府上拜訪,你先安心跟着何媽媽學,這件事以後再說好不好?”聲音甚是溫柔,臉上卻隐約篤定,似乎料定了青梅去過武安侯府後就會打消搬出去的念頭,
青梅微微笑了笑,難道她還能說不好,犟在那裏執意請辭?只得道:”全憑姨母吩咐。”
反正有了這次的事情鋪墊,各自的心思彼此心知肚明,往後時機合适了再提時,也不怕抹不開情面了。青梅原先對顧夫人的些微好感和幻想期待早已破滅,而今的顧府于她已無可留戀,她的打算也十分簡單--若顧夫人還存留些善意,她也盡量不去斬斷最後一點點情分,否則,又何必寄人籬下身不由己?
而顧夫人的心思和态度,到了武安侯府裏恐怕便能昭然了。青梅打算配合着去赴宴,而後一探究竟。
旁邊顧長清已閑閑的站了許久,此時見兩人表面和解了,便躬身請辭,青梅也跟着他一同去了。
路上青梅想跟顧長清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兄妹兩個前後腳走在青石路上,綠珠在後面沉默跟随。
到得一處分岔路口,顧長清轉身向青梅道:”今天的事情,你不要太放在心上。”說的是和顧夫人一樣的話,語氣目光中卻隐然擔憂。
青梅笑了笑道:”多謝二哥哥,我明白。”顧長清便叮囑道:”以後釀酒有事盡管找我,可以不必禀明夫人。至于搬出去的事,你還是住在府裏更好些。”說着向青梅微微一笑,轉身走了,留下青梅站在那裏,有些意外。
聽顧長清的意思,往後她就自由了?如果想要出去玩,只要借着釀酒的名義跟他說一聲便好了?青梅不自覺的展顏而笑。
上次借着買酒具的名頭去賀家時,青梅就覺得顧長清有意包庇縱容她,此時真真切切意識到了這一點。想起那天顧長清誠懇的說,無論你如何選擇,我都會幫你,青梅就覺得心中有暖意湧動。
其實在這顧府之中,并非人人可厭,至少還有顧長清,與府中其他人截然不同。
先前的不愉快消去了大半,青梅對顧長清頗為感激。這位大理寺少卿以鐵面著稱,不止因其在公務上處事嚴肅,更因其公正無私,行事向來有原則,由鐵面無情從不護短,如今看來果真如此!
她回到琉璃院中時,許氏已帶着金釵玉釵兩個丫鬟将買來的酒壇都清洗打理完畢。青梅看着那一排整齊的酒壇,心中的煩惱幾乎都抛在了腦後,便專心去打理那些果子。因顧府中并沒有酒窖,少不得騰出一間屋子來布置妥當,再由許氏親自盯着。
隔天何媽媽過來教習禮數,地點就設在杏花館中--前晌由張夫子講授文章,後晌由何媽媽教習禮儀,有空的時候青梅就會照顧那些酒釀。
去武安侯府的日子定在了臘月十一,青梅忙着釀酒的間隙裏抽空想了想,決定多釀些果子酒。到時候給永樂公主送去一些,賀家、伍玉簡家也可送些過去,顧夫人那裏少不得要留幾壺,剩下的麽,還另有妙用。
心思既定,清晨時她差綠珠去博古館走了一趟,顧長清去了大理寺還沒回來,只得先到杏花館去。到得巳時三刻,便有侍書來請她,說是顧長清處理完公務已然回來了。
此時天色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雪的天氣。青梅來到博古館中時,顧長清正在書房中鋪了筆墨寫東西,聽過青梅的打算後,他便叫侍書安排車馬送青梅出去,再叫綠珠陪着--那天顧榮華鬧過之後,顧長清對綠珠倒是信賴了一些。
因天陰欲雪,顧長清便囑咐青梅路上當心,早去早回。
今兒是臘八,京城各家各戶都熬了臘八粥喝,而各處佛寺也借着佛祖成道的節日向衆人放臘八粥,街上會比平時熱鬧,自然也更亂一些。
青梅到得府門口時,已有輛馬車等在那裏,趕車的小厮雖然是一身普通的短打扮,瞧着卻是機靈強健。
外面空氣愈發清寒,馬車緩緩行駛時,青梅掀起側簾看外面,就見空中零星的飄下些雪花,夾在在寒風中刺骨的冰冷。
她此次出府,自然不止為了采買酒具果子,是以馬車出了巷口便直奔崇仁坊,到得那裏接了賀子蓮,小姐妹倆便往街市上去了。
離晌午還有些時間,青梅為了不耽誤事情就先去了上次那家賣瓦罐瓷壇的小店。此番沒有顧長清在身側,青梅又是戴了個其他樣式的帷帽,那掌櫃起先沒能認出她,等青梅開口挑器具時才分辨了出來,不由笑道:”姑娘來了?上次那些用着可還順手?”
青梅點點頭道:”伍大人那裏沒問題吧?”
”哎喲,伍大人看了那字條高興着吶。”掌櫃引着青梅往後院走,”他料定了姑娘還會來店裏,叫我又燒制了些,這不正在窯裏呢。”
”果真?”青梅喜出望外,問了問他都燒了哪些東西,大多都是合用的,便叫他燒好後送往顧府。
出得店門,青梅越想越覺得伍博仁這人實在有意思,便往附近的酒館打了兩壺好酒,專程去了趟裏仁坊。不過她并沒敲門去拜訪伍博仁,只是寫了個紙條将酒壇放在伍家門口就走了--
一則是青梅和伍博仁有幾分忘年交的意思,伍博仁如今又是個老頑童的性子,無需虛禮;再則也是時間有限,難得外面熱鬧,她還想和賀子蓮多玩會兒呢!
裏仁坊外有條八橋街,兩邊攤鋪林立,賣各色地道美味的小吃,小姐妹倆讓馬車在外面停好了,便帶着綠珠直奔街上尋訪各色美食。
天空中薄雪依舊飄落,三個人連同小厮鑽進一家店裏欲待嘗嘗街上出名的羊肉泡馍。小店內霧氣蒸騰生意紅火,綠珠和那小厮一處坐了,青梅和賀子蓮一桌,正閑坐着等飯食時,眼尖的賀子蓮忽然指着對面的書肆道:”咦,那不是我哥哥麽,旁邊那位姑娘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