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林海和賈敏都非是迂腐之人,不會因為女兒跑跳而皺眉,認為女孩子就該守着誡子書,誡女書那樣做個安靜地淑女才不丢人,否則也不會給黛玉自幼聘請名師,充作男孩兒教養了。
當然,他們夫妻也沒想着教養出一對兒離經叛道的兒女來對抗封建教條,更何況,他們覺得君子的操守,女子好的教養,這些是該刻進骨子裏的常識。
只是不該被這些條條框框左右了自己的行為,壓抑了自己的本性,就比如,淑女和君子在自己親人面前也是可以放松自己的本性。
若是在自己家人的面前,都不能放松展露本性,那就只能說明家裏有人讓你感到了不安,這個家就已經沒有了它該有的意義。
看着跑遠地兒女們,林海上前溫柔地牽住賈敏地手道:“夫人,謝謝你為我生下這對兒兒女,每日辛苦操持家務。”
賈敏臉上本就沒下去地紅暈,此時更紅了,但心裏甜滋滋地,有時候,女人,你給她千金萬銀也未必有丈夫一句理解的話讓她來的感動。
此時的賈敏覺得自己這輩子值了,多少男人看着自己的妻子生兒育女,每日忙碌,不僅是為自己的兒女操心,還得應付後院的莺莺燕燕,卻仍覺得那是應該應分的。
賈敏抽了抽自己的手,小聲地道:“外邊兒呢,後面還有下人,也不害臊?”卻也沒有想着真的把手抽回來。
她知道,有的時候,作為女人,你該軟的時候,千萬不要剛強,你得讓他知道,你的不易,你的委屈和你的柔弱。
男人嘛,哪個沒有點兒大男子主義,覺得自己得護住自己的女人,但是,一旦他覺得你不需要他保護的時候,也許他就想要去保護需要他保護的人了。
林海不是聖人,不納妾也不是他不好女色,只是他明白自己的責任,知道女色乃是亂家之源頭。
當然,一直不近女色也是因為賈敏好顏色、好才情,又正是林海心頭好的那一款,再加上高情商,這才心甘情願守着賈敏一人,愛她至深。
此時,看賈敏那副欲拒還迎的樣子,再加上體內毒素清理幹淨後,賈敏宛如二八女子一般的容顏,林海感覺到一陣繃緊。
勉強壓下蠢蠢欲動的瘙癢,林海啞着嗓子道:“自己的家裏,還不許我摸自己夫人的手?那回房後,夫人與我月下對飲兩盅可好?”
賈敏臉紅似滴血,說了一句:“我哪日不許老爺進房了?”說完,抽出自己的手,提着裙擺追着自己女兒向花廳方向小跑。
林海感覺嘴裏一陣幹燥,擡頭看了看太陽,這日頭走的有些慢啊~不過,今兒不僅是兒子生日,也是團圓的日子,可以忍耐的!
Advertisement
因林瑞瑾只是個小孩子,又只是個四歲生日,這還是因為團聚,所以賈敏準備了一桌豐盛菜肴。
林瑞瑾端起茶杯,先敬了父母,又和黛玉一起,分別為父母夾了菜,感謝生養之恩後,這才端起長壽面吃掉,林海和賈敏的眼角有些濕潤。
夫妻倆感恩上蒼,賜給他們一對兒好兒女,女兒乖巧聰慧,兒子活潑健康。
林海仍然叮囑道:“瑾兒既然知道先敬父母生養之恩,日後就該好好孝順你的母親,我們也不指着你封侯拜相,光耀門楣。”
“學識上,兩位道長所教,足夠你們受益終身,為父或許也未必比你們懂得多多少,也沒有什麽可教導你們的。”
“只是家中蒙聖上恩典,擡為滿洲正藍旗,為父如今身為揚州巡鹽禦史兼黜陟使,為三品官,算是一方封疆大吏。”
“瑾兒,不管你是否是奉旨進宮讀書,明年之前,你都要去京城,因為你姐姐勢必是要進宮參加選秀的。”
“你作為林家兒郎,可以不出息,但必須有擔當,能為家裏的女眷挺起腰,而不是靠着家裏的女性幫你直起腰。”
“索性,瑾兒是去讀書而不是做伴讀,為父在這個位置,別人多少都要給兩分面子,而我們也沒想着玉兒為家裏掙榮耀,所以,你們也沒必要卑躬屈膝地讨好他人。”
“玉兒也不要慌張,雖然如今為父不能跟先前一樣為你辦免選,但林家女不為妾的規矩,皇上也是知道的,到時候應該會讓你回來自行婚配。”
“所以,你們只要記得,做事的時候,一定對得起自己的心即可,日後遇到碰觸良心底線的事情,便是再大的利益,也不能碰。”
林瑞瑾放下手裏的筷子,起身行禮道:“兒子謹遵父親教誨,日後定當銘記于心,萬事以心為準則。”
林黛玉也起身行禮道:“女兒謝父親提點,會時時警醒自身。”
賈敏道:“玉兒,以後要做什麽或遇到不懂的事情,多跟你身邊兒的兩位嬷嬷商量,必然不會吃虧的。”
“瑾兒,你為男孩兒,母親一個婦道人家,就不亂插嘴了,你只記得,咱們沒事兒的時候少惹事兒,但有事兒的時候也別怕事兒,咱們家也不是好欺負的。”
黛玉和林瑞瑾又行禮表示受教。
賈敏為父子三人各夾了一筷子菜,柔聲道:“咱們一家四口在一起,很不必那麽多裏,都坐下吃飯吧。”
餐後,四人坐在一旁消食,由着下人收拾餐盤,林海說道:“瑾兒生日,雖然并未大辦,但這些年,你們幹爹幹娘也都沒少惦記你們,明日早起,你姐弟就去你們幹娘府上請安去吧。”
林瑞瑾點頭道:“過會兒我就給幹娘府上遞帖子,明天早上就去,下午,讓姐姐幫我準備準備禮物,也讓伊哈娜嬷嬷和雅爾檀嬷嬷幫着掌掌眼。”
他知道,這是父母打算讓他開始逐漸鍛煉了,也是歷練黛玉,同時讓黛玉和兩位嬷嬷多多磨合,得到嬷嬷們的指點,和嬷嬷關系親近。
若無意外,這兩位嬷嬷日後就是黛玉的陪嫁嬷嬷了,而兩位嬷嬷出自慈寧宮,又是皇上禦賜的,只要她們真心相護,就算是宮中的娘娘們,也是不敢過于為難的,否則就是打太後和皇上的臉面。
兩位嬷嬷無兒無女,林家承諾,願意為兩位嬷嬷養老,黛玉和林瑞瑾平日裏對兩位嬷嬷也是以晚輩自居,林海賈敏也是以禮相待,至于給兩位嬷嬷整個後人什麽的,還是算了。
在宮中生活了半輩子的兩位嬷嬷,對林家的生活氣氛很是滿意,又是代替皇帝的眼耳過來的,本就是要一直生活在一起,自然是更滿意了。
兩好嘎一好,彼此都往好了處,這關系自然是親近的。
腸胃得到緩解之後,林瑞瑾喝了一口茶,又問道:“聽說幹娘家的二姐回來探親了,那到時我和姐姐是稱呼二表嫂還是叫琏表哥二姐夫?”
賈敏一頓,這個還真是個問題,之前林瑞瑾和黛玉随着兩位道長閉關學習,賈瑚、賈琏以及劉家的另外兩女一子的婚禮,他們都只是送了貼心的禮物,人卻沒去,也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黛玉想了一下說道:“女子畢竟是出嫁從夫,而且,咱們未來去了京城也是要多打交道的,該是從琏表哥這裏論的吧?”
林海點頭,又瞪了一眼明知故問,就是為了逗妻子的兒子,林瑞瑾吐了吐舌頭,賈敏立即知道自己這是被兒子戲弄了,氣得輕拍了林瑞瑾一巴掌。
林瑞瑾假裝自己受到了嚴重傷害,往椅子上一攤,伸着舌頭喊自己受了內傷,氣得賈敏叫上黛玉一起收拾他,知道林瑞瑾受不得癢癢,又不能還手,只能讨饒。
林海一點兒也不心疼他,在一旁一邊喝茶,一邊笑看着妻兒玩鬧,不僅不去援手,還在一旁加剛:“這混小子就是欠收拾,活該!”
氣得林瑞瑾是眼淚汪汪地看着他,控訴他的無良和不講義氣,林海卻很淡定地無聲道:死道友不死貧道啊,兒子,學着吧!
第二日一早,黛玉和林瑞瑾坐着馬車來到墨軒書苑,拜見了劉家夫妻,又和劉家哥哥劉毅夫妻還有過來的賈琏夫妻互相見了禮,拿出準備好的禮物送給衆人。
賈琏夫妻這次過來,就是因為這個月月底,老丈人五十整壽,當年成親,因隔得遠,也沒有正兒八經地陪劉氏回門,這才特意告假過來。
劉家擺了宴席,因都是自家人,也沒有避諱什麽,就都在一個桌上沒有分男女,哪只,琏二嫂子和劉家大嫂都因為一道清蒸魚幹嘔,急忙叫來大夫,竟是雙喜臨門,都有了身孕。
林瑞瑾和黛玉看幹娘有些忙亂,于是說了要回去幫着取來養身的藥丸,就先告辭離開了。
出了劉家大門,林瑞瑾看了看天色對黛玉說道:“姐姐,天色還早,琏二嫂和大嫂剛懷孕,我們不如直接到廟上為兩位嫂子和兩位侄兒求上一道護身符?”
黛玉有些意動,這時代女子出門不易,便是開明如林家,那一年中也是難得有出門的機會,她知道這是弟弟想找個由頭帶自己透氣兒,于是,黛玉看向了這次陪她出門的伊哈娜嬷嬷。
伊哈娜嬷嬷摸了摸黛玉地頭,溫和地說道:“我滿人家的姑娘沒有漢人家的小姐那麽大的規矩,大姑娘只要不出格,是不要緊的。”
這大概是林家對于擡入滿軍旗後最滿意的一點了,黛玉道謝之後,對着林瑞瑾點點頭。
林瑞瑾交代了一個小厮回去取來家裏跛足道人煉制的養身子的藥丸給劉家送來,順便跟自己的父母交代一聲自己和姐姐要順道逛一下金陵城。
小厮領命,騎馬回府,林瑞瑾又讓馬車往金陵城外雞鳴寺,這是一座古剎,香火很是旺盛,每日都有大批地香客過來上香祈福。
林家在雞鳴寺跟前有一院落,主要是用來在每年落雪、年節、家中主子們過生辰又或是家中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直接方便施粥積福。
平日裏,賈敏帶着黛玉過來上香的時候,若是天色晚了,就會在這邊兒留宿,所以,林瑞瑾告訴賈敏,自己帶黛玉到這邊兒上香,意思就是今晚兒不一定回去。
林瑞瑾和黛玉過來換衣服,正好趕上林家因林瑞瑾生辰,布施三天粥食,幹活的小厮見到自家馬車,正要過來行禮,被林瑞瑾打手勢叫停,直接打開中門進了院子。
這邊的管事跑過來,林瑞瑾道:“去說一下,因琏二嫂子和大嫂有孕,林家為祈福,再加十日,希望兩位侄兒平安健康。”
管事的趕緊答應道:“正好莊子上新米到了,也不用去糧行現買,少爺和小姐放心,老奴一準兒搬得妥妥的。”
林瑞瑾笑道:“您老是府中的老人,向來是穩妥的,自然沒有什麽不放心的,那您自去忙吧,我和姐姐過會兒要去山上為小侄兒們祈福,您再幫着備好香燭。”
半個時辰後,兩人帶着四個小厮、四個大丫頭來到雞鳴寺山腳下,就見山門前圍了很多人,将山門都堵死了。
就在林瑞瑾打算讓人去看看怎麽回事兒的時候,人群喊了一聲:“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嘩啦一下全都散開了。
林瑞瑾見黛玉面露不忍便下了馬車,正好系統提示他,前面有個叫馮淵人瀕死,救治可得5000經驗值。
看來這叫馮淵的人,應該是個稍有身份的人,因為五千經驗值算不得多,不過蚊子腿兒再瘦那也是肉不是?
他原本雖然因為末世時的一些事情,是不願意多管閑事的,只是如今,姐姐想救人,自己又能順手摟些經驗值,就當日行一善吧。
林瑞瑾走到近前,就見一渾身是傷,穿着下人衣服的老仆在一頭部流了滿地血的公子哥身邊叫着:“少爺。”
另一邊兒一個不超過十五,長地人模狗樣,略顯輕佻地圓潤少年強摟着一哭泣地少女,耀武揚威地說着:“揍,給少爺我繼續揍,娘的,小爺看誰這麽不長眼的,敢跟小爺搶女人?!”
旁邊兒少年的仆人苦苦勸着:“少爺,您先回去躲躲吧!”卻被少年一腳踹開,還被罵了一通,只能趕緊讓人回府通知太太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