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薛家雖然進京有了名頭,但仍顯得很是倉促,趁着薛蟠養傷地時候,薛姨媽聽寶釵地話,勻出一部分産業給了族裏,又變賣處理了一些當地的鋪子,錢回來後,也送給族裏添了些祭田。

甄家倒也沒多想,只以為薛家背叛盟約,害怕他們家報複,所以只是趁機收了薛家的一些産業,順手狠狠地壓價。

林瑞瑾也借機收了一些留着練手和零花用,不過,他還從林海那邊兒要來了二十萬兩銀子,從賈琏那邊兒收來了不少好的田莊鋪面。

咱們不說林海和賈敏慣孩子已經不像話了,二十萬兩銀子就敢直接給四歲的兒子去“創業”,單說賈琏這次也趁機發財了。

賈琏這次過來,還有個原因是受到了賈珍和賈瑚地交代,過來處理豪奴。

寧國府那邊兒還好說,人家就賈珍地一言堂,寧國府那邊兒有賈珍地印信,很容易就将人處理了,收回來被貪污的田産地鋪,直接把地契給帶回去就好。

至于後續派誰來,還是處理掉,那都是賈珍自己的事情,可榮國府這邊就有些問題。

守着榮國府老宅的是金大管事一家,這一家人雖然名義上是賈代善留給賈瑚地家奴,但他們有一女,被老太太提為貼身丫鬟,賜名鴛鴦。

所以,這金家其實是老太太地人,幫着老太太在祖宅這邊兒摟錢貼補二房,賈琏直接将金家貪污地證據連帶着金家人一起送去了衙門。

這邊兒的下人也因為金家借着老太太地名義,給收攏了,賈琏着急回去,也沒心思細查,除了賈瑚交代地兩家,剩下的直接送官的送官,發賣的發賣。

但是,抄出來的幾十萬地莊鋪什麽的,賈琏只能直接處理了,否則回去,這些是誰的還不一定呢。

因為急着出手,價錢自然低了很多,這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半賣半送給了林家,但是,林海和賈敏不好接手,幹脆就當做給林瑞瑾和黛玉置辦零花錢了。

賈琏帶着将近五十萬兩銀子,直接回了京城,妻子先留在岳家養胎,等足了三個月後,再跟林瑞瑾他們回京。

快馬加鞭,賈琏一路緊趕,五天就到了京城,途中差點兒累死兩匹馬。

此時的榮國府已經亂套了,因為老太太史氏受不了,自己多年在賈家收來的錢財全都化作泡影,正在尋死覓活。

賈赦經過賈瑚地提點,做孝子的同時,也不許賈政上工,命人幫賈政告假,在家裏看顧着母親,至于原因就是,怕一個人看不住,老太太再想不開。

Advertisement

而賈瑚借機拉着賈珍,直接抄了賴嬷嬷地家。

賴嬷嬷本是史氏地陪嫁,後嫁給了賈代善地貼身小厮賴升,生下了賴大和賴二,只是賴升跟賈代善上戰場的時候,救賈代善去了。

賈家感謝賴家,史氏更是信任賴嬷嬷,跟金家一樣,賴嬷嬷一家子也是史氏摟錢的幫手,只是,賴嬷嬷地兩個兒子賴大和賴二,分別是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大管家。

賴大和賴二借着幫史氏摟錢的機會,自己也順道摟了不少,再加上一番經營,家裏也算是豪富,平日裏也是使奴喚婢的。

後來,賴家借着賈母五十大壽開心的時候,花了三千兩銀子,把榮國府和寧國府後面,大小跟寧國府差不多的破敗院子買了下來,收拾地幹淨寬敞。

賴大的兒子、賴嬷嬷的孫子賴尚榮,落草時就得了史氏的恩典去了奴籍,自小跟個少爺似的金尊玉貴地養大,比賈琏也不差什麽,至于賈琮、賈環之流,更是沒法兒比較。

到了前年,賴尚榮二十歲的時候,史氏又命人幫着給賴尚榮捐了個縣令,如今也是官身了。

賈瑚和賈珍趁着賴嬷嬷在史氏跟前賣好的時候,直接帶人抄了賴家,在裏面找到了不少賈家兩府禦賜卻已經報損的物件。

另外,賈瑚還發現不少跟自家庫房裏的物件兒一樣的雙胞胎,開了自家庫房才發現,自家的竟然是贗品。

只是賴家得了消息哭訴到史氏跟前,賴嬷嬷老淚縱橫,史氏心軟,死活不許賈赦他們講賴家送官,不然就一頭磕死在賈赦面前。

這年頭,皇上號稱以孝治天下,孝子大過天,逼死老母/老祖母地罪名,賈赦也好,賈瑚也罷,他們都背不起。

最後,兩邊兒各退一步,賴家所有的東西抄沒,賴家的院子就當是償還那些對不上的帳了,其實大家都知道,賴家是替史氏背了一部分黑鍋。

史氏自然是不願意的,哭嚎着賈赦不孝,讓賈瑚把榮國府抄沒地東西交到公裏,歸她處置,賈政夫妻也在一旁添火加油,但這就是扯淡了,賈瑚豈願意白忙活一場?

只是沒等賈瑚說話,賈琏正好到家了,還拿到了史氏授意出賣一部分祭田的信件,以及王夫人跟薛姨媽研究購買賈家祭田地價位的書信。

史氏臉色慘白,這要是被傳了出去,足夠賈家族長出面給休妻文書了,因為,祭田是一個家族的根本,除了族長,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動祭田,嫁進來地女人更沒有資格。

當然,因為這祭田只要不是犯了滅九族的大罪,就是抄家都不在抄沒範圍,所以一般來講,作為給家族留條後路,世家只有每年填祭田的,沒有往外賣祭田的。

史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賈琏又将這次金陵發生地事情,原原本本的當衆說了出來,史氏不停地讓賈琏閉嘴。

原本一直窩窩囊囊地賈赦,此時眼睛都紅了,他就是再不濟,那也是老太太佟氏教養出來的,自然明白這是抄家滅族地大禍。

賈赦流淚問道:“老太太,我素來知道,自己因為是祖母養大的,你跟祖母不對付,看我也不順眼,卻沒想到,您這麽盼着我去死,背着我拿我的印鑒幫賈老二幹這丢腦袋的事兒。”

“成了,賈政飛黃騰達,出事兒了,還有我這個傻逼跟賈珍那二愣子頂着,兩個國公府遺留的面子在,賈老二頂多丢官了事兒,真是個好算計!”

賈珍其實還是沒太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只是隐約覺得自家又被算計了,再加上老爹交代的,讓他跟着大方賈瑚走。

所以,這會兒也放棄看那一摞子剛搶回來的好東西明細,直接問道:“瑚兄弟,那咱們怎麽辦?”

賈瑚冷笑道:“怎麽辦?涼拌!要想活命,就趕緊進宮請罪去,看看皇上怎麽說吧!”

史氏當即尖聲道:“不行!你個畜生,你就只顧着你們大房,這要是捅到皇上那裏,你二叔就完了,以後寶玉也毀了,你們前腳出去,我後腳就撞死到門前的大獅子上去!”

賈瑚撩了一下眼皮道:“如今小命都不保了,誰還管得了別人?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個人顧個人吧!”

史氏拄着棍子走過來,作勢要跪下道:“瑚哥兒,看在祖母地面上,也看在賈家老祖宗的面上,這事情就別說了,反正也過去了,大家不說,誰又知道呢?”

賈珍也看向賈瑚問道:“瑚兄弟,一定要去請罪?”

賈瑚給賈琏打了眼色,兩人扶起了賈赦準備往外走,邢氏也趕緊抱起賈琮跟在賈赦身後,賈瑚這才說道:“珍大哥哥,你呢,要是信我,就趕緊跟着一起去。”

“要是想要保命,記得一會兒去将早年寧國府地欠條找出來,帶着剛剛得回來的東西去戶部銷賬,正巧今年山東旱災,莊稼幾乎顆粒無收。”

“聖上為了赈災銀兩,已經愁的幾次龍顏震怒了,這時候還欠款,再說,你家本來早就想要還了欠銀,只是,二大伯母一直身體不好,家裏的事情都交給了管家,結果養了碩鼠,一直入不敷出。”

“這次我聽聞聖上為了百姓茶飯不思,想着變賣家産還了欠銀,也算是為君分憂,你聽了之後,也想一起盡忠,哪成想,庫房中一半以上都是贗品,這才發現了奴才們中飽私囊。”

“如今找出了碩鼠,有了銀子,這才趕緊還銀消了戶部的帳。”

賈珍還是有幾分小聰明地,再說,整個寧國府都是他的,他真不差這些本就是意外之財的錢財,當即道:“我這就拿了欠條,再取了銀票跟你走。”

賈瑚揉揉腦袋罵道:“糊塗!記得,抄出的東西連帶着明細,再加上你家中庫房裏的家具什麽的,一起合算了銀子送去,就是差了一星半點兒地,也跟皇上說,等變賣了莊子就補齊,記得,你之前是沒有銀子還錢!”

至于後面史氏哭罵,這會兒誰又在乎呢?至于什麽四王八公,同氣連枝,賈家不該私自還銀,賈瑚等人更是不理。

賈赦、賈瑚、賈琏連帶着賈珍,換了衣服,帶着十來輛馬車浩浩湯湯地去了戶部,将東西交給了等着的四貝勒之後,又去了宮中求見皇上。

途中,賈瑚對一輛車中的賈赦和賈珍道:“窦娥冤屈天下知,孟姜女地丈夫能被世人記得,那都是因為會哭地孩子有糖吃,咱們家,被奴才偷得就剩表面光鮮,又被遠處地族人蒙蔽,很是該哭!”

賈赦和賈珍天天沒事兒就跟着戲班子轉悠,聽了賈瑚地話之後,立即秒懂。

只可惜,賈瑚是因為知道這倆一個比一個棒槌,教導多了,怕會适得其反,人家康熙之所以稱為千古明帝,自然有一番自己識人地本領,是真情實感還是照本宣科,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賈瑚要是知道,自家老爹還有賈珍地所謂有感而發是這麽丢人的,他一定會穿回來這時候,好好給自己兩撇子,再好好地講明白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可是,他不知道啊,幾人進宮,康熙自然是早就知道事情的原委了,也知道,這裏有什麽事情,不過,卻很感動賈瑚一心為公,為了給自己解憂,這才出手折騰自己家。

所以,賈瑚之前的作為,其實就是做給史氏看,順便糊弄家裏的兩個傻子,他跟賈琏早就偷偷地見過了康熙,也研究了一下怎麽還款的事兒。

賈赦等人行禮之後,康熙叫起,問:“愛卿們過來求見朕,這是有事兒?”

賈珍作為族長,先是按照套話說了一下,自己等人雖然沒什麽本事,但也想為君分憂,知道皇上為救災銀子發愁,所以把家裏的欠賬先還回來。

康熙一番褒獎之後,賈赦一抹臉哭得那叫一個難看:“哎呀,皇上伯伯,您是不知道啊,奴才算是被家裏的奴才坑苦了,要不哪用得着天天裝得人五人六的,卻欠了一屁股債。”

這話把康熙噎得,哪個大臣跟他說話是這麽說的?賈赦卻繼續道:“奴才想買兩個角兒給自家戲園子漲名氣,還得算計着花,我們家那些奴才都幹去極味樓包場子了。”

“然後,家裏那些族人也是不省心的,我們在京城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得罪了哪個皇親國戚掉腦袋,人家卻在老家整了個什麽四大家族,還有護官符呢,那日子過得叫一個得。”

“當地官員不敢動這四大家族的人,否則,官兒也別想做了,可能家眷都得跟着遭殃,再加上老親甄家給護佑着,那日子過得奴才都羨慕!”

“要不是他們是打着奴才的旗號,奴才都恨不得也去過過那橫着走的生活。”

康熙深吸一口氣,按着自己額頭地青筋安慰自己:人家是還錢的,這錢不好要,好容易撕開個口子,自己就忍忍就好了!

此時的康熙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這欠錢地都是大爺,要債地就是孫子,便是皇帝也跑不了要債難。

賈赦是越說越開心,賈珍虎了吧唧地跟着煽風點火,而且,這倆人還記得在車上的時候,賈瑚告訴他們哭得重要性。

兩人訴苦,每說幾句,就會想起來哭兩聲,康熙地臉色都青了,原本打算過來跟皇上彙報賈家欠銀的核算結果的胤禛,聽了梁九功地暗示之後,果斷地先撤了。

至于聽到聲音,對胤禛投來求救信號的賈瑚兄弟,胤禛選擇假裝沒看到,要不一會兒打發了賈赦和賈珍之後,誰來當出氣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