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賈府傾終成眷屬

熱熱鬧鬧慶賀了新春,新的一年裏,賈家眼看着一日不一日,到了春末,便有人揭發賈家男丁淫樂無度,孝中娶親,貪贓枉法,包庇殺人等多項罪名,賈家頓時如驚弓之鳥,上下竄動想要保住命保住富貴。

只是如今皇帝已經取得了軍中大權,太上皇亦是沉疴日重,不甚清醒,皇帝終于下了決心,如何還有生門?

賈家自然沒忘了林如海這個皇帝跟前紅人的親戚,只是林如海深知此次賈家是逃脫不得,不敢多插手,只是提點了賈家賈政,只是賈政是個迂腐的,哪裏想得明白林如海的明喻暗喻,只當是自家落了難,別家便避之不及了。

王子騰倒是願意拉把手,只是是要出價的。別瞧此時王家還穩,皇帝正等着王家出手,正好和賈家一網打盡呢!如今最先倒了甄家,薛家也已經七零八落了,只剩下賈家和王家了。

大廈将傾救不得,林如海也只能掩面嘆息罷了,賈家人的靈秀,全生在了女孩兒身上,男子竟然沒有一個頂用的,想救也無門。

賈家人還不知自己處境,竟然想着讓老太太以國公當年在軍中的威勢挽救,老太太一日日受着刺激與折磨,不久便駕鶴西去,賈家哀鴻遍野,沒想到此時家中的頂梁柱也倒了。

皇帝或許就是在等這個時候,他當然要摧毀賈家,但是不能對功臣遺孀如何,不然會寒了其他人的心,于是便一直拖着,并沒有大動作。

皇帝賜了賈母奠儀,以示哀榮,不料竟然被賈家當成皇帝要網開一面的信號,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報喪的人将信送到林家以後,林黛玉的心情頗為複雜,這個老太太确實是惹她厭煩過,可是在賈家,她也是為數不多真有心對她好的人之一,給過她如老祖母一般的溫情與疼愛。人已逝,過往的總總不好與矛盾都被悉數弱化甚至忘掉,記得的只有種種好處了。

林黛玉帶了孝去賈家哭了一會喪,對賈家的亂象更是無語。雖然有王熙鳳大力整治,但是還是免不了有下人偷了東西跑了,想來王熙鳳也是有心無力,如此一來,賈母的葬禮竟然還比不上當初秦可卿了。

賈家亂,林如海便不許林黛玉肚子上門去給賈老太太哭靈,每次都是親自跟随前往,不需下人離開林黛玉半步。

混亂和熱鬧中,總算是将賈母下葬了,林黛玉也覺得松了口氣。

在葬禮上,林黛玉見以往的姐妹已經零落得不成樣子了,只剩下一個賈惜春木着臉站在那裏,不免又要心裏感傷。只是看到賈寶玉,更加如失了魂的木偶一般,随着令官的指示而麻木得動作,看到林黛玉,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

林黛玉問了林如海,林如海只道,皇帝等着一日等了許久了,已經是回天乏術。

對此林黛玉心裏明白,但是心裏想着,如果賈家真的被抄家,到時候她還是要去将有些人買回來,不能讓她們零落在外。

對于功臣,皇帝也算是給足了面子,或許是已經等了這麽些年,再多等些時日也無妨,皇帝足足等到了賈母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動手,命人徹查賈家。賈家連甄家都比不上,輕輕一翻就是焦黑一片,都無需刻意去尋找證據,無數人直接送上證據來,許多人哭訴都是被賈家害了的。一時之間,賈家是牆倒衆人推。

拿足了證據,皇帝直接命人去綁了賈家的人,一個都不肯放過,一時之間哭爹喊娘者不計其數。

林如海知曉林黛玉還是關心賈家,只讓她不要太出頭,一個女孩還是行事不方便,将身邊得用的人撥了兩個給林黛玉,林黛玉又要了一些銀子。

賈家的罪名主要在男丁以及王熙鳳和王夫人身上,其他人等倒是不太相幹,但是女人們都是要重新被賣掉的。

林黛玉先着人去找了巧姐兒,巧姐兒果然被王熙鳳托付給了她的兄弟王仁,只是王家不就也要敗了,而且王仁确實是忘仁義之人,竟然将巧姐兒賣到了花街柳巷,這可是他的親侄女。

幸虧林黛玉去的人及時,将驚魂不定的巧姐兒救了下來。

賈府抄家兩日後,官府扣押了與賈家罪名有關的人員以及嫡系男丁,至于下人們,重新被官府發賣,而如惜春與賈環之流,因不是賤籍,又非罪人,便直接被丢出了牢房,便不再理會。

林黛玉的人找到了賈惜春和賈環,賈惜春命人看好了,可不能再讓她跑了,只是她一心向佛,倒是個難辦的事兒。賈環這個人林黛玉瞧不上眼,只是他也是自己母親娘家的一絲血脈,不得不安置了。

兩日後,賈家原來的下人被發賣,林黛玉将平兒、鹦哥(紫鵑)等人買下,讓平兒繼續伺候着巧姐兒,趙姨娘便直接讓跟了賈環去了,趙姨娘走之前還想找林府要一筆錢,倒是賈環把她拉走了。林黛玉不知道的是,後來不知道是真的王熙鳳去閻王那裏告了狀,還是報應,趙姨娘突然口舌潰爛,吃不了任何東西,餓死了。

李纨與賈蘭運氣還算好,因皇帝念他們孤兒寡母,并沒有為難,甚至給了李纨嘉獎,所以他們的日子倒是不用林黛玉多擔心。

想來想去,林黛玉也只能将巧姐兒交給賈惜春,如今,也只有惜春這個姑媽有身份管管巧姐了。

林黛玉剛開始與賈惜春說話時,被她那些佛經偈語堵得說不出話來,只是如今看到巧姐,賈惜春倒是有些動搖了。

賈惜春本來想帶着巧姐兒跟李纨母子一同過,只是李纨不太肯,倒是将賈惜春氣着了。賈惜春倒是來了一些氣性,立誓自己不嫁也要将巧姐兒養大。

其他的人被判了刑,賈寶玉倒是全須全尾地出來了,只是沒人見到他,他便自己飄然若去,不知道去往了何方。

賈家之後是王家,只是王家略好些罷了。

史湘雲還是不免走向了她自己的命運,此時林黛玉也遠離京城,竟然是鞭長莫及了。

等王家之事過去之後,這一年年底,林如海便乞骸骨辭官,林如海的說辭自然是無人相信,才生了雙胎子的林大人,竟然說自己年事已高?真是笑話,若是如此,這滿朝文武的官員,至少有一半要遞折子回家養老了。

皇帝盛情挽留不得,便開了“聖恩”準了林如海的請辭,于是林如海成了第一個頂着滿頭青絲說乞骸骨還成了的大官兒。

林如海也明了如今的情勢,皇上積威日重,往日用自己,一是因着自己的才學,另一個也是為了平衡朝中勢力,自己畢竟是在先皇手中考中探花,得了官職的,怎麽瞧都是先皇派。若是還死皮賴臉地留着,說不定哪日,皇帝便要将矛頭對準自己了。

而且林如海瞧着雙胎兒子日漸長大,邊想着含饴弄兒,與荀樂绮過那神仙日子去。

辭官後,林如海帶着妻兒隐居安遠鎮,如今安遠鎮也算是政通人和,頗為安寧。

一年後,林如海嫁女。

在林如海辭官歸隐後,荀家人便迫不及待地來商議婚期了。

一年前訂了親,雖說過兩年娶親,但是準備娶親也是需要大半年時間的,所以荀家才迫不及待地上門了。

雙方你來我往拉鋸了好幾輪,才敲定了來年九月裏的日子,到那時,正值金秋,瓜果豐盛河滿肥魚,而且正秋高氣爽,即便是穿着厚重的禮服,也不必擔心太熱。

定下時日之後,林如海便開始收羅各種珍奇。然後将以往收藏的珍貴木料拿出來,請了工匠打造嫁妝。說來世源山莊更多奇珍草木,只是林如海想閨女的嫁妝一針一線都要出自林家,所以沒有用荀家要從深山老林中挖出來的大樹。

時間如拔高的竹節,一日一日地,就到了出嫁的日子。

此時林家也已經是賓客盈門,處處張燈結彩,流水的賓客前來賀喜。

除了林如海的一些故交舊友不辭辛苦遠道而來,還有一些是附近的鄉紳,林如海雖然是辭官,但是走之前留下了官聲,還得了皇帝的金口誇贊獎賞,附近的鄉紳還是十分想跟林如海攀交情的。

林如海也是滿面紅光,雖然舍不得林黛玉,但是女婿表現良好,親家也離得不遠,林黛玉可時常回娘家,倒也不十分感傷。

荀樂绮陪着林如海應酬客人,兩個小鬼頭雙胞胎如今卻安安靜靜地陪着姐姐在閨房裏。

林黛玉瞧着兩張一模一樣的包子臉,此時皺着眉頭,一副強說愁的模樣,覺得可是逗樂。

“姐姐此次前去,也如以往那樣,在荀家住上一些時日,便會回來,你們不用這般難過的。”

“可是娘說了,姐姐以後在荀家呆的時間長,在這裏呆的時間短。為什麽不是你娶了荀哥哥,讓他住到咱們家來?”

童稚之言一下子引得林黛玉房裏的嬷嬷丫鬟都笑了起來。

“這又有多大的分別呢?你們要是想我了,來找我玩就是了,荀伯父上次不是說了,要為你們建一個百珍園嗎?你們來了,又可以看我,又可以玩,多好。”

兩個小鬼頭這才覺得可行。

林黛玉由雪雁和晴雯幫着裝扮着,此時漱鈴漱谧等人都已經出嫁了,成為了管事娘子,在決定陪嫁的時候,林黛玉就決定把她們帶上,一個是因為她們相處這麽些年,頗有些感情,還因為她們是賈敏留下來的人,若是留在林家,一個不好自處,荀樂绮也不知道怎麽對待他們,不管重用不重用都好。

荀樂绮笑說林黛玉陪嫁這麽多人,倒是不用擔心荀良恭欺負林黛玉了。

林黛玉穿着大紅嫁衣坐在鏡前,眼前的人娥眉淡掃,清麗絕倫,林妹妹的病态早已消失,卻依舊風姿楚楚,嬌美動人。

外面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就有人喊:“新郎官來啦!”

荀良恭也是一身紅色喜服,說男人穿紅要好看不容易,偏生荀良恭就是難得的那個。任何人見了騎在純白無雜毛的大馬上的荀良恭,都要贊一聲,好俊的少年郎!

荀良恭秋風得意,嘴上的笑硬是受不住,氣得幾個兄弟恨不得眼不見為淨,幹脆不來了。

有些林如海交好的人家子弟充當林黛玉的兄長攔門,一些詩詞如何難得到荀良恭?平日裏都自恃才子的青年才俊們慘敗而歸,林如海作為岳父,本不應該湊熱鬧,卻看不下去了,立馬要跟女婿好好比比。

衆人皆起哄,不知道這個新姑爺對上探花郎的岳父,是個什麽情況呢!

誰知道林如海是文思泉湧,荀良恭也是妙語連珠,無論是對子還是詩詞,皆是十分精彩,甚至有些人急忙拿了筆記下來,準備回去仔細研讀,還要與其他同好一起分享呢!

幾個來回之後,那些青年才俊也服氣了,連探花郎都只能戰個旗鼓相當,難怪自己會慘敗。

只有荀良恭知道,自己的岳父真是太壞了,沒有用全力,卻總是比他稍微強一點兒,讓他有點想抓耳撓腮。

好不容易過了岳父這一關,終于可以入了閨房牽出了新娘子,荀良恭這才覺得安心了一些。

新娘子聆聽了雙親的訓誡,又感謝了養育之恩,與新郎一起敬了茶,才随着新郎登轎而去。

林如海和荀樂绮随着人潮将林黛玉的花轎送到門口,那吹吹打打的隊伍終于遠去了,林如海也紅了眼。

荀樂绮拉着他的手,道:“以後黛玉會常回來,你也可以常去荀家。”

林如海點點頭,心裏還是頗為不舍,盡管可以常回來,但是黛玉終究是他家婦了,自己這個做爹的,也不能像以前那般寵溺她了。

林黛玉心情也不太好,嫁的是良人,可是對娘家對林如海對兩個弟弟甚至對荀樂绮都很是不舍。

林黛玉這還在傷懷呢,冷不丁從轎子的座位下爬出兩個娃娃,真是吓一跳。

原來是兩個弟弟不知道什麽時候鑽到了花轎裏,被擡出來了,林黛玉吓一跳,想要責備兩個人卻不忍,兩個都眼巴巴地看着她,一副我好舍不得姐姐的模樣,林黛玉還真是不忍心出言責怪了。

只是花轎在娘家起轎之後一路都不準落地,不然不吉利。所以林黛玉想停下都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荀家,新娘下轎之後,還鑽出兩個娃娃,大家吓一跳,一看原來是兩個弟弟,急忙讓人看好了,找時間給人送回去,別讓人急壞了。

林家确實急壞了,乳娘突然發現兩個小少爺不見了,真是魂飛魄散,急忙跟老爺和夫人說了,林家的下人急忙暗中尋找兩位寶貝少爺,結果影子都沒有。這一日賓客太多,魚龍混雜的,想想都覺得可怕。

幸虧荀夫人手書給荀樂绮,告知兩個小魔星竟然在鑽到林黛玉的花轎裏,一起到了荀家了!林如海和荀樂绮真是相對無言。

荀家的婚禮還在進行,也不知道荀家是哪裏冒出來這麽多親戚,竟然将拜堂禮擠得滿滿當當的。

送入洞房之後,荀良恭就不肯走了,說去喝酒還不如看着自己的媳婦。

林黛玉真是為自己的癡漢相公臉紅。

荀良恭挑開蓋頭之後眼睛就挪不開了。往日的林妹妹都是清清淡淡的,難得見到濃妝,如今的林妹妹,蛾眉宛轉,一雙含羞帶怯含情目,态生兩靥歡喜,嬌襲一身清麗,櫻桃檀口,嬌喘微微,吐氣如蘭,端坐床帏處,銀燈照佳人,

如此佳人,荀良恭是一步都舍不得挪開步子了。

荀夫人不在,倒是湊熱鬧的荀初雪等人道:“酒席已經開宴了,咱們先過去吧,不要打擾小夫妻相處了。”

荀良恭投去感激的眼神,引得姐妹幾個捂嘴偷笑。

林妹妹是兩輩子加起來第一次結婚,頗為緊張,都不敢看自己的俏夫君一眼。

荀良恭倒了茶,端到林黛玉跟前,道:“林妹妹可覺得累了?”

林黛玉搖搖頭,滿頭珠翠清靈作響:“不累,那個……我兩個弟弟……”

“娘已經讓人看着了,也給姑媽,不對,應該是丈母娘去了書信了。若是他們想回去,随時可以送回去,想留下來,也可以多逗留一陣。”

林黛玉松了一口氣,道:“讓你看笑話了。”

“哪裏,以後他們也是我弟弟了,哪有哥哥嘲笑弟弟的。”

林黛玉臉更紅了,時時刻刻提醒着,兩個人是一家人了。

在燈下,林黛玉如出水芙蓉一般,荀良恭只覺得心癢癢,忍不住湊上去親了一口,林黛玉羞怯,道:“還未洗臉,臉上全是胭脂呢!”

“那也是甜的。”荀良恭道,林黛玉真懷疑他是賈寶玉附身了。

這一夜,真是如初日破雲一般壯麗,又如午夜春雨一般綿密細致,又像百花齊放一般絢爛。河山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成親還未兩月,林黛玉便診出了身孕,荀家和林家高興地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将林黛玉出嫁當日有兩個仙童壓轎的事兒說的神乎其神,于是民間竟然開始慢慢流傳在新娘轎中放上兩個兩到三歲的孩童,以求新人早生貴子,兒女福全。

對于懷孕的事情,最糾結的是林黛玉,她還才将将開始研究她的魔法呢!

————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