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赤司的話才說完不久, 客廳的方向便傳來腳步聲。拉開廚房和客廳連接着的門的是中原。他也剛回來,聽到消息風風火火地先去客廳找人,聽夏目說人在廚房之後,又跑到廚房,剛好打斷了赤司和織田的談話。
“歡迎回來。”
織田舉着手上的漏網勺,說完之後繼續往壓着土豆泥, 畢竟根據司瑛士的指示,在小火上繼續加熱土豆泥, 并放入奶油和黃油持續攪拌, 這是經典的法式土豆泥的做法。
中原飛快地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的赤司征十郎,最後看向織田, 發現和平時沒什麽不同,松了一口氣之後,又重新握緊拳頭說道:“我現在就去把那些胡說八道的人揍一頓!看他們還敢怎麽亂說話!”
“中也。”赤司見中原要往外走, 立刻攔住他的腳步,“你不要沖動。現在織田才收到對方的控訴, 沒過半天他們就出現意外,你這叫其他不知情的人怎麽想?義憤填膺?!還是做賊心虛?!”
“為什麽要管其他人怎麽想?他們都不管我們怎麽想!”中原簡直氣到爆炸,聽到消息的時候就買了一本雜志确定情況,看到中間的時候實在忍不住, 就把書給撕了。
“我們必須要從正當途徑上讓對方閉嘴, 越是被污蔑, 我們越要證明我們行得正, 坐得端。”
赤司直直地望進中原的眼睛裏面。
“難道你還怕我們輸了不成?”
“自、然不是。”
中原也在赤司的話裏面恢複了理智。
這個時候, 在客廳和其他人玩大富翁的小夏目也從門邊露出頭來。只見他皺着眉頭,小表情上帶着擔憂的神色,問道:“你們吵架了嗎?聲音好大。”因為織田表現得太四平八穩,夏目原本在咖啡廳裏還在擔心,現在也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大問題。再加上,司瑛士來得正是時候,被大家哄着的夏目心思又被轉去「晚餐和甜點」上。
“不要吓到貴志。”織田壓低聲音對兩人道。
中原調整了臉上的情緒,朝着夏目的方向:“不好意思,打擾你玩游戲了。”
“沒事。”夏目搖了搖頭,盯着織田的表情丨欲言又止,但在織田開口前又重新跑回客廳裏。
看來還是被聽到了一些。
Advertisement
只是怕引起織田的擔心,貴志才不提的。
赤司瞳光閃了閃,拉着中原的手腕繼續說道:“總之,你不要急。有這精力去想怎麽給織田作出氣,倒不如想想要怎麽證明他的清白。你那篇文章看完了嗎?”
“只看了一半。”中原老實地說道。
赤司先給中原塞了一本雜志,讓他好好看看裏面對方的攻擊點。
這個抄襲事件最關鍵在于時間前後的順序。汐見美實是在《子守歌》正式以連載形式發表之前,就寫了同題材的《風中童話》,而涉嫌抄襲的是《子守歌》擴充後的故事邏輯鏈,其中部分次要角色的人設,以及單元劇中個別角色的描寫。
也就是說,《子守歌》在未擴充內容前,有些角色人設差不多,但是因為整個故事內容沒有充實,所以只是覺得雷同。經過擴充之後,《子守歌》與《風中童話》的相似度達到了「抄襲」的程度。
先來說說,《子守歌》原本的內容是什麽。
《子守歌》原本是被人認為是獨立的故事,主角「我」是旅客,在旅行過程時聽故事的人,類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敘事形式,每一個停歇點,每一首開頭的歌謠都相當于一個新故事的開始。但在第八周的連載開始,文章前面的伏筆慢慢浮出水面,這才揭曉整個故事原本的樣子。雖然之前有人已經可以猜測出來,但是在倒數第 二 章,文章正式給讀者揭曉每個旅程裏聽到的故事的主角都是「我」本身,最後一章是主角給其他人講故事。
這是典型的圓形敘事結構——表面上寫着一些與「我」無關的事情,但每個事件都留着線索,随着主角的不斷旅行,讀者更深地了解到這個角色的時候,文章的敘述也漸漸一輪又一輪,不斷地縮小謎團,直達圓心。
從讀者反應來看,這已經是結構完整,內容充實又精彩的故事。但是織田在出版單行本的時候,他又擴張了故事的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整個故事線從「旅行冒險」轉向「反烏托邦的革命敘事」,主角從傳奇式的冒險人物變成了聖徒式領袖,在最後一章,他倒敘自己的故事,揭開了所有故事發生的真相,他孑然一身踏上漫長旅程的原因和目标。
故事以小見大,雖然沒有正面說任何暴力血腥的畫面,但是從旅行者的遷徙可以看出故事背景不斷地在變化。一個少年憑着自己以及分散在國家各地的同伴的力量,揭開了虛僞的和平現象,帶着國家人民真正走向自由和理想的國度。
《風中童話》按照汐見美實的敘述,主角是她一如既往愛寫的美少女形象,作為遺落在民間的公主殿下,她因為生活環境的變化(即将面臨被鎮中惡霸強娶的未來)不得不踏上尋找自己身世秘密和安居之所的旅行。在旅行過程中,她漸漸發現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并且見證了整個國家的**和堕落,決心和自己的同伴分開,踏上了拯救國家的旅行。
和織田作之助隐晦含蓄的風格不同,汐見美實是平鋪直述地講明白這個角色是什麽身份,如何在故事裏面克服自己的弱點,用愛與勇氣與智慧獲得了同伴的信任和追随,并且拯救了國家。汐見美實毫不客氣地說,自己的作品《風中童話》是一本如史詩般浪漫恢弘的故事。
故事邏輯同樣是講主角如何在旅行中逐漸地成為所有人的精神領袖,最後成功地拯救了處在水深火熱的國家。兩人拯救國家的契機一樣,在拯救國家的方式上和同伴們發生争執的劇情也是一樣,拯救的方式一樣。至于部分主要角色的人設相似,其實大部分指的是敵人角色設置。而描寫相似是因為兩本都是推理類的,有些作案手法一模一樣,一個字都沒有改,但換了種寫法。
像是故事中有個設定的角色其實是因為被抓住了把柄,才被反派勢力所利用。
這個角色的前途都是因為他妻子的家世才有的,然而他受不了妻子的頤指氣使,一次喝醉酒失手将他妻子殺了,他将妻子分屍之後用大火煮熟,丢進湖底深處。
織田和汐見美實同時寫了這麽件事。
織田用的是轉述的口吻,汐見美實用的是推理的方式。
試閱章在抄襲事件發表的時候,同時登上了文新社的周刊上頭頁,只有一萬字,剩下的可以在網上收費閱讀,僅僅不到一天,收藏過萬,評論更是誇張地達到收藏量的雙倍。不少以前是汐見美實的忠實粉絲,都表示這是汐見美實寫過的最溫柔聰慧的女主,能夠明白為什麽書中的角色都那麽愛女主了,同時含沙射影地抨擊織田作的作品文筆遠沒有汐見美實的華麗精妙,觸動人心,以此聲援汐見美實。
……
織田作之助自然是不可能抄襲,但是文章句子都能達到相似度九十九,這就得好好探究了。
關于《子守歌》的擴寫內容,赤司征十郎并不知道,他只知道連載的小說內容而已,是在單行本發表的時候,他才知道織田還寫了新的東西。當時赤司還忍不住笑着埋汰,織田作的精力太足了。但這麽說來,其實關于新擴寫的《子守歌》版本,誰都不知道,不清楚,也沒有見過。是織田寫完發表了大家才知道的,也就沒有人證明這個擴寫內容的時間段是什麽時候。
“我記得當時說要單行本發表的時候,織田作很快就把文稿交給編輯了。”赤司現在回想起來,突然也覺得織田是不是一開始就已經準備好這個內容。
織田聽到這話,感覺就像是自己做錯事一樣被老師點名,手上的動作頓時一頓。
“……我說了的話,你們不要叫。”
赤司和中原兩個人心裏“咯噔”一下,緩慢而艱難地點了點頭。
“三年前,我們第一次帶夏目去京都的那天晚上,我給夏目講過睡前故事。後來我一直都在想這個故事怎麽寫,也想過要寫下來報給文藝春秋。但是種種事情耽擱了……”
赤司越聽越覺得好像織田講過類似的事情。
“拿到獎之後,阿征不是說要寫什麽故事嗎?我便把那個故事寫下來了,大概是三萬字的時候,我說要給阿征——”
說到這裏,織田看了赤司一眼。赤司瞬間想起三年前有一天晚上确實有這麽一件事情,那時候織田說要寫兒童文學類的,還把大綱講給自己聽。當時留給自己的印象是那個故事好像是暗黑丨童話,所以他覺得不太好,畢竟與織田作寫《雨》的風格反差實在太大了。所以他說要自己看的時候,赤司拒絕了。
“……被拒絕了。”
織田一字一句地認真說,赤司感覺自己的魂也被跟着抽出去了,完全懵住了。
“但是我還是堅持把故事寫完,大概寫了有二十萬字,書名是《十二夜物語》,跟現在的《子守歌》擴充內容大體思路差不多。那時,我一寫完就寄給河合編輯了……”
織田知道抄襲事件的時候,之所以保持那麽安靜,是因為《子守歌》擴充版其實是赤司以前否決過的,編輯也沒有采納的《十二夜物語》的改編版。他寫《子守歌》的擴充內容時,有懷着把原來那個故事撿起來的私心。這種就是好像父母已經三令五申不要做某件事情,但是自己偷偷地去做了,還正在為自己的成功和其他人并不知道而感到開心的時候,搞出事來了。
果然不該做秘密地偷偷做這件事情。
現在報應來了吧……
織田還沒有說完,中原立刻就興奮起來了!
這怎麽能不叫呢!
中原說:“那這就是說,河合編輯三年前其實就有可能看到過《十二夜物語》。所以我們寫的時間要比那個什麽汐美還前?!我們贏定了?!”
“等等,若是這樣的話,這就意味着兩人內容突然撞在一起,也不是偶然了,可能是汐見美實反過來抄織田作的。”赤司覺得這就是唯一的可能了。“之所以編輯沒有給織田回複,就是因為他可能根本就沒有收到三年前這份投稿。”
“不,我收到了河合編輯的短信回信。”織田作之助用的手機還是以前的,一直沒有換,裏面的短信也保留着。
“……那河合編輯今天一點都沒有提他能夠證明三年前看過這本類似的投稿嗎?”
“沒有,可能當時太忙,又是各大出版社編輯聯會,又是年終總結大會,又是作者慰問會,拒絕之後就忘了,而且距離現在,也過了三年了。河合編輯每天要過審的文章那麽多,早就沒有印象了。”
赤司對織田的話表示暫時保留的态度。
這只是織田的推測,也許河合編輯就是沒有看到那份投稿,是有人拿走投稿,又暗中以河合編輯的身份給織田發了回複的短信,把這件事結束掉了。
“之後我們再聯系河合編輯,問他有沒有印象收到投稿,沒有再另做打算。現在最關鍵的一件事——”赤司向着織田攤出手,認真地說道,“雖然很難證明你那份投稿是三年前的了,但是總能想出辦法來證明的。你這裏應該有《十二夜物語》的備份吧,我們先看看?”
“……”織田望了望天花板,又低下頭輕咳一聲,“你們知道我都是手寫的文稿。我寄完後,自己是沒有備份的。”
那時寫《十二夜物語》的時候,織田就沒有和任何人商量,也就沒有像《雨》那樣有掃描文件的備件。所以,織田覺得說不說有《十二夜物語》這件事對抄襲案真沒有什麽幫助。有還好說,還可以争辯一二,但是他根本沒有備份,這就直接導致牽扯到抄襲案的三年前的那本書是否真的存在,都無從考究起。
織田話音剛落,兩人瞬間陷入了僵硬。
“……”
坐在客廳裏的大夥正在玩游戲,突然聽到廚房爆發出類似悲鳴一樣的哀嚎,以為是東西烤焦了之類的,一群人都擠到廚房邊看情況,結果看到紅發少年一手死死捏着桌邊,一手的手指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太陽穴,而褚發少年則在原地捶胸頓足。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珍貴的手稿啊!
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