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素尺箋

她攤開的左右手心裏各蹲了一只紙疊的青蛙,用墨點出的眼睛烏黑圓溜很是有神。

将紙蛙放在地上,用手指摁住它的屁股然後松手,小青蛙突的向前一竄,小蘋果發出一聲驚呼跟在後面也往前一蹦,兩只小手合攏一罩像是真的捕捉青蛙一樣。

“我也要我也要。”嚴惜兒從餘敬惜手裏要去另一只,湊到蔡念兒身邊獻寶。

“餘小姐真是巧手。”蔡皖晴看見男子面上笑意盈盈也跟着心情大好。

“不但手巧,懂的東西也不少。”嚴袖水的誇獎語氣淡淡的像是直述:“又是油紙又是麻紙,便是竹紙和棉紙也懂的不少,看來餘小姐不是只打算守着北宣的祖業了。”

“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餘敬惜直起身繼續向前走:“手藝一途與學識并無不同。”

前方的攤位引起了她的注意,和其他攤位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攤位上擺放的紙,泛着黑麻紙特有的黃褐色澤。新品紙會并沒有将麻紙拒之門外,但是無論白麻紙還是黑麻紙,利潤微薄而且不愁銷量,在新品紙會上特意推廣似乎并無意義。

餘敬惜從攤位上拿起一塊紙,是的,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塊。

方方正正,有半個小指節厚,分量不輕。

“這、、也是紙?”嚴袖水皺眉,大約覺得這麽蠻笨的蠢物實在是辱沒了紙這個字。

“你這就是沒見識了吧。”蔡皖晴揚眉:“這是油坊用的濾紙。”

這裏的榨油工藝還是傳統的物理壓榨法,菜籽去雜、破碎、蒸炒後會放入油井裏擠壓,光是細膩的油料擠壓的效果自然不理想,所以會用一層濾紙一層油料的方法填充,增加摩擦力以外更能過濾掉細微的雜質,讓出油成色更為清亮。

餘敬惜仔細觀瞧紙的橫切面,一共三層,每層中間夾雜着粗麻纖維,這些纖維不是胡亂填充進去的,而是順着一個方向整齊排列。

“油坊濾紙?”一位五十上下的老婦人從鼻子裏發出嗤笑:“要賣多少油坊濾紙才能在這裏租個攤位啊?”

老婦人頭發花白,一身蜜合色細棉硌紋長衣,下擺撩起一角別在腰間露出裏面棕色錦褲,剛剛應該是蹲坐攤子後面擺弄什麽。

蔡皖晴也不計較,湊近到餘敬惜手裏查看:“、、是好像有那不一樣,恩,濾紙好像沒這麽厚。”

餘敬惜點點頭,油坊濾紙她在書上也見過相關描寫,黑麻漿摻雜一定量的幹料粗麻,紙質如板。但是那個板卻跟手上這個板差了多去,她掂量了一下重量,又用手扳折,這分量和硬度快趕上前世的木材複合板了。

“表面顏色不鮮,工藝粗糙,應該不是用來裝飾。”她用手抽出一根完整細長的粗麻纖維:“特殊用途的話,粗麻吸潮隔熱,這板料應該是用來建築防潮的。”

建築?修房子?幾人一愕然,這個領域跨度也太高難度了吧。

“咦,小女子兒見識倒不錯。”老婦人驚訝了一下:“沒錯這就是防潮板,南方多雨,經常會在木制板料後面加填這個。”

吳家做的是幫人造屋建園的買賣,吳老夫人一生好強最是愛與人較勁,平日裏這防潮板自供自足反正也是個粗物。今年六月多雨,家中接了朝廷翻建安平糧倉的活兒,這防潮板在北方用的少自然也少有庫存,一時忙亂便想着找個紙坊下單,誰知一連尋了七八個紙坊卻沒人願意接。

防潮板是個粗物卻要反複漿打晾曬增加硬度,裏面的粗麻也需要整株曬幹捶去外殼提絲,跟麻紙工序大不一樣,紙坊不願意費這個功夫,吳老夫人着急上火兩下就對吵了起來,紙坊的人說,這防潮板它算不得紙,紙坊不願意做也是自然。

吳老夫人較上了勁,這同樣是麻紙漿和粗麻做出來的怎麽就不是紙了?憋着一口氣的吳老夫人在新品紙會上租了個攤位,她想我這防潮板都上了新品紙會了,看你們以後誰還能說它不是紙。

紙板自然也是紙,例如前世的瓦楞紙箱、單層紙板、茶板紙等屬于工業用紙。

“、、你說,這防潮板是紙吧?”吳老夫人說話快起來像吵架一般。

餘敬惜在一旁點頭,剩下的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蔡皖晴點頭表了個态。

“娘,你又跟人吵架了?”一個三十多的女人擠進來:“你說你非要來,不是花錢找氣受麽。”

“呸,你老娘我什麽時候錯過,等回去我就找李家那老貨去,敢說我的防潮板不是紙。”

吳家女人露出無奈的笑容,拱手向周圍的人致意。

餘敬惜被她手上拿着的一塊小方板吸引了視線,便上前幾步借來觀瞧。

手中的板料已經無限接近後世的木材複合板,兩塊薄木之間夾雜着屑狀芯材。

“這是後來我家用來代替防潮板用的三合板。”她介紹一句又轉向吳老夫人:“陳大人說用這板子建的庫房隔熱保溫、密封防潮,她家新樓就讓用這個。”

餘敬惜繼續研究手中的木板,還伸手從中間扣除一點芯材放入口中品嘗。

“這裏面做芯料的是岩棉料和木屑。”吳老夫人好心的解答,岩棉是玄武石高溫熔融而成,有極好的防火性,木屑就是鋸木板留下的木渣兒。

“對啊!就是木屑。”餘敬惜眼睛亮得怕人。

她原先以為所謂的原木紙就是指的棉紙,但是想想前世的環保宣傳,說什麽省一張紙就少砍一棵樹,如果只用樹皮制紙為什麽非要砍樹啊?現在的人都知道,截取樹枝剝皮制紙,護本養枝不随意砍伐。

現在她知道了,原木紙漿指的是将木材打漿制紙。前世她挑選衛生紙時,總會找上面注明百分百原木紙漿的來買,這樣的衛生紙光滑如緞,色澤溫潤,有淡淡的木香味,輕撕時有一股彈性,沒有毛邊,不會飛舞毛屑,比皺紙強多了。

前世的人講究環保,但是這裏還處在砍柴燒飯的時代,這裏的人也注重栽樹護林,因為不種樹以後就沒得燒了呢。

“謝謝。”餘敬惜将木板歸還給吳老夫人然後真摯的道謝。

一顆樹能提供的木料比樹皮可多多了,也許這對挑剔材料的北宣沒幫助,也許對用嫩竹做的竹紙沒幫助,但是絕對是棉紙大()躍()進的一步。

更多的紙,意味着更多的書,意味着更多的孩子能用得起書。

餘敬惜振奮的想着,對蔡皖晴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唬得她一驚。

“怎麽笑得如此滲人?”

“怎麽能說滲人?”餘敬惜笑道:“我這是陽光燦爛。”

“切。”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