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裴家父子帶着村裏的支書和婦聯主任等幹部前來,婦聯主任也姓裴,叫裴小紅,跟裴建國同姓不同宗。但農村都喜歡攀親,就算同個姓也叫得特別親熱。

“大妹子,你也是知道的,明軒剛結婚就去執行任務,難逢難月回來一次,全是靜姝一個人拉扯孩子,我們靜姝說過什麽嗎?沒有吧!現在明軒走了,孩子還要養,靜姝拿這筆錢不過分吧?”裴建國聲音洪亮,就算沒進屋,裴靜姝也聽得清清楚楚。

“什麽叫靜姝一個人拉扯孩子?她只顧她自己快活,什麽時候照管過珊珊?現在明軒一走,她就趕着跟外面的男人進城,欺負我們明軒死了。我可憐的明軒,屍骨無存,女人還有臉要這錢養男人……”顧大娘放聲哭號。

屋內的楊孟英一聽,唾了一口,“我呸!想錢想瘋了!”

說完就起身出去。

“顧大娘,說話要講良心,靜姝沒有養珊珊,珊珊一個人就長這麽大了?我們靜姝嫁到你們家這麽多年,明軒常年不在家,她有抱怨過什麽?現在明軒走了,她還這麽年輕,你們不就是見不得她好,希望她守一輩子寡!”

“我有讓她守寡,她要走就走!我們顧家養不起這種水性楊花的媳婦……”

“你罵誰水性楊花?改嫁就是水性楊花?這都是新社會了,還有這種封建思想,抓老封建的時候怎麽就沒綁你去游街?!”

顧大娘和楊孟英你一句我一句理論起來,吵不過便開始出手。一時間院子裏雞飛狗跳,看熱鬧的鄰裏趕緊勸了幾句,沒想兩親家打紅了眼,還把勸架的人都抓傷了。

裴靜姝一出門就看見這雞飛狗跳的畫面,只覺頭疼欲裂,“別再打了!”

“不要打了,靜姝出來了。”有人高聲喊了一句。

劉支書讓人把顧大娘和楊孟英拉開,場面這才控制住。

“你們打成一團,問題也解決不了呀!”劉支書也頭疼。

裴靜姝見她們消停下來,這才道:“我不會跟人去城裏。顧明軒就只留下珊珊一個孩子,我會好好把她撫養長大,但是那筆撫恤金,按法定程序,應該是我的。”

她本來也單身慣了,很享受單身生活,短期內不會戀愛結婚。至于今後的事情,一切随緣,遇上了她會考慮,沒遇上做個黃金單身漢也挺好。

“什麽是你的?明軒還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呢!你一個外來媳婦算老幾?”顧大娘長得高大,聲音粗犷,耍起潑來方圓十裏都聽得見。

Advertisement

裴靜姝不緊不慢地走過去,“話不要說的這麽難聽,我是他的合法妻子,也是法律承認的第一繼承人。而且按照你這種說法,那珊珊還是顧明軒唯一的血脈,你霸占着這份撫恤金,不就是不想讓你的孫女得到撫養費麽?”

“裴幺女!別以為你娘家人在這裏,你就可以嚣張!你想拿我們明軒賣命的錢去養男人,沒門!”顧大娘高聲道。

“嫂嫂,你都跟着外面的男人一起了,哪裏還有臉拿到這筆錢?”夏金桂見現在鬧成這樣,也不再裝了。

裴靜姝冷笑,“我有沒有出軌,你不是最清楚?全憑你一張嘴說,這些謠言難道不是顧明軒死後才傳出來的嗎?到底是怎麽回事,我想明白人一看就知。”

楊孟英立馬指着夏金桂罵:“好啊,為了私吞這份錢,你們就往靜姝身上潑髒水。你們算計得好狠!”

圍觀的衆人也竊竊私語,裴靜姝和葉雲岑的傳聞也确實是顧明軒死後才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夏金桂被戳穿,氣得滿臉通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跟葉雲岑要是沒有偷情,怎麽會答應跟他去城裏?”

裴靜姝:“我倒是想問二弟妹,誰看見我和葉雲岑偷情了?你這張嘴倒是會造謠生非,不就是想壞我名聲趕我走。退一萬步說,我要不要改嫁,改嫁給誰都是我的自由,你幹涉不了。”

“難怪你被人說成是非精,我們靜姝還是你們家的兒媳婦,沒想死了男人就遭這樣欺負,不僅要被婆婆坑錢,還要遭兄弟媳婦編排?”楊孟英罵道。

顧大娘要還嘴,裴小紅趕緊說:“顧大娘,靜姝還是顧明軒的妻子,現在顧明軒不在了,又沒有另立遺囑,這筆錢确實有她的份。還有夏金桂,有一說一,你這樣造謠生非是破壞我們生産隊的團結,若再這樣,我們隊裏也要做相應處理。”

夏金桂被唬住了,但顧大娘哪裏聽得進去,不依道:“你也姓裴,自然是向着你們裴家說話。”

“顧大娘,你這次冤枉裴主任了,法律就是這麽規定的,并不是誰說了就能算。”劉支書也說。

顧大娘見人人都像這個裴靜姝,就捶胸頓足地哭起來,“哎喲喂,你們這是要合起來逼死我這個老婆子,我才剛死了兒子,你們就上門來欺負我!顧大爺啊,明軒啊,你們來把我帶走吧,我這個老太婆活着還有什麽意思?”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扶着顧大娘,義憤填膺地說:“嫂嫂,我們顧家以前也沒有對不起你吧?你至于這樣把媽往死裏逼?她都一把年紀了,大哥又剛走……”

裴靜姝冷笑着打斷說話的顧明春,“是我逼她,還是你們逼我?就算顧明軒走了,也還有你的二哥,三哥,難不成你們就不贍養她了?她死了兒子,我還剛死了丈夫,上有老下有小,無依無靠,難不成我還要把最後的生計也拱手讓給你們?”

裴靜姝一說,衆人也都紛紛附和,“顧大娘,裴靜姝說得也有道理,她要是不改嫁,好好給你撫養孫女,你就把這個撫恤金給她吧,她也不容易。”

顧大娘急道:“給她?放在她手上,兩天就被人騙走了。”

楊孟英知道顧大娘暗指他們裴家,就道:“誰能騙得了?你現在霸占着人家的錢,還有臉說這話。”

“裴幺女往你們裴家送的錢還少?!”顧大娘說道。

裴靜姝被她們鬧得頭疼,“我的錢我怎麽花是我的自由。”

“就是!我們靜姝一沒殺人,二沒放火,反倒是你搶了人家的錢。你要不拿出來,我們只好告你到法院。”裴建國也說。

“你要告就去告!老娘活了這麽多年,橫豎就是這條命,你們拿去就是!”顧大娘往地上一坐,耍起賴來。

“都是一家人,何必鬧成這個樣子。你們都聽我一句勸,顧大娘養兒子這麽多年不容易,靜姝要養小孩也不容易,以前顧明軒也說過,寄回來的錢顧大娘和裴靜姝各一份。不如這次我們也按這種方法分……”

“不行!”顧大娘立馬道,“她馬上要改嫁了,根本就不算我們顧家的人,憑什麽分我們顧家的錢?!”

想要從她手上分走幾百塊錢,做夢!

裴靜姝見狀說:“憑我還是顧明軒的合法妻子!顧珊珊年紀還小,今後花銷更多,她也是第一繼承人選,也該有等同的份額。”

顧大娘怒:“什麽第一繼承人不繼承人的,我聽不懂,你別編些瞎話來擡身份!跟着知青偷了幾天人,還裝起知識分子來了。”

“好了好了,都少說兩句。那就分三份,裴靜姝和小孩拿兩份,剩下那份就是顧大娘的。”劉支書生怕又吵起來,趕緊岔話題。

“憑什麽給她?憑什麽她拿兩份?”顧大娘不依。

夏金桂道:“劉支書,我們現在還沒有分家,嫂嫂平時吃穿用度也全是家裏開銷,這樣的分法也不合理呀。”

“那就分家。”裴靜姝說。

“她倒是巴不得分家,好去偷男人。”顧大娘氣得破口大罵。

裴靜姝冷眉一挑,“婆婆,我現在好歹還是你的媳婦,你兒子剛死,你就忙着給你兒子頭上扣綠帽子,您這安的是什麽心呀?”

“顧大娘,你嘴巴上要積點德,我們靜姝在你們家過的是什麽日子?鄉親們大可以看看。”裴建國大聲嚷道。

看熱鬧的左鄰右舍便又嬉笑着勸道:

——“顧大娘,你确實該少說兩句,小心真的你大兒媳婦氣走了。”

——“就是,雖然明軒走了,好歹你大兒媳婦還是給你們明軒留了一條血脈。”

“他們現在就是巴不得趕我們家靜姝走。”楊孟英說。

顧家理虧,顧大娘只好抹淚,說什麽留血脈,就是故意戳她心窩,明軒沒後了,顧珊珊是個賠錢的女兒。

顧老三的媳婦張慧英說:“媽,要不就分家吧!今後自己做來自己吃,省得有的偷奸耍滑,只吃現成。”

顧老三兩口子在顧家最沒有存在感,老大顧明軒每個月會寄錢回來,看在這個份上,裴靜姝不做事兒,顧大娘也不會說什麽。老二這一房争氣,夏金桂嫁進來三年抱倆,而且都是帶把的。幺女雖然只是個女兒,但長得好看,又遺傳到了顧大娘的精明,顧大娘也很喜歡。

只有三房,張慧英嫁進來也有三年了,卻連一個蛋影子都沒看見,衆人都說她是個不下蛋的母雞。顧明仁也是個悶葫蘆,兩口子平時做的活最多,在顧家卻最不讨喜。

現在見裴靜姝提出要分家,張慧英自然是巴不得,反正無論錢落在誰的手上,最後都落不到他們三房兩口子手上。

要是趁這個機會分了家,今後各過各的,對他們來說倒是好事。

夏金桂以為張慧英說的是裴靜姝,也附和道:“媽,你就聽她的分家,她以為她了不起,看她硬氣得了幾天!”

裴靜姝嫁到顧家之後,仗着有個賺錢的老公,一直好吃懶做,花錢也大手大腳,分了家肯定撐不了多久。

再說,夏金桂也不太想被顧大娘管着,顧大娘話多又斤斤計較,兩婆媳相處也并不是那麽愉快。

只有顧明春沒有說話,分家自然有分家的好處。現在她沒有出嫁,要是分家肯定跟着顧大娘住,錢在顧大娘手上捏着,沒準兒今後能哄到體面的嫁妝。

但是分家之後,她要做的活肯定比以前多。現在家裏重活都被兩個哥哥包了,其他家務活也有張慧英做,她可以偷奸耍滑。

不想分家的,大概就只有顧大娘,“分分分!你們就巴不得分!老娘還沒死呢,你們就成天想着分家!”

以前有父母在不分家這種說法,顧大娘也熬了很多年的媳婦,才熬成了婆。這還沒享兩年當婆婆的福氣,這幾個媳婦就鬧着要分家。

隔壁李二嬸就說:“顧大娘,現在都什麽年代了,分家各過各的也挺好,你看我們生産大隊基本上都是分家各過各的。”

“媽,不是我們想分,實在是有人硬氣,覺得我們占她便宜。既然這樣,不如分開過,你想跟着誰就跟着誰,我們一樣養你。”夏金桂哄道。

“哼!不肯分家還不就是念着明軒給靜姝的錢?明軒每個月幾十塊錢全到她手上捏着,靜姝和珊珊兩個,哪裏花得了那麽多錢?”楊孟英道。

顧大娘氣急,“裴幺女買那些衣服、往你們裴家送的那些錢就不是錢!”

鄰裏勸道:“哎喲,你們還是分了吧!吵成這樣哪裏還過得下去?分了各過各的自在。”

張慧英也說些好話哄着,顧大娘想着大兒子死了,今後每個月也沒有生活費,要是裴靜姝真的不改嫁,今後還要多養兩張吃白飯的嘴,花銷更多,最後還是同意分家。

但撫恤金,她死活不肯拿出來。她道理講不過,便開始耍賴說找不到了,弄丢了。

“存折弄丢了可以補辦,你要不知道數額,我們現在就去問,一問就清楚。”裴靜姝看着倚老耍賴的顧大娘,“但你想吞掉這筆錢,我只好抱着孩子去找領導,看看這私吞烈士遺孀撫恤金,要判多少年的牢。”

楊孟英聽裴靜姝這麽說,越發有了底氣,“建國,老大,你們現在就裴靜姝去反應,我今天就不信這個邪了,明軒為國捐軀,國家發下來的錢,妻子女兒還拿不到一分,這成什麽體統?”

“顧大娘,見好就收吧!你再這麽鬧下去的話,你也讨不到好處。這不是我唬你,算刀一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劉家灣的一戶,也是兒子出任務死了,老人領了錢不分給兒媳婦,最後鬧到上面去,不僅分給兒媳孫子,還多虧了一筆官司費。”

顧明春勸道:“媽,你就拿給她!不就是幾個錢,我就不信,沒有我們就餓死了。”

顧大娘心痛不已,但是她也知道如果不給裴靜姝的話,裴家肯定會鬧到上頭去的。到時候丢錢又丢人,最後顧大娘只好拿四百出來給裴靜姝。

顧大娘是個摳門兒又謹慎的人,她不識字,錢都取出來另外放着,沒有存在銀行。

圍觀的鄰裏都紅了眼,農村的大部分人家可能連一兩百塊錢都拿不出來,沒想顧大娘出手就是400。

沒想裴建國卻說:“不止這點錢吧?好歹得把領的票據拿來大家看看。”

“票據早都扔了。”

“扔了就算了?我們一去問就知道。”楊孟英說。

劉支書也勸道:“顧大娘,沒憑沒據的,确實說不清楚。”

顧大娘最後不得不把票據拿來當衆給劉支書裴小紅和現場村民們作證,原來顧明軒算一個幹部,又立過功,領下來一共900塊錢。

衆人再度眼紅,上房大隊去榴蓮國打仗犧牲的,也才拿到500,沒想到顧明軒的撫恤金竟有900。難怪有人說顧明軒是搞秘密研究的,沒準兒是真的。

在裴家等人的堅持和衆人的相勸下,裴靜姝最後拿到600塊,剩下300歸顧大娘,撫恤金這事兒才算告一段落。

接着又是當場分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