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現在沒有烤箱, 要做餅子之類的東西也挺麻煩,還得專門搭一個爐子,爐子中間放炭火, 用四周的壁爐烤熟。裴靜姝對這門技術并不陌生,小時候她們家小飯店前就有專門賣鍋盔的小販, 用的就是這個原理。當時她和那個賣鍋盔的叔叔關系還很不錯, 她的父母和那大叔也認識。
雖說後來的科技日新月異,但在城市的某些角落, 還可以看見這種古老的爐子。只不過他們的爐子外圍是鐵皮, 現在她家這裏搭的是黏性泥土。
其實這種爐子用來烤紅薯也很好,裴靜姝也打算一會兒烤完之後要是還有火,就扔兩個紅薯進去。
按理來說這玩意兒烤面包都可以,裴靜姝打算等中秋節過後試一下, 最近這段日子還是專心做鮮花餅和蛋黃月餅。畢竟這中秋佳節可是一塊廣闊的市場,雖說生産隊也有人做月餅, 但大部分人手上的面粉是有限的, 都還有人專門來裴靜姝這邊問有沒有面粉賣。
楊孟英全都一一回絕了,裴靜姝也沒打算現在賣面粉。要是一旦開了這個頭,到時候肯定有很多人到她這邊來買面粉, 而按照常理來說,她肯定是拿不出這麽多面粉來賣的, 這樣就容易引人懷疑了。
如果只是猜她有神力倒也罷了, 畢竟現在處處都在提倡破除封建迷信;但如果有人造謠她面粉來路不明, 沒準到時候就會把事情鬧大, 要找個合理理由跟人解釋起來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現在那些手上缺面粉的人,一個個都只能看着這次賺錢機會嘆息,它們也只能感慨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是去年就找裴靜姝要點小麥種子種在地裏,沒準現在就可以大量賣月餅了。
像劉支書他們家,就沾了裴靜姝的光,聽說劉家現在都還有幾大壇子的小麥呢!但劉家也不肯賣小麥,但劉支書不做月餅面包,而是給他兄弟劉廚子做馓子賣。
馓子這物原本在彙水縣這種地方很少見,但這劉廚子也是見過世面的,聽聞年輕時候去北方待過一些日子,會做馓子也就不奇怪了。
馓子保質期比較長,而且一根根嚼在嘴裏又香又脆,一斤面粉就可以做出很大一堆,買家看着一毛錢可以買那麽大一堆,也願意解囊買給小孩子當零嘴。
柳博衍等人傍晚又去指導隊裏的人怎麽提升紅薯地的肥力,忙完之後天色都已經黑了,回去洗個澡,再到裴靜姝這邊來,月亮都已挂在半空。
才剛走到裴靜姝這邊的院子,就聞着一陣誘人的餅香。
“裴靜姝,今晚在做什麽東西?我在半路就聞到香氣了,勾得我的口水直流。”小劉跨進門檻就說道。
“你們來得正好,趕緊過來吃鮮花餅,這味道可香了。我還從來不知道玫瑰還可以用來做餅子,竟然一點怪味都沒有,還很香甜。”楊孟英笑眯眯的招呼柳博衍本人。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柳博衍走過去,拿着一只餅子就往嘴裏塞。
這鮮花餅還帶着溫熱的溫度,入口又香又酥,咬開外面那一層皮,裏面就是撲鼻而來的玫瑰花香,味道香甜綿長,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裴靜姝,你還有什麽不會的?你現在告訴我狗尾巴草能夠吃,我都信。”小李吃得兩眼放光,對裴靜姝簡直五體投地。
“狗尾巴草确實能吃,沒毒的。”裴靜姝半開玩笑地說道。
“真的假的?靜姝姨,那種草怎麽吃呀?味道很粗糙的。”窦濤天真的說。
“小姑,我想吃狗尾巴草。”
“媽媽,我也要。”
兩個小孩信以為真,一邊吃着鮮花月餅,一邊又叫嚣着要吃新的吃食了。
“你們可以去采狗尾巴花,将裏面結的草籽弄下來,再磨成細細的粉,可以加點面粉烙成餅,就跟吃糠頭粑高粱粑差不多,可能味道還會粗糙一些,算是粗糧。”裴靜姝說道,又蹲下身去問顧珊珊,“你喜歡吃糠頭粑嗎?”
顧珊珊趕緊搖頭,想也沒想就說:“不喜歡。”
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有幾個喜歡吃這種東西呢?以前他們吃的糠頭粑連一點油氣都沒有,就是用那糠頭捏成窩窩頭的樣子蒸熟,或是做成烙餅放在鐵鍋上烙熟。這種東西口感粗糙,而後世超市裏賣的所謂的粗糧,跟這類東西比起來根本就不算粗。
“那狗尾巴比這種還要難吃,你還想吃嗎?”裴靜姝又問。
顧珊珊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再也不說想吃狗尾巴草了。
羅小慧看人都到齊了,便開始炒菜。雖說現在已經入了秋,夏天的那些時蔬都快要過季,但是裴靜姝這裏永遠有新鮮的菜,那塊菜園地簡直就像地下有寶似的,種什麽就産什麽。這塊地種的四季豆、豇豆、茄子等,永遠都不會長蟲,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也不知該說是這塊地好,還是裴靜姝會打理。
因為今天晚上衆人都吃了玫瑰餅,晚上的晚飯他們就做得清淡,幾道新鮮的炒時蔬外加紅薯稀飯。
裴靜姝家裏的紅薯稀飯煮得粘稠,并不像其他人家煮的稀飯那麽清湯寡水,就連以前不喜歡吃紅薯稀飯的人也能夠吃好幾碗。
到了半夜,玫瑰餅也做好了,吃完晚飯的人也都離開了,顧珊珊早已上床睡着。今年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裴靜姝便讓顧珊珊一個人睡那張小床,小家夥一開始還不樂意,後來漸漸習慣了。
裴靜姝洗了澡,見羅小慧還在收拾廚房,就說道:“不用收拾得那麽幹淨,你也累着了,早點洗澡休息。”
“我把這竈臺擦幹淨就去洗。”羅小慧笑着回答道。
等羅小慧提了水去洗澡室,裴靜姝見桌子上還放着幾張紙,紙上用線條勾着小人和衣服款式。
裴靜姝随手拿起來看了一眼,這幾張紙中最下面的一張畫着一幅畫。畫裏的房子就跟她這裏一模一樣,院子裏有一群玩鬧的小孩和被小孩子們圍着的高大青年,還有坐着擇菜吹牛的大人。
而最紮眼的,還是屋檐下的房屋女主人……正騎着一只豬,看樣子像從屋裏跑出來的,後面還跟着一對跳脫的兔子和水牛。
這個蕭長風,還真是童趣未泯。
但是,她好想把他打一頓。
不過不得不說,蕭長風是從繁華的大城市回來的,接觸的也是走在時代前沿的東西,他筆下畫出來的衣服很有時尚感,也難怪別人都說蕭長風不僅長得好看,還很會打扮。
以前這些鄉下人沒有錢,穿的也都是一些舊衣服,現在大家手上都有一點點錢了,年輕一些的就想給自己制一些新的衣服。可這新衣服要是還是按照以前那種老款式的話,那也未免太守舊,也浪費了衣料,聽說了蕭長風對做衣服很有一套之後,大家都去問他。
反正這蕭長風非常健談,也沒有架子,這整個承山大隊的人都沒把他當外人,那些大嬸還最喜歡拿他開玩笑。
裴靜姝想了想,把那幾張紙收好,随手放在了貨櫃上面。
第二天,窦曉霞就拿着衣料和蕭長風給她畫的設計圖,匆匆跑去找裁縫了。楊孟英雖然很吝啬,但也是一個很講究衣着體面的人,現在裴靜姝有賺不完的錢,每個月還給她發工資,自己家裏也沒有什麽開銷,她手上那幾個錢也拿去買衣料做衣服。
這次窦家娶兒媳婦,楊孟英也打算跟着窦曉霞一起過去看一趟。一則他們是親戚,遇上這種大喜事都不走動的話,也難免讓人覺得他們家發達了就不認窮親戚了。二則,楊孟英也要盯着窦曉霞,怕自家這個兒媳婦到時候又招惹一些娘家親戚,那窦濤和窦老九就是窦曉霞招惹過去的。窦家人那麽多,而且一個個都不讨喜,楊孟英要徹底斷了他們的念想。
楊孟英和窦曉霞都趕時間,劉裁縫也是加班加夜地幫他們縫制衣服,兩天時間就給她們做出來了。
窦曉霞和楊孟英穿着那新衣服在鏡子前轉來轉去,心裏簡直就跟抹了蜜似的。
蕭長風給她們設計的這種衣服款式,在這鄉下可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窦曉霞那一身,把窦曉霞襯得高高瘦瘦,穿出去就沒有一個不誇的。
楊孟英本來也是個喜歡打扮的,現在她自己有了錢,更是巴不得把自己打扮成一朵花。聽說城裏人都穿的确良,楊孟英這次也趕了個時髦,整了一件的确良襯衣。
這的确良的花色豔麗,楊孟英這件襯衣是白色打底紫色的印花,她可是愛到了心坎裏,穿上身之後感覺自己年輕了十幾歲。
八月初八這天,楊孟英和窦曉霞兩婆媳在家裏打扮了半天,早早就穿着新衣服往金溝村這邊走。她們要等着窦家那邊的人過來迎親,然後跟着迎親隊伍一起去窦家。
還沒有走到金溝村,遠遠就見一群隊伍往村裏趕。
楊孟英心中納悶兒,就嘀咕道:“那是你們窦家的迎親隊伍?看着還挺氣派。”
“不像吧,我怎麽一個都不認識。”窦曉霞道,如果是窦家來的人,她至少認識一大半。
“好像是來找裴靜姝的,剛才還在問我你們靜姝家怎麽走。”路邊背着背簍做活的人搭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