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王四是上堯鎮的小販子, 王家在上堯還是有些根基,要是放在以前,那絕對是大戶人家。王家家族龐大, 族裏也出了兩個厲害角色,其餘人也跟着受益, 這王四在上堯經常做一些倒賣的事, 也沒人管得了他。

從去年年末起,上堯那邊也經常有農民擔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賣, 什麽柚子糖、涼粉、蛋糕、月餅等, 這王四起初沒怎麽在意,以為這些東西都賣不了多久,那些農民家裏一個個都一窮二白的。

沒想這些東西一年到頭都有人賣,王四看利潤還不錯, 就是不打聽這些東西的來處。只不過王四的名聲不太好,也沒有人給他說實話, 直到最近才打聽出這些東西都來自于這個叫金溝村的地方。

恰逢最近又快要到中秋節了, 聽說去年很多人在中秋節都賺了不少錢,這王四今年就跑到這邊來,想找裴靜姝把貨買斷。這個王四做事喜歡虛造聲勢, 今天還帶來了不少親戚。

顧大娘正在門口翹首以盼,聽媒婆徐大娘說村口有一群人朝這邊趕過來, 還以為是窦家的人來了, 不料來的人她一個都不認識。

“大娘, 裴靜姝是哪一戶人家呀?”走在前頭的男人問道。

那顧大娘聽到這話, 臉上的喜色頓時減少一半,在這種好日子,她也不想跟人争論,免得給自己招來晦氣。不過要讓她給裴靜姝送生意過去,那是門兒都沒有。

顧大娘就指着對面那座荒山,“你翻過那座山頭,山腳下就是。”

“不是說在你們這個村嗎?”有人質疑道。

“誰給你說是我們這個村的?那裴靜姝早就搬走了,你問錯人了吧?難不成我一個老太婆還騙你們!”

“大娘,我們沒有這個意思,原來是搬走了呀。”其中一個年長的說着,一群人就照着顧大娘指的那座山頭走去。

楊孟英和窦曉霞過來的時候,卻沒見着剛才那群人,心中還有些納悶兒,就問裴靜姝:“剛才不是有一群人過來找你嗎?怎麽卻不見人?”

“誰來找我?”

“一群人呀,少說都有10個。”楊孟英說道,“難道你沒遇見?”

“我剛才一直在院子裏洗衣服,也沒見有人到我們這邊來,你們怕不是弄錯了喲。”羅小慧也接過話說。

楊孟英:“我又沒有耳聾眼花,哪裏可能看錯,你嫂嫂也看見了。”

窦曉霞道:“可能是付三嫂弄混了吧?她可能聽錯了。”

楊孟英想應是這樣,也就沒往心裏去了,又對裴靜姝道:“長風從城裏帶回來的布料就是比我們鄉下的好,你看看這色澤就跟活靈活現似的,我們鄉下的布料都是灰仆仆的,一點都不耐看。”

羅小慧笑道:“你這一件衣服抵我們鄉下幾件衣服了,這能比嗎?所以人家才說一分錢一分貨。蕭長風的眼光果然好,給你們說的這兩個款式可真好看,穿在身上可洋氣了。”

裴靜姝淡然撇了一眼,沒做評價。

農村婚嫁,男方應有迎親隊伍,女方也該有送親隊伍,無論迎親還是送親,都應該是人越多越好,都圖個熱鬧喜慶。不過顧大娘嫁女,過來送親的鄰裏卻不多,在這人口衆多的農村,算是比較冷清的了。

可能大家也不想和鄰居鬧得太不愉快,所以一戶就出了那麽一兩個人當代表。到了九點,窦家的人還沒有到來,顧大娘那邊破破爛爛的,板凳也沒有幾條,大家就跑到裴靜姝這邊的院子來坐。

見了楊孟英和窦曉霞身上的新衣服,不少人都豔羨不已。

“原來這就是的确良,摸着的質感就跟我們的衣服不一樣,這得多少錢一寸呀?”

“這布料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我三妹想買一塊,排了幾個月的隊,還是沒有買到。”劉二娘就說。

金溝村的人都知道劉二娘的妹妹嫁得好,老公在城裏可是拿鐵飯碗的,劉三妹都買不到的布,現在楊孟英竟然穿在身上了,楊孟英更覺得蕭長風給自己帶來的這種的确良是個好東西,心裏可別提多美了。

“難怪長風那天給我說這種布不好買。”楊孟英又說道。

大家聽說劉三妹都買不到的确良,也就沒再打聽了。其實鄉下人還是不太舍得花太多的錢在穿上,按照他們的觀念來說,有衣服穿不會凍死就是好日子。

年輕些的雖然也喜歡穿漂亮的新衣服,但是價錢太貴的話還是承擔不起,而按照現在的習俗,家裏的錢基本上都是在長者的手上保管着,年輕人不當家。上了年紀的大人用錢都十分節約,也是現在能找到賺錢門路,他們才肯拿些錢出來用,但要是讓他們一下拿太多,他們就未必肯了。

楊孟英身上的的确良她們買不起,衆人又開始讨論窦曉霞身上的風衣,窦曉霞本來就長得高挑,穿風衣最适合不過了。大家以前沒覺得窦曉霞有多好看,這次看她穿着風衣,身材高挑凹凸有致,倒也瞧出些韻味兒來了。

“裴大嫂這一身衣服也很好看,你這人高,穿什麽都好,不像我們長得矮的,穿什麽都像一個矮冬瓜。”丁大嫂就羨慕道。

窦曉霞很少被人這麽誇,再加上她今天穿着新衣服,也倍有自信,就說道:“長得矮小點也省布料,這次長風過來,你讓他給你們看一下,他上次畫了許多衣服款式,每件都很好看。尤其是給珊珊畫的那幾件,我看了都很心動,可惜我沒有女兒,不然準給她做一件。”

“小孩子制那麽多衣服做什麽?撿點舊衣服穿就好了,小孩子個子竄得快,那衣服穿一兩年就沒法穿了,太浪費錢。也就只有裴靜姝這樣的才敢那麽做,我們要是這麽給小孩子打扮,那可又是一筆大花費。”

不過看了楊孟英和窦曉霞這兩身新衣服,大家也很想讓蕭長風給自己看看,蕭長風是從城裏來的,見多識廣,身上穿的衣服洋氣又新潮。這馬上就是中秋佳節了,大部分的出嫁女子都會在這個節日回娘家一趟,到時候穿一身洋氣的新衣服回去,臉上也有光。

大家正在院子裏聊着,一群人朝他們這邊走了過來。

這群人正好就是剛才被顧大娘故意指錯路的王家人,他們翻了一座山,那山下哪裏有什麽人家,後面找人問了一下,才知道被耍了,又只好折回來。

從上堯到金溝村這邊也要走兩個多小時,這群人走了半天路,眼瞧着到了目的地,又被人這樣耍,心中肯定不爽。不過想着這次是來找裴靜姝拿貨的,他們也只好忍下這口氣,不想節外生枝。

“裴靜姝家是不是這裏呀?”王四扯着嗓門問道。

“這位大哥,你真的是來找裴靜姝的呀?快坐,裴靜姝就在屋裏,你們找她什麽事呀?”楊孟英問道。

“我來找她談點事,我們今天走了兩三個小時,一路才問到這裏。剛才走到你們門口,還被你們隔壁的一個老太婆給忽悠了,她精神好像不太正常,像個瘋子似的,給我們指對面那座山,害得我們多走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王四說起那顧大娘,簡直咬牙切齒。

“唉喲!是不是那戶人家的?”楊孟英指了指顧大娘那邊。

“可不就是。”王四氣道,“快幫我們把裴靜姝叫出來,這次我們是買談到買賣的。”

楊孟英看這人說話有些自大,不過想着對方可能有些家底,來了十多個漢子,不太好惹,就進屋去叫裴靜姝。

裴靜姝走出來看一眼,其實他剛才在廚房的時候也聽到了這外面的對話,“找我什麽事?”

“聽說你這裏又在做月餅賣了,我們特地來買,我們要買的數量有些多,這次就拿四五千個吧!你看價格能不能适當少一點?哦,你這裏現在能夠拿出多少貨來?要是沒有那麽多,我們也可以在這裏等到下午。”王四開門見山就說道。

“很抱歉,我這裏現在沒貨。”

“怎麽會沒貨呢?我們千裏迢迢趕過來,就是過來買月餅的。”那王四顯然不肯相信,他站在這院子裏,都聞到了裴靜姝廚房裏的月餅香味兒。

王四昨天才剛剛吃過,記得這個味道,他今天才特地趕過來。說起那些農民,一個個也特別雞賊,他讓他們賣給他,那些一個比一個要價高,問他們是從哪裏弄來賣的,卻沒有一個人肯開口說實話。

今天他們費了這麽多精力才找到這個地方,怎麽能就這麽空手回去?那不是打他王四的臉麽?

“就是,我們都已經聽說了,你們這裏九號會大量發貨。”又有人說。

“我們這裏确實九號發貨,但必須得提前交定金,提前七天預定好數量,而且我這裏給不了你那麽多貨。”裴靜姝說道,雖然知道這群人是遠道而來的,但他們的口氣太頤指氣使,裴靜姝并不喜歡與這類人打交道,而且也怕他們惹事,到時候引火到她頭上。

“你賣個東西,哪裏來那麽多規矩?我看你是個女的,才跟你客客氣氣地談。我們是上堯鎮的王家人,我家叔叔是鎮上一把手,我今天也是誠心誠意而來,你讓我們這樣白走一趟,你說這像個話嗎?”王四把自己的家世搬出來,要是眼前這個裴靜姝識相,那一切都好商量。

“我們來你這裏一趟也不容易,你今天就把手上這些貨賣給我們,然後再做他們的,反正他們離你這裏也比較近,來往也方便,他們的量少,遲兩天拿回去也沒事兒。”

“就是。說實在的,你們這種私下買賣已經是很危險的行為,大家一起發財,我們也不說你什麽……”

裴靜姝聽了之後就笑了,“我倒是很想知道,我們農民做點小吃換點家庭開銷,怎麽就危險了?街上還有那麽多賣竹簍竹筐椅桌的,難不成這也是犯法的?你們不用說這些來恐吓我,我今天要是為你們壞了規矩,就等于是我自己砸了我自己的信用,我也沒臉見這些信任我的鄉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