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撒手謝紅塵
和珅再度清醒過來,發現自己跌坐在地,而那個妖異猙獰的福康安,早已經不在了。
是啊……福康安早在嘉慶元年便戰死苗疆,哪怕他沒有死,以他倔傲喜潔,以他對自己的輕蔑痛恨,他如何會為了自己出現在這羁押死囚之地,來送自己最後一程?
想來也是孽緣,福康安戰死之後,自己又瞬間接手了他的正黃旗侍衛內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從一個正紅旗破落戶成為上三旗都統,誰又知道他走這一路雙手沾滿多少陰謀血腥?他的弟弟和琳更是接過福康安的主帥之位,福安康一死,他兄弟二人倒是成了最大的贏家。
至今還記得去富察府祭奠之時,福長安在府門等候自己,雖因身在和黨與兄長不睦,可到底血濃于水,面上的哀戚讓任一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心中凄切。
和珅帶着和黨諸人上香,就在此時,突然衆人都發出一聲驚呼——不知何時,竟有女眷從後院跑了出來,此時定定地站在堂中,冷冷地看着自己。
和珅定睛看去,瞬間也明白為何衆人要為此大驚失色——此女竟長得和自己有八分相似,特別是那點胭脂痣,就連位置都一模一樣。
“靈堂之上豈容你放肆,還不趕緊回去!”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一身素衣,神色端肅,看到和珅的時候,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一絲憤怒。
“這便是嘉勇郡王生前最寵愛的侍妾香兒了。”
“是啊,聽聞那點胭脂痣最是惹他憐愛,曾經要給她改名胭脂呢。”
福康安似乎頗為喜歡這名妾室,乃至于前來吊唁的不少人還曾與其會面。
香兒不顧身後精奇嬷嬷們的拉扯,依舊傲然地站在那裏看着和珅,突然她露出一絲冷笑,抹去腮邊那點胭脂痣,除去胭脂的殘餘,剩下的竟是一片白皙,那痣竟是點上的!
和珅腦中一片亂麻,連之前手上點的香已燒到手指都毫無所覺,直到福長安提醒。
那香兒已被拖了下去,之後是香消玉殒還是紅顏薄命都也不過是在場諸位王公重臣的談資罷了。
和珅定了定心神,重新又點了一根香,看着面前冰冷的牌位,突然間喉嚨裏堵得慌,仿佛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福康安真的不在了,而一切都再不一樣了。
本年已是嘉慶元年,退位的老皇帝雖仍緊緊抓着朝政,可他眼中的混沌與力不從心早已無法掩飾,而新帝雖對自己禮遇有加、頗為忌憚,可他眼中的陰狠毒辣卻是如此明晰。
那一刻,和珅站在福康安的靈位前,渾身冰冷,只因他知曉所有的好日子,都伴随着乾隆這個年號而一同逝去了。
他那時還不知道,福安康走了不到一年,與他相依為命的弟弟也将因瘴氣而死,更在自己倒臺之後也跟着身敗名裂、牽連後人;他也不知道,哪怕是富察氏,随着乾隆朝最後的夕光,也會風光不再,福康安的後人也會在之後的年歲裏一再被清算,削爵奪職、一蹶不振,福長安更是受盡折辱,困窘交加,潦倒至死。
如此看來,福康安人如其名,正是一個有福之人,就連死都死的正是時候,死的恰到好處。
和珅擡頭看看窗外明月,心知再不搖尾乞憐,恐怕他的阿德都會被他牽連,于是鋪開紙墨,寫就二詩。
和珅看着那與先帝如出一轍的字跡,不禁搖頭苦笑。
他已經不記得自己原先的筆跡,正如他也忘卻了自己曾經的樣子。
“和珅,”獄卒走過來,獐頭鼠目的臉上滿是幸災樂禍,“恭喜和大人,賀喜和大人。”
和珅擡頭看去,見是刑部的幾個郎官,其中一人取出一明黃絹紙。
那人念了半天,旁人一人又适時加以補充,和珅這才知曉原來是自己的好兒媳固倫和孝公主以及劉墉求情,嘉慶才終于網開一面,由廷議的淩遲改為自盡。最皇恩浩蕩的是,竟然還能回到自己的宅邸,特賜在府中自盡。
和珅此時驚訝地發覺,自己竟還真的有幾分欣喜,于是叩首得頗有幾分真心實意:“謝主隆恩。”
“和大人,事不宜遲,請。”那郎官和氣道,“令郎想來已在府中備好了酒菜,等着為您送行呢。”
和珅也對他和氣笑笑,轉頭欲走,就在此時,突然聽見獄卒驚呼道:“獄中何時有這般的好酒?”
和珅猛然回頭,卻見牢中的一角靜靜躺着一酒壇,仿佛已是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