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③①西戎

行宮裏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能是太悠閑了, 察覺不到時光流逝。

一晃到了七月中旬, 酷暑的尾巴也快過去了。再待十天半個月, 就該回到皇宮了。

妃嫔們覺得宮裏甚是煩悶,尤其是那裏還有不少女人等着争奪盛寵, 哪像行宮跟個世外桃源似的。可惜天不遂人願,十六這一天, 打西邊突然傳來了戰報。

西戎入侵了。

八百裏加急, 送信的小兵一路奔上行宮, 聲嘶力竭地吼着“邊關加急”,驚醒了剛剛入睡的衆人。

前朝要事, 妃嫔不敢随意打探, 只能各自縮在屋子裏安分守己,等待帝王下一步的命令。

琴起居裏,沈雨晴原本在和傅秋水賞月, 每月十五十六都是月圓時分,雖然比不得中秋, 但也有看頭。其實主要是兩個人在糾結沈雨晴能不能繼續和傅秋水同床共枕的問題, 沈貴妃覺得可以, 傅皇後認為不行。

初八那天原本是皇後娘娘一句戲話,卻因為今天傍晚貴妃娘娘“不小心”闖入了皇後娘娘的浴室,于是重新被翻出來了。

惱羞成怒的傅皇後認為沈貴妃得寸進尺,要好好給個教訓,不然以後就更不好管教了。

訓夫和訓妻都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另一半特別皮的情況下。

皇後想給貴妃一個教訓,讓她乖乖聽話。可惜厚臉皮的貴妃最擅長的就是插科打诨、颠倒黑白,硬生生把自己說得極其無辜,拉着皇後的小手死皮賴臉地不肯走。

最後沒辦法,皇後幹脆冷着臉不看她。但是不看她能看什麽?天色已晚,只能看月亮了。

沈貴妃打蛇上棍、得寸進尺,非湊過來陪她一起看,真是讓她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撒手。”傅秋水覺得這麽單方面冷戰下去沒有任何作用,尤其是沈雨晴的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從拉小手變成了摟腰,等她回過神來,整個人都被吃了個大豆腐。她無奈地揉了揉額角,呵道。

抱着人家小腰的沈貴妃一臉無辜,但就是不松手:“我抱一下我媳婦兒怎麽啦?”

“誰是你媳婦兒?”傅皇後氣笑了。

Advertisement

沈雨晴耍無賴:“官人,妾身都陪你睡了這麽多天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我們的緣分豈止千萬日,你怎麽能拔吊無情呢!”

傅皇後額角青筋又跳了跳,雖然不知道什麽叫“拔吊無情”,但估計不是什麽好話。

她力氣小,掰不動沈雨晴的手,說又說不過她,一時間進退維谷。

氣氛又僵持起來。

然後,八百裏加急的傳信就來了。

一聲聲“邊關加急”的嘶吼從遠處傳入隔壁的院子,因為住在皇帝陛下旁邊,任何動靜都很難瞞住他們。皇後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高聲喊道:“冬曉!鳴春!”

沈雨晴知道事情嚴重,立刻松手。

今晚是檀梅與碧宴守夜,冬曉和鳴春還在自己屋子裏睡着,也不知聽不聽得到皇後的喊聲。沈雨晴立刻讓譚梅去叫醒兩人,碧宴則去叫醒蒹葭宮衆人。資源整理:未知數

所有睡着的宮女太監本就被驚醒了,因此很快聚集在了琴起居跟前。皇後娘娘臉色冷若冰霜,有條不紊地下達一條條指令。得到吩咐的衆人連忙離開琴院,前往周圍其他院子通知各妃嫔不許随意出門走動。

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了。

隔壁的院子裏依然燈火通明,而且沒有消息傳過來。傅秋水有些擔心,但這會兒她也不好去問,只能煩躁地在屋子裏走來走去。

沈雨晴倒是很淡定,她可是經歷過大唐安史之亂的人。在戰場上厮殺了整整六年多,然後刺殺叛軍首領安祿山失敗,game over了。

西戎人說到底比起東北大漢狼牙軍和西北兇悍的匈奴來說,已經很算是好對付的。

不過見傅皇後這麽擔憂,她想了想,提議道:“你如果實在放心不下,我帶你去看看。”

“什麽?”傅秋水一愣。

沈雨晴沖她笑了笑,拉着傅秋水來到後窗跟前。

前院有人守着不方便,她推開窗戶,一把摟住傅秋水跳出去。然後運起輕功,悄無聲息地潛入了隔壁皇帝所在的屋子裏。

周圍暗衛倒是看到了沈雨晴,畢竟帶着一個大活人潛入有很多暗衛的屋子,想不被發現也太難了點。沈雨晴所幸也不刻意掩飾,讓他們看了個正着。

因為有傅皇後在,暗衛默默地放棄了反抗,任由貴妃娘娘進來了。

——雖然,他們也打不過貴妃。

兩個人坐在房梁上,低頭就能看見底下幾個人的腦袋頂,交談的聲音清晰可聞。

“西戎今年頻頻地動,六月、閏六月的時候,連續發生了幾次大型的地龍翻身。”小兵彙報了消息之後休息了一番,總算緩了兩口氣,然後連忙禀報道。

西戎地處青藏高原那一塊,那邊資源貧乏不說,氣候也非常的惡劣,晝夜溫差大。夏日本就難捱,還發生了地動。

往年也偶爾有小地震,但今年不知道怎麽回事,那一塊頻頻發生地震,一開始只是隔個十天半個月有一個三四級的小地震,到了今年夏天,直接變成了大地震。

雖說那塊地方地廣人稀,可惜因為震源位置不太好,相對柔弱的女性和孩童死傷慘重。不僅如此,不少糧食也被埋在了廢墟裏,費時費力也只搶救出來了一部分,現在剩餘的,可能不夠吃了。

一邊是天災的威脅,一邊是缺少女人和糧食,西戎選擇入侵,也是很正常的了。一來可以搶大晏安穩的城池定居,二來也可以俘虜婦女。大晏富庶,他們早就眼紅很久了。

首當其沖的,便是和高原地區接壤的蜀地。

如今鎮守蜀地的将軍是鼎鼎有名的蕭大将軍,是左相胞妹的丈夫,也就是說,他是沈雨晴名義上的姑父。

左相一家忠心耿耿,若非如此也不能與武官聯姻。皇帝最忌諱的就是文武聯合,文人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武将卻容易得多。但武将造反又偏偏容易留下話柄,如果有熟悉官場局勢的文官輔助,那麽很多難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蕭将軍當初和沈松月相互傾心,但礙于文武之別,恐怕難以成好事。還是先帝大手一揮賜了婚,不得不說先帝雖然晚年略有些耽于美色,但還算英明。他知沈家是可以信賴的,便不在意這一次的婚事,姿态大度,反而得了天下稱贊,也算是晚年的一樁美談。

如今蕭将軍鎮守蜀地,身先士卒地與西戎對抗,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不過從小兵的描述中來看,形勢應當還可以控制。

西戎人破釜沉舟一戰,雖士氣高昂、悍不畏死,但大晏裝備精良,還有一些熱武器助陣,西戎一時半會兒是打不下蜀地的。

“蕭大将軍已經着人去周圍兩省借兵了。”那小兵知道的不多,為了抓緊時間把戰報傳來,他沒在蜀地呆多久,基本上剛發生戰事就來了。

之前說的那麽多分析,全部都是蕭将軍迅速反應之下讓他轉達的。

這位蕭将軍确實有能耐,短短時間內就能想明白其中利害,完全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戰争吓得愣神。

皇帝陛下眉頭緊皺,并沒有徹底放心。

說是去南北兩省借兵,但實際上借不來多少。南邊雲滇要防禦西南衆小國,北邊維疆聯通西域,也是重中之重。不必說西南那堆從來不安分的小國,西域小國雖然看着還挺乖巧,每年老老實實上貢,但皇帝卻知道,西域并不太平。

這些年西域小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亂,相互傾軋。雖然只是小打小鬧,搶點東西就跑,但這也側面證明他們不像表現出來那麽乖。如果維疆駐兵減少,而這時候又有人蓄意挑撥,讓他們車輪戰攻打大晏,那就糟了。

北部再往東,是抵禦匈奴的軍隊,也不能動。而東北兩省以外,有女貞族虎視眈眈,不過礙于大晏兵強馬壯不敢擅動。東南海盜倭寇不絕,且水軍也不适合送去西部戰鬥,否則水土不服一戳就倒,反而浪費兵力。

綜上所述,邊疆屯兵的地方都不能随意撤走,只能從大晏內陸調兵。

皇帝讓人帶那小兵下去休息,一個人坐在桌前對着大晏地圖頭疼。

南邊雖然沒有南蠻人,卻有異姓王,可在封地養兵,是先帝欽封,如今氣候已成。還得防着他造反,而撤藩一事卻是急不來的。

思來想去,也只有中原一帶的軍隊可以調用了。

大晏雖然國富民強,兵力也強盛,但敵人同樣也多。當一個國家很弱的時候,它身邊所有國家都是敵人,當一個國家很強的時候,它又會成為周邊所有國家的眼中釘。這也是為什麽從先帝到如今的皇帝,都不敢随意削減軍隊編制的原因。

朝堂上總有傻逼文官天天叽叽歪歪嫌棄養那麽多軍隊耗費太大,也不想想周圍那麽多不安分的小國都不是吃素的。現在因為經濟和武力的威懾不敢亂動,可只要一旦武力減弱了,那大晏就是一塊肥肉,還是沒有人守護的那種。

也許是太平久了,那些人除了歌功頌德、自負自傲,也沒什麽別的本事了。懷抱着不切實際的想法驕傲自滿,還妄圖用天-朝國威讓餓狼們全部臣服,也不知道出門前吃藥了沒有。

沈雨晴摟着傅皇後直接跳下房梁,把沉思的皇帝吓了一跳,差點喊出“護駕”。

“......”深覺丢人的皇帝陛下黑着臉,“你們兩個幹什麽?”

沈雨晴才不怕他,拉着傅皇後坐下:“我來給你支招的。”

其實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皇帝要調哪邊的兵去支援西戎了,除了京郊大營那些數量不多的精兵之外,只剩中原地區的兵。

大晏海晏河清路不拾遺是真的,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這樣。江南一帶能夠不打折扣的做到這樣,但是中原地區還是有點水分的。

當初大唐開元盛世還不是照樣路不拾遺?但實際上,中原地區很多地方都藏着山匪水賊,後來老皇帝日漸昏庸的時候,甚至出了個連環十二塢。十二個匪賊勢力聯合在一起,其中匪賊頭目甚至直接占據了長江附近的天險白帝城作為大本營。

想必大晏比起大唐,也好不到哪裏去。

中原地區沒事兒為什麽要屯兵?也只有可能是去剿匪的了。

原本沈雨晴也是個不懂政治的純種江湖弟子,但是架不住身邊有N個白切黑的好基友。比如那個江湖毒瘤毒姐,還有那個混跡在官家子弟裏頭當大忽悠的琴娘,他們對朝堂一類的十分在行,閑的沒事聚在一起就吐槽時政。

沈雨晴聽得多了,也就懂的多了。

她雖然不像皇帝那麽了解大晏形勢,但是光靠從冬曉、沈夫人等人嘴裏聽來的零碎消息,也足夠拼湊出一些真相了。再一分析,能推斷個八-九不離十。

皇帝聽完她的話,很是驚訝。

大晏至今還沒有女官,少有女子接觸朝政。很多女子雖然懂一點朝堂之事,但也着實有限。他什麽都沒說,沈雨晴就能分析出這麽多,徹底改變了皇帝以前對沈雨晴的印象。

原來,這個西域潑婦不是只會打打殺殺啊......

百忙之中,他還有心思胡思亂想。

皇後一眼就看出來他走神了,默默地敲了敲桌子,喚回他的思緒。

皇帝連忙回神,肅容問道:“你有什麽好提議?”

既然沈雨晴知道形勢,那麽她所謂的提建議,肯定不是無稽之談。如果真有用,那就是幫他大忙了。

沈雨晴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從大唐的情況演變而來的。

她一字一頓地道:“征集江湖人士,讓他們去剿匪,然後中原軍隊支援西戎。”

江湖人士一般比較散亂,大晏的江湖門派規模都不大,門裏就兩三千人。他們同門協同作戰的時候都不見得很有秩序,更何況和其他江湖人士一起聯手。

所以沈雨晴想的是先拿匪賊當江湖人士的練手的對象,等差不多了再看情況。如果邊關告急,就讓這群江湖人去支援,如果邊關安穩下來了,那訓練出來的江湖人士也不算白訓。

畢竟匪賊狡詐,這麽多年軍隊也沒剿幹淨。但江湖人士其實比軍隊更了解匪賊,也更容易清繳匪巢。

大唐當年就是,軍隊雖然努力剿匪,但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只能端掉一些小寨。江湖人士則不一樣,各有神通,悄悄潛入然後突然襲擊,匪巢覆滅就容易多了。

皇帝還這沒想過找江湖人士幫忙,往常官府和俠士都是相看兩相厭的,一邊罵另一邊狗官,另一邊鄙夷這一邊是草莽粗鄙之人。

“江湖人士,會接受招安?”皇帝很懷疑。

一般接受招安的,要麽原本是平民百姓,但是不得已做了匪賊。要麽就是對朝廷向往已久,想當大官的。

江湖人士從小在門派長大,接受的教育就是看不起朝廷。皇帝不是沒想過招安,但是一直也沒人願意。

沈雨晴翻個白眼,招安?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我們江湖人士才不接受招安,狗皇帝你給我聽好了,不是招安,是征集他們來幫忙!”

江湖人士一般滿腔俠義,常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請求他們去幫忙剿匪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只要朝廷別吃相太難看,一副要利用江湖人士、完了再過河拆橋的嘴臉,他們就能接受。

如果姿态放低一點,承認朝廷自己忙不過來,所以才請求俠士們鼎力相助的話,那些滿腦子正義的耿直人肯定會義不容辭接下這活的。

至于支援西戎戰場,也完全不是什麽難事。當初大唐被叛軍攻陷,雖然武林門派見天地埋汰朝廷,但還不是盡自己一份力去保家衛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是說着玩玩的。

“所以,給我放下你們這群狗官高高在上的做派和臉面,派一個草根出身正直磊落的将軍去和他們談合作的事情。朝廷是去尋求幫助的,不是去給施舍的。”

呸,招你妹的安!

自古以來招安就沒好事,基本上都被皇帝派去最危險的地方送死去了。江湖人正直歸正直,但他們又不是傻子,打量誰不懂那些背地裏的小心思呢。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

他還真沒有怎麽了解過那些俠客,以往雖然并不抱着“俠以武犯禁”的想法看待他們,甚至很欣賞他們的高超武藝和奇特能力,但也并沒有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們的做派和想法。如今想來,朝堂的姿态确實太讨打了,難怪江湖人總覺得他們是狗官,只懂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草菅人命,不懂為平民百姓做實事。

“朕知道了。”皇帝嚴肅地點點頭,“多謝!”

沈雨晴見他認錯态度良好,心裏十分滿意。見狀也願意多說兩句,比如把當初大唐處理武林和朝廷關系的方法告知對方。

“等戰事了了,你可以設立一個培養将領的武林門派。向全天下不管是百姓還是武林人士招募弟子,這些人直屬于你,任何派系任何人不能插手。訓練有成的将領不僅要去邊關見識真正的戰争,還要去深入百姓、武林人之中,和他們打成一團。”沈雨晴努力回憶天策府的情形,“所以這些弟子必須為人正直,要真心認同武林人士,真心維護百姓。雖然一時不會有什麽效果,甚至可能導致這些弟子被朝堂和武林兩方面排擠,但只要堅持下來,必然有成效。”

大唐的天策府裏都是頂天立地的好将士,雖然一開始被江湖人認為是朝廷走狗,又被朝堂裏的人認為是自甘堕落的異類。但是他們後來憑借一點點努力在,證明了自己東都之狼的傲骨和仁義,不管是在朝為官、為将的人,還是江湖上大俠小蝦,沒有一個提到天策府不是交口稱贊的。

事在人為,有些事情不能因為看着覺得困難重重就不去試。很多事情努力一把,總能成功的。

傅秋水訝異地看向沈雨晴,雖然她不懂那麽多,但也能明白沈雨晴這個提議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緩和朝廷和武林的矛盾,免得把江湖人士逼急了真的造反鬧事。

兩邊相互體諒一下,維護大晏治安和平。

确實很難,比較人的觀念不是那麽好轉變的。但是就如沈雨晴所說的,事在人為。

一點點努力,先從請求江湖人士幫助剿匪開始,慢慢改善關系。

送走沈雨晴之後,皇帝長嘆一口氣。以前太平的時候不覺得,當一件事爆發之後,許許多多以前沒怎麽注意的薄弱點就全部浮現出來了。

大晏确實繁榮昌盛,但是藏匿在繁榮外表下的蛀蟲,也開始悄然滋生了。怪不得再怎麽盛極一時的國家最後都會走向滅亡,并不完全是統治者昏庸的原因,更多的是在繁榮的時候,明君也同樣容易懈怠。

所以,身邊總要有幾個明眼人,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

只是皇帝沒想到,頭一個敲醒他的,會是一直把自己僞裝成“潑婦”的沈雨晴。

想到這裏,皇帝陛下略有些心塞。

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之前沈雨晴好像是摟着他家皇後的腰飛下房梁的???

她對朕的皇後做了什麽!

皇帝陛下思來想去覺得不對勁,連忙讓人去把那隊保護皇後的暗衛的首領叫過來,他要好好詢問詢問這些天發生了什麽。沈雨晴什麽時候和皇後關系那麽好了,還帶她大晚上來聽牆角。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章節顯示不出來,所以重發一下_(:з」∠)_

戰争是重要劇情,不過和貴妃他們關系不太大,主要是影響後宮局勢的

下面開始收拾婉夫人,而且後期大boss之一也要開始待命了,戰争這個伏筆牽扯到的劇情還是蠻多的

感謝地雷:暝九x1、L泗X汐Yx1、一杯可樂x1

感謝營養液:“”+1、“”+1、吾木等休?⊙▽⊙+10、壹隻恰喵+10、布丁+1、路過的醬油黨+3、見檀+220、azure96+10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