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黃鳥(三)

寧妃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來什麽好名字,她嘆氣笑道:“我的兩個丫鬟,一個改名叫做谷雨,還有個叫安兒的,想給她改名**分,正和二十四節氣,既然你來了,就給你改名字叫小雪?”

旁邊的谷雨有些生氣,憑什麽啊,一只小鳥,跟我們一個輩的?

小黃鳥還是搖頭,這時候四處去送信的安兒也來了,聽得寧妃要給她改名做“春分”,雖然不知道為何,卻也規規矩矩上前行禮,謝過寧妃給她賜的新名字。

只是那小鳥還是一個勁的搖頭,寧妃啞然失笑:“有個跟我情誼深厚的好友叫做阿寶,只是如今不知道它在何方,你覺得阿寶這個名字怎麽樣?”

沒想到那小黃鳥聽到“阿寶”二字的時候激動不已,站立不穩,都快要從寧妃肩膀上跌落下來了,寧妃把小鳥扶下來,放在手心,問它:“那我以後就叫你阿寶了?”

小黃鳥淚盈滿眶,重重的點頭。

寧妃也有些感觸,不知道為何,她見到小黃鳥的那一瞬間就從心裏覺得親切,像是多日未見的老友重聚,剛才給小黃鳥想名字,鬼使神差她便想到阿寶這個名字。

小阿寶啊,期待我們早日聯系上,到時候陪你玩五百把掃雷都心甘情願。

黃鳥阿寶認領了新名字以後很是高興,它主動飛下寧妃掌心,落在桌上,歪着頭興致勃勃啄着那一碗清水,喜得兩個丫鬟連連驚呼。

小黃鳥全身圓滾滾毛茸茸,正和小姑娘喜歡,一時兩個宮女都看呆了,可是那阿寶卻不吃小米,反倒落在那盤腌篤鮮跟前,啄了起來,邊吃還邊“啾啾”的叫,似乎很是滿意那口味。

寧妃失笑:“原來這小黃鳥喜歡吃熟食,不喜歡吃生食,也罷,晚上我給它煮一碗小米粥,好歹是鳥,還是少吃些腥葷的好。”

阿寶生性一頓,旁邊的谷雨笑着湊趣:“娘娘,鳥兒可是吃蟲子的,不若晚上我和春分去菜地裏抓些大青蟲喂鳥。”

阿寶全身的羽毛都豎起來了,吓得兩只翅膀捂上了眼睛。

主仆三人笑得前仰後合,寧妃說:“吓唬你呢,晚上給你炖排骨湯。今晚上我們也吃一頓好的補補,明天要一大早起床摘菜準備賣菜呢。”

阿寶這才放心的繼續吃下去。

第二天一早上完課,宮中的妃子便帶着宮女們相繼往冷宮裏走,寧妃去上課的時候,谷雨和春分兩位宮女早就将今日裏要賣的菜都摘好擺好等着顧客上門了。

Advertisement

妃子們看那蘿蔔水靈,白菜精神,豇豆嫩得掐出水,更不用提寧妃還養了雞和兔子、鴨子,便是要買雞蛋、鴨蛋、雞肉、鴨肉、兔肉也是有的。一時間衆人紛紛購買。

熙貴妃見寧妃生意紅火,心中氣憤,出言提示:“寧妃妹妹,可別忘了,還欠着我錢呢。”

寧妃不為所動:“熙貴妃等兩日,兩日後我賺夠錢便還你。”

一招不成,又出一招,熙貴妃想起別的事情:“寧妃妹妹,住在這冷宮可睡得踏實?聽說東邊那屋子裏吊死過前朝一個失寵的妃子呢。”

“啊?!”宮妃們紛紛大驚失色,要說這紫禁城,鬼魅傳說歷來是不少的,何況是冷宮。

寧妃無奈的去開那東廂的門:“本來還未長大,倒是熙貴妃娘娘提醒了我。”

她走過去“嘩啦”一聲推開了東廂的門,幾只大白鵝昂首闊步走了出來,“嘎嘎嘎噶”。

寧妃解釋:“這是我托了宮外的采辦太監買的,本來想着他們年歲還小,還下不了蛋,熙貴妃倒是提醒了我,今日放出來給大家看看,改日裏誰想吃鵝蛋或者鵝肉,可以來買。”

大白鵝盯着熙貴妃拍了拍翅膀,扇出一股風:“嘎嘎嘎嘎”

熙貴妃吓得花容失色,趕緊撤退。

在一盤看熱鬧的珍嫔捂嘴偷笑。

賣菜的生意實在火爆,寧妃拿了酬勞,沒幾天便湊夠了五十兩銀子,她買了湘妃竹,親自給熙貴妃送過去。

熙貴妃從鼻子裏哼了一聲,寧妃笑着說:“我帶了鐵鏟,今日便給你栽種回去。”

她招呼春分端出一個食盒:“這是我新熬得腌篤鮮和油焖春筍,你且嘗一嘗。”

美食當前,熙貴妃不好意思再說什麽。寧妃誠懇行禮:“熙貴妃娘娘,當日裏是我不是,偷挖你的竹子,今日給你補回去,也算是我賠罪了。”

她誠心道歉,熙貴妃反倒氣消了,不好意思說什麽,只讪讪說:“下回不要再挖就是了。”

寧妃笑嘻嘻的說:“不拔就是了,再說了,如今我宮中的籬笆和籠子都盡夠了。”

熙貴妃:……

寧妃又變戲法似的從背後拿出一個小竹籃:“小黃鳥跟我有緣分,我不便想讓,這個小可愛補償給你。”

熙貴妃好奇的探頭一看,那竹籃裏有個毛茸茸的小動物在毛巾下不斷的亂動,她揭開那層蓋布,忍不住驚喜的喊:“小狗!”

籃子裏正是一只乖巧的小黃狗,嗚咽着站立不穩,它瞪大兩顆黑漆漆的眼珠盯着熙貴妃。

熙貴妃覺得自己的心都化了。

“可是餓了?趕緊找些吃的來。”熙貴妃吩咐手下的宮女。

寧妃把籃子遞給他,一臉奸笑:“這小狗剛滿月,還要喝奶呢,我在冷宮裏養了一只奶羊,你可以每日裏來買羊奶,兌些水喂小狗便是。”

熙貴妃急的吩咐宮女珍珍:“珍珍,趕緊去跟着買羊奶。”自己急着抱起那小狗,“寶寶真乖。”

珍珍:主子,我感覺我們似乎被寧妃暗算了。

大白鵝和鴨子都喜歡戲水,寧妃便做了一根竹竿在玉湖趕鴨子,她還在竹竿梢頭系一根紅絲帶,那紅絲帶往西,一群鴨子便跟着往西去;那竹竿往東揮舞,一群鴨子便跟着往東去,蔚為壯觀。

阿寶也很高興,依靠在寧妃肩頭興奮大叫:“啾啾,啾啾。”

熙貴妃如今有了小黃狗,每日裏倒是消停不少,她每天的固定活動便多了一樣遛狗,牽着小黃狗,她給小狗取名“江陰”,每日裏帶着小狗繞着玉湖一圈圈散步,偶爾想偷懶,江陰便将自己的缰繩主動叼到熙貴妃跟前,由不得她不去。

每日上完課,宮妃們便相約去景仁宮,買些雞蛋、兔肉、青菜之類,不但比宮外購買的便宜,還比宮外購買的新鮮。

常來買菜的主顧還能得到寧妃親自編制的竹篾籃子,是竹子破絲編制而成,結實美觀,寧妃笑着解釋:“這竹子可是從宮外特意買來,又在玉湖裏浸泡許久的,柔韌性強,經久耐用。”

大宮女們挎着竹籃子而去,分散進各座宮苑,轉眼便炊煙袅袅,一派人間煙火氣息。

煙火散盡,是朱煙寒沉默的臉。

朕的後宮,真的不是一座神經病康複中心嗎?

快到谷雨的時候,那往海外去的船隊勝利而返,帶來了諸多好消息。

整個京城一片轟動,皇後和懿安皇後兩個人加班加點,才将賬冊和分紅清點清楚。

船隊從泉州出發,滿載了瓷器、絲綢、茶葉等大明特産,在南洋諸國沿途兜售,因着物品遠勝民間走私的質量,因而大賣,獲得了沿途達官顯宦的熱情接待。

兜售貨物,已經獲得了四倍的利潤,等到那海船回來,還滿載了異國的香料、寶石、自鳴鐘等等物件,皇後出了主意,在京師露天開了一個拍賣會,沒多久就買光了船上的存貨。這一去一返,足足賺夠了六倍的利潤。

趙清衡也回了京,這一趟出海他受益匪淺,見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遭遇了蠻橫的荷蘭船隊,

觀摩了南海手持點連發的火铳和火炮,更見到無數新鮮有趣的事務,他往日裏蔽塞自大的心态,忽然得被來自外界的海風吹開,一時間要向自己的爹爹、要向皇帝,彙報太多事務,居然反應不過來。

船隊帶過來的,不僅是豐厚的回報,還有新世界的消息。

京師屹立太久,京城中的人們承平許久,京中的權貴渾渾噩噩活下去,為着一分二分利勾心鬥角,似乎争奪了眼前一份好處,便能讓子孫後代安享富貴,卻從來沒仔細想過自己的安享富貴均是建立在大明安穩綿延的基礎上,若是大明亡了,自己又怎麽保證富貴?

而這船隊,便帶來新鮮的消息,藍眼睛的荷蘭人,侵占了我大明領地,居然又被鄭芝龍給打回去了?洋人所用火铳、鳥铳、火炮大明雖然也有,卻沒有那麽強的火力,甚至大明的火铳常常出現炸膛,經常炸傷士兵,甚至常有傷亡,火铳手是部隊裏的高危崗位,尋常人都不願意去幹。

沒想到洋人的武器這麽厲害?火铳手居然是最受尊敬的行業?随船而來的居然還有兩個洋人,他們走在街上,後面一排排看稀奇的市民。

京師的民衆自诩皇城根腳下,什麽沒見過?當年太宗朱棣一窮二白建立起了北京城,城裏的人又見了太宗往南去打了天下,又從南邊遷都過來,人都說:我們北京城,那是劉伯溫定下的,比照八臂哪吒畫的圖,沈萬三十跺腳才挖出的十窯銀子,徐達往北射箭射下的中軸線。當年裏那傳教士雖然也是金發碧眼,可是他穿着大明的服袍進了西直門,往來皆是坐轎子,百姓倒也沒覺得稀奇,當日裏海船航行,都是官方行動,拉來的長脖子麒麟也直接送到了西苑,都不如今日裏海船直接拉過來的貨物震撼,還有那兩個穿着異域服侍的洋人。

沈萬三的“十窯海”,便是後來的什剎海,傳說中的富貴之水,如今還在呢,可是洋人哪裏得見?洋人暫時住在趙清衡家,經常出門來,後面跟着衆多市民,他們在一處燒餅攤那裏停留,買了一個燒餅,過一會全城的人都圍去那個攤販買燒餅,不然城中的燒餅攤那麽多,洋人怎麽就來那家買?還有人圍住攤主,讓講講洋人說了什麽,怎麽買的。

那攤主暈乎乎,邊思索适才的交易過程,邊說:“他指着餅,我便拿手比劃五文,他手裏拿出了一把銅錢,我便讓他挑燒餅,他拿了兩個,我就從他手裏挑了十個錢出來,剩下的還給了他。”

原來洋人買東西跟我們一樣啊,原來洋人也吃燒餅吶。圍觀的人們邊驚嘆,邊圍着買燒餅,不到半天,便買光了,燒餅攤子的攤主王小二樂不可支,下回見着那兩個洋人,主動切開燒餅,将自己鹵的醇香的豬頭肉夾在裏面,又拿荷葉細細包好,拿去給那兩個洋人,洋人要給錢,王小二搖頭:“不要,白送。”

洋人雖然聽不懂他說的話,卻明白了他的意思,學着大明市民的做法拱拱手,算是謝意。

“天哪我沒看錯吧,那洋人居然向王小二拱手,也懂我們的禮儀啊”周圍的人一陣陣驚嘆。

王小二因此出名,沒想到他因此在京中小有名氣,居然依照着這燒餅攤發了點小財,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