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香雲、星玉和仙鏡
麗妃的化工廠便有模有樣的建造起來。
大批量生産起來, 便不是那麽容易了,首先硫酸便要大量購進,從哪裏來?朱煙寒摸摸頭:“場外觀衆求助。”
主播阿秀便來答疑:“觀衆說, 此時中國境內, 露天能開采的硫磺礦在四川、甘肅、臺灣, 硝石主要位于四川。”
朱煙寒撓撓頭:“來人吶, 宣鄭芝龍。”
皇後按住他的手:“不可。”
朱煙寒自然明白為什麽,鄭芝龍控制了臺灣, 雙方已經結盟,并且鄭芝龍已經進京觐見了朱煙寒,向皇上保證了忠誠。此時跟他要硫磺礦,那是理所當然。可是化工廠是他們光複大明的希望之一,若是被鄭芝龍掌握了他們的命脈, 那後續的謀劃怎麽辦?後續朱煙寒當然要鏟除鄭氏家族,将南海牢牢握在自己手裏。
鄭芝龍肯定在京裏有探子, 若被他探聽到那硫磺礦可以用作什麽,再綁幾個化工廠的工人去,被他盜走核心的秘密怎麽辦?
朱煙寒問皇後:“那當如何?”
皇後說:“不如将四川先握入我們手中。”
朱煙寒發愁:“可是我練的兵如今還不夠攻打城池。”
皇後搖頭:“誰說要去打仗?如今臣子和皇上尚未撕破臉皮,皇上要任命誰, 還能有人反駁不成?”
朱煙寒眼睛漸漸亮起來:“你說的是讓我任命我推恩的那些仕子?”
皇後颔首:“正是。當日裏我們剛穿越過來, 便統管了書院,那些學子受皇上私庫供養,被譽為天子門生,如今是他們回報天子的時候了。”
朱煙寒卻擔心另外一件事:“學子到底稚嫩, 考中後只在京中做些閑職, 怎麽懂得官場的門路?派過去豈不是要被吞得骨頭都不剩一個。”
皇後笑道:“有人助他。派牛力去做正,他為副手, 他若能控制住牛力,便是他的本事,若不能,我們便控制牛力。”
牛力這個名字已經很久遠,朱煙寒思索了一下,才想起熙貴妃的哥哥叫做牛力。他呆呆看着皇後:“還是你聰明!”
Advertisement
随着牛首輔的下臺、牛力的被貶、熙貴妃的不受寵,曾經依附于他的門人、故舊、學生,或是被政敵鬥倒,或是改投別家,牛家派系一時之間煙消雲散,牛力也老老實實在江南的江陰縣城做一個小小的縣令,看起來此生無望。
年終考核百官的時候,朱煙寒也特意找出來牛力的考評結果看過,就是個不功不過的良。看樣子這輩子也就混到頭了,不過他倒是不氣餒,在江陰縣帶領百姓開墾荒田,設置學塾,教化百姓,第一批便推行了麗妃提出的防疫方法,也第一批便試種了玉米和土豆。甚至秋天豐收,他還特意将自己種在縣衙邊的玉米棒子給宮中的熙貴妃送了一小袋。
是個踏實做事又很快能接受新事物的人。
看來已經褪去的曾經官二代的浮華。可是這種人能甘心嗎?從天之驕子一下子跌落貧瘠小縣,從鮮衣怒馬一下子變成牛車耕種,誰能不想再東山再起呢?
朱煙寒這次給他這個機會。
他能不感恩戴德嗎?
何況牛家的幕僚和牛首輔能袖手旁觀嗎?他來四川跟那些官僚打交道必然如魚得水,皇上自己派出的副手不就可以騰出手來做些真正的事?
朱煙寒傳出了口谕:“江陰縣知縣牛力推廣新作物有功,擢升為江油府知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知縣擢升為知府?
這個擢升速度堪稱一步登天了。消息即出,朝堂轟動。誰不是經年苦讀一步步擢升?居然有人能一步登天?
牛力這個人吧,朝堂上的一些元老極為熟悉,不是個讀書的料子,被牛首輔大棒在後面打着,才勉強中了舉人,之後便入了仕。在大明若是中舉便做官,就再也無法進入內閣,要想入閣拜相,便要一舉讀到進士才可。
牛力當初急急忙忙便去做官,想必也是牛首輔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是那塊讀書的料。
後來牛家倒了,還沒等仇人記恨牛力,吏部尚書趙南星先一舉發招,将其貶往一個貧瘠窮縣做個縣丞,這下倒省的那些人動手。
考核的時候得了個良,原來的知縣又老死了,自然而然報了吏部,提了他做知縣。
誰知道他居然有那個運氣被皇上記起來,升為了知府?也不用做同知、知州、通判?先是朝堂上老一套的哭天搶地。
現在朱煙寒倒是很懂那一套了,無他,把這種哭天搶地當做民俗表演,倒別有一番觀光客的風情,他甚至還叫陳美人躲在皇後和懿安垂簾聽政的簾子背後,扮做宮女,直播了這一場別開生面的古代大臣秀,幫陳美人吸粉無數。
等鬧騰完,朱煙寒說出自己的理由:“此人勤勉,積極推行新事物,諸位可去查,他上任以後江陰縣的新生兒死亡率下降了四成,糧食出産率上升了五成……”
下面的大臣聽得目瞪口呆。
歷來稱贊一個官員優秀,便有無數溢美之詞,可是像皇上這般具體細化到每一項事務,實在是聞所未聞,可是具體聽起來,倒……挺有道理的。
這也是朱煙寒的目的,将KPI考核的概念引入大明官場,讓官員們當官更加注重這些指标。至于片面注重指标的負面效應,等過兩年再想對策。
于是大臣們便看着另一道聖旨傳出了京城。
以後當官,能否考核成功,還要看一系列數目彙總。每一年對比,若是降了便不能升職。
牛力的任命自然無可阻撓了,外面說什麽的都有,有人說他是靠着皇帝對牛首輔的憐憫,有人說是他妹妹熙貴妃在皇上跟前吹了枕頭風。好在江油府窮山惡水,又是有名的地動、走山之處,等眼紅之後,更多的人恢複了冷靜:“那等窮鄉僻壤多是流放罪臣,牛力便是去了那裏,也不見得有命回來。”,便不再嫉恨。
可是說到升官,自然就有人想重複他的路子,有人細究原因,居然是因為皇上在朝堂上當衆稱贊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再細琢磨,他第一批推行了皇上設置的“防疫衛生”措施,又第一批開種玉米土豆。
倒是很懂拍皇上的馬屁。打聽到的人酸溜溜的說。
酸溜溜歸酸溜溜,當他們得到消息之後,便開始大肆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開展“學習新事物”的狂潮,朱煙寒擢升了一個人當靶子,卻沒想到歪打正着促進了一場革新,也無形中減少了很多守舊的阻力。
朱煙寒:……意外之喜,承讓承讓,天命吃雞。
有了轟動性的擢升在前,另一則任命:朱煙寒欽點恩科狀元郎卓骐為廣元州知州的消息便悄無聲息的隐沒在諸多繁雜的政令背後了,毫不引人注意。
牛首輔在家得到消息,嘆一口氣:“皇上心智聰穎,是我大明之福。只是于我牛家,倒未必是福氣。”
孫兒不解,他跟爹娘分開跟着爺爺在老家耕讀,受爺爺教誨良多,也格外聰慧,此次擢升,他也為爹爹高興,因而不懂爺爺的愁色從何而來:“爺爺這是什麽意思?難道爹爹擢升,不利于我牛家?”
牛首輔耐心指點:“皇上是要樹立一個靶子,你爹爹出頭做這個靶子,便無人注意他欽點狀元郎之事。”
小孫兒眨巴着大眼睛猶自不解:“爹爹也得了好處,怎麽能說我們牛家吃虧呢?”
一席話驚起夢中人,牛首輔一愣,旋即大笑:“還是小兒聰明,我們牛家擢升,倒也不算吃虧。只是我得寫信請幾位先生師爺,跟着你爹爹才好。”
孫兒又指着堪輿圖:“爹爹要去這裏。”
如今朱煙寒重視堪輿,并不知罪,因而大明上下都以家裏存着堪輿圖為榮,孫兒少年人心性,自然也日常極為喜歡鑽研堪輿圖。
牛首輔看一下堪輿圖:“狀元郎被選做廣元洲知州,廣元和江油,都在四川境內,想必皇上要在此地有什麽大動作。”
他思忖片刻:“不是為糧,便是為錢,你爹爹得了皇上青睐,我們牛家有個這個翻身的機會,以後便只能老實站在皇上背後,殚精竭慮為皇家賣命,以後,我們便上了皇家的船喽。”
硫磺礦石分布在四川,硝石位于四川重華鎮老君山,俱在牛力和卓骐的轄區,朱煙寒早就叮囑他們,去了以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将這些礦物運出來。
等礦石運進京城,麗妃的化工廠,便正式開張了。那些小太監們便一天天欣喜的發現,自己在麗妃娘娘的指點下,造出了洗手的“胰子”,只是那胰子又白又香,形似雲母,麗妃娘娘說這個叫做“肥皂”,可用作洗衣,還可以用作洗手、洗臉。
可是等賣出到宮外,大明的百姓卻自發給其起了個香豔的名字:“香雲塊”,香噴噴雲朵一般,可不就是香雲?
麗妃便請示過朱煙寒,在京城最熱鬧的前門租了一塊店面,專賣這香雲。外地的商家也可來購買。雖然價格不菲,可是架不住人人的獵奇心理,店中生意火熱,常常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圍着顧客。
百姓還在傳言,麗妃娘娘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仰慕皇上,便落入凡間,将仙界洗手的瓊漿運下人間,送給百姓使用。
等玻璃也造出來,這傳言就更火了。
無色、光滑、冰涼。
古代早就有玻璃,但充其量不過是純度高一點的琉璃,用作杯子或是花瓶,還是小範圍流傳在貴族之中。可是麗妃的店裏,這玻璃卻能大範圍用作窗紙,透過那明晃晃的玻璃,便可清晰看到店內場景。若是買不起,還可買玻璃杯、玻璃板、玻璃盤,一時之間,大明的文人寫出無數詩句來稱贊這玻璃,在民間它也重新有了一個名字——“星玉”。如星星一般閃耀,又如玉石一般透明,可不就是星玉?
大家都說,麗妃娘娘心善,曾經在臨湟縣城怯除瘟疫,又造出香雲,還将天上的星星采撷下來做窗戶。簡直就是九天玄女再臨。
過一段時間,又傳麗妃娘娘将天上的仙鏡拿來人間。不用說,肯定是麗妃借助了水銀,發明了鏡子。這仙鏡同以往磨光的銅鏡不一樣,照人清晰,毫發皆可見,富豪們買的是由紫檀木鑲嵌的落地大穿衣鏡,窮人便買巴掌大的手鏡。甚至京中百姓嫁娶,皆以嫁妝中有一枚鏡子為榮,新娘都希冀能沾些麗妃娘娘的仙氣,給自己今後的人生添些運氣。
朱煙寒也不惱,任由下面的百姓傳。他的目的本來就是指着這肥皂賺錢,肯定是百姓傳得越傳奇,賣的越好。
朱煙寒還建議麗妃,将香雲制成各種形狀,或花朵,或雲朵,或星星形狀,還将其用精美的盒子包裝,由出海的商船運送到海外出售。
漸漸的,遠在東方的國度,除了瓷器和絲綢,還多了香雲和星玉、仙鏡做特産,富豪貴族,皆以家中有此物為榮。朱煙寒也順勢賺了大筆的錢財。
作者有話要說:
朱煙寒:我,是鴿,奸商,莫得感情。
朱煙寒:我終于是個爽文男主了!!!我終于感受到了!!!留言留起來!收藏收起來!老子要做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