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錐子一家
雖然借着玻璃和肥皂的內銷外貿, 朱煙寒賺取了大筆的錢財,可是他還是窮。
為什麽?
因為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新軍要裝備,要吃飯, 要練槍。
化工廠的礦石、人工。
趙清衡那邊的火槍研發。
各城的防疫措施。
穿越協會開了個簡短的小會, 麗妃拿着賬本胸有成竹:“如今我化工廠大可以自給自足, 燒制的玻璃遠銷印度、中亞等地, 而且已經接到了歐洲商人的詢問,想必不久的将來我便可以給歐洲提供訂單。盈利除了覆蓋成本, 還會有大大的結餘,到時候還可以接應他人。
皇後點頭,聊起了火槍之事:“既然皇上如今有了新軍,武器建造的事情便收歸回來,以後這一塊的開支, 統一算入軍費。”
懿安皇後也贊同,她在天津的大船廠建造出各種噸位的大船, 卻也賣些普通噸量的船只用作民用,因而勉強也能自負盈虧。
最終大家一致決定拿出所有的錢砸到新軍裏。畢竟耳熟能詳那一句槍杆子裏出政權,若是要保證皇上政令暢通,最大的保證當然是手裏攥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
朱煙寒拿了這筆錢便去建造鋼廠。
穿越協會諸人:……說好的投入新軍呢?
朱煙寒:……新軍需要鋼制的武器。
想到歷代穿越衆的傑作, 朱煙寒索性狠狠心, 開建了水泥廠和燒磚廠。
古代已經有青磚燒制的技藝,只是這種青磚密度低、承重能力不足、單位成本高,實在不是尋常百姓所能消耗的起的。
Advertisement
朱煙寒便讓人學會了紅磚燒制法。取粘土,頁岩, 煤矸石等為原料, 經粉碎,混合捏練後壓制成型, 在太陽下曬幹,或是幹脆搬到麗妃冶煉現場,利用熱氣烘幹,再高溫燒制。便造成了和古代青磚不同的紅磚。
另一個便是水泥廠,水泥的建造,靠的是原料配比,主播阿秀的星際觀衆自然來救場,告訴他們石灰石和黏土的配比。
朱煙寒便命令工人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兒,再煅燒成熟料後再和煉鐵後剩的礦渣同磨,便能制成水泥。
有了紅磚和水泥,朱煙寒做了一件事。
他做王爺的時候所居的王府如今還好好在京裏空着,因着是皇上潛邸,平時裏有專人照看,倒也幹淨齊整。朱煙寒本想着人拆了那王府,卻被皇後勸住,最後便另尋了一處繁華的市中心地界,買了一片地,用紅磚水泥,結合現代和古代的建造方法,建造出一棟紅磚建築。
朱煙寒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奇思妙想,他說出意圖,便有工匠能完美呈現:建築既有古代的樓閣營造方法,又能有效彰顯紅磚和水泥的與衆不同。讓人瞧着只覺得富麗堂皇中透着新穎別致。朱煙寒感慨:“我原以為現代的紅磚水泥肯定争不過古代木頭構造,沒想到這些工匠們這麽造出來,卻別有特色。”
皇後在旁邊捂嘴笑:“別犯糊塗了,皇上富有四海,自然能網羅天下能工巧匠來建造。”
朱煙寒想想也是,他靈機一動,正好利用這批工匠,他便着人發話出去,道是皇後娘家所開店鋪,若是京中有富豪人家修建,皆可請這批人家前去修造。
在宮中又修建了一個小巧的藏書閣,說這種材質防火、便捷,修建速度快。又讓宮人們宣揚出去。
沒過多久,京中的富豪便興起了這股興建新式庭院的熱潮。那些泥水匠們本來就隸屬皇家,如今被朱煙寒派做皇家修築隊,所得大部分上交皇上私庫之外,還可以自己留存,這更大激勵了他們的積極性。
遠離京城千裏之外的潮州府,縣上住的人家吃飽了飯,便往城門處散步納涼。
童子眼尖,一眼便看見有人圍在一起議論,他忙牽着爺爺去湊熱鬧。
原來城門上貼着新頒布的政令,就有識字的讀書人特意講解給大家聽:“皇上特意新創了“工人戶”這一說法,特令天下有手藝的工人可來京中報道,由陳美人進行核準,若是手藝得到了通過,便可在皇上開設的化工廠、水泥廠等上工,并且工人戶不用納稅,還可按月從廠子裏領豐厚的饷銀。”
話音一落,人們便開始議論:
“這是要優待工戶啊”
“聽我祖上說,當年成吉思汗打過來也是如此,若是會手藝,便能跟在軍隊後面活命,如果不會,便只能被殺了。”
“工戶本來有手藝,比尋常農戶賺得多,沒有人願意去呢。”
“這可難說,天下之大,總有人不願意納稅,或是被土豪欺壓,到京城還可留下條活路呢。”
聽到這裏,錐子搖了搖爺爺的手。老人家也是意動,回家便一家人商量起來。
他們本是祖傳的鐵匠,卻不想前些日子鄉中大戶看了他娘,大戶在他家打了口鐵鍋,拿走了鍋,錢卻不給,他爹跟人理論被揍得傷病在床,還是他爺爺聰明,連夜帶着家人逃進了縣城。
可四處逃亡不是長遠之計,總要安穩的待在一地才可開張做生意,不然今日開張,明日鄉霸找人掀攤子怎麽辦?如今皇上的聖旨一下,他們便又連夜收拾了東西,往京城趕。
這道政令一出,先是有京城及附近的工匠們紛紛前來,再過一段時間,便來了各地的工匠,陳美人一一給他們分配活計,即使不合适的,也發放錢糧,或令他們在皇莊裏做飯,或讓他們子弟在附近學習。
錐子一家長途跋涉,終于到了皇莊。他們的眼睛幾乎要不夠用了。
只見大片平整的土地,用紅磚整齊砌成的磚牆分割出不同的區域。錐子機靈,早從路邊兩個小兒口裏打聽出這裏有“大明軍事學校”、“大明士官學堂”、“化工廠”、“水泥廠”、“燒磚廠”等各種皇上新建的片區。
爺爺摸着紅磚不斷啧啧稱奇:“這得花費多少銀錢!”
旁邊的小兒是一兄一弟,哥哥嬉笑道:“老丈,這花不了多少錢,如今紅磚是磚廠燒制,一天便可制出二十萬磚塊。”
錐子的父親鐵頭砸吧着嘴:“啧啧,這工地,可得多大?”
那應該是弟弟的小童有些膽怯,豁牙含糖,從手指縫裏偷看這風塵仆仆的一行人,嘴上卻毫不怯生:“老師說了,若是等鋼廠建起來,便可日産五十五塊磚呢。”
錐子的爺爺大為贊賞:“怪道說話這般有板有眼,原來是讀書識字的貴公子。”,說罷,他便弓腰唱了個大喏。大明歷來敬重讀書人,對他們這些粗人而言,看到讀書人行禮是發自內心的尊崇。
不料那個大童拉着小童往旁邊一閃身,不受他的禮:“老丈有禮啦,不過我們可不是什麽貴公子,我們是貧家小兒,等你們住下來,你家孫兒也要上學噠。”,說罷,便指着遠處排着的長隊,“那裏是陳娘娘登記的地方,你們趕緊去,登記完了便可領取安家費了。”
鐵匠一家又是驚又是喜,忙往隊伍裏去,待排到自身時,但見前面一張大桌子,前面坐着一位宮裝美人,饒有興趣的一一詢問,并另身邊的一位童子加以登記。那童子不過總角之年,卻記錄的有模有樣。
很快錐子便知道了那位宮裝美人便是皇上後宮裏的陳美人,他不由好奇的問:“爺爺,為何娘娘們可抛頭露面?”
還沒等爺爺回答,前後便有人搶着回答:“宮中各位娘娘各有神通,行走往來俱不戴面紗,皇後娘娘還斥責那些大臣‘心中有屎,便見到處是屎’,如今大街上不管是貴婦還是平民女子,俱都大大方方不戴面紗。”
另一個女子點頭:“娘娘仁慈,如今還設置了女戶,道是女子也可自立為戶,還有小兒讀書,也是男女不限。若不是我年紀太長,真想也去學習一二呢。”,她說着便對前面的娘娘面露敬佩,“身為女子,當向各位娘娘學習,為國為民,才是正道。”
錐子家轉眼就排到了,陳美人見他生得圓頭圓腦極為可愛,便問他:“你家可有手藝?”
生平第一次見到這麽漂亮的神仙姐姐,錐子臉刷的一下就紅了,雖然臉紅,他卻毫不膽怯,大聲回答:“我阿爺和我爹爹都可打鐵,我娘會織布做飯,我……”
他想不到自己會做什麽,好半天才思索出來:“我可念書。”
逗得旁邊一堆人大笑,陳美人也笑起來:“既然這樣,那就登記下來。過些日子還要建一座鋼鐵廠,你爺爺和父親,正好一用。你娘親就去食堂,明日就上工。你這麽伶俐,便跟着我讀書吧。”
一言既出,錐子一家俱是感激涕零,沒想到人人都有活計幹,便是自己家小兒,都得了貴人青睐,跟在貴人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湯圓的朋友:我的讀者好可愛呀,我生病了停更,就有很多人給我留言:大大為什麽忽然停更?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大大,被綁架了就眨眨眼。
湯圓:我就沒有這種煩惱,我只有瘋狂更新的時候我的讀者小天使們才會在下面留言:“湯圓為什麽更新了?湯圓,被綁架了就眨眨眼。”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