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龍井關失守
龍井關。
天剛麻麻亮, 東邊的天空露出魚肚白,兵營裏陳二麻子昨夜吃壞了肚子,迷迷糊糊從一堆同袍中爬起來就去出恭, 他心裏嘀咕:“這竈上的師傅跟把總有些貓膩, 慣常缺斤短兩也就罷了, 居然還洗都不洗幹淨。”心中再怎麽怨憤, 臉上也不能表露出來,如今這兄弟們上上下下誰不知道龍井關黑的很?萬一被誰聽見了可就壞了, 畢竟龍井關雖然差勁,卻是少有的還給士兵發饷銀的關卡,聽說相鄰的大安口,兵饷都好久沒發,有士兵悄悄逃走呢。
陳二麻子想, 不如自己也往東北地界再走走,去熊大将軍和袁大将軍的地盤, 聽說那裏雖然面對的是後金大軍,少不了上戰殺敵,但是卻軍紀嚴明,饷銀不但照常發還發很多, 隔壁床鋪的李二狗家裏是軍戶, 他家世襲當兵,有個堂兄在袁大人那裏,據說待遇很好呢。陳二麻子琢磨着不然自己也撺掇李二狗一起出逃投奔遼東。
龍井關和隔壁的大安口都位于薊鎮防區,兩道關卡之間以長城相聯, 連綿不絕的城牆在崇山峻嶺間盤旋, 如同一條沉默的巨龍盤踞在大明疆土上,守護安寧。軍營就站在這山體腳下, 陳二麻子出了茅房,擡起頭看了一眼長城。
不對!
他揉揉眼睛再看了一遍,往日裏站崗的哨兵不見蹤影,這長城可是要晝夜換班護衛着的,如今卻一人都不見。陳二麻子的後背密密麻麻起了一層雞毛疙瘩,一陣陣發涼。他悄摸往兵營裏四處探查,多年老兵生涯讓他養成了近乎敏銳的直覺,他本能的覺察出了不對勁,悄悄躲在一處牆後向外偷看:
但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滿兵營奔馳,他們端坐馬上,那馬全身披着鐵甲,只留眼睛在外面,陳二麻子只見一眼就感覺血都涼了,這不是草原上的蒙古騎兵嗎?士兵高坐馬上,舉着長長的馬刀,馬刀上還沾着鮮紅的血,一滴滴從刀尖上往下流。多半是騎兵們趁黑摸了進來,結果了崗哨,如今還想趁着睡夢中殺死手無寸鐵的士兵。
陳二麻子環視四周,正好離塔樓不遠,他悄悄爬上塔樓,從已經死去倒在血泊中的同袍手中接過木棒,使勁全身的力氣往懸挂在塔樓正中央的大銅鑼拼命敲去:“快起來!兄弟們!鞑子們進營了!!!”
崇祯四年,休養生息的皇太極終于補足了元氣,卷土重來。
經過上次的挫敗和探子們的密報,他放棄了以寧遠、錦州兩地為進攻點,而改以從草原繞道,不得不說他這一招很妙,寧錦防線在熊廷弼和袁崇煥兩人的經營之下鐵通一般,皇太極打了幾次打不過,居然以聯姻、結盟的方式聯合了蒙古各部,以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向導,突襲明長城薊鎮防區的脆弱隘口龍井關和大安口,破牆入塞,意在北京。
十月二十六日,長城關隘龍井關、大安口失守;
十月二十七日,喜峰口失守,長城再也無法阻擋後金;
十月三十日,後金兵臨遵化;
十一月初一日,離遵化西南三百裏的京師收到消息,京師戒嚴。
五天之內,大明危矣。
……
朱煙寒氣得在朝堂上大發雷霆。
這幫狗比,貪錢就算了,連命都不要了嗎?居然壓着後金聯合蒙古進攻的消息不報!!!若後金長驅直入,大明只怕頃刻就危在旦夕。
想到歷史上李自成進京——大部分大臣投降——吳三桂趕走了李自成——後金又打着勤王的旗號進京稱帝——大部分大臣又慌不疊的投降,朱煙寒就按捺不住心中洶湧的火氣,合着都想好了,大明亡了,只要他們自己保住財産就行。
他眯了眯眼睛,打算發作,但轉念一想,傳統的封建社會君天下的思維根深蒂固,有幾個老百姓會覺得這大明也有自己一份呢?縱是有幾個有節氣的士大夫為舊國殉葬,大部分臣子還是抱着皇帝愛是誰就是誰只要不影響自己的家庭和宗族就好的觀念。這樣的思維主導下,誰還會為別人的東西打碎而同仇敵忾呢?說到底是公民社會和人民自治意識缺失所造成的。
這要追究起來就深遠了,眼下總不能急匆匆在大明臣子中開設課程,教授社會契約論,喚醒大明公民意識的覺醒吧?
朱煙寒嘆了一口氣,想發的火就憋在了心裏。只幽幽的問:“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大臣們說什麽的都有,有的說這蠻子所求不過金銀茶鐵送了出去保個平安;有的說要參某某大臣治下不嚴,不用提,這位肯定是某某大臣的死對頭;有的說傳令天下來勤王;有的說朝中奸孽作亂,必先懲治小人。
朱煙寒聽了半天,翻出兩道奏章,示意打頭的大臣讀:
原來是袁崇煥寫的,道薊鎮“塞垣頹落,軍伍廢弛”,他在寧遠死守,因而金兵過不了寧遠關往西,但是薊門單弱,宜宿重兵。
第二道奏疏也是袁崇煥些的,說:“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指蒙古)為向導,通奴(指後金)入犯,禍有不可知者。”
大臣念完,下面的臣子們有些惶恐,不敢大聲聲張,适才那副指點江山的樣子蕩然無存,朱煙寒笑着說:“這是袁愛卿的兩份奏疏,可惜都沒能讓朕看到,袁愛卿用兵如神,早就看出了薊門的險要,特意寫了兩道奏疏來提醒朕,可惜呀,這兩道折子,都被扣而不發。”
朱煙寒的笑容漸漸變得猙獰起來:“是誰?扣押了折子?”
這還用說?早在今天朝會之前,朱煙寒就向主播阿秀了解了大明的奏疏制度,可以說其中是貓膩多多,想讓皇上看誰的,在什麽時間看,都是有講究的。都可以形成一道成熟的産業鏈了,而這條産業鏈上,爬滿了大明的蛀蟲。
皇上揮揮手:“抓!”,身邊的羽林衛親自出動,将涉事的大臣們都關押起來。有閹黨、也有東林黨。
裏面自然也逃不開魏忠賢,頂着司禮秉筆大太監,他的職能之一就是上報奏疏,其實這個魏忠賢抓的朱煙寒挺不好意思的。
要說魏忠賢在外面讓官宦人家聞風喪膽,為什麽?還不是因為打着皇上的旗號?
從另一個角度,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大明對士大夫階層禮遇有加,導致他們如今對皇上沒有半點敬畏之心,政令難以貫徹落實,大臣們富得流油,皇上卻窮得穿補丁衣裳。還是先帝建立了礦鹽制度,這些新興的商稅、鹽稅和地稅都由魏忠賢克服阻力一一收來,并且不交給內閣,直接轉入了皇帝的內庫。
收別人的錢,別人能說你的好嗎?魏忠賢固然有可惡之處,但在歷史上留下那麽大的罵名,也的确離不開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幾派文人竭力抹黑的緣由。要知道殺了魏忠賢之後,崇祯可就徹底的沒錢了,叛軍在國庫和皇宮裏統共搜刮出來20萬兩白銀,可是在大臣們家裏卻搜刮出來7000萬兩白銀。
所以現在朱煙寒對着魏忠賢頗有些狡兔死走狗烹的歉意,不過他也不傻,轉眼而就讓皇後吩咐下去:“魏公公年歲大了腿腳不好,在牢裏鋪幾塊鹿皮褥子。”
鹿皮褥子不稀罕,這只是個信號,讓衆人知道閹黨還沒有倒,再加上這次被捕入獄的人裏不少東林黨的人,倒也難說是皇上打壓哪一派。
如今朝廷內外的人可跟明眼人兒一樣,一呢,是皇後說話頂用;二呢,是有錢就能贖罪。于是大把大把的銀子就往皇後那裏去,再加上皇後早就放出話去:娘家式微,需要銀兩修繕。話說的這麽赤裸裸,誰還敢不交錢?
這般一折騰,朱煙寒又得到了一千萬兩白銀和諸多糧草,要說這得歸功于魏忠賢,不愧是個人精,皇後去牢裏按時了他幾次,他便帶頭給皇後獻上了五百萬兩白銀,把個皇後驚得坐卧不定:這魏公公,就不怕皇上查他?
朱煙寒得意說:“這就是夫人外交的高明之處了,若我只說大軍當前糧草無有着落,盼着諸位愛卿為朕分憂,只怕朝中誰都不願意捐款,據說當年崇祯真這麽幹,只籌措來了兩千兩白銀。可是若是外面流傳着皇上聖寵皇後,皇後又是個小家子上不得臺面見錢眼開的,那當然大筆的行賄銀兩要往皇後口袋裏送。”
皇後心中暗驚:“我在末世裏見過賄賂之事,但沒想到這般彎彎繞。”
陳美人不開心:“皇上這般做派那置皇後娘娘于何地?世人都會傳言娘娘生性貪婪枉顧國法。這不是将娘娘置于炭火上灼燒嗎?”
皇後笑着安撫她:“知道你心裏疼惜我的名聲,但大敵當前,我們和滿城百姓的性命危在旦夕,能救這麽多人,名聲臭就臭些吧”她扶了扶自己的臉頰,補充道,“只是我這面孔和身材在這個朝代真不算是美人,不知道民間會不會傳說我給皇上下了蠱?”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點事,差點沒更新。
駱其堃:今天又是沒有我的一天感謝小天使們給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不知道取什麽網名 1枚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感謝小天使們給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不知道取什麽網名 1枚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