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盡信史則不如無史
要說皇太極的這次進攻, 朱煙寒還真是沒有預想到。要說歷史上他曾經是進攻過北京,但那是崇祯二年的事,自打熊廷弼将皇太極打回老家後他就縮頭烏龜一般藏在自己的老巢, 誰能想到在崇祯四年他來了這麽一手?
朱煙寒嘆口氣:“盡信史則不如無史。”, 直播間懵逼的觀衆們也跟着嘆口氣, 誰說的知道了歷史走向就能掌控全局呢?
皇後在那裏懲治貪官, 懿安皇後則想方設法調度糧草。朱煙寒一道道勤王的密令發了出去。
說來慚愧,朱煙寒雖然如今是皇帝, 但掌握的兵馬真沒有多少,除了自己手下那一萬五的新兵,便就是熊廷弼和茍家的隊伍了,大半還在遼東鎮守,着實沒有什麽用。
怎麽辦?
還是乖乖的求助場外觀衆, 因着這是主播阿秀穿越以來第一次遭遇這般嚴重的軍事事件,因而觀衆們都很是活躍, 熱心的出着各種主意。
據說歷史上崇祯帝請出了老軍事家孫承宗才得以力挽狂瀾,朱煙寒思忖一下,自己也請吧,萬一老人家就是個吉祥物呢。
被當做吉祥物的孫承宗老人家如今已經七十多歲了, 他在軍中歷練多年, 帶兵經驗豐富,如今在直隸高陽舒舒服服安享晚年。朱煙寒一在朝堂上提出來,兵部尚書王在晉就站出來:“不可啊皇上。”
又來了又來了。朱煙寒閉着眼睛聽他講理由一二三,心中悄悄嘀咕:不就是怕人家做的出色把你比下去嗎?滿腦子争權奪利的騷操作, 就不想想兵臨城下了還是先保住項上腦袋?要說這些人啊, 真是無趣,腦子裏都是屎糊的嗎?
朱煙寒的人生觀很是簡單, 那就是化繁為簡将人類都看做猴子,争奪皇位就可以看做是猴子們在你推我搡搶一個木頭椅子,左擁右抱看做是公猴喜歡母猴圍繞,斂財呢就看做是猴子們争奪一枚貝殼,彈古琴呢就看做一個猴子吃飽了拿根葉子吹着玩,這麽一簡單化,那就瞬間覺得人間不值得。什麽名利,什麽高雅,什麽品位,都是屁!最要緊的是自己活得開心舒意,何必在乎猴群們的看法?人類的那些個為名利所累的架勢,不就是最初一群猴子撓腦袋設立的嗎?不過是一群聰明的猴子拿着香蕉誘惑大部分猴子為自己賣命讓聰明猴子的後代也享受千秋萬代罷了,要說呢,每一代人類都有佼佼者看破這個制度,不同的是有的聰明人選擇了利用這個制度巧妙的走上猴生巅峰;有的聰明人則心懷大憐憫不忍心害人索性自己隐居了事。
這些道理是朱煙寒被張嫣的青梅竹馬某二代暴揍以後心中才慢慢悟出來的。想通了這個他就沒有什麽好怨憤的了,人家的爺爺是聰明人,誰讓自己爺爺只是個懵懵懂懂拉磨的驢呢?但從此以後他也活得越發佛系,大有些世外高人的意思。大隐隐于武大,與櫻花和實驗器材作伴,加上頭發日漸減少,人生真是與那些得道高僧沒什麽區別。若不是穿越了,也許朱煙寒真的會出家吧?反正博士生出家的新聞可不少見。
要說小師妹,雖然本性天真,但從小耳濡目染,她早就熟稔掌握那個階層的一切生存智慧;萬民皆是棋子。所以她和朱煙寒最本質的價值觀真心不同。
也因為這樣,他穿越到此地就跟皇後日久生情,無他,兩個人的價值觀一樣,都主張人活着為了本心,不怎麽愛好争名奪利(小湯圓吐槽:你都是皇上了還怎麽争名奪利),因而能夠互相欣賞。
于是諸臣子看見臺下兵部尚書王在晉以頭搶地,磕得頭上油皮都破了,涕淚橫流糊了一整臉,皇上猶自無動于衷,相反目光放空,嘴角一個沉浸的微笑。
……
皇後也看見了,示意身邊的太監去拉住兵部尚書,自己則在簾幕後咳嗽一聲。這一聲才将朱煙寒拉回現實,他搖搖頭,将滿腦子的猴群什麽的都趕出去,這才問到:“王愛卿,你不讓孫大人帶兵,不如你自己親自上?”
王在晉吓得臉都白了,他嘴角阖阖,想說什麽卻什麽也說不出來,朱煙寒笑一笑:“那就這麽定了吧,孫大人做京畿統帥。”
就這樣,孫承宗老大人從老家高陽趕到了北京,朱煙寒也是闊氣,伸手就晉升他為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督理軍務。
孫大人果然是條漢子,也不問緣由,也不推辭,就跪下領命:“臣必保大明江山安穩。”
說罷,就拒絕了京中管理給他舉辦的一場場接風宴,直接往通州去督理兵馬錢糧事宜。
後金也沒有停下來,遼東地界上接到了訊息,熊廷弼雖然和袁崇煥不對付,但是大敵當前也放下了不和,将袁崇煥派去勤王。
袁崇煥晝夜行軍,再一看堪輿圖,就明白了後金的行軍目标:喜峰口—三屯營—遵化。他腦子一轉,又點了四千兵馬,派手下的平遼總兵趙率加急行軍先往三屯營救援。
後金手下的斥候發現這四千軍的蹤跡報給皇太極後,皇太極仰頭大笑:“真是天佑我大金。”
他笑着跟手下的将領解釋:“袁崇煥肯定是想趕在我們大軍從喜峰口—三屯營之前,先去遵化城,可是他卻沒有料到喜峰口—三屯營是五十裏路,袁崇煥到三屯營可需要二百六十裏路,這一路崇山峻嶺,等士兵過來大都兵乏馬困,我們只要在其中埋伏,還有不中的道理?”
手下的将領不解:“袁崇煥為人謹慎,軍中機密豈能被我們所輕易探明?不會是他的計策?”
皇太極自得的搖搖頭:“若是在遼東,我自然是不敢去,擔心有詐,可是如今是在長城境內,軍中不全是袁家軍,大明士兵人心渙散、将領貪腐,只要拿的出來銀子,那些軍官就能賣掉軍機,大明軍中潰散這是我大金的天數!”
十一月初二,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在遵化和三屯營間遇伏,四千騎兵全軍覆滅。
後金的士兵軍心大振!
若是說先前被熊廷弼在遼東打怕了的皇太極進入長城境內以還有幾份謹慎,先前光是在大安口就按兵不動了四天觀察情勢,這番大捷,讓他信心大增,舉起手中的令旗指向了東邊的京城。無數後金士兵和蒙古鐵騎随之而來,如同一群群蝗蟲,鋪天蓋地往京城方向行進!
遵化城下,城內早已經收買好的軍官打開了城門,一哄而散,巡撫王元雅自殺殉國。後金軍隊不遇任何抵抗就占領了遵化城,經過這兩戰,後金軍隊心裏再也不懼怕大明士兵,在他們眼裏大明駐紮在遼東的軍隊雖然強悍,可是過了長城遇到的士兵不是争先投降的軟蛋子就是拿銀子就可叛節的叛徒,他們的心裏早就不像從前那麽怕大明士兵了。
占據遵化城後,皇太極又命令大軍攻打三屯營,有了士兵們的軍心大振,不到一個時辰三屯營城破。
袁崇煥接到消息,仰天長嘆!
他本想迅速将後金這幫匪人圍堵在遵化城,紫禁城以東當屬這座遵化城最為險要,可以毫不猶豫的說這座城池是京城最後的關卡,為此他一路奔馳,自打入關之後就急行軍,看都不看永平和撫寧這幾座備受威脅的城池,接到那些城池的救援軍報都被他扔在一邊,只想迅速奔着寶河、香河一路,想攻占遵化,憑借遵化城的依仗,打金兵個措手不及。
誰成想關內的軍官士兵上上下下都那麽容易被收買呢?
賣情報,開城門。這可真都是兵家大忌。
袁崇煥看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嘆息到:“只怕朝中參我的折子堆成了山。”
他倒挺有自知之明,如今朱煙寒跟前擺滿了折子,全是參奏袁崇煥的,有的說他手握大軍卻一直追在皇太極後面是等着坐收漁翁之利;有的說他駐守遼東看見後金的軍隊有動靜不報是跟後金串通好了;有的說他面對永平和撫寧巡撫的救援視而不見這是有亂臣賊子之心;還有的說他無治兵之才接連打敗仗。
袁崇煥的幕僚在旁邊開導:“屬下看萬歲爺的行事倒不像是個任人擺布的,他行事皆有章法,定會寬恕将軍。”
袁崇煥苦笑:“自古帶兵的将領就難逃這一關,我們和茍家鎮守遼東,可是茍家在宮裏有個娘娘幫忙說話,咱們可是全靠陛下的一念,時至如今,惟願陛下能明白我沒有貳臣之心。”
幕僚的猜測是對的,對于那些參奏袁崇煥的折子,朱煙寒都命人送去給禦膳房當火引子,還別說,那奏章是細密的上好棉布做封面,內裏是壓制而成的宣紙,火石一點就着,燒起來還有淡淡的墨香。
宮外的大臣們知道後哀嚎遍野,兵部尚書披散着頭發在街上哭:“國将不國啊!大明将亡!”
朱煙寒揚揚眉頭:沒看出來,您老還是個潛伏的預言家?
作者有話要說:
湯圓:真狂,敵軍都到城下了。
朱煙寒:炸湯圓?
湯圓: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