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
皇太極如今四十多歲, 正是春秋鼎盛之年,沒想到怒極攻心,居然從馬上跌了下來。代善為人老成, 他是皇太極的大哥, 此時見隊伍慌亂, 忙喝令衆人扶起皇太極, 繞城而行。這中間又被明軍伏擊幾次,恓惶如喪家之犬, 直到倉皇逃出了大安口,逃到了蒙古境內,這才短暫休息了一天。
此時整個隊伍又累又餓,已經疲憊不堪,跟來的蒙古各部也都怨氣沖天, 他們來是因為皇太極竭力籠絡,并且許下了天大的好處, 見大明不如從前那般勇武,他們便也跟着縱馬南下,試探着看能不能分一杯羹,沒想到好處沒得到, 人卻折損了不少。
見皇太極還在昏迷中, 此時又到了蒙古境內,他們索性收拾車馬,居然在深夜不辭而別就回了蒙古。
清晨醒來,代善接到下人的上報:“回旗主的話, 蒙古各部的人趁夜走了。”他一咬牙, 接着說,“此番南下收繳的金銀糧食大半都被拉走了。”
代善疲憊的摸摸眉心, 回話:“知道了,你找人湊齊些各色禮品再給各部送去,言語要周到客氣,謝過人家此次助陣。”
那參将不懂:“為何蒙古人這麽待我們,旗主還如此客氣?”
代善的眉心就沒舒展開:“長生天在上,做事有始有終的營帳才能得到四方的相助。此次戰敗,我們也得感謝蒙古各部,若不是他們只怕我們進不了這大明,這次不給好處,下次可就叫不動喽。”
“我反對!”豪格一跨步進來。
他是皇太極的長子,自幼跟着皇太極麾下東奔西走,性子豪爽直率。此時大踏步走進來,怒氣沖沖:“憑什麽那些蒙古人要拉走我們的東西?如果沒有這些金銀騾馬,我們回家怎麽跟手下的将士交待?”
代善看着豪格,心裏嘆口氣,這位大阿哥,就是這麽魯莽,他耐着性子解答:“你阿瑪如今身體有恙,應該趕緊送回盛京求醫問藥,蒙古各部跟我們滿人打斷骨頭連着筋,大家都是聯姻的親戚,這筆糊塗賬就糊塗過吧。”
豪格有一點好,聽代善的勸,他躬身行禮:“就聽阿牟其的。”,雖然祖父努爾哈赤建立了大金,他父親也成為了大汗,但如今父親昏睡不醒,恓惶得很,代善是他的大伯父,他在此刻很自然而然就執了家禮而非國禮。
代善看着豪格的身影,這個大侄子性格沖動,倒不是那花花腸子的,他耳朵短小,耳垂團成一團,因而剛出生就被賜名豪格。如今被封為和碩貝勒,正是皇太極的愛子。唉,這番皇太極倒下,不知道那邊又要怎麽鬧呢。
就這樣金人取道蒙古,一路帶着皇太極到了盛京。四處求醫問藥,就要醫治昏睡的皇太極。
皇太極在盛京受到了醫治,診斷出來是中風,雖然四處求醫問藥總算清醒了過來,但手腳皆不能舉,已經無法處理政事。
八旗蠢蠢欲動,暗流湧動。
本來就有幾位旗主對于南征極為不滿,此時紛紛在背後議論紛紛,自打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各旗就聯合議政,要說并沒有非常嚴格的君臣制度,皇權并沒有大明般根深蒂固,說争搶就争搶。各位旗主相互站隊,多爾衮,皇太極的十四叔,他早就虎視眈眈側立其中。正藍旗旗主豪格背後站了一股勢力,兩人互相不服氣,時刻在外起着小股摩擦,争領地、争兵馬。
崇祯四年的冬月。
纏綿病榻的皇太極忽然清醒過來,在病榻上嘆息道:“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贻朕以憂也。”,之後,便着人宣八旗旗主觐見,他當着衆人的面頒布了聖旨便咽了氣,聖旨裏将皇四子葉布舒為皇帝,大兄代善為輔國公,封長子豪格為肅親王,封十四弟多爾衮為靖遠大将軍。
皇太極還未入土,多爾衮便怒殺葉布舒,宣布登基,豪格不服,聯合代善另立為王,後金分裂成兩塊,自此連年征戰不休。
消息傳到京師,朱煙寒驚愕不已:死了?
主播阿秀也在拼命看彈幕,皇太極攻城時她為了滿足觀衆的窺探欲帶着盔甲偷瞄過許久,是一個壯壯的紅臉龐東北大漢的模樣,沒有想象中的英雄豪氣,倒像個關東一帶做生意的人參販子,觀衆也就喪失了信心,後來看朱煙寒大殺四方,打得金兵潰不成軍,又有很多觀衆拍手叫好直呼過瘾。
此時接到他的死訊觀衆們卻一掃過去對他的憤慨,轉為惋惜:“到底是一代英雄人物,沒想到落到這麽個下場。”
“歷史上他活了六十歲,如今卻只活了四十多歲。”
阿秀念出本來的歷史上《清史稿》對于皇太極的評價:“明人不量強弱,自亡其國,無足論者。然帝交鄰之道,實與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無以異。嗚呼,聖矣哉!”
朱煙寒:“呵呵。”
貼金貼得太不要臉了,不過成王敗寇,沒啥好說,如今自己作為一只蝴蝶,打亂了歷史原本的進程,原本老老實實輔佐福臨的多爾衮居然怒而殺掉葉布舒,卻不知道是個什麽緣由?難道真有真命天子的說法?
但仔細思考一番就明白了,皇太極在皇位上穩坐多年,早就穩固了正黃和鑲黃兩旗,只怕那時候多爾衮要反還沒有那麽容易,再加上皇太極死的時候正值滿清攻打大明,焦頭爛額之際若是多爾衮暴起只怕滿清分分鐘就要被滅族。可是如今不同,皇太極還沒有在軍中建立起絕對的威望,在議政大臣會議上也沒有經營起傾天的權勢,如今後金也只能是縮在遼東一角,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盤子不大,反就反了,也許是這種不用顧及太多的心态,讓多爾衮揭竿而起。
無論如何這是件好事,這給朱煙寒時間和機會去騰出手來肅清朝政。
京師猶自沉浸在大捷的喜悅裏,朱煙寒在朝堂上提出了要清理防務。
沒有大臣敢站出來反駁,這一次若不是皇上訓練出來的新軍,只怕後金的鐵蹄便要踏進京師,一路上防備松懈、官員貪污,京城原有的守衛裏,不知道用火器就算了,居然連火器的名稱都不知道,至于兵冊人數造假,士兵號令不分,就更不用提了。
一道道政令頒布下去:罰做苦役!
朱煙寒到底還是下不去手斬首,但那些人罪行太可惡,他索性就将其全部都發往四川的礦上去做苦役礦工。沒有人敢求情,一來皇上确實是在氣頭上,二來目睹了皇上的神威諸臣子都有些敬畏;三呢是因為好多大臣的莊園都在郊外,此次沒少被禍害,自然心裏也對那些罪魁禍首心裏存着恨,原本鐵板一塊的大明官場,也因此有些松動。
朱煙寒沒空關注那個,他沉迷在後宮默默數錢。
是的,這次戰争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歪打正着,後金的軍隊搶劫了出城避難的大臣家眷,當初逃跑時那些軍隊逃得倉皇,被朱煙寒原樣拿回來不少。拿回來自然不會還回去,他心裏有數的很,一個個的俸祿才幾兩銀子,卻能置辦這麽大的家業?國難當下讓大臣捐款都不捐,結果全部偷偷運出去便宜了金人?因而這些數得坦坦蕩蕩,數得理直氣壯,數得毫無心理負擔。
蒙古人逃跑時還遺落下不少受傷的馬,馬匹腳步受傷,長期跋涉行軍肯定是不行了,但只要留下慢慢醫治總會痊愈,朱煙寒宣召了農業部幾個會畜牧業的工作人員,便将那戰馬盡數都交給他們,他們也是能幹,不僅醫治了戰馬的腳傷,如今居然還想着給戰馬配種,産下更多良駒。妙啊,多少年中原都拿鐵器和糧食茶葉跟邊疆換取戰馬,沒想到不費一分一毫便得了這麽多寶貝疙瘩。孫承宗老将軍高興的笑不攏嘴,每日裏都要去探視那些戰馬,一點都看不出來他如今已經七十歲高齡。
作者有話要說:
湯圓好餓,想吃零食。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潇湘閑人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