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盧象升

朱煙寒看着下面的宗室開始思索的樣子, 心裏慶幸,總算不是太糊塗,還知道為自己為自己兒孫留條後路, 畢竟下面跪着的宗室, 不是人人都活成了八大山人, 憑借着一手好畫技謀生, 窮是窮了點吧,好歹還能混口飯吃。再說了, 便是你們中間出了個八大山人,畫的鳥白眼翻上了天,也抵不住新王朝的建立者們對朱姓子孫的不待見。

良久有那頓悟了的膝行至前方,口呼萬歲:“還請皇上削去臣身上的供養,臣及家中子弟願自謀出路, 為大明分憂!”

朱煙寒大笑:“叔父心系大明,深得我意!叔父家有兩位表弟, 如今正值壯年,一位便去船塢所,一位去化工廠那邊。”

這是朱煙寒跟那位叔父事先約好的一部戲,要不朱煙寒怎麽記得這位叔父家裏的孩子幾何?要說那位叔父也是個識趣的, 當年幾位別的兄弟封王的封王, 就藩的就藩,他沒有任何職位,可是能在京中待下去呀,昨天被朱煙寒叫去, 提點了幾句, 今天立馬就知道怎麽做。

話雖如此,今日聽到皇上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安排了去處, 心裏還是無比暢快,他活到這個年級,早就不是皇家親王,大明的宗室們一層層的生,宗室越來越多,得到的待遇也越來越差,他說起來也就是個尋常富戶,說親的時候又不能從商又不能入仕,總是被人看不起,如今兒子們被皇帝欽點了,這可是大大的前途呀,他喜不自勝,向前匍匐謝恩。

這筆賬好算呀,宗室的祿米才能拿幾石?可是皇上給安排的這可是肥差呀,聽說那化工廠待遇極好,船塢所又油水十足,又都是皇上親自統管,虧了誰也不能虧了他們呀,立馬就有機靈的宗室跪在前面慷慨激昂:“臣也請免去祿米,為皇上分憂。”

朱煙寒忍住笑,一一封賞過去,有愛習武的便安排到大明軍官學堂,有務農特長的,便命去農業部報到,有愛奇淫技巧的,便去化工廠碰碰運氣,若是文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便送去“戶口登記處”做個筆吏。

剛開始還有宗室子弟端着,但見別人都獲得了好處,便按捺不住也紛紛上前請旨,一時之間,太廟之前熱鬧非凡,一上午的功夫,便将那些跪着的宗室都打發了。

到了下午,朱煙寒頒布了一條政令:取消宗室從業限制,取消宗室供奉。本代王爵之後,便不能再世襲爵位。

有了這條禁令,宗室們有憂有喜,進取心強的自然高興從此可以海闊任魚躍,消極混日子的愁在以後無法領取祿米混吃等死。不管怎麽說,這一道政令一出,執行的倒是很快,也不知道是官員們早就看不慣宗室坐吃山空的貪婪做派,還是被朱煙寒的新軍吓住,反正這政令執行的過程毫無阻礙。

又過了不久,朱煙寒派出了新軍隊伍,由新軍将領盧象升帶領,前往鳳陽剿匪。

盧象升也是個妙人兒,二十二歲就考中了進士,初任戶部主事,升任員外郎,累遷為大名知府,皇太極進攻北京的時候他義憤填膺,招募了一萬兵馬就進京來勤王。

當初圍城的時候朱煙寒注意到這位忠心的大臣,還是陳美人提的醒,論功行賞的時候她非要擠着去前面看哪位是大名知府,朱煙寒好奇多問了一句才知道。

歷史上的盧象升是個悲情人物。他是個文官,卻在亂世中自學兵法,守城衛國,無奈朋黨之争嚴重,豬隊友見死不救,他最終高呼“将軍死綏,有進無卻”而戰死,死時還穿着孝衣(本來要為父守喪但朝廷不允于是他只好回來打仗)。史書上記載他皮膚白皙,瘦瘦弱弱,二十二歲就考中進士呀,文采斐然,白衣書生,說打仗就打仗,組建天雄軍,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以書生之柔弱臂膀支撐起一國安危。

孫承宗老大人也是,歷史上他解圍北京後就回到老家,清軍南下時他和子侄死守保定城,城破而亡。

清朝方苞曾評論:明之亡,始于孫高陽之退休,成于盧忠烈之死敗。

是以主播阿秀的直播間裏早就有歷史愛好者吵着要看這位小哥哥,于是朱煙寒特意在禦書房召見了這位大名知府,讓阿秀藏在簾子後面看個夠。

果然是個白白瘦瘦的小哥哥,不過氣質看上去就是文弱書生範兒,一點也看不出征戰沙場的氣息,朱煙寒跟其對問,倒是驚豔了一把。

這位盧象升對答間思路極為流暢,對于兵事有一套自己的見解,朱煙寒簡直要忍不住贊嘆:誰能想到大明腐爛的官僚制度裏還有這等奇才!看他才二十八九的樣子,朱煙寒就有心提拔他,這樣的人才,千萬要讓他冒頭!千萬不能讓他沉浸在泥潭裏污濁了去!

還沒等朱煙寒開口,那盧象升先開口了,謝絕了皇上加官進爵金銀珠寶的賞賜,只說自己極為好奇皇上練就的新軍,向進大明軍官學堂學習一二。

安排!安排上!

朱煙寒大手一揮,就特招了這位大明軍官學堂目前官階最大的學生。

盧象升在學堂裏如魚得水,不僅去大明軍事學校,還去鋼鐵廠,他每日裏辛苦訓練,閑暇便翻開那些軍規制度,跟孫承宗大人很是合得來。這一老一小,極愛鑽研,倒成了一對忘年交。

如今他在學堂裏學了也就半年,便趕上了張獻忠造反,是以立刻來朱煙寒這裏請命。朱煙寒當然允了。擔心朝堂上自然有人反對,他點了孫傳庭做主将,讓盧象升做副将。但孫傳庭到了地方就病了,道是年老體衰偶感風寒,不能為王分憂。

倒是個識趣的,看得出來皇上想提拔個新軍将領,不願意領這個功勞。

盧象升也不畏畏縮縮,毫不猶豫就開始作戰。其實此時農民軍已經極難對付,如果是開始他們還只是烏合之衆,如今經過在各省的跋涉和作戰,原本毫無戰鬥經驗的農民軍已經變成了一支身經百戰不容小觑的戰鬥力量。而他們面對的大明守城衛士,卻是沒有打過仗,稍微有風吹草動就能丢盔棄甲的軍隊。

是以盧象升帶着新軍到了鳳陽地界,先不打仗,他在鳳陽西山修建大本營,将鳳陽城圍得水洩不通,每日裏只在城外練兵,天色晚了就收兵回營。

開始的時候農民軍還有些擔憂,但時間久了便有些視若無睹,反正鳳陽作為中都,城內修建了好幾座大糧倉,守着那些糧倉,他們足以對抗個半年以上。

這期間自然是關于盧象升的飛短流長都往朱煙寒的案前飄,朱煙寒還是采取老一套,拿去點火燒烤,他讓已經從邊疆回來的寧妃做些燒烤的小菜,在金銮殿前面的廣場裏支起燒烤爐,受邀而來的大臣們自己動手,烤肉烤菜,倒也別有一番風致,為了以免大臣們吃的鬧心,朱煙寒還特意叮囑寧妃提早點火,千萬別讓大臣們看見自己白天上奏的折子成為了晚上燒烤的點火紙。

沒想到燒烤這種方式就這麽悄悄在京城流行開來,最大的連鎖店當然是寧妃開的,所謂“皇家燒烤”,客似雲來,寧妃懶得管,便請了幾位冷宮裏的太妃們去照料,每日裏盈利頗多,正好被朱煙寒拿來填補化工廠研發的空缺。如今軍費倒是不愁了,自打朱煙寒帶着新軍将金人打得屁滾尿流之後,朝堂上的財政權被收了回來,新軍再也不愁軍費,新軍也順順當當混進了大明“體制內”,成為了有編制的隊伍。可是化工廠是皇帝私産,自然不能讓財政來填這個窟窿,只好另辟蹊徑。

皇上在紫禁城開了兩場BBQ以後,盧象升也守了兩個月鳳陽。

反正他命令士兵們奮力操練之後,自己每日裏吃吃喝喝睡睡,還給鳳陽城周圍的士紳發帖子,約來讀書吟詩,言談間聊些風花雪月,表明自己是進士出身,如今只是被皇帝指來“剿匪”,以後還全依仗各位鄉紳,日子過得倒挺逍遙。

消息就慢慢傳到城中,張獻忠聽得心動,他是個粗人,手下的士兵早就按捺不住了,鳳陽城再好,也被他們搶的差不多了,手下那些農民們要駕馭的住,靠的就是對他們發財的承諾,如果不兌現承諾,還有什麽人願意跟着他們?

要知道那個盧象升在城外圍着,可并不管百姓往來,便有自己手下的逃兵,換身百姓衣服,悄悄出了城去,盧象升也不抓,如此這般,張獻忠手中的兵将正在逐漸流失。他思來想去,橫豎這是個讀書人,不懂打仗,不如自己帶兵突圍出去,再殺到別處去。

黎明的時候張獻忠便清點将領,沖出了城門,他早就盯好了,盧象升的隊伍,東南角是個弱點,如果從那裏突破,定能有所成就。沒想到剛沖出去便周圍厮殺聲大起。

張獻忠一慌:“遭了,中埋伏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亦舒在多本書裏提到過一款名為“午夜飛行”的香水,但因為香港和大陸翻譯差異,我至今都沒尋到是哪款。

為什麽提到這個呢?因為湯圓每天午夜更新,不就是傳說中的“午夜飛行”嗎?

朱煙寒:噗,午夜紙醉金迷,詭異的夜色下一只又胖又白的大湯圓翻滾着飛行……這個感覺怎麽那麽喜感呢?

湯圓:(警告臉.jpg)

朱煙寒:這個意境好啊!神秘中透着喜樂,歡愉中又彰顯了詭魅!有格調!!好名字!!!

午夜湯圓:那今天午夜再飛一次。

湯圓之前很耿耿于懷于孫承宗老大人和盧象升小哥哥的結局,也因此在這本書裏,湯圓讓可愛的孫老大人老骥伏枥,讓盧象升小哥哥投入新軍發揮專長。

雖然湯圓寫的書真的沒有什麽人看,也說不上怎麽受歡迎,但湯圓真的很高興在這個世界裏你們不用有那麽壯烈的結局。

也很感謝有追文的小天使在陪伴我,看着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從沙雕到正經,從窩囊到酣暢。

湯圓可能真的有修補情節,前一本書寫的是宋朝被修補的故事,這本書寫的是明朝被修補的故事。也許是因為別的朝代更疊給百姓帶來的傷痛并不太大,而唯有這兩個朝代滅亡伴随的是屠城屠族那樣的傷痛,是以算是湯圓的意難平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