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玉嬛這邊推了沈柔華的請帖, 心無挂礙,次日清晨便跟馮氏泛舟游湖。

天氣陰着, 來游湖的人不多,母女倆帶着貼身仆婦丫鬟乘一只畫舫, 仆從家丁在附近跟着。船上帶了熟食糕點, 母女倆徐徐游湖, 後晌時恰好抵達湖上一座島。

湖外十裏丹桂,湖上種的卻都是海棠, 有清麗嬌媚的名品,亦有高壯茂盛的老樹。

島上亦有酒樓,因今日天陰欲雨, 客人甚少, 有些冷清。

乘船勞累,登島之後, 馮氏便帶衆人去酒樓,歇着喝茶,吃幾樣小菜。

母女倆靠窗坐着, 看外頭水霧濛濛,碧樹蔥茏, 倒是好景致。

林間有青石板鋪成的路, 迤逦通向海棠林子深處, 坐在窗邊擡頭瞧, 還能看見一串串青嫩的海棠果。這時節果子尚小, 口味也酸澀, 摘回去拿蜜糖漬了,卻是別樣的酸甜可口。

玉嬛想着那滋味便覺口舌生津,忍不住問店家要個果籃子,央告着馮氏一道去摘些。

馮氏本就為陪她散心而來,哪會不依?

母女倆閑而無事,帶了仆婦出去,挑那果子大些又能夠得着的,摘了許多擱在籃子裏。玉嬛一時興起,取個小小的海棠果擦幹淨咬一口,酸得眉頭都擰在了一起,牙齒都澀得不行。

馮氏笑個不止,忙叫仆婦回去取蜜餞,玉嬛便仍仰頭慢慢兒挑。

酒樓裏,永王酒過三巡,因覺得悶,到涼臺上散心,目光環視,便瞧見林間那抹麗影。

他是昨日回魏州的,八州軍務都已巡查完,過幾日便能啓程回京,借着秦骁的由頭,好好料理太子一番。武安侯府為他效力,永王自然也視魏州為臂膀,臨行前,總要零星宴請幾次,安插幾個心腹,籠絡點地方官員。

為掩人耳目,便暫時在此下榻,不曾回城。

今日宴請兩人,永王親自招呼過,剩下的事自有長史代勞,他春風得意心緒甚好,瞧見玉嬛,眼底便湧起笑意。

自打在春陵閣見過一次,少女的美貌他便時時惦記着,尤其那雙神采奕奕的眼睛,叫人看了念念不忘。比起京城裏見慣的公侯閨秀,她身上又別有清麗婉媚的味道,拜見時姿态盈盈,禮數分毫不錯,私下裏又靈動得很,像是話本子裏修煉成精的狐貍,乖巧又狡黠。

Advertisement

哪怕不為她太師遺孤的身份,就憑這美貌氣度,這般女子也足以令人起意。

永王原打算過兩日回城後再召她,如今有緣碰見,豈能放過?

遂招手叫了侍衛,命他召玉嬛來見駕。

……

玉嬛奉命過去的時候,心裏滿是忐忑。

永王殿下駕臨魏州是大事,滿城百姓官員都在留意,玉嬛昨兒還聽說他遠在別處,今日突然被召見,哪能不意外?

不過那侍衛時常跟着永王,玉嬛先前見過,沒什麽好狐疑的,只能奉召過來。

島上清風徐徐,她垂目前行,心裏不住地犯嘀咕——

三番五次地單獨召見,這态度着實蹊跷。尤其是永王背地裏跟秦骁勾結,明面上又籠絡謝家,愈發叫人捉摸不透。不過愈是這樣,就愈值得探究,畢竟永王跟蕭家血脈牽系,往後若要翻太師的案子,免不了還得打交道。

到得酒樓,循着樓梯上去,便見右手邊寬敞的雅間裏,永王長身而立。

雅間的窗扇洞開,林下風來,吹得他身上錦衣微翻,腰間錦帶墜着玉佩,溫潤精致。那張臉生得如同冠玉,加之自幼養出的皇家尊貴氣度,便是随意舉杯的姿态,都格外悅目。

他臉上帶着些許笑意,在玉嬛行禮時虛扶,“免禮吧。”

完了,不再說話,只管觑着她。

他的目光很和氣,帶着兩分激賞欣喜,平易近人。玉嬛卻不知為何,總覺得渾身難受,兩手在身前并攏,藏在袖中的手指不自覺地勾緊,“不知殿下召見,有何吩咐?”

“也不算吩咐。”永王擡颌命侍衛出去,道:“聽聞謝大人酷愛金石碑文,政事閑暇之餘,常會琢磨整理,你也常會幫他?可見虎父無犬女,上回在息園,你父女二人的言談,叫本王印象深刻。”

說話間,踱步到玉嬛身邊。

玉嬛下意識的後退半步,就勢屈膝為禮,“殿下過獎,家父胸中有真才實學,民女只是略懂皮毛。”

這般躲避姿态,令永王一哂,也不緊逼,轉而道:“你可知道,懷王叔也癡迷于此?”

懷王的名頭玉嬛自然聽說過,當今景明帝的親弟弟,雖甚少插手政事,卻極得信重。

她微覺愕然,擡眸時,恰好對上永王的眼睛。

“懷王叔手上也有些銅鼎銘文,還是當年韓太師留下的。”永王緩緩踱步,目光卻黏在玉嬛臉上,見她眉心微跳又強作鎮定,心下已是洞然,“說起那韓太師,雖犯了事獲罪,才學卻是冠絕京城,可惜了。你既有這天分,不如本王将你引薦給懷王叔,如何?”

那眉梢微挑,桃花眼溫柔勾魂,天然幾分含蓄的風流情态。

玉嬛的手已在袖中攥緊。

韓太師跟懷王交好,謝鴻曾提起過。當初謝鴻沉迷這金石之學,還是受了太師的影響,如今謝家那一摞手稿裏,有一半還是太師親筆,當初因察覺世家威逼、不容于朝堂,怕多年心血付之一炬,暗中派人送到了謝鴻手裏。

卻原來,懷王那裏竟然也有祖父遺物。

且懷王身在皇權中樞,她要為祖父伸冤,必得回京城去,若能得他半分助力……

玉嬛咬了咬唇,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翻案的事雖甚為艱難,但千裏之行始于足下,總須從點滴做起。十餘年前的舊案封在塵埃裏,她目下兩眼一抹黑,頭一件要緊的,便是設法看到當年的卷宗,弄清楚案情原委,才能理出頭緒來,對症下藥。

而那等絕密卷宗,豈能輕易讓她窺見?

玉嬛想着懷王,便仿佛在陰霾深濃的夜空裏,窺見一隙明亮天光。

雖不足以驅散黑夜,卻能予她前行的方向。

雅間裏片刻安靜,玉嬛垂眸,藏起眼底的掙紮猶豫,片刻後才道:“懷王爺身份尊貴,民女豈敢攪擾。且民女才疏學淺,怕會有負美意,多謝殿下費心,不過,不必了。”

很明朗的态度,敬謝不敏!

永王微覺愕然——明明方才她眉眼裏還有幾分心動的意思,懷王叔那般權貴,旁人費盡心思都巴結不到,她就這般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機會?

他還欲再說,餘光卻瞥見門外有道人影閃進對側雅間,紗簾輕晃。

那舉動鬼鬼祟祟,似是趁人不備躲藏一般,永王眸光微沉,卻沒動聲色。

他的對面,玉嬛背對着門口,嫩唇微抿,借了身量不及永王的好處,垂首斂眸,藏盡諸般情緒。

心底裏,卻隐隐藏着欣喜。

懷王爺這一線光亮,她哪會真的放棄?只是永王此人雖瞧着平易和善,卻似表裏不一,行事詭谲,她每回見到,總有種隐隐的不安。被他牽着走并不妥當,既然有太師的淵源在,她先辭謝,往後自己設法求見,豈不更好?

拿定了這主意,玉嬛便鎮靜了下來。

等永王又閑扯幾句,終于肯放人時,笑吟吟地行禮告退。

珠簾掀起,少女緩步出去,極輕的腳步聲下了樓梯。永王負手站着原地,溫和笑意收斂殆盡,卻是朝着對側冷聲道:“滾出來!”

對側安靜了一瞬,紅袖掀起紗簾,露出張姣美的面容,卻是沈柔華。

……

沈柔華在魏州高門貴戶間長袖善舞,得人人誇贊,憑的便是行事周全。

貴女間是非不少,沈柔華絕不是良善的菩薩,碰見看不慣的,也會出手使絆子,只是每回都能有秦春羅這般刀劍遞過來,她順手用完,還能撇清自身,半點不得罪人。

昨日玉嬛辭謝請帖後,她心裏起疑,怕玉嬛瞧出端倪來,便命仆婦打探行蹤。聽說玉嬛母女倆是泛舟游湖,離春晖樓不算太遠,心中更确信玉嬛是有意為之。

沈柔華到底心裏有鬼,便想着偶遇玉嬛,撇清幹系,不留半點把柄。

是以今晨和幾位姑娘玩到晌午,便以身子不适為由離開,直奔這座島。

——她長在魏州,對丹桂湖更是熟悉之極,尋常游湖的路線和時辰都了若指掌。成天跟貴女們纏在一處也沒意思,飯後散心游湖,順道跟玉嬛說幾句話,保全她的美名,算來是一舉兩得。

沈柔華惬意地吹着濕潤的風掐時辰過來,果然遠遠就見玉嬛進了這酒樓。

她狀若無意地跟進來,從夥計處探得玉嬛上了樓,便緊随上去。

誰知剛上來就聽見玉嬛的聲音,循聲往裏一瞧,便見永王緊貼玉嬛站着,目光落在她臉頰,專注而認真。兩人不過咫尺距離,永王端貴如舊,卻不似平常以王爺之尊盛氣淩人,卻是神情和善,言語溫柔。

那樣過分親近的姿态令沈柔華心裏砰砰直跳,怕人發覺,趕緊躲進對側雅間。

而今既被永王察覺,藏是藏不住的,只能現身出來,端莊施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