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已是日暮, 金烏西沉之後,整個屋子裏便昏暗起來。

梁靖低頭俯身,目光黏在玉嬛眉眼間,輕易看清她的反應——咬唇垂首、躲避對視,分明是在猶豫的意思。

他一口氣悶在胸口, 不上不下, 只将目光盯着玉嬛, 想把她吞下去似的。

若他猜測得沒錯,玉嬛是因想起舊事而來的靈州,那麽必定也記得曾在宮中謹慎前行的所有經歷, 那位女官沉穩冷靜, 能在景明帝和宮妃間斡旋自保,并非不堪一擊。然而即便如此, 她如今也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女,身姿纖秀玲珑,眉眼婉轉臉頰嬌豔, 扮成少年模樣後, 更是清秀得出衆。

這樣美貌的少女孤身在外,會遇到多少危險, 梁靖光是想想就覺得提心吊膽。

更何況如今靈州正逢戰事,土匪橫行、軍心不穩,情勢極亂, 也極為危險。前世縱橫沙場染血無數, 他最清楚性命之重, 也知道人命之輕,運氣不好的時候,哪怕一支流矢飛來,都能輕易取了人性命。

這種地方,對她而言,無異于龍潭虎穴。

在趕到靈州之前,哪怕已授意韓林格外關照,哪怕已派了人來暗中保護,梁靖一顆心也始終懸着,不曾安生片刻。

如今她總算回到跟前,先前強壓的擔憂便鋪天蓋地般湧了過來。

然而鬧脾氣無濟于事,她沉默不語,顯然是沒明白他的意思。

梁靖猛然伸手,把玉嬛攬進懷裏,緊緊壓在胸膛上,聲音低沉,“玉嬛,我們有婚約。”

“嗯。”

“婚期都定了。”

“……嗯。”

“你不聲不響的離開,謝叔叔他們會擔心,我也會。太師的案子我會幫你,旁的事也不例外,你該先跟我商量。”梁靖前世今生都慣于跟男人打交道,有個弟弟又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甚少跟誰吐露溫情,且兩人先前的婚約是父輩所定,他不太拿得準玉嬛對他的心思,說話時聲音也有點僵硬。

玉嬛埋首在他胸前,沉默了下,低聲道:“我以為……”

Advertisement

她低喃半句便沒了下文,心裏躊躇猜度。

梁靖等了片刻,察覺不對勁,便稍稍松開,觑着她,“以為什麽?”

“我以為你不會來這裏。”玉嬛亦擡眼看他,兩道目光清澈明亮,“永王殿下似乎對靈州勢在必得,武安侯府又跟永王……你夾在中間,會很難辦。”

很輕的聲音,卻如春雷轟然滾到梁靖耳中。

他盯着她,看見那雙眸子裏的忐忑與試探,心中當即洞然,原本九分的猜測,也在此時轉為确信。前塵舊事呼嘯而來,卻又不知該從何提起,他扶着玉嬛的肩膀,神色肅然而篤定,“沒什麽為難的。我不會舍下太子,更不會舍下你。”

這話意有所指,玉嬛心裏微微一顫。

客房外,隔着兩重院落,有山匪的低哨聲此起彼伏,想必是沖破了南門附近的防線,打算從別的方向逃竄。梁靖的人手畢竟有限,不止須封鎖城內,還須防着城外來救援的山匪,不宜耽擱太久。

他遲疑了下,終是退開半步,“老實留在屋裏,別亂跑。”

“嗯。我知道輕重。”她這會兒倒是乖覺。

梁靖無奈,在她肩上輕按了按,便轉身健步而出。

……

夜色愈深,城裏流竄的土匪漸漸剿清,各處城門關上後,街巷間也安靜了下來。梁靖那邊想必在辦善後的事,一直沒什麽動靜,唯有兩位仆婦在周遭清靜後帶了些飯菜過來。

玉嬛用了飯,便在屋裏踱步。

揣測的、擔憂的、遲疑的,在梁靖将她救出後塵埃落定。

他那句話模棱兩可,然而當時目光對視,彼此藏着的深意,其實甚為明顯。她琢磨了會兒,自顧自地笑笑,推窗對着夜色出身,等到漏深人靜,正想沐浴歇息,就聽外面傳來腳步聲,旋即,梁靖的身影便閃進了院門。

他已然脫了披風細甲,只穿件檀色圓領長衫,颀長利落。

進門沒走兩步,他往這邊掃了一眼,卻忽然愣住了。

北地的春夜仍有寒意,風吹過來,蕭瑟冷清。玉嬛站在窗邊,背後是幾盞燈燭,從外面瞧過去,正是美人孑然站在燈下,朦胧秀致。她已經換了那身少年的裝束,頭發散下來,卻因不太會梳髻,便拿珠釵松松挽着。那雙眉眼仍舊婉轉,藏着盈盈水波,默然靜立時,卻比先前懵懂的少女更添幾分內蘊。

這場景讓梁靖有些恍然。

想起去年三四月裏,他假托重傷住在謝家,她晚飯後散完步,偶爾會去看他。也是這樣的夜晚,風吹得更和暖,謝家廊下燈籠熏暖,她站在院裏甬道上,兩只手負在背後,盈盈笑意裏藏着狡黠。

而此刻,她身量長高了些,那氣質也稍有不同。

添了幾分女官在深宮行事數年的端莊靜婉,卻不像那時心機深藏,或許是謝鴻夫婦都還健在的緣故,她眉間不見愁苦,随意把玩手裏一支玉毫時,倒有慵懶情态。

像是春風拂過,嬌憨少女添了女人的韻致,畫卷般誘人細品。

梁靖腳步稍頓,隔窗将她看了兩眼,才硬生生挪開目光。

走進屋裏去,側間燈火通明,她仍站在窗邊,斜靠着窗坎,“這麽晚了,梁大哥還不歇息?”她将桌上那盤洗好當夜宵的果子往前推了推,“剛送來的,嘗嘗麽?”

梁靖方才忙得腳不沾地,水都沒喝一口,見了倒有點犯饞。

想伸手去拿,卻忽然被叫住。玉嬛看着他微微蹙眉,有點嫌棄的模樣,“還沒來得及洗手吧?”見他頓住,心中便是洞然——這人出身世家,在武安侯府時金尊玉貴,一副世家公子的做派,到了軍中,便又恢複了那粗豪行事,未必有空去收拾。

遂取了竹簽戳着,伸到梁靖跟前,随口道:“你打算在這逗留多久?”

“明天就回。”

“這麽快。”玉嬛喃喃,等他吃完了,又戳一塊遞過去。

梁靖從善如流,連着吃了三四塊,卻是只觑着她不說話。

玉嬛心裏覺得奇怪,也不知他這麽晚忽然過來,是想做什麽。想起白日裏那情形,他怒氣沖沖的樣子清晰分明,她自知偷偷離開京城的事辦得不地道,心裏稍覺忐忑。等了半天也不見他說話,只好先開口,“這麽晚過來,是有事麽?”

梁靖頓住,迅速将嘴裏的東西吞下去,輕咳了聲。

比起傍晚時的淩厲,他這會兒倒沒那麽盛氣淩人,将兩只手撐着桌案,微微俯身,“離京之前,你留了封信給我。裏面說,讓我不必死守婚約,認真的?”說罷,盯着玉嬛的眼睛,眉目深邃,有幾分質問的味道。

玉嬛愣了下,斟酌着道:“那時我不知道事情能否辦成,若……豈不是耽誤了你。”

還真是體貼入微,會給旁人着想!

梁靖心中氣悶,想問得更深,又覺昂藏七尺男兒,特地跑來對這種事刨根究底着實氣短得很。而一桌之隔,玉嬛只将眼睛眨了眨,有點犯懵,仿佛這事理所當然——若情勢允許,她便奉了長輩的遺願與他成婚,若有些波折,權衡之下,她便能輕易棄他而去似的。

似乎在她心裏,成婚只是為那個約定,而不是為他這個人。

若韓太師當年給她定的婚約是三弟,她難道也就這般從了?

這莫名其妙的念頭冒出來,梁靖那股悶氣更濃,又有些不知從何而生的煩躁。這煩躁卻從不表露在臉上,他只用那雙深沉的眼睛盯着玉嬛,積聚了許多濃雲似的,半晌後,猛然站直身子。

“知道了。”他的聲音有點僵硬,“早點歇息,回京後按期成婚。”

丢下這麽句話,他沒再逗留,徑直出了屋子,迅速消失在院門外。

玉嬛仍站在窗邊,看着昏暗空蕩的院落,心裏有點茫然。

這般突兀來去,他漏夜突然造訪,就為了問那句沒頭沒腦的話?她懵然站了片刻,回味梁靖前後兩次的語氣神情,後知後覺地明白了他生氣的緣由所在。不過次日梁靖便恢複了尋常在人前的冷清端肅模樣,趁此機會将靈州好生整頓一番,待諸事妥當,才啓程回京。

回京途中,他也只字不提兒女情長之事,只跟玉嬛說了些韓太師案子的事。

——此次靈州出事,韓林的作為着實觸到了景明帝的逆鱗,即便小魏貴妃再怎麽得寵,涉及軍權之事,蕭家也會倒點黴。屆時東宮趁機發難清算舊賬,韓太師的案子,便是揭開景明帝傷疤的最好機會。

梁靖查出當年涉案之人後便已着手安排,如今手裏已有不少證據。

玉嬛聽了自是歡喜,趁着驿官裏沒旁人時,同梁靖将當初的卷宗細細理了一遍,而後商議對策。不過這種事宜暗中謀劃後突然發難,玉嬛也不敢打草驚蛇,只暫且按捺。

回京後見着謝鴻夫婦,這回事情鬧得大,少不得須解釋一番,她也不敢提旁的,只說是在永王府察覺機密,因時間緊迫才不告而別。到了懷王爺那邊,也是一樣的說辭。因二月裏季文鴛成婚遠嫁,玉嬛不曾打點禮物,又精心備了些,修書一封,命人送去道賀。

如是忙了幾日,先前馮氏在霞衣坊定下的那套嫁衣便送了過來。

婚期臨近,縱然事事有馮氏打點,玉嬛也沒辦法偷懶,試了嫁衣試鳳冠,又清點嫁妝、做些給梁家長輩的東西,日子嗖嗖流過,轉眼之間便到五月婚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