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隐隐傷懷事(一)
西暖閣中,陛下徐徐展開了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我幾乎有些貪婪的凝望這幅畫,畫中有曾經輝煌繁盛的汴梁城,城中有熱鬧溫暖的市井生活,人們臉上充溢着滿足安樂的神情,那細膩的筆觸,精巧的構圖……這些足可以讓我長久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可惜國朝沒有張擇端這樣的妙人,後世之人都不能知曉朕的都城是什麽樣子。”她有些遺憾的感慨。
我心中忽然起了一個念頭,“陛下可否想過,仿照北宋宮廷畫院在宮中也建一個皇家畫院,招攬國朝有才華的畫師悉心培養,也許日後也會有人能畫出類似清明上河圖一般的傳世之作。”
她細細的沉吟着,半晌道,“這主意還不錯,這事兒還的交給你來辦,夏無庸那個匹夫朕信不過。”
我在心裏輕輕的笑着,”夏掌印也沒有陛下說的那麽不堪,只是年紀大了有些眼力不濟。”
“你眼力也不怎麽濟,看誰都有好處,在你眼裏可有不好的人?”
她問我的一愣,這好像确是我一貫的性格,我垂首笑道,“陛下說的是,可夏掌印若是不好,您此刻哪裏見得到這幅清明上河圖。”
她瞥了我一眼,漫不經心的道,“這是秦啓南送過來的,說是日前從一個徽州商人手裏買下的。”
我默然無語。突然間想到了那日他對我說的話,一陣意氣湧上,我恭敬說道,“臣有事奏請。臣想在內廷設一個內書房,挑選些才智好的內侍教習他們讀書識字,還望陛下恩準。”
良久,她開口道,“國朝不許內侍習字,這是祖宗規矩。”
我快速的思考如何才能說服她,“臣不敢壞了規矩。只是若能讓一些有智識的人來擔任十二監的工作,也許能更好的為陛下辦差效力。臣只是想選出一部分人來教習,作為日後負責十二監的內侍來培養。”
“不準內侍讀書時為了防範他們幹政!”
這個問題讓我既無奈又不解,我斂容正色道,“自古以來宮廷內侍由于所處的位置,很難完全避免和外臣政事的接觸,光是防範,臣以為是防不住的。
與其讓一群無知無識的人弄權,不如教導他們聖賢經義,以仁義禮智信來約束其心性,導其向善。”
我此時無法判斷她聽完之後的反應,只想任由自己把心中所想盡述給她,我俯下身去,頓首道,“陛下,宦者并非都是奸佞之輩,高力士曾被譽為千古賢宦,臣以為力士所以能有此美譽,亦是因為其幼年受過良好教化之故。”
Advertisement
她的沉默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跪在她身旁默默的等待着,過了很久,并沒有等到她的雷霆之怒,她再次向我伸出了手。
那一剎那,我幾乎有些淚濕眼眶。我心中感激她對我的信任,才能使我這般無所顧忌的說出心中所想。
我垂首站在一旁,聽她輕輕嗤笑我,“你是預備做高力士了,又拿朕必玄宗?可惜朕沒有機會遇上楊玉環。”
我深深的吸氣,這個比喻确實不妥,我連忙低聲向她告罪。
她搖搖頭,回視我,面帶微笑,“你說的未嘗沒有道理,朕可以準奏,但言官們可是會和朕啰嗦扯皮,尤其是內書房的用度開支。”
我思考了一下,回道,“陛下不必為這一項犯難,臣可以用自己的俸銀積蓄,無須額外開支。”
她似有些意外,盯着我看了好久,皺眉道,“你的俸銀加之賞賜确實不少,怎麽不留着自己用,朕知道十二監那些掌事的外頭宅子都闊氣都很,你倒不想着置些産業?”
我擺首,對她說出自己的心裏話,“陛下知道,臣沒有親人。實在不知道置辦産業來留給誰。歷年俸銀積攢下來也确實不少,只是臣無處可花。”
“你總有喜歡的東西,拿你的錢去購置些古籍字畫也好,留着自己賞玩不是樁樂事?”
我再度搖頭,“臣是有喜歡的物事,可也僅僅是喜歡了,臣不想占有它們,能夠欣賞過那些美好的東西,對臣來說已經足夠了。”
她輕輕嘆氣搖頭,眼神像是在看一個無可救藥的人一般,“這事兒先放着吧,朕會挑個合适的時機和臣工們議,到時候你不必說話。”
我大喜過望,忙向她謝恩。
她揮手命我起來,忽然指着那副清明上河圖道,“這個賞你了,回頭挂你屋裏去。”她不顧我錯愕震驚的神情,繼續道,“不光得挂着,還得寫上題跋,朕要後世的人都看到國朝司禮監掌印留下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