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姻緣錯,懷安現

一切,要從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說起。

那一天,與平日裏并無甚不同,若非要說,或許便是那日禦花園的花開得甚豔,那日宮宴上的酒更為香甜。

許是那不省事的月老又牽錯了紅線,那一日,又有一個女孩陷入了愛田,一如十年以前,何生對素素的那一眼萬年,可嘆神女有心,襄王卻早有他夢,終将是一場癡心錯付,春水東去流。

女孩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最心愛的小女,愛女心切的帝王為滿足小女兒的癡心念想,禦筆一揮,賜下兩紙契書——一紙休書、一紙婚書,霎時,何府的天,微微沉了。

這對于何生夫婦,到底也不過是夏日裏的悶雷一個,驚都算不上,更遑論為險,至多,二人離了這凡塵俗世,歸隐林間,還能悠然過那剩下的幾十年,也不失為另一番風趣。

再則,那小公主實際不過是個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算不得半分威脅。

在某個被毒辣的陽光凝練出幾分淩人盛氣的日子,小公主氣勢沖沖就領了若幹宮女侍衛上了何府。

無論是那自站在何府門前便高高昂起的下巴,因為抿嘴太緊而微微鼓起的臉頰,捏的緊實以致汗濕了的手心、故作沉穩卻明顯不夠娴熟的步伐……無一不彰顯了小公主此行的目的——見情敵,也是俗稱,給下馬威。

可終歸,盛是充的,氣是虛的,淩人的也不是她,而是惱人的太陽。

一路威風的殺進何府後花園,那強撐的氣焰在見到了一琴一簫配合無間的何氏夫婦時熄了大半,可也不禁暗想“也不過如此嘛,這琴藝還不如我呢!”

在見到何生從未在她面前展露過的歡喜時又熄了大半,可也暗存僥幸“若換了我,定能讓他笑得更好看!”

那澆熄火苗的最後一滴水,卻是夫婦兩随意的一段對話。

只聽一曲未畢,何夫人手下琴音突然一頓,緊了緊眉頭。

接着就見素來溫雅的何大人失了所謂君子體統,急急扔下手中的簫,朝着自家夫人跑去。

“慢動慢動,可是小家夥又擾你了?”

那何氏竟已有了身孕?小公主頗有些無措,不是都傳兩人感情雖好,何夫人卻有病,生不出孩子嗎?如今這般,哪裏是生不出孩子的樣子!

Advertisement

孑然一身與懷着孩子那可是不一樣的。

若叫白氏大着肚子離開,且不說母子兩能否生活下去,驸馬有子流落在外,說也不好聽。

若叫她生下孩子再去,且不說這前主母的孩子在何府地位如何,何氏在外牽心挂腸如何,就是單單讓她做後母,她也無法料理呀。

左右于心不忍也不妥。

還不待小公主糾結出個結果,又見何大人小心翼翼地将自家夫人攙到一旁歇下,端起桌上的湯盅試了試溫才遞到自家夫人手上。

方才還在惱的何大人又變了張臉,笑容滿面,一邊遞盅一邊還裝模作樣地對着那肚皮裏的小家夥念叨:“昨日我學做琉璃茶糕你阿娘笑我書呆,說用料過于講究,離了京城離了何府就再做不出來,是這個理,所以今日我學的蓮子羹,可是我親自采的蓮子,日後我們還種一池蓮花,就可以常給你娘做了。”

何夫人一勺蓮子羹入口,便不知該哭該笑,“呆相公,你可知蓮心是苦的,吃不得?”

雖是這般說着自家相公,可到底還是将那口苦蓮羹咽了下去,何大人聞言,忙接過湯盅自己嘗了一口,而後,面露愧色,也不敢委屈自家夫人再多喝一口。

兩人盯着那碗苦蓮羹看着看着,終是忍不住,相視而笑。

……

小公主那本還停在素素身孕這事的思緒又動了起來,卻是一念灰敗,徹底頹然下去。

此情此景,旁人是一點兒也插不進去吧!是哪個跟我說的他們感情不如傳說的好!這叫不好?

還有,吃了苦蓮心竟還能笑得出來?

那可是苦蓮啊!我可是嘗過的!別說咽下去了,光是入口,都害我足足吃了兩碗糖水才緩過勁兒。

難道說,愛情就是,吃蓮子也不嫌苦?

不行不行,光是看他們吃都替他們苦,牙疼,得去吃兩碗糖水壓壓!

小公主來時氣勢洶洶,卻到走時都未曾驚動府上的主人家,更沒發現,花園的另一頭,一道身影伫立良久,目光直随着她遠去,掙紮隐忍又心痛。

小公主雖是棄得幹脆,可到底是情窦初開未果,免不了一場傷懷,好幾天都表現得失魂落魄,每天都得吃兩碗糖水聽三個故事才能開心些。

這落在愛女心切的帝王眼裏,那就是自家寶貝受旁人欺了辱了,那何生竟然拒絕皇恩,更是不知好歹,不将皇家的顏面放在眼裏,小公主忍得,他可忍不得。

那何生素來不知好歹,仗着幾分才氣,時常高調地與他争辯,敗他的面,早叫他不爽,只是為那明君稱號,才一忍再忍。

他是功臣,是良臣,他說的往往确是良策忠言,挑不出半點錯處,為做世人眼中的明君,他動他不得!

更不說那何生的娘子也是個高調的。滿京都知其心善又通藥理,平日施粥贈飯,開堂布藥,據傳還當了家傳的寶貝與人修了一座窮人家免費上的學堂,京城中的窮苦百姓孤老乞兒,泰半受過其恩惠,在底層的百姓口中,那就是活活的“白菩薩”,也因此,才有那造事的流出挑撥的說法,說是何家娘子生不出孩子,故以行善積德求子。

因此,皇帝內心再是如何惱何府夫婦依舊,恨不得将何府上下一舉滅了,可作為一個“有道明君”,這種事又萬萬做不得,一國之棟梁不願休妻娶皇女便論罪處置了,既維護不了皇家的威嚴,百姓若知也免不了責其暴戾,強嫁強娶不成反生殺心,是在貶低他何生還是貶低皇家自己?讓世人膽寒還是叫世人心寒。

說到底,皇帝是個要名聲的,千古後那史書上他不想留下這樣一筆,再真再假,仁義是要有的,殺伐随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許是帝王真有真龍庇佑,他正愁着找不着理由,上天就給他送來了一個。

降妖缽,除魔杵,地藏袈裟鬼怪怵,傳說中降妖無數功德無量的懷安大師竟出現在了京城,一打進京便直奔何府,且面色不善,氣勢洶洶,一時間,京城消息靈通些的,都開始沸沸揚揚。

作者有話要說:  有罪的人不敢多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