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嘗別離
“兒臣有一人選, 還望父皇考量。”
皇帝撐着隐隐作痛的額頭, 疲憊道:“說說。”
少微當衆舉薦:“華家次子, 羽林郎将, 華蒼。”
皇帝長嘆一口氣:“朝廷欠華家太多。”華家的兩根頂梁柱已經倒了, 皇帝心中頗為遺憾悲恸, 倘若一着不慎, 再搭上華蒼一條命,怕是要虧欠更多。
此時淩老将軍站了出來:“陛下,此人确是适宜人選。”
“怎麽說?”
“老夫與義雲私交多年, 深知他在護國軍上傾注了多少心血,護國軍由他一手帶起,素來骁勇忠誠,然而如今義雲為國捐軀, 他一心栽培的長子又下落不明,軍中的動亂不安可想而知。”淩老将軍扼腕,“華蒼到底是華家血脈, 若是讓他為将出征,有報效國家之義,有為父雪恨之情,多少能讓護國軍的士氣振奮一些。”
皇帝沉吟不語。
莊順心有不服,出言諷刺:“淩老将軍此言差矣, 這護國軍難道是姓華的嗎?除了他華家人,別人就去不得了?”
少微看了他一眼,斥道:“護國軍效忠的是我長豐的江山社稷, 華将軍效忠的亦是我長豐的江山社稷,華将軍一生戎馬,馬革裹屍而還,莊将軍是在質疑華将軍的忠心嗎?”
“末将……”
“況且,此番接下帥印的是裕國公,什麽叫除了華家人,別人去不得?羽林郎将華蒼,有勇有謀,數次立功,都是有目共睹的,讓他出征有何不可?他也不似那蠅營狗茍之輩,尚未為國出力,挑撥生事倒是一把好手。”
少微毫不留情,直把莊順駁得啞口無言。他還想再說什麽,卻被他父皇截斷了話頭。
選将之事沒有當場定奪,只說容後再議。
長慶殿內,皇帝私下召見了太子、淩老将軍和裕國公。
少微心知他父皇是要商讨讓誰出征前線,準備了一肚子的話要說,不曾想上來就被他父皇數落了一通。
Advertisement
皇帝冷聲道:“今日你在朝堂上那番話,是一個儲君該說的嗎?”
“……”少微立時低眉順目地站好,不敢回嘴。
“若朕不攔着你,你是不是還要接着偏幫那個華家次子?姑且不說他是不是真能擔當重任,你伶牙俐齒,當衆駁了莊順的面子,很有本事麽?鼓舞士氣了麽?那十萬革朗軍就能被你吓回去了麽!”
“父皇,兒臣知錯了。”少微嗫嚅着說。
他知道自己這般明目張膽的偏幫有失妥當,他也知道想讓華蒼率兵出征阻礙重重。論資歷,華蒼不如莊順,論威望,華蒼在羽林軍中自不必說,但比起屢次帶兵剿匪的莊順,總歸還是弱了一籌。可少微就是覺得,沒有人比華蒼更适合去上陣殺敵了。
他忘不了華蒼得知他父親戰死時的眼神,那是難以置信,是滿腔怒火,是壓抑不住的戰意。盡管華将軍與他并不親厚,但到底是他的生身父親,是教養過他也磨砺過他的人,他憧憬他敬重他,怎能任他命喪敵手還無動于衷?
他曾說“前線有我父兄足矣”,如今他父兄一個戰死一個被俘,少微知道,羽林軍留不住他了,他也不會讓華蒼被就此埋沒。
所以,就算自己心中不舍,就算要被父皇訓誡,少微還是想再為他争取一次。
他說:“父皇,華蒼是兒臣的羽林郎将,兒臣力薦他,是因為他真的是可造之材。今日失态,兒臣定會好好反省,只求父皇慎重考慮,給他一個盡忠盡孝的機會。”
皇帝看向一旁:“淩老将軍以為呢?”
淩老将軍比在朝堂上更為直白:“老夫以為,此人有将氣也有銳氣,正如太子殿下所說,是個可造之材。莊順那小子太過沖動魯莽,對付那些不成氣候的山匪流寇還行,真要遇上革朗那個木那塔,怕是要吃大虧。”
皇帝道:“要說能耐,這個華蒼确是有些能耐,朕也聽說過他。可眼下華家遭受如此重創,再派一個孩子上戰場,是否太過不近人情。”
少微給他舅舅遞了個眼神。
裕國公:“……”
皇帝:“……”
于是一直緘默不語的裕國公道:“這華蒼雖是華義雲親子,卻并未入家中族譜,派他去邊關征戰,也算是給了他一個立足之地,若是勝了,他軍功在身,為将為帥,是給華家争光,若是敗了……”
“他不會敗!”少微忍不住插話。
裕國公掃了他一眼,少微撅着嘴收聲。
裕國公繼續說:“若是敗了,華家還有個華三公子繼承家業,大不了給他封官加爵,這樣對九泉之下的華将軍也算有個交待。”
這話說得殘忍,少微不樂意聽,在他心裏,華蒼是絕不會輸給那個什麽木疙瘩的,不過顯然皇帝聽進去了。
“好,既然你也看好這個華蒼,點他為将也無不可。”
裕國公颔首:“虎父無犬子,有太子殿下和淩老将軍舉薦,想來不會差到哪裏去。”
皇帝轉向少微,搖頭嘆道:“你呀……打仗可不是兒戲,你要給你的羽林郎将鋪這麽一條路,就要做好他可能回不來的準備,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他會回來的。”少微說,“我信他。”
少微去上将軍府吊唁華将軍時,華蒼正在服喪。他披麻戴孝,直挺挺地跪在那兒,身旁是哭得幾近暈厥的華夫人,以及瑟瑟縮縮的華世源。
華蒼守着父親的靈柩,沒有掉一滴眼淚。
他眸光暗沉,渾身繃緊,猶如一把蒙塵鈍重的劍,靜默而肅殺地立在那裏,與周圍的凄切悲傷格格不入。
少微祭拜過華将軍,走到華蒼身前,道:“我要送你去戰場了。”
華蒼擡頭看他,似乎沒有太過意外,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出話。
少微扯了個笑,又說:“我早說過,你是将才。”
說完他便倉皇逃離了上将軍府。
他從前沒有經歷過離別,還以為是件很容易的事。
數日後,裕國公領上将軍職,率軍出征。
随行的人中,除了左将軍華蒼,還有一名少微熟識之人。
少微聽見沈初在一旁嘀咕:“好好的司天監不肯待,去做什麽參軍。”
“人各有志。”少微說,“趙梓年輕氣盛,你怎知他是想侍天祭禮,還是想征戰沙場。何況峥林是他故鄉,如何能置之不理。無論在哪任職,只要有報國之心,都是大好兒郎。”
“好吧,随他去吧。”沈初擺好了琴,哂笑道,“給大好兒郎們餞行。”
少微終是按捺不住,步下高臺,走到華蒼所在之處。
他一眼看到華蒼腰上墜着的題牌。
把那題牌拿起來掂了掂,少微道:“這勾股弦符可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護身符,收好了。等你凱旋歸來,我的羽林軍還要交給你管呢。”
華蒼沉聲道:“好好做你的太子,我會守住你的邊疆。”
少微得此一諾,卻是半晌回不過神來。
他看着他翻身上馬,日光将那人的身影投在他的近前。
好像他一伸手就能牽住。
身後琴音铮然,那一首入陣曲揚揚灑灑,直把他們送出城外。
年少風雲多氣節
橫劍躍馬
笑指冠蓋
馳騁邊塞不言家
江河傾世下
抽刀斷山塔
步青霄拟把蟾宮掣
一代豪俠……
北峪關已破,裕國公邵軒火速趕往堯州增援,而華蒼被派往冕州,駐守峙林城。跟着他的這支軍隊中,有一部分是他羽林軍的部下,算得上他的親兵。
星夜兼程,華蒼于清晨抵達,黑雲低低地壓在峙林城樓上,平添了幾許森冷之氣。他翻身下馬,與迎上前來的将領做了交接。
他說:“廖束鋒,你居然還活着。”
廖束鋒說:“狗日的,你居然這麽快就爬我頭上來了。”
華蒼拍了拍他的肩:“想吃軍棍嗎?”
懾于淫威,廖束鋒不得不低頭:“華将軍,請。”
自秣京一別,兩人有一年多沒見過了。上回廖束鋒想勸說華蒼來護國軍,華蒼不願,這回戰場重逢,竟是恍如隔世了。
廖束鋒領着華蒼進城駐軍,與城外的斷壁殘垣相比,城內要好上許多,只是同樣凄清沉寂,百姓能逃的都逃去了其他州郡,此時的峙林城已成為半座空城。
廖束鋒見他四下查看,道:“你是第一次來邊疆戰場吧。”
華蒼瞟了他一眼:“怎麽?”
“你家那位太子殿下也真舍得讓你來。”
“他不舍得,但他還是讓我來了。”
“……”好好好,你們厲害。
“你到底想說什麽?”華蒼不耐道。
“我想說,看樣子陛下真的很欣賞你,太子殿下也讓你走了捷徑,但是……”廖束鋒遙遙指着城上城下的護國軍,“他們不會服你。就算你姓華,他們也不會服你。”
“我知道,他們只服能帶他們打勝仗的人。”
“那你能嗎?”
華蒼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一路走來,他發現全城的将士都疲憊不堪,個個精神萎靡,別說巡視值守,連走路都沒有力氣。
他問廖束鋒:“他們怎麽回事?幾天沒休息過了?”
提到這個廖束鋒就一肚子火:“還不都是革朗人搞的鬼,将士們連着十來天沒睡過一個囫囵覺了。不管白天黑夜,他們随時跑來擂鼓宣戰,可等我們出去迎戰的時候,他們又突然退了個幹幹淨淨,真正打起來的沒幾場。”
華蒼皺眉:“我們就這樣跟他們幹耗?”
廖束鋒道:“不然還能怎麽辦?誰知道他們哪次是虛張聲勢,哪次是真要攻城?再說了,敵人跑到我們眼皮子底下叫嚣,我們能不管?護國軍可不是縮頭烏龜!”
“這不是縮頭烏龜的事,這是我們明擺着被耍了!”華蒼冷聲道,“将士們吃不好睡不好,一個個有氣無力的,我們就能打勝仗了?他們顯然是在消磨我們的戰力,等把我們磨得半死不活了,峙林城便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你當我不知這個道理嗎?可我們能不理會嗎?難道睡在炕上等他們打進城來嗎!”廖束鋒緩了口氣,“不過你們來的還算及時,革朗那邊怕是也沒想到,他們這麽耗,沒把我們徹底耗疲了,倒是先把增援耗來了。”
華蒼想了想說:“不用懼他們,重新安排輪崗值守,先讓将士們好生休息,革朗再來搦戰,我去應。”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預告:
少微忽然覺得非常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