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露天的考試場上,孩子們着急抓耳撓腮回憶剛才學的東西。

他們在家裏父母就挨個耳提面命的叮囑過一定要努力認真通過考核,考不上回家可是要被揍屁股的,以後也沒有好日子過,好吃的吃了,讀不了書就只能拿着鋤刨土巴拉拉的……

商戶家的小公子們也差不多,只不過被自家父母威脅叮囑的話不同罷了。

但再努力,學習還是得看資質天賦的,剛才聽課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麽難,跟着讀啊寫啊就是,朗朗上口的音律當成兒歌學。

可是這怎麽讀大多數人是會唱,啊不,是會讀了,可是寫就難倒大群人了。

短短時間內大人都不定能把26個拼音字母全部記住,對第一次接觸的小孩就更困難了,部分心态不夠的小孩着急起來就忘得更快了,最後直接給急哭。

上完課後,林澤從頭到尾都沒再說話,默默的看着場中孩子們的反應。

他并不要求這些孩子一次性就都記住他講的內容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只不過是一個心性的考驗。

很遺憾,開始講課前他觀察到了許多表現還算不錯的孩子,此刻有很大部分承受不住壓力敗北了,心性太弱,不夠堅韌。

兩刻鐘後,默寫考核開始。

跟林澤預料得差不多,就這一關,就直接淘汰了大半的人,很多孩子并不是很笨,而是心性太弱,所以發揮失常。

這種事情不說小孩,便是大人也相同,因為心理素質不夠在考場上失敗的人太多了。

一百多個孩子最後只有不到30個人及格,商戶小公子14個,農家孩子15個。

看來雖古今知識有沖擊,但這些商戶小公子畢竟年幼,接受能力強,從小就啓蒙學習已經養成吸收知識的習慣,這就是出身好的優勢,沒辦法改變。

“這個考試合格的學生有王大寶、趙二楞、廖狗蛋……”

伴随着林澤宣布合格學生的名單,周圍家中表情各不相同。

有人高興有人失望遺憾,孩子選上的自然興奮驕傲,臉上倍兒有面子,不過沒選上也就是點點失望遺憾罷了,畢竟考試那麽嚴格,被淘汰的孩子多了去了,失敗也不丢人。

可是對小孩子來說這卻是非常大的打擊,好些沒選上的孩子直接委屈得再次哭了出來。

他們不知道失敗是什麽,但是來之前他們爹娘可是說了好些選不上的壞話,想着回家沒有新衣服穿,沒有好吃的東西吃,這心裏自然就難受得不行。

還有些跟合格小孩相熟的,則有種‘我怎麽那麽笨,小xx都選上了我為什麽不行啊,難道我比小xx笨嗎?“的自我懷疑……

對此,林澤不能心軟,但是他也不能讓這些孩子因為這次小小的失敗留下心裏陰影。

所以報完結果,看着一群哭得稀裏嘩啦的孩子,他給予了力所能及的鼓勵,說了不少安慰和肯定認同的話。

古代底層人大多都是文盲,家長教育孩子說不出大道理便只能用暴力,俗話說棍子底下出孝子嘛。

所以這些孩子每次犯了錯面臨的就是一頓打,打完家長也不給安慰,說不準還能再來一腳踹到角落自己反省去,今天失敗大家都已經做好了回頭被打被罰的心理準備。

結果林澤卻安慰鼓勵說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孩子,沒有通過沒關系,能學會這麽多都很聰明了,比林先生小時候都還聰明!

他,他們真的很聰明嗎?????

從來沒聽過鼓勵話的小孩子們瞪大了眼睛,被林澤随口幾句信手捏來現代老師慣用鼓勵安慰學生的話給說得小心髒撲通撲通直跳,小臉蛋撲通撲通泛紅。

林澤也很給力的給這些小孩戴高帽子,

“是的,你們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孩子,你們知道林先生當初學這個拼音的時候用了多久嗎?大半個月才把它們記熟呢,你們這麽短時間就能記住這麽多真的非常厲害……”

“你們比起合格的同學不差,只是他們更努力一點,沒有通過沒關系,以後先生每個月會有四天的免費課,到時候你們叫爹娘送你們來聽,但記住了,到時候要更努力,因為你們今天不夠努力才被其他小朋友領先的。”

一番和藹可親的話聽得一群從來沒被誇獎過的孩子面紅耳紅的,有種小激動。

在家裏連他們爹娘說他們又蠢又調皮,但先生卻說他們很聰明,先生是有學問的,先生說話才是對的,那他們确實是很厲害小孩子!沒選上只是不夠努力用心而已,以後改正就是。

有大膽點的小孩更是激動得忍不住出聲兒問,童言無忌,

“林,林先生,你以前學這種真的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真的那麽笨啊?”

搬起石頭打自己腳的某人:……孩子,老師就說說而已!

“是的,先生以前很笨,不過先生很努力,所以現在先生滿腹經綸。”

臉皮超厚的林澤微笑回答,毫不知謙虛的順帶誇獎自己一把。

聽不懂潛臺詞的小孩被戴高帽子戴得心花怒放,激動得不行,

“那先生,我以後也會努力的,我們比先生聰明,以後肯定比先生還厲害!”

笨先生林澤,“……”

圍觀家長們忍不住哈哈哈大笑。

剛才被淘汰的難過瞬間消失,小孩子們臉上浮現出開心的笑。

這個時代被先生誇獎那可是件臉上有光的事情,值得拿回村炫耀很久了。

好些家長也跟着自豪,心裏不約而同生出了相同的想法,那就是:我們家小子竟然被先生誇獎了,說不定真是個讀書的聰明料子,回頭省吃儉用點,把孩子送去私塾讀幾年看看!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完全忽略了這份誇獎壓根就是‘群發’的雞湯……

适當的誇獎永遠是最激勵人的。

茶樓上江老夫子等人看大這幕,大部分人倒是對林澤有所改觀。

“雖說這個林澤做事情有些出格,但不可否認這小子确實有幾分當先生的潛質,這一個棒子一個棗兒的招兒用得好,瞧瞧這些孩子剛才還氣妥,現在就跟來了精神鬥志昂揚的雄雞了,讀書這份氣性不可少啊。”

江老臉色好看多了。

其他人瞧不上歸瞧不上,但也不得不承認,林澤确實挺适合當先生的,這哄學生的本事非常爐火純青……

暫且不管其他人作何想。

這邊。

林澤繼續考試,現在合格的孩子在接受現代知識上都沒什麽問題,只要好好教導,孩子也不偷懶,在學識上以後不會太差,那麽現在就得看三觀了。

這考核,當着所有人的面他不可能像上回問李昇那般,不然說錯話可是要被按上大逆不道罪名砍頭。

所以林澤便挑選了幾個适合的童話或者民間故事出來,中西方都有,以講故事然後再問學生想法的方式來查看這些孩子的三觀。

順帶還有他私塾的教學終旨也說出來,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反正都是小孩子,即便說話有不對的地方,童言無忌基本也不會計較,比他這個大人說出驚世駭俗的話被遭罪安全多了。

小孩子最喜歡聽故事的,林澤找的故事又是現代幾千年沉澱保留下來的,趣味兒和教育性都非常高。

幾個小故事一出來,不僅孩子們聽得喜歡興趣,就是大人都津津有味。

對茶樓上觀看的學問之人來說,聽懂故事深意就更加震驚了,這種震驚完全不亞于聽到千古絕作的詩詞,可以流傳千古的故事可想其精華。

未來的人并不比現在的人更加聰明,他們只是比現在的人擁有更多歷史沉澱的知識。

故事聽着有趣,孩子們就樂意發言,在林澤的鼓勵下,孩子們踴躍說出心中所想,對故事的看法和想法,稚嫩的小臉上洋溢着對知識和人生的熱情。

本來對林澤不假辭色的那些商戶小公子也紛紛改變态度想法,覺得這考試還挺有意思的,比他們去其他私塾時,那些嚴肅不知變通的老夫子上來就是四書五經各種喊背好玩多了。

如果澤珛私塾上課一直都這麽好玩兒,他們還鬥什麽蛐蛐去呀!

再加上旁邊還有自己爹娘看着,孩子們就更加想表現出風頭,想讓自家爹娘瞧瞧自己多能幹,回頭才能求表揚,求獎勵,求糖吃。

林澤對此情況樂不思蜀,一個個的挨個考核詢問。

大多想法都不錯,小孩子思想沒有定性,比起已經被禮教完全束縛的成年人,孩子的想法更加開闊。

只是到底是古代長大的,這些孩子都已經半大,多多少少還是避免不了受影響,思想比較偏古。

最後考核到備受矚目的郭家小公子時。

在大家果然這孩子是個傻子的眼光中,林澤心中反其道而行産生喜悅,覺得自己發現了志同道合的小娃娃。

“你覺得卧冰求鯉這個故事怎麽樣?”

小孩面無表情,眼珠不動,起碼呆了好幾分鐘才給反應,“……傻。”

“為什麽?”

小孩繼續面無表情,眼珠不動,遲鈍幾分鐘,“……凍死,笨。”

“可王祥孝心可嘉,怎能說笨呢?”

小孩繼續上面呆愣反應,反應極度緩慢,“……死了,白費。”

“那要是你,你怎麽做?”

“……我不,想死。”

郭子安依舊是副面癱眼珠不動的模樣,呆呆愣愣,反應遲鈍,說話一句話都給說不順。

這般模樣也難怪大家都說覺得這孩子呆傻了。

林澤卻是聽着笑容加大,心裏有了決定,沖緊張等待結果的圍觀家長們微笑,

“今天澤珛私塾的招生考試就到這裏,具體合格名單和入學手續,明天會在私塾大門口貼出來。沒有通過也不用氣妥,之後澤珛私塾每個月的免費公開課裏如果有學得好的孩子,澤珛私塾還會破格錄取。”

“澤珛的公開課是面臨所有人開放,所以到時候不止孩子,大人如果想學認知的也可以來,林澤一人能力有限,但有教無類是澤珛的終旨。”

話落,原本失望遺憾的家長們頓時驚喜萬分,喜笑顏開。

更加不敢相信,他們這些粗鄙的窮鄉人竟然真的也能有‘讀書’的一天,要是學會了認字,他們出門做工就不怕被人騙了啊。

********

茶樓上。

将林澤整個招生考試看完的幾個老夫子和各位秀才們表情各異,心情複雜。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

江老看着那些洋溢着驚喜笑容的窮苦百姓,尤其是被鄙視的商籍、匠人等等好些竟激動得紅了眼睛,忽然有種難以言喻的澎湃心情。

“元慶,回頭你給這個林澤送張彙賢宴的帖子過去。”

沉默良久,江老丢下一句話,滿懷心事的離開。

彙賢宴是青山縣儒生圈子裏非常有名有分量的幾個交流聚會之一,能被邀請其中的基本不是有名氣,就是有真才學的人。

誰能被邀請其中,并且在宴會上得到大家認可,就相當于被青山縣的儒生圈子所接受。

江老發言送請柬,便是相當于認同了林澤一半。

其餘夫子秀才聞言心思各異沉吟。

雖覺得剛才林澤是有幾分當先生的潛質,可到底林澤要收商人子弟做學生就是有辱斯文,還收取了重金束脩,實在有貪財嫌疑,這種利益熏心的秀才怎麽可以去那麽高大上的彙賢宴呢?

但江老都發話了,他們不平也沒法反駁,因為這彙賢宴是江老組織的。

懷着不茬的心情,衆人對林澤并不怎麽看好,打定注意到時候交流宴上定要好生打壓教訓一二。

不過當交流宴上林澤舌戰群儒,大家三觀理念被推翻的時候,大家心态就改變了。

以至于在場這些讀書人很多人,在晚年寫回憶錄的時候都忍不住将那場颠覆三觀的小小交流宴會記錄在冊,成為流傳的野史。

而後世的史學研究者們在研究完這些流傳下來的野史記錄後,卻是忍不住捧腹大笑,然後給倍受推崇的鬼才教育家林某人取了個十分接地氣的外號……林扯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