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這天,文心蕊的助理佳妮一大早就從楚文錦那裏接到了一個小任務:去向蔣韓勳要個準數,到底出不出席《清宴》發布會。佳妮很發愁,拖到臨近中午,才來蔣韓勳的辦公室敲門。

她懷着惴惴不安和微渺的希望,誠懇地說:“公司的人都知道,我們能這麽快開始做電影,都是因為您,您的人氣現在比明星還高,以前小辰上熱搜都是和謝老師組隊,現在都是跟您了。楚總監的意思就不用說了,我們蕊蕊也特別崇拜您,很期待您能出席這次發布會。”

“行。”蔣韓勳突然回道。

“什麽?”佳妮吓了一跳,懷疑自己聽錯了。

蔣韓勳擡頭看向她,唇邊微微提了提:“我答應了,你們安排吧。”

這麽簡單?佳妮收不住滿臉震驚,想再三确認又覺得這樣太傻,不确認又抑制不住懷疑自己的耳朵,只好換了個思路,問道:“那,那蔣總,您對您這個環節,有什麽要求嗎?”

蔣韓勳想了想,回答:“發言稿不要超過三百個字,不要采訪。”

佳妮連連點頭:“好好好,我們馬上準備,晚些來跟您詳細對接。”

蔣韓勳擺擺手:“去吧。”

佳妮生怕他反悔,趕緊跑了。蔣韓勳本人則心不在焉,他反複把剛剛和蔣東維的小學生對話翻看了好幾遍,不由自主地笑了。心情之愉快,超出想象。

他又想起上次蔣東維追到九華山,他們終于面對面坐下來談彼此這樁感情的時候,自己其實也是愉快的心情。即使當時并非打算給予蔣東維肯定答案,之後迎來的也不是什麽團圓美滿,但光是和蔣東維呆在一起,開誠布公地把話拿出來說,他就感到輕松愉悅了。

單戀和愛而不得,是痛苦的。但和蔣東維呆在一起,總是快樂的。

他這一遭人逢喜事答應了出席發布會,就不得不在行程中做些調整了——發布會的時間,跟他約談和春、阿旭的時間完美重合了。前者顯然不可能為他一個人而更改,後者尚且算是他的私事,他只好打電話給和春商量。

和春聽了原委,依舊十分爽快,回道:“那沒什麽問題,我可以跟阿旭上你們發布會看看,反正也沒參加過影視發布會,多新鮮!诶,你們這個發布會可以圍觀吧?”

蔣韓勳當然回答可以,和春立刻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一來二去,蔣韓勳真的給他和阿旭都安排了嘉賓席。

三天後,就是《清宴》的發布會,這件事主要是由段戎主持的。此人是謝梧的同學,正經電影學院表演系出身,圈內人脈極其廣泛,腦子裏自有一本花名冊,上到投資大佬下到橫店群演,無一不攬。

Advertisement

因此,這場發布會包了個高端大氣的殼,含着圈內三教九流。發布會當天,風塵仆仆從南方趕來的和春和阿旭,都穿上了西裝革履,直接坐在蔣韓勳旁邊。

席間,男女主角青春靓麗沒得講,導演也是個氣質落拓的人,而擔着總制片頭銜的蔣韓勳更是早就在熱搜上被傳得神乎其神,如今真人往那裏一坐,就像從歐洲哪個博物館搬來了一尊斧砍刀削的雕塑。就連來路不明的和春跟阿旭,都給人以美好的視覺享受。

活動快到蔣韓勳發言的環節,佳妮拿着那份“不足三百字”的發言稿過來和他做最後對接。他接過來,大致看了一遍,眉頭微微皺。

佳妮看他不是很滿意的樣子,有點緊張:“怎麽樣,蔣總,這個行吧?之前給您發過一遍的。”

蔣韓勳面帶思慮,不語。他有收到信息的印象,但沒有看過的記憶。

旁邊的和春湊了個腦袋過來,一目十行地看完,“嘿”了一聲,極其不給面子:“行什麽行啊,這打造什麽,開創什麽的,怎麽聽着那麽沒誠意,漂亮話當不了飯吃,跟你們蔣總低調實在的作風也不匹配啊!”

佳妮看着和春,十分為難。

她不知道這個人的來歷,只知道人一來,就給坐上了近身嘉賓席,想必是對蔣韓勳來說比較重要的人,也不好開口回什麽反駁話,只得憋屈地微笑和閉嘴。

蔣韓勳頓了頓,說:“這個是不太适合我,但也來不及了,我一會兒即興發揮吧。”

佳妮讪讪地“哦”了一聲,看看時間,表明差不多了,就默默離開。

“你不想上臺啊?”和春的腦袋還沒有收回去,盯着蔣韓勳問。

蔣韓勳笑笑:“不太喜歡露面。”

這個習慣跟他一直做蔣東維的副手有關,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他是鏈接上下的人,但絕不是出現在衆人目光裏侃侃而談的人,他并不喜歡在人前做焦點。

和春拿過他那份發言稿,揮了揮:“我幫你發言吧。”蔣韓勳有些詫異地看過去,只見這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此刻像個貪玩的大男孩兒,眼角眉梢帶着點躍躍欲試的興奮,道,“嘗嘗鮮。”

蔣韓勳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點頭了:“好啊。”

五分鐘後,和春兩手空空玉樹臨風地站到了臺前鏡頭下,笑容燦爛:“大家好,我是我們總制片的代言人,首先,我要替我們總制片為大家的到來致以誠摯的感謝……”

沒有發言稿的和春,活活把原本“不超過三百字”的量,像模像樣地扯出了三分鐘,花言巧語地把電影的定位、看點、噱頭都推了出來,透露的信息不多不少,正好夠勾起人們的注意。

這真是一個天生适合在人前的人,跟蔣東維一樣。蔣韓勳默默地想,看着和春的背影,笑了。

這一幕,被臺下數家有敏銳捕捉能力的攝影記者拍了下來,當天就夾在衆多發布會現場圖中飄滿整個網絡。

早前跟和春通電話的時候,蔣韓勳就覺得彼此是合得來的類型,這場發布會過後,他更加像是拿到了一根什麽鑰匙,直接解鎖了與和春交談的最佳方式——用對蔣東維那套招待他,綽綽有餘。

三人直接在酒店大堂熱烈讨論起了杭州茶園的合作事宜,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定下了彼此的定位:蔣韓勳出資,阿旭出資源,和春出經營。從下午聊到晚飯時間,連新公司的名稱和Logo設計思路都拟出來了,可謂成果豐碩。

正事這麽談妥了七八分,蔣韓勳親自驅車帶他們去訂好的餐廳。

地方藏在鬧市中的靜谧處,是某座老王府的一部分。改造頗費心思,既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着老王府原本的韻味,又符合現代高端雅致餐廳的需求。為了滿足後者,設計師用了不少水流和亭臺做連接,最後整個呈現出了一種南方水鄉的形态。

這個地方,是蔣東維在北京接待貴客的專用地,他今天擅用一下。

餐廳的人自然認得他,見他進來,立刻有經理級別的人來招呼接待,寒暄中挂着職業般的谄媚:“自從蔣先生回美國主事,二位就好久不來了,今天接到您這邊的電話,我們真是受寵若驚!”

說的是蔣東維。這種高端餐廳自然是會員制,餐廳對自己顧客的了解,總是叫人詫異。不過,“知道”和如何表現“知道”的距離,還是不小的,把握不好就讓人有被侵犯隐私的感覺。

蔣韓勳不太喜歡這位經理的表現方式,聽了他的話,面無表情:“您看着挺面生,沒想到還能惦記着我們這些偶爾來吃飯的。”

經理聽了,馬上意識到自己剛剛踩了雷。他倒也聰明克制,沒再急着表現,只對蔣韓勳的話笑笑,帶他們去包間的路上安靜了許多。

等到了包間門口,正當招呼他們進去的時候,忽然有個服務生匆匆趕來,連禮貌也沒來得及對客人表示,就附在經理耳邊說話。經理聽了,臉色微微一變,目光瞟向蔣韓勳。

“蔣先生,您看,這真是太巧了。您這前腳進門,我們前堂後腳就接到了老蔣先生,特來通報一聲,老蔣先生的包間是’清泉石’。”

這還真是巧,蔣勤茂都多久沒出門和人吃飯了,這回居然能在一個餐廳遇上。蔣韓勳點點頭,對經理致了個謝,先進了自己的包間。

老爺子畢竟和自己來了同一個地方,不去看看總歸說不過去。因此,在這邊跟和春、阿旭吃了小半餐,蔣韓勳就起身請中途串場了:“我們家老爺子也快一個月沒見着我了,我得過去請個罪,你們先吃,我稍後就回來。”

和春渾不在意地揮揮手:“老爹在,應該去看的,應該去看的。”

蔣韓勳輕車熟路地找到“清泉石”,門口服務生就是剛才匆匆來通報消息的那位,見他來了,忙為他敲門。出乎意料,裏面坐着的,除了蔣勤茂和兩位他也十分熟悉的商業大佬,還有林怡。

這兩年,蔣勤茂出門應酬就很難了,還帶着夫人,更是少見。

蔣韓勳看了,總有點不太舒服的預感。他一邊和兩位客人熱絡地打了招呼,一邊暗裏揣測這場飯局是什麽緣故。然而,這邊的飯局結束得飛快,他過來時,已經是尾聲。兩位大佬只同他話了幾句家常,就離開了。

十分鐘後,包廂裏只剩下老爺子夫婦和蔣韓勳,氣氛一度十分微妙,沉默持續了近兩分鐘,才由林怡溫柔地打破。

“勳啊,這段時間,你怎麽都不回家呢?東維不在國內,我們就盼着看看你和小辰呢!”

蔣韓勳聽了,擡起頭,對林怡笑了笑。比之上一次回家,态度疏離了不少,禮貌地回答:“好,我有時間一定…...”

“客套話就別說了,你不想回來就別回來。”蔣勤茂突然将他打斷,一雙眼睛望過來,眼神平靜得看不出一絲情感色彩。

但正是這種看不出感情的樣子,最令人忐忑。

蔣韓勳閉了口,默然。

包間中又陷入沉默,這次,林怡也不好打破了。

過了好半晌,蔣勤茂才親自開口,帶着一絲輕嘆,似有無奈:“韓勳,我這陣子想了想,有些事情,還是坦白說的好,說開了心就寬了。你我父子情分近三十年,還很少進行父子間的對話,現在我想跟你聊聊,怎麽樣?”

還能怎麽樣。蔣韓勳颔首回:“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