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更
爺爺的到來可以說是解放了方明啓, 店裏頭有兩個人,自然也就用不着他再留着了。
生意慢慢穩下來之後, 很多食材都是直接送貨上門, 也有一些需要到鄉下去收購, 但也用不着每天都去。
餘下的時間, 方明啓又支起了地攤, 這次倒不是賣鹵肉,店裏邊的鹵肉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用不着拿到外邊來賣。
方明啓同志的地攤上賣的是點心, 準确的說,是爺爺退了休之後,才開始教小妹做的點心, 也算是實驗品。
同一天做出來的點心, 口感上有的區別還挺大,有的偏甜,有的偏淡,有的可能不是那麽酥脆或者松軟。
能買到什麽樣的, 那就全看運氣了。
一開始教的都比較簡單,桑葚芝麻糕、紅豆玉米發糕、桃酥、棗花酥。
就在學校門口擺攤子, 賺的全都是孩子家長的錢。
海昌市大大小小的學校加起來差不多有20多所, 方明啓也不是哪裏都去,而是專挑幼兒園和小學。
只趕兩個時間段,一個是中午放學,一個是下午放學。
這年頭聰明人還是有的, 在學校門口支攤子賣東西的不光方明啓一個,一小撮人呢,這個學校蹲兩天,那個學校守三天,時間長了,一塊兒擺攤做生意的人裏還真有了熟面孔。
不過,方明啓這生意算是獨一份的,點心不是誰都會做,正兒八經做點心的師傅,基本上都在國營的糕點鋪子或者廠子裏上班,誰會跑到外頭來擺地攤。
其他在學校門口擺攤子的商家,賣的都是包子、油條、豆漿、豆腐腦,多稀奇不稀奇,說少見也不少見,經常會遇到賣同樣商品的競争者。
方明啓這邊一開始還是以桃酥和棗花酥為主,很快就不是這樣了。
自家爺爺是什麽都教,小妹是什麽都學,而且什麽都還學得特別快,以至于他這攤位上賣的東西時常更換,有時候甚至一天一個樣。
有時候也會跟熟面孔的攤販成為競争對手。
Advertisement
蔥花肉卷、馬拉糕、肉餅、山藥脆餅、開花饅頭、綠豆糕、紅豆糕、紅棗糕、蒸紅糖馬蹄糕……
短短一個月下來,方明啓都快成為小學生最期盼着見到的那個人了,走在大街上,都能被人認出來。
在他出生之前,爺爺就已經在罐頭廠食堂做大廚了,食堂裏的飯菜他不是沒嘗過,只是,菜品的花樣,可能都比不上他這段時間見過的糕點的花樣。
也難怪爺爺有底氣說,手藝人在哪兒都能吃得上飯。
過往他還真是小看了爺爺,小看了方家菜。
不過,這兩天是沒辦法去學校門口擺地攤了,十三中的畢業考就在這兩天,他要來回接送小妹。
“我提前10分鐘過來,要是在學校門口沒找着我,你稍微等等,別急着走。”把小妹送到校門口,方明啓有些不太放心的道。
十三中的位置并不偏僻,但最不怕事、最敢鬧騰的就是中學的男生了,他護送小妹來回,防的主要還是男同學。
方愛愛今日打扮的也很素淨,不過這次沒紮土氣的麻花辮兒,為了方便幹脆紮了個丸子頭,連劉海都沒有留,表情很是認真。
“其實男生不一定能打得過我。”
這話方明啓是信的,幾十斤的大湯鍋,說端就能端起來,切肉時手起刀落的那個迅猛勁兒,可見力氣還是很大的,別說在女生裏頭了,就是在同齡的男生裏頭,都應該是佼佼者。
說來也奇怪了,小妹這麽有力氣,又就整天跟鍋竈和案板打交道,胳膊上幾乎看不出有什麽肌肉來,而且特別的纖細,甚至給他一種稍微使點勁兒,就能把這小胳膊給弄折了的感覺。
真的太不科學了。
正常來講,一個常年跟鍋竈和案板打交道的廚師,胳膊應該跟爺爺和方爸一樣,又粗又壯,看着就孔武有力的樣子。
小妹這樣,真不像是個廚師。
“我還是來接送你吧,考試的時候好好發揮,別想些有的沒的,按照慣例這題肯定不難。”
所以真沒必要去看什麽高中的教材,如果不是他前天回家拿衣服,都不知道這傻孩子居然跟人借了高中的教材書,還有模有樣的做着高中數學課本上的練習題。
也不知是假聰明,還是真傻。
一個畢業考而已,又不是升學考,難度肯定不怎麽樣。
方愛愛早先就已經打聽過了,因為她是加塞,所以不光是安排在最後一個考場,還是最後一個考場的最後一個座位,特別好找。
高中她就只借了數學和英語這兩門的教材,大致上翻了翻,英語也就罷了,難度實在不怎麽樣,簡單到讓人發指,但是數學。
不得不說,難度有些超乎了她的想象,高中數學試卷的難度如何她不知道,但是僅從教材上來看,要比她上輩子的高中數學教材難度深,深多了。
哥回家拿衣服那天,她做的就是從教材書裏選出來的一道課後思考題,還是高一的數學課本,那難度跟某省的數學壓軸題也差不多了。
方愛愛上輩子并不是某省的學生,所以某省的壓軸題老師在課堂上都不講,僅僅是作為瞻仰性的存在。
如果不是看了高中的數學課本,方愛愛可能心情比現在輕松得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明明題目已經很簡單了,但是在數學考試沒有開始之前,神經依然是緊繃着的,跟同一個考場裏歡快的考生們比起來,簡直不是一個世界的。
事實證明,在所有的考試科目當中,包括要背的政治和歷史在內,數學試卷的難度是最高的。
前邊考基礎,後邊拔高。
盡管拔高題只有一道,但是這一道題目的總分值高達25分,這張試卷滿分總共也就才120。
兩天的考試結束,背着書包走在回鹵肉店的路上,方愛愛這才想起來,她跟女主在同一個學校參加同一場考試。
好吧,久不露面的女主,重要程度還比不過一場初中的畢業考。
伴随着畢業考的結束,盛夏也在悄悄來臨,方愛愛穿裙子都覺得熱,鹵水用的時間大大縮短,鹵肉也不敢一下子鹵很多,這麽熱的天兒,鹵肉的銷量在下降,而且在這樣的天氣裏也不耐存放。
不過相比之下,涼菜的銷量倒是上來了,涼菜的利潤跟鹵味比起來,差了不少,根本賣不上價格去。
土豆泥拌蒸茄子、蔥油藕片、泡椒黃瓜、糖醋辣白菜……
這樣的涼菜,就算是制作工序複雜了些,可是食材在這裏擺着呢,價格高了也沒人願意買。
跟冬天的時候比起來,鹵肉店的利潤差不多少了有三分之二。
不光是利潤的減少,大夏天的本來就熱,廚房裏邊的就更不用提了,不管是方大廚,還是方愛愛,也都沒什麽興致再繼續折騰點心了。
講道理,哪怕利潤下跌到了三分之一,鹵味店養活三個人,養活一家人都綽綽有餘,可是嘗過了‘日入鬥金’的滋味兒,現在鹵肉店的利潤下滑了,點心攤子的生意也沒了,方明啓可受不了這個心理落差。
“沒有适合夏天賣,但是不适合冬天賣的東西?”方明啓誠心發問。
沒道理啊,老祖宗的文化源遠流長,在美食上都快做到極致了,怎麽着也應該有适合夏天的避暑美食吧。
“有啊,酸梅湯就是适合夏天喝的,還有一些甜湯,也只能在夏天熬制,冬天連食材都找不着,但是這些東西想要做的好喝,工序肯定不少,配料也不能差了,現在這時候,有誰舍得花一塊錢買一碗酸梅湯喝,一瓶汽水才幾毛。”
方大廚也很無奈,那些五花八門的汽水,喝了既對人體沒什麽好處,而且要說到味道,也根本比不上傳統的酸梅湯和甜湯。
但這些想要做的好喝,工藝上不能少了哪一道程序,配料上更不能以次充好。
現在,有錢人還是太少了,大家舍不得,做出來賣給誰?
方明啓嘆了口氣,想做個生意,不光盼着自己腰包鼓起來,也得盼着大家夥的腰包都鼓起來。
方愛愛倒是有了主意,“湯不好熬,但是冰棍還是挺好做的,前提是咱們得有個冰箱或者冰櫃。”
冰箱或者冰櫃應該是鹵肉店的标配,就算是不做冰棍也該買,只是這玩意兒就算是拿着錢,沒票也照樣沒地兒買去。
這說了跟沒說一樣,他也想買冰箱,也想買冰櫃,可這不是沒機會嗎,得慢慢碰,好運起來了才行。
市面上也有賣冰棍的,不過種類并不多,比起從小店裏買來的冰棍,方愛愛還是更喜歡自己在虛拟空間裏做的冰棍。
奶油味的,水果味的,綠豆味的,巧克力味的……
在系統的虛拟空間裏,方愛愛不光是提前練習了做冰棍的手藝,更重要的還是好好的過了一把嘴瘾,又不用擔心長胖,榴蓮味的冰棒她都吃了不少。
為店裏的利潤着急上火的,就只有方明啓一個人。
不過他也沒法子,這個利潤的缺口不是想補上就能補上的,就算是回平窪村挖鳝魚賣,能賺到的錢也補不上鹵味店的口子。